關閉→
當前位置:全書匯>個人>心得體會>學習心得體會>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心得體會2023年(通用26篇)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心得體會2023年(通用26篇)

全書匯 人氣:7.02K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心得體會2023年 篇1

“兩個孩子一落水之後,我就看到他,從大約一百米的地方飛跑過來,跳到水裏去救那個娃兒”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心得體會2023年(通用26篇)

目睹了事發全過程的王顯才說,王紅旭把一個女孩救起來了,又去救那個男孩。

“如果當時他放棄救那個男孩,他一定存活得下來,但是我看他一直沒有放棄”

多虧了王紅旭老師,兩個孩子才得以倖存,王老師留給這個世界最後的警示,就是暴露出來的這個問題——未成年人的防溺水安全教育!

隨着氣溫逐漸升高,未成年人溺水等安全事件進入高發期。

很多學生經受不住水的誘惑,會三五成羣的到泳池、河邊或一些開放水域游泳、玩耍,從而造成安全隱患,學生的'溺水事故進入高發期。

這就對教育部、學校、家長等社會各方面,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防溺水安全教育,不容忽視!!!

王紅旭老師,救人英雄,一路走好!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心得體會2023年 篇2

萬里之外,剛剛輪換到位的中國第6批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第一時間組織官兵觀看學習“和平方舟”號醫院船的先進事蹟。步兵營教導員熊軍說,醫院船走出國門,給世界帶來健康,傳遞和平,增進友誼。維和步兵營肩負着維護世界和平的使命,要特別注重向醫院船學習,履行好新時代我軍的歷史使命,築就和平長城,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它是和平友誼的使者,強軍報國的楷模。”20__年,“和平方舟”號醫院船第二次到訪吉布提時,時任駐吉布提保障基地副兼紀委書記的米晉國曾參與了醫院船在吉的保障工作,親眼目睹當地華僑和民衆對醫院船的熱切期盼。“我們每一名海軍官兵都要奮楫爭先、中流擊水,爲建設世界一流海軍而努力。”海軍某部米晉國說。

在祖國最西端帕米爾高原的新疆克孜勒蘇軍分區某邊防團,醫院船的先進事蹟引起了官兵共鳴。過達阪、蹚冰河、翻雪山,剛從海拔3982米巡邏歸來的庫魯木都克邊防連上士柴斌斌透過4G網絡在手機上看到醫院船的報道。“我們邊防官兵一定要忠實履行戍邊使命,守好祖國的西大門。”柴斌斌說。

“和平不是一句口號,和平需要革命軍人透過艱苦實踐才能實現。”陸軍防化學院教授黃順祥長期從事核生化安全防控、日本遺棄化學武器處理工作,他將相關技術“軍轉民”用於大氣污染防治,經過5年持續攻關,提出了加快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的整體解決方案。“向醫院船學習,用自己的專業技術爲和平更加努力地工作。”黃順祥說。

正在進行跳傘訓練的空降兵某旅女新兵們,利用往返機場和空降場的間隙,透過“兩微一端”對“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先進事蹟展開學習討論。入伍前是一名高中物理老師的女兵薛璐珈說:“作爲一名空降女兵,我要和醫院船官兵們一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地面苦練動作夯實基礎,到空中大膽離機翱翔藍天,爲捍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平貢獻自己的力量。”

圍繞“向醫院船學習,做獻身強軍實踐排頭兵”主題,武警河南省總隊漯河市支隊官兵深入展開討論交流,不久前剛領取醫師資格證的衛生員劉李寧說:“雖然我不能遠赴海外開展人道主義醫療服務,但我立足本職崗位,潛心研究醫學,可以爲身邊戰友服務。”

曾在南部戰區海軍服役的老兵鄢健頤在看完“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先進事蹟後留言:“海軍‘大白’太暖了!這就是真正的和平之師,她的每一寸甲板都寫滿愛的故事。”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心得體會2023年 篇3

盧永根自小家境優渥,隨着戰爭的到來,面對國家陷入內憂外患的境地,19歲的盧永根找到了自己的信仰,毅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盧永根來到了廣州,跟隨丁穎院士從事稻作的科學研究,他用雙腳丈量大地,儲存了7000餘份稻種和科研數據。盧永根從事華南農學院院長以來,鞠躬盡瘁,一直爲學校的發展貢獻着自己的光和熱,培養了一批學術骨幹和青年人才。盧永根自始至終堅守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勤儉節約,蠟炬成灰淚始幹,爲熱愛的祖國奉獻了一生。黨員幹部應該學習盧永根院士身上這股頑強不屈,腳踏實地的苦幹精神,才能更好的爲人民服務。

黨員幹部要學習盧永根院士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的精神。盧永根院士上高山、下峽谷、披荊棘、踏草叢,爲老百姓解決溫飽問題,是共產黨員的楷模。黨員幹部要牢記自己的初心與使命,踏實肯幹,不畏艱難困苦,不搞形式主義,堅持羣衆路線,一步一個腳印地深入到老百姓家中,深入他們的心中,真心實意的爲老百姓着想,解決與落實他們的難題與訴求,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爲人民服務的宗旨,踐行一個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使命。

黨員幹部要學習盧永根院士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工作作風。盧永根院士將自己的畢生積蓄都捐贈給了華南農業大學,他沒有選擇用這筆錢改善自己的生活,一切從簡的他反而將自己的積蓄都貢獻給了教育事業。黨員幹部要嚴格執行中央的八項規定,不利用職務之便大吃大喝,收受高檔禮品,要做到兩袖清風,不向老百姓吃拿卡要,杜絕沒有好處就不辦事的陋習,不在老百姓面前端架子,作威作福,向老百姓展現一個共產黨員的良好形象。

黨員幹部要學習盧永根院士蠟炬成灰淚始乾的奉獻精神。盧永根院士不僅將自己畢生的積蓄都捐贈給了教育事業,還決定將自己去世後的遺體捐獻給醫學科研與醫學教育事業,他爲祖國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做出了偉大的貢獻。黨員幹部要堅守自己作爲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使命,腳踏實地,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認真履職,以集體利益爲重,做好犧牲個人利益的思想覺悟,爲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心得體會2023年 篇4

央廣網昆明12月1日消息,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是我國著名的植物病理學專家。他60歲帶領團隊來到家鄉雲南最貧困的地區,帶領當地走上生態脫貧致富和綠色發展之路,也讓少數民族羣衆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20__年,朱有勇和他的團隊來到瀾滄縣蒿枝壩村時,看到當地自然的條件不錯,而村民卻過着貧窮的日子,連連感嘆。

朱有勇:擡着金飯碗要飯吃,最關鍵的問題就是技術問題、思想問題。

扶貧要扶智,五年來朱院士團隊不僅教授農民科學種地,還下決心讓羣衆從思想觀念上得到改變。每天早晨,朱有勇都會沿着蒿枝壩村四周的水泥路跑步,漸漸地,不少村民也開始加入“跑團”。

村民朱永情:以前七八點鐘都沒有人起牀,現在一個看一個的,老早老早就起來了。

精神面貌的變化,帶來了村民們脫貧致富的熱情。朱有勇團隊先後組織科技扶貧技能班、電商課程班等各種培訓,村民們積極參加。

瀾滄縣扶貧辦副主任楊凱:中國工程院來了以後,我們解決素質性貧困有了一個突破口,老百姓生產生活技能和農業生產能力有了根本上的改變。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心得體會2023年 篇5

1936年12月,劉永坦出生在南京一個書香門第。1937年發生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出生剛剛一年的劉永坦就隨家人開始了十餘年的逃難生涯。 “永坦”不僅是家人對他人生平安順遂最好的祝願,更是對國家命運最深的企盼。1953年,劉永坦懷着投身祖國工業化事業的決心,考入哈工大。劉永坦靠着一種遠超常人的求知、求真精神和努力,在讀書期間就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1958年,回到哈工大參與組建無線電工程系。這年夏天,他走上大學講臺,正式成爲哈工大的青年教師和科技工作者,成爲了哈工大“八百壯士”羣體的一員。1965年春,參加了科技攻關第一戰。遺憾的是,他還沒有來得及完成人生第一項研製任務,就於1970年插隊落戶到黑龍江省五常縣。1973年,他重回學校。1979年,他作爲改革開放後第一批公派留學生,被派往英國深造,也正是在這裏,劉永坦的心中萌生出這樣的宏願——開創中國的新體制雷達之路。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心得體會2023年 篇6

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的先進事蹟在師生朋友圈“刷屏”。“我一直在想,是什麼樣的動力,能讓劉永坦院士櫛風沐雨地堅守在雷達試驗站?學習完劉永坦院士事蹟後,我得到答案,那便是黨和國家的需要。我已透過研究生支教團的面試,明年將踏上西部支教之旅,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我想這是學習劉永坦院士精神的最好詮釋吧。”哈爾濱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學生曲佳璐寫下感悟。

爲傳承以劉永坦爲代表的老一代科學家精神,培養更多具有國際視野、家國情懷、創新思維、領軍能力的拔尖創新人才,20__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增設“永坦班”,由劉永坦院士領銜並擔任班主任。作爲首屆永坦班學生,高若瑜倍感驕傲和自豪:“劉永坦院士在風雨如晦中立下‘刻苦學習,科學報國’的樸素理想,在科研與生活條件困難重重之時勇往直前攻克技術難題,爲祖國海防裝上‘千里眼’,在成就卓著之時選擇向更高目標砥礪前行,在榮譽加身時捐獻獎金爲黨育人。他向我們詮釋,要做仰望星空、理想遠大的追夢者,做無畏困難、追求卓越的奮鬥者。”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心得體會2023年 篇7

12年來,張桂梅的每一天從清晨的教學樓巡視開始。5點30分,張桂梅打着手電筒,將5層教學樓的樓道一一點亮,早些年,她要趕走因爲沒有院牆而進入學校的蛇和各種小動物,低飛的蝙蝠會劃破學生的臉。她站在二樓,手持喇叭,催促學生跑步進教室。

她希望順時針轉的每一分鐘都能逆轉貧窮。

她記得調任雲南華坪縣中心學校教書時,第一次目睹貧窮帶來的苦難:有學生沒錢置辦衣服,冬天穿着一兩塊錢的塑料涼鞋;有學生買不起飯,晚上抓一把米放到熱水瓶,作爲第二天的早餐;還有家長來交書費,拼拼湊湊在桌上灑了一把,最大金額的5角,總共不到50元,“我就這些了,有了還給你送來。”

張桂梅常自掏腰包帶學生下館子,幫他們交學費、添置衣服和被子。1997年4月,張桂梅被診斷出患有子宮肌瘤,腹腔中長了一顆2公斤大的腫瘤。

從醫院到學校10分鐘的路程,張桂梅走了40分鐘。爲帶好畢業班,張桂梅堅持上課,把學生送進考場再住院。有一天,張桂梅突然喘不上氣,有老師頂着風雨爲她找氧氣袋。有學生家長在山裏採野靈芝,用機器磨成粉,拌在飯裏送給她吃,還有學生去山裏採摘野核桃給她。

山裏的婦女們爲了給她治病捐款,10元、5元……縣長對她說,我們這個地方再窮,都會把你的病治好。“所以我就留在這兒了。”張桂梅說。

20__年,華坪縣兒童之家福利院成立,捐助方指定讓張桂梅擔任院長,丈夫去世、無兒無女的張桂梅答應了。她發現,每一個孤兒背後都有一個悲劇性的母親,有殺死家暴丈夫獲刑的母親,有因重男輕女陋習導致分娩死亡的母親,有與丈夫感情不和離家出走的母親。

這讓張桂梅意識到,貧困的女孩成爲貧困的母親,貧困的母親又將養育貧困的下一代,“惡性循環一直存在。”

班裏女孩本就不多,張桂梅發現,總有女孩讀着讀着就不見了,她去大山裏找,發現很多女孩十幾歲就嫁人了。有一次,張桂梅在家訪途中,看到一個女孩坐在田埂上,眼睛往遠處看,她上前詢問這個女孩在想什麼,女孩看了她半天,哭着說自己想讀書,但媽媽讓她嫁人換彩禮。張桂梅很氣憤,去女孩家裏試圖說服她的家人,費用她負責,但沒有成功。那個女孩的眼神、坐在高山上的樣子一直刻在張桂梅腦子裏。

張桂梅想創建一所免費女子高中,爲大山女孩提供教育機會,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但20__年,這個想法在不被當地教育部門理解,“什麼時代,還建女高?”

更棘手的是資金。一所高中需要配套至少3個實驗室,最便宜的生物實驗室“就要五六十萬元”,大家覺得張桂梅“太天真”。

但張桂梅堅持要幹,“錢多錢少我不管。”早在20__年,她就四處“化緣”。她打印“好大一堆證明和宣傳材料”,去人多的街上、橋上發,想着一人捐幾元,捐得多了學校就辦起來了。

然而,5年只募集到1萬多元,有人罵她騙子,還有的向她吐口水。

張桂梅在20__年當選黨的xx大代表。當年,全國黨代表在麗江市只有兩人,張桂梅是其中之一。那一年,張桂梅去了北京——一名記者發現她破洞的褲子,將她想創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的想法見諸報端,引起政府重視。

在市、縣政府200萬元資金支援下,20__年4月,全國第一所免費女子高中投建,環境簡陋至極:沒有食堂、廁所、圍牆和大門,只有一棟5層教學樓,地上遍佈鋼筋水泥。

當年,張桂梅帶領17名老師擦洗教室,他們將牀從山下擡到教室,鋪上新被褥,貼上學生的名字,迎來第一屆新生:96個女孩。

這些女孩是學校老師透過滿大街和菜市場貼廣告、口耳相傳從大山裏招來的。

學生什麼也不用準備,只需帶着乾糧和衣服,坐上大山通往縣城的汽車,去女高尋找屬於自己的一方課桌。周雲麗是那個夏天的96個幸運兒之一。

報考女子高中時,周雲麗正苦於沒錢讀高中。媽媽早逝,父親養豬、種地、幫人鋤草,養活一家四口。在周雲麗的記憶裏,有些跛腳的父親總是一清早出門,用碗裝着冷飯上山勞作,傍晚纔回家。

打從記事起,周雲麗就和姐姐去山上,替父親分擔農活。姐妹倆讀書的動力很直接——擺脫土地與貧窮。

但讀到高中,父親發了愁。兩個女兒都讀高中,一年花費上萬元,難以負擔。初三還沒畢業,父親就開始爲讀書湊錢。那時,父親總是坐在院壩邊、豬圈門口不停地抽菸。

在女高最初建立的兩年,來讀書的女孩幾乎都是因爲貧困。周雲麗後來才意識到,自己很幸運。在她所在的村子,許多女孩十五六歲就已定親。山裏人覺得女孩讀書花錢,不如早早嫁人。

女高成爲貧困女孩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當時,第一屆學生成績很多未達到中考分數線,且年齡偏大,有學生補習3年還未拿到初中畢業證。

女高接納了這些女孩,只要是農業戶口,想讀書,就收。僅有的一棟5層教學樓成爲全校師生吃、喝、睡的場所。學生們住在3樓3間教室裏,每間教室有女老師陪同,其餘女老師和男教師被分入4樓兩間大教室。男老師們輪流在一樓木板牀上守夜,夜晚,學生們要去隔壁中學上廁所,女老師陪同,男老師打手電筒護送。

開學不久,張桂梅就遇到一件糟心事。一個女孩去醫院做闌尾手術,被發現已懷孕4個月。一陣批評的浪潮襲來,女孩的父母也質問學校。女孩說了真話,孩子是對面一所高中男孩的,兩人在入學前的假期發生關係。

張桂梅長了教訓。學校沒有圍牆,常有男孩來戲耍,張桂梅守在教學樓前,見到逗留等候的男孩就趕跑,大罵“小混蛋”。

學校沒有性教育課。有性知識輔導老師問需不需要支援,張桂梅讓他們“滾一邊去”,“手機上已經很過火了,還用教嗎?”

後來,教學樓一樓安裝了鐵柵欄。一向吝嗇的張桂梅在安全管理支出上毫不心疼,有宿舍門壞,她立即請師傅來修。每當高考季來臨,張桂梅會請幾個人日夜看守教學樓,讓學生看到“樓前樓後都是人”,安心。

爲了杜絕攀比,張桂梅規定,學生必須剪短髮,穿校服,女老師在校不能穿裙子和高跟鞋。

教學樓的一樓貼滿捐款人的名字和捐款數額,牆上的企業和個人幫助支撐起這所免費高中。每當有人來校捐款,她要求學生向捐款人集體敬禮,唱《不忘初心》。但她反對學生手舉捐贈牌被拍照的行爲,有企業提出此類要求,張桂梅寧可錢打水漂也不同意。

有畢業生回母校捐款,但也不知道最終資助給了哪個學妹,張桂梅希望這種“背對背”的方式,讓學生沒有壓力地接受捐贈。

在張桂梅看來,貧困對女孩是一種隱私,對外,她稱呼自己的學生“山裏的女孩”。

籌來了錢,可籌不來分數。

張桂梅本以爲,只要提供給這些女孩機會,學習是水到渠成的事。但她發現這些學生基礎差,試卷測驗幾乎都不合格。

質疑的聲音不止。張桂梅去縣裏開會,聽到人議論,“說得可好,成績那麼差出來怎麼辦?”“如果只給機會她不學,那麼這個機會等於沒有,等於養她3年。”高一還未結束,她意識到這是個“嚴肅問題”,“高中要講分數,不講分數,高考設定就沒有用。”

17個老師走了9個。心灰意冷時,她怕耽誤學生,找縣裏反映,想將學生分到其他高中就讀,遭到數落,“不讓你幹你非幹。”

後來她給老師下任務,一個班要考上多少一本和二本。她希望學校出清華北大畢業生。

更直接的方式是打時間戰。晚休時間從晚上9點半延長到10點半,最後延到12點20分。學生從6點起牀提早到5點半,只有5小時睡眠時間。每天下午,學生回宿舍洗漱15分鐘,穿拖鞋回教室,以便晚上回宿舍躺下就能休息。

剛建校那會,爲了給學生餘出更多學習時間,學校衛生被老師包攬。早上6點,全體老師要起牀打掃校園。建設中的工地四處是灰,一下雨都是泥巴,老師們要去溝裏擡水,把水泥板沖洗乾淨。

每次臨近放假,張桂梅跟學生商量,再幹兩天,結果乾着幹着開學了,第一屆學生只在寒假休息了幾天。有人給張桂梅起外號“周扒皮”“魔鬼”“半夜雞叫”,那時的張桂梅每天守在教室門口,有學生坐着睡覺,她就把學生捅醒。後來,學生打瞌睡會主動站着聽課。

吃飯時間被壓縮到10分鐘。張桂梅要求食堂飯不能太燙,菜炒出來,要及時扣上鍋,不能過涼,她計算,一分鐘能有30個學生打飯,159人5分鐘能全部打完,最後一個學生也能有5分鐘吃飯時間。爲了加快遞碗的速度,張桂梅不允許學生就餐過程中說話。

爲了節省時間,女高學生去縣醫院看病不需要排隊。有醫生聽說吃飯只花10分鐘,向張桂梅抗議學生壓力太大,還有人罵她沒兒沒女,不知道心疼別人家孩子,張桂梅毫不在意,“只要不傷害她們,對她們有意義,就這麼幹。”

實際上,學校也曾有過一段“民主”時期,張桂梅借鑑其他重點高中,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她在旁邊聽,發現討論什麼的都有,隨即叫停。起初,學生6點半起牀,9點半休息,結果學生越來越懶,成績越來越差。

張桂梅希望,學生能養成好習慣,有限的時間幹特定的事,“幹不完你就虧了”。有的女生愛乾淨,早上4點就起牀洗漱。張桂梅於是將水停用,只在上午5點半到下午6點間放水,逼着學生休息。睡覺前,學生們提前用盆接滿水,用來沖洗廁所,內褲有時要積攢到週末洗。每週末僅有兩三個小時休息,學校沒有澡堂,學生要去校外賓館洗。

剛進校的17名教師沒有一位教過高中,張桂梅帶着他們去麗江學習。一位老師記得,那會學校流行評課,教室後面坐一排老師,專挑講課老師的缺點。板書哪裏不到位,課哪裏有毛病,老師們常常互相不服氣,當場頂起來,一堂課火藥十足,“女老師有的記仇嘞,下課了還追着問,你講給我看看。”

張桂梅鼓勵這種爭吵,反對互捧。一次評課,聽到老師們互評只講好的,她提起凳子就走人,把10多個老師晾在一邊。

學校花費18萬元去各個高中買試卷,開啓題海戰術。學生們高一高二上完課,高三刷題。有人說這種刷題方式不科學,她說,“我們不管科不科學,能考走一個好學校算一個。”

第一年,張桂梅在兒童之家和學校兩頭奔波,一邊是50多個需要照料的孩子,一邊是96個渴望考出大山的女孩,做着做着工作時間就沒了,她“把自己的生活忘了”。

每到假期,張桂梅帶着麪包、礦泉水,坐車去山裏家訪。12年來,張桂梅的家訪路長達12萬公里,最遠時要坐10個小時車。

第一屆學生家訪時,張桂梅走一家哭一家。有的人家裏連衣服都買不起,寒冬裏穿着一件單薄的外衣,除了物質貧窮,人的精神狀態也糟糕,男人提着一個大煙袋懶洋洋閒坐,女人穿得髒兮兮,目光呆滯地看着人。

有的村子一個大學生也沒出過,有女孩考到女高後,村裏開始陸續有高中生。

每次去家訪,張桂梅盡力幫助解決問題。誰家種的水果賣不出去,她發動老師一起購買;看到很窮的人家,她把自己穿的外套、隨身帶的錢留下;有個人家只有兩個姑娘,被人欺負,土地被侵佔,張桂梅幫她們打官司,“吃虧我纔不幹呢。”

有個女孩全市統考中數學只考6分,張桂梅去女孩家家訪,希望女孩的父母讓她轉學或讀職高。到那一看,整個山頭僅剩女孩一家板房,女孩的爸爸殘疾,獨自一人操勞的媽媽將搬離大山的心願寄託在女兒身上。

家訪結束,張桂梅給這家人辦了貸款。她把女孩叫到跟前,“家庭這樣,你說咱們怎麼辦?”最後女孩考上了大學。

對家庭關係不和的,張桂梅會想辦法調解。有個女孩四五年沒有跟父親說話,一次唱歌大合唱,張桂梅把父親從山裏接出來,讓女孩站在父親身後唱《我的老父親》,父親聽着聽着哭了起來,父女關係改善不少。對不懂事的女孩,張桂梅會直接讓女孩對着母親跪下。

張桂梅像一個大家長。宿舍樓2層以上的門長年開着,張桂梅隨時進屋查找學生是否帶手機,看到學生日記也翻。有一次,張桂梅翻到一個女孩給一個男生寫的情書,她把女孩叫到面前,讓她停止談戀愛。女孩很生氣,說她翻日記違法。

“狗屁,這是我的地方。”張桂梅說。

去年,張桂梅翻到一個學生寫給自己的一封信,一看內容,女孩要自殺。信裏說,父母常年酗酒,活着沒有意義。張桂梅害怕了,她去女孩家裏訪問,發現女孩父母醉得不省人事,等了3小時,父母清醒了,張桂梅將信的內容念給他們聽,讓他們寫下再也不喝酒的保證書。不過保證書是寫了,可這個父親不喝白酒,改喝啤酒了。

張桂梅的眼睛像鷹一樣盯着女孩們。她看到有個學生3年穿一件外套,給她生活費,讓班主任格外關照。爲了省錢給哥哥看病,一個學生經常不吃晚飯,獨自留在教室唱歌。張桂梅發現後很心疼,告訴她好好吃飯纔能有力氣學習,考出去才能改變自己的家庭。

那時,周雲麗喜歡和一個家境稍好的女生來往,週日休息時間也會約着出去玩。張桂梅看到後,把她叫到辦公室,說家裏沒錢沒勢,應該投入更多時間學習。周雲麗不服氣頂了一句,張桂梅氣得用手裏的諾基亞手機砸她,罵人聲整層樓都能聽見。兩個班主任聞聲過來勸,周雲麗的姐姐也來了。張桂梅看出來姐姐心疼妹妹,“如果我真把她打着了,姐姐肯定上來捶我。”

多年後,周雲麗才懂得校長當時的一番苦心。讀大一時,她回校看望張桂梅,抱着校長開玩笑,“你再打我一頓。”從雲南師範大學畢業後,周雲麗回到華坪女高,成爲一名數學教師。

學校師生的付出得到了回饋。20__年,華坪女高向社會輸送第一屆畢業生,96名學生69人考取本科,綜合上線率100%。這個成績讓華坪女高在縣城站住了腳跟。

周雲麗考上大學後,父親總是笑嘻嘻,做什麼都有勁,“覺得再讀4年就出頭了。”父親讓她和姐姐揹着裝滿菜和雞肉的筐子,當面感謝張桂梅。

踏上前往昆明的火車,周雲麗第一次認識大山以外的世界,也體會到不同成長環境帶來的差距。

同學來自全國各地,周雲麗發現他們能歌善舞,自己沒有才藝可展示。舍友問她用什麼乳液護膚時,她還不知道乳液是什麼東西。父親不願女兒落於人後,聽女兒說班裏同學都有電腦,他跑到縣城,花費4000元爲女兒買了一臺電腦。

差距顯而易見。一位華坪女高的畢業生說,大學的口語課上,自己蹩腳英語口音一出,很多同學忍不住笑。還有人說,自己溝通力欠佳,不主動,不擅長處理人際關係。第一屆學生畢業後,張桂梅不斷收到這樣的反饋,一位浙大畢業生打電話對她傾訴,自己不如別人,英語也說不清楚。

這樣的反饋是張桂梅不曾預想的。張桂梅意識到,學校也需要與時俱進,她開始讓學生跳鬼步舞、穿黃色校服裙,讓兒童之家的孩子吃漢堡、披薩,將生活習慣改成“洋式的”,“免得出去讓人瞧不起。”

一位女孩考上大學後,向張桂梅傾訴,說自己跟同學相比又小又黑,穿得不好,說話也土氣,常受排擠,7個舍友同去宿舍樓底擡水,不許她喝,還經常留她一人掃地,不過自己沒哭過。張桂梅誇獎她好樣的,還對她說,“欺負我,就給我揍回去,別看你長得小,不怕。”

還有考入北京的學生跟她說同學來自人大附中、衡水中學,張桂梅鼓勵學生不要懼怕競爭,迎頭上。她相信華坪女高畢業的學生“後勁非常足”,不會被輕易打倒。

女孩們不可避免審視過去。一位20__級的畢業生說,自己曾有一段時間充滿沮喪,上大學後,她發現同學在高中階段就出國旅遊,考上大學順理成章,而自己的高中生活被枯燥的學習生活填滿,拼盡全力只是爲了擺脫農民身份。不公平感會在某些時刻冒出來,但她也因此看到奮鬥的價值——大山走出來的她能透過高考同優秀同學站在一起,這件事本身就值得欣喜。

張桂梅在教學樓外牆上貼了幾個字:剛強、慈惠、質樸。她常鼓勵學生,哪怕落榜了,也不要怕失敗,“天塌不下來”。但有畢業生結婚後回來看她,帶着孩子,又沒有工作,張桂梅會面露憂慮。

張桂梅希望,女孩們走出大山,不要再回來,也不用回母校。有當醫生的畢業生想捐工資,張桂梅沒有收,她不願拿學生的錢。如果未來實力允許,她希望學生能把錢捐給沒錢治病的窮人,而母校和她本人都不需要報答。

張桂梅常說,女子高中是爲社會培養人才,一個人奮鬥不是爲自己和父母,而是爲國家和民族。如果看到有人落水,張桂梅覺得,不管自己是否自信有能力救人,都應該伸手拉一把。

她知道被人拉一把的感覺。來華坪縣任教前,她在中甸子弟學校當老師,在那裏與丈夫相識、成婚,度過了一段平靜的時光。

1995年,爲了給身患癌症的丈夫治病,張桂梅花光了全部積蓄,最後給丈夫立碑的錢也沒有,又借不到錢,她在大馬路上撞車尋死,被司機破口大罵。那一刻,張桂梅體會到,“人需要幫忙時,只要有人提一把,真的感激不盡。”

辦校12年後,不斷有學生爲爭取讀書機會涌向這裏。有女孩揹着包站在校門外,懇求來這讀書,許久不肯離去,張桂梅年年遇到這樣的女孩。也有外市來求學的,學校不能收,她就送5000元錢,囑咐對方,沒錢再找她要。

張麗(化名)初中時,父母離婚,被判給父親。但父親長期酗酒,常常責罵她。她獨自一人住進鎮上120元一間的出租屋中,房費由改嫁的母親支付。

初中畢業,她想着去打暑假工,家裏再湊些錢就能讀書。但母親堅決不讓她讀,說家裏供不起。她天天哭,中考成績未達到女高分數線,最後的機會也失去了。

她不甘心輟學,去年暑假,她壯着膽,拿着貧困證明、獨生子女證明、父母離婚證來到女高門口,申請一個讀書機會,辦公室老師收下她的材料。沒想到,幾天後,她的媽媽接到女高的電話,女兒被女高錄取了。媽媽說孩子走了“狗屎運”。

學校不僅送張麗一張高中入場券,也爲她支付了生活費,免除她經濟上的擔憂。

不過,像張麗一樣因交不起學費而來到女高的越來越少。20__年,華坪女高一本上線率40.67%,排名麗江市第一。今年,學校成績依然可喜。159人蔘加高考,一本線以上70人,本科線以上150人。

但今年9人未上本科線的高考成績讓張桂梅不太滿意,她覺得,今年受疫情影響,山裏的孩子與城市孩子進一步拉開差距。

上網課在大山裏很不便,風一刮,信號就沒了。她讓老師和各級村委會聯繫,讓家中沒有網絡的學生去村委會上課,並給沒有手機的學生買了手機。

張桂梅希望有學生考上清華北大的心願也沒能實現。

學校最缺的仍是資金。華坪女高的教師工資由縣財政負擔,工資水平低。華坪縣教育局黨委書記胥國華告訴記者,華坪女高最初按18個教學班、900人辦學規模設計,但因資金有限,每年只能招收100到160人。

除了教師工資,學校水電費、學生的所有支出均由學校負擔,每當帳戶剩下100萬元,張桂梅就進入新一輪的憂心,她要繼續爲錢奔走。

名氣能爲學校帶來錢。張桂梅因此在乎每一次出名。第一次被全國聚焦在20__年,新聞聯播報道她的第二天,她正要起身去人民大會堂作報告,汶川地震來了。第二次時,媒體宣傳她,片子還沒播,魯甸地震來了。

這一次,趕上了疫情。她以爲又沒了音訊,自己卻突然火了。

社會各界的捐款讓張桂梅暫時免於爲錢發愁。但代價是每日數不清的媒體約訪和陌生人的問候電話,有人請她去給幹部講道德課,有報紙請她跟全國優秀教師寫幾句話。以前沒錢看病,如今,她身體的每個器官都被醫生關注,有人給她開中藥,有人對她問診。

她對每位到訪者客氣。多家媒體到來前,她特地去醫院打了一針,以免中途倒下。今年春節,她坐在椅子上接受視頻採訪,身後有縣長和一名醫生保駕護航。

這位強勢的校長逐漸發現,自己能做的越來越有限。對於這所學校的未來,她多數時候表示樂觀,覺得學校名氣大了,自己即使不在了,政府也會管。

以前,有潔癖的她不喜歡別人摸她的手,如今,她身體愈發虛弱,要靠別人攙扶。半生教書育人,每次放寒暑假,看到空蕩蕩的校園,她終於可以停下來一會,想想自己的事,以後養老怎麼辦,但找不到一個可傾訴之人。

脆弱的時刻很短暫,很快,她又以健談精幹的形象面對每一個到訪者。她說,只要她能動,女高就不會倒。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心得體會2023年 篇8

爲努力營造銘記英雄、崇尚英雄、學習英雄的濃厚氛圍,進一步發揚王紅旭同志不畏艱險、敢於擔當的英雄精神,激勵全校教職工立足新階段、開創新時代,學校按照區教育局的工作部署,積極開展了向王紅旭同志學習活動。

會上校長宣傳學習了王紅旭先進事蹟。20__年6月1日下午,在長江大渡口萬發碼頭段,兩名兒童溺水被衝入江水中。正在江邊遊玩的王紅旭同志,放下自己三歲的孩子,與其他市民義無反顧跳進江中奮力施救。第一個跳入水中的王紅旭同志先救起一名女孩,傳遞給江邊的接應市民,再次轉身遊向已被江水衝遠的另一名男孩,救起男孩迴游中,耗盡全力將小孩推向接應人員。最終,兩名小孩在其他市民幫助下成功上岸,王紅旭同志因體力嚴重透支,被捲入江中漩渦,他將生的希望留給了孩子,自己卻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年僅35歲。6月11日,教育部追授王紅旭同志“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

透過對王紅旭老師先進事蹟的宣傳學習,我被王紅旭老師在危難時刻捨己救人、用生命託舉生命的大愛精神深深感動着。王紅旭老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英勇壯舉詮釋了“四有”好老師的深刻內涵,讓我們深刻的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輝、

道德的力量和師德的溫暖。

會後,學校組織老師們以學年(學科組)爲單位開展了集體討論並撰寫了學習心得。作爲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我要以王紅旭同志爲榜樣,把學習成效轉化爲做好本職工作、立足崗位建功立業的實際行動,心懷大我,無私奉獻,不斷增強社會責任感和職業使命感,用模範行動踐行新時代人民教師的光榮職責和神聖使命,爲基礎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心得體會2023年 篇9

麻醉師李鵬至今也忘不了小男孩裏沙自卑的眼神。

那是在馬爾代夫的一個孤兒院裏,裏沙把兩隻手藏在身後,不敢擡頭看來慰問的中國醫生,也不敢上前來領取禮物。

李鵬牽起裏沙的小手,才發現孩子雙手都是六指畸形——矯正這樣的畸形在中國早就只是一個小手術,但在馬爾代夫,卻是很難想象的事情。骨科大夫侯黎升主刀完成了手術。

當和平方舟離開馬爾代夫時,裏沙已經可以大膽地揮動着還纏着紗布的雙手,向中國醫生告別。時隔4年,中國海軍遠航訪問編隊抵達馬爾代夫,再見裏沙時,他仍然會用漢語說“中國”“和平”。

和平方舟,像一隻銜着橄欖枝的和平鴿,不知疲倦地起航。20xx年8月,和平方舟首次走出國門,赴亞丁灣海域及吉布提、肯尼亞、坦桑尼亞、塞舌爾、孟加拉國等亞非五國,執行“和諧使命—20xx”醫療服務任務。

作爲我國萬噸級制式醫院船的首次遠航,這次航行的一舉一動,都引起了中外媒體的高度關注。

吉布提共和國,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也是和平方舟到訪的第一站。7天的醫療服務中,他們共診療當地患者2719人次,輔助檢查2588人次,受到當地民衆的交口稱讚。

在蒙巴薩,醫院船派出醫療小分隊,爲聾啞學校、智力培育學校和孤兒院的孩子們進行巡診。面對不同的內心世界,隊員們用耐心和細心開啟兒童的心扉,給他們進行診療、帶來禮物和歡笑。

醫療隊員們說,他們只有一個心願,就是把中國醫療隊員的愛心獻給孩子們,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在墨西哥阿卡普爾科,和平方舟爲墨西哥軍人、民衆和華人華僑提供醫療服務4855人次,用仁愛之光溫暖人心,留下親和友善的東方大國形象。

巧合的是,早在1550年11月17日,就有一艘中國商船載着絲綢、香料、瓷器等漂洋過海來到阿卡普爾科,給當地帶來了歡樂和繁榮。人們親切地稱商船爲“中國之船”,並將這一天定爲“中國之船”節。

400多年後的20xx年11月,和平方舟到訪阿卡普爾科。新時代的“中國之船”所走的路,正是中華民族協和萬邦的基因傳承。

每到一地,主平臺診療、社區巡診、醫學研討、孤兒院聯誼……中國軍人親和友善,爲和平而來,向世界兌現承諾,也立體展示了中國軍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實踐。

正如和平方舟訪問剛果(布)時,該國一名進階官員所說:“軍隊通常爲戰事奔波,但中國海軍的和平方舟,是爲和平友愛而來,超越了國家間制度和種族的差異……”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心得體會2023年 篇10

“孫景坤同志在朝鮮守備戰鬥中,創立功績,業經批准記一等功一次,這不僅是個人的光榮,全軍的光榮,也是人民的光榮,祖國的光榮……”在已通體泛黃的“報功書”上,幾句鏗鏘有力的褒揚之詞,開啓了那一段塵封的歷史——

1948年,孫景坤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先後參加四平戰役、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和解放長沙、海南島等戰役,多次立功受獎;1950年,他赴朝作戰,參加過上甘嶺戰役,先後榮立一、三等功,回國後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1955年他復員回鄉,深藏功名服務百姓,甘於清貧、堅守初心。

遼寧省丹東市元寶區金山鎮山城村的老複員軍人孫景坤,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優秀共產黨人的初心和本色。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心得體會2023年 篇11

11月10日,華南農業大學迎來110週年校慶。學校院士廣場上,盧永根的雕像前又多了不少鮮花。人們用這種方式表達對這位華農功臣的深深懷念和崇高敬意。

就在3個月前,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盧永根走完了89年的人生歷程,安詳辭世,留下一筆筆豐厚而寶貴的科研和精神財富。作爲我國作物遺傳領域的著名學者,他在多個領域立下首創之功;作爲一名教授、校長,他悉心育人、慧眼識人,在華南農大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許多人以是盧永根的學生爲榮;作爲一名慈祥的長者,他將畢生積蓄全部捐出,獎掖才俊,澤潤後輩。

盧永根逝世後,他的名字獲得了更廣範圍的傳頌,他的敬業精神、大愛情懷、人格魅力凝鑄成一座高聳的豐碑,矗立在每一個人的心中。

1930年,盧永根出生於香港。第二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在全民族抗戰的戰火硝煙中,盧永根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1941年,香港淪陷,還在讀小學六年級的盧永根被迫回到廣州鄉下避難。目睹離亂場景,經歷顛沛生活,救國圖強的信念猶如一粒頑強的種子在盧永根的心中逐漸生根發芽。

1949年8月,盧永根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後進入嶺南大學農學院學習,開啓了他與農業的一生情緣,也踏上了振興農業、強國富民的漫漫征程。1952年,作爲華南農學院(現華南農業大學)首批學生,盧永根有幸拜在著名農學家、教育家丁穎門下,自此與“稻”相伴。

20世紀60年代初,盧永根成功劃分中國水稻光溫生態型和氣候生態型的品種分型。70年代,盧永根將水稻矮生性遺傳方式和等位關係作爲研究主戰場,將主要秈稻矮源分爲2類4羣。80年代初,他帶領研究團隊開展水稻質核互作雄性不育性基因分析,提出了“特異親和基”概念,首次構建出3箇中國原生野生稻種粗線期核型。

這些作物遺傳育種研究成果,奠定了盧永根在國內外學界的重要地位,也爲其帶來了個人成長道路上的更多機遇。改革開放後,他赴美國做訪問學者。那裏有他的多位親人,不少人勸盧永根留下來發展,卻被他婉言謝絕。在他看來,“雖然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

只有雙腳踩在祖國的大地上,盧永根才感覺最踏實;只有將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盧永根才感覺最榮耀。即使年逾古稀,他仍然帶領學生翻山越嶺開展野外考察,只爲找到更多未被發現的野生稻種。而正是因爲這份執着,盧永根在老師丁穎收集7000多份野生稻種的基礎上,又找到了幾千份水稻種質資源。

大學之大,不在大樓,而在大師。正是深諳這個道理,盧永根將廣納英才、人盡其才,作爲他在華南農業大學校長13年任期中需要抓緊抓好的第一要務。上世紀80年代,華南農大出現人才斷層,職稱評定論資排輩等陳規陋習讓青年學者梯隊遲遲難以壯大。

針對這種局面,盧永根大刀闊斧在人才選拔和管理體制上進行改革。一批年富力強、能力突出的年輕人才獲得破格晉升機會。後來成爲華南農大科研中堅力量的“八大金剛”,就是在盧永根主導的這場改革中完成了職業生涯最爲重要的“龍門一躍”,其中5人甚至從助教直接升爲副教授。除此之外,盧永根多次透過書信等形式“三顧茅廬”,最終爲華南農大延攬了包括劉耀光、溫思美、彭新湘等在內的一大批優秀人才。

爲人才拓寬成長空間還不夠,還要讓他們有更多切切實實的獲得感,爲他們提供更好科研條件和工作環境。辛朝安教授團隊在獸藥研發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盧永根一下撥出10萬元作爲獎金。在30年前,這還是個“天文數字”。劉耀光是盧永根的學生,爲了能夠使其安心科研,盧永根破例爲他建了一座專門實驗室。透過大膽改革體制機制進而激發廣大科研人員的創新熱情和科研成果轉化的市場活力,這樣的理念在華南農大深深紮根,並孕育出以“溫氏模式”爲代表的產學研結合成功經驗。

20__年3月,華南農大旁的一家銀行,來了一位特殊的客戶。一位耄耋老人顫顫巍巍掏出一個紙包,拿出存摺,要求將裏面的錢全部轉到華南農業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帳戶。這位老人就是盧永根。存摺上的880多萬元,是他和老伴徐雪賓的畢生積蓄。而今,用這筆錢設立的“盧永根·徐雪賓教育基金”,正在延續着盧永根的心願,獎勵優秀教師,資助困難學生。

然而,這並不是盧永根的最後一次捐贈。20__年底,盧永根收到了他盼望已久的一張卡片——志願捐獻遺體紀念卡。從“育人良師”到“無語體師”,盧永根用他最後的力量詮釋着一名共產黨員的人生價值。

家裏沒有值錢電器、沒有請過全職保姆、上下班不坐專車……在個人生活上,盧永根喜歡做“減法”,換來的是“種得桃李滿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的“加法”。“稻穀有根,深紮在泥土;你也有根,紮根在人們心裏!”這是20__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獻給盧永根的深情禮讚。而在盧永根的筆記本上,留下的則是這樣一段座右銘:“多幹一點、少拿一點、腰板硬一點、說話響一點。”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心得體會2023年 篇12

強烈的憂國意識和深厚的科學素養,讓還在英國留學剛剛開啟視野的劉永坦,決心徹底改變我國對海探測的落後局面。然而,這一探索在當時面臨着巨大挑戰:一是高頻波段的散射和傳播特性與微波波段截然不同,目標探測面臨的外部電磁環境遠比微波雷達複雜,現有常規雷達理論與技術無法適用。二是我國新體制遠距離探測技術完全空白,國際上亦處於探索起步階段,沒有任何理論和技術可供借鑑。1982年初春,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爲了迅速形成整體方案,劉永坦帶領團隊,在幾個月的時間內,熬出了一份20多萬字的對海探測方案。1986年7月,航天工業部在哈工大舉行了新體制雷達關鍵技術成果鑑定會並給予高度肯定。從此,新體制雷達從預研項目被列爲國家科技應用與基礎研究項目。

在理論突破的基礎上,劉永坦院士帶領團隊迅速開展艱苦的實驗驗證,突破了系列關鍵技術,在威海成功研製出我國第一部新體制遠距離雷達實驗系統,全面驗證了遠距離探測理論體系和方法。這對於八十年代的中國、對當時全球對海探測領域,都是一項重大的突破。在國家的大力支援下,劉永坦院士組建了一支以哈工大爲總體單位,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等優勢單位聯合攻關的新體制雷達“國家隊”,在國際上提出了一系列首創方法,實現了海空多類型目標高概率、高穩定同時探測,成功研製出我國首部新體制遠距離實裝雷達,使我國成爲極少數掌握遠距離實裝雷達研製技術的國家之一。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心得體會2023年 篇13

在孫景坤的家鄉,遼寧省丹東市金山鎮山城村召開學習孫景坤英雄事蹟座談會。村民於淑梅說:“孫景坤老人是我們村的榜樣,我一定要把老英雄的事蹟講給兒孫聽。”

“孫景坤同志身上體現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我們要以實際行動向兩位老英雄學習。”河南省平輿縣人武部政委曹英華說。

日前,地處太行山上黨革命老區的海軍航空大學某場站開展了“學習英雄孫景坤、徐振明先進事蹟專題黨團日”活動,四級軍士長趙冬亮說:“學習兩位前輩的事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他們不變的初心和崇高的風範。”學習了兩位同志的事蹟,武警警官學院學員十四大隊新學員表示,要傳承紅色基因,始終保持優良作風。

重慶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思想政治和權益維護處處長李春國說,將以學習宣傳孫景坤、徐振明同志事蹟爲契機,推動形成關心國防、尊崇軍人的社會風尚。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心得體會2023年 篇15

朱有勇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多年來致力於農業科學研究,取得多項重大科研成果,立足農村實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主動來到深度貧困的“民族直過區”承擔扶貧任務,帶領村民發展特色產業,改變了當地貧困落後的面貌。12月2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宣傳發布朱有勇的先進事蹟,授予他“時代楷模”稱號。

當晚,雲南農業大學的師生們聚精會神觀看“時代楷模”朱有勇事蹟視頻節目,現場不時發出陣陣掌聲。

“朱院士紮根鄉村爲農民的精神感染、激勵着我,”雲南農業大學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專業大四學生王楷元表示,他希望將來也能用自己所學技術爲需要的鄉親們搭建電商平臺,開啟農產品銷路。

“作爲一名農業科技工作者,把‘論文寫在大地上’這是我的本分;作爲一個科技扶貧代表,我不是一個人在努力,是成千上萬的科技工作者都在努力。”朱有勇在分享中說,“全國成千上萬的科技工作者把他們的科技成果應用到了千萬家,爲打贏脫貧攻堅戰做出積極貢獻,他們纔是千萬個‘時代楷模’。”

雲南農業大學校長盛軍說,朱有勇院士積極投身脫貧攻堅事業,立足農村實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收穫了漫山遍野的科技成果,他是農大人的驕傲。“全校上下要以朱有勇院士爲榜樣,弘揚奮鬥精神,凝聚奮進力量,堅守初心使命,書寫建設高水平教學研究型農業大學的新篇章。”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心得體會2023年 篇16

忠誠執着守初心,無私奉獻擔使命。6月29日,省委宣傳部在昆明舉行“雲嶺楷模”專場發佈會,授予張桂梅同志“雲嶺楷模”稱號,大力宣傳弘揚她的先進事蹟和崇高品格,激勵全省幹部羣衆特別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向她學習,凝聚萬衆一心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信心鬥志。

1974年10月,張桂梅響應黨的號召,隨姐姐從黑龍江來到雲南,支援邊疆建設,此後的時間裏,她把全部身心獻給了祖國西南邊陲貧困山區的教育事業。

1996年,丈夫去世後不久,張桂梅放棄了大理優越的工作環境,申請調到深度貧困山區華坪縣。來到華坪後,她放棄進入全縣條件最好的華坪一中,選擇在全縣師資最弱、條件最差的民族中學任教,並承擔起4個畢業班的語文和政治課教學任務。

1997年4月,她被查出患有子宮肌瘤,已經像5個月胎兒那麼大,需立即住院治療。但爲了不耽誤初三畢業班的教學進度,她偷偷把檢驗結果藏起來,繼續堅持站在講臺上,直到7月份把4個班的學生送進中考考場後,才住院接受手術。手術後,醫生反覆叮囑,一定要靜養6個月以上,可僅僅24天之後,張桂梅又站在了她熱愛的講臺上……

1997年8月,張桂梅在黨旗下莊嚴宣誓:“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爲共產主義奮鬥終身,隨時準備爲黨和人民犧牲一切……”入黨20多年來,她始終愛黨、護黨,忠誠於黨。

20__年,張桂梅一邊在民族中學當老師,一邊兼任“兒童之家”院長,成了衆多孤兒的“媽媽”。建院第一天,“兒童之家”就收了36個孩子,最小的僅有兩歲,最大的也才12歲。

20__年,張桂梅送走了一個特殊的班級。這個班有的學生轉校,有的學生輟學回家,有些男孩子還在網吧過夜,老師們對這個班都失去了信心,紛紛要求調離。隨着中考臨近,張桂主動請求接下這個班,擔任班主任。她橫下心來,把行李搬進了男生宿舍,和32個男生住在了一起,既當師長又當家長……她的辛勞沒有白費,這個班有22名學生的中考成績在500分以上。

20__年,維持“兒童之家”的資金面臨短缺。爲緩解窘境,張桂梅到華坪各部門籌措資金,當年暑假又從華坪“轉戰”昆明,雖然把各種證書、媒體報道都帶上了,卻仍被很多人認爲是騙子,有人還辱罵她、驅趕她。

“求人很丟人,但如果孩子們生活得不好,我這個義務院長更丟人。”籌款期間,張桂梅累了就在路邊歇一會兒,渴了就討口水喝,餓了就啃幾口乾糧,20__年至20__年的寒暑假,張桂梅在昆明爲孩子們籌措到兩萬多元。對此她說,一切辛苦都值了!

有人說,張桂梅除了一副瘦弱的身軀是自己的以外,她沒有孩子、沒有親人、沒有家。她卻笑着說:“不,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我有一顆火熱的心,這顆心裏面有黨、有人民、有學校、有國家、有千千萬萬的孩子,我什麼都有!”

20__年9月1日,在張桂梅的倡導下,在省、市、縣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援下和社會各界捐助下,麗江華坪女子高中開學了。女子高中是全國第一家全免費的高中,是踐行教育公平的改革先遣隊。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免除一切費用,同時也在黨和老百姓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開學那天,一些家長放聲哭起來,激動地喊出了:“感謝共產黨,感謝政府,感謝全社會好心人!”

在女高建校10年中,張桂梅老師先後失去了三位親人,但每一次,都沒能回去看一眼。但即便如此,在募捐中,她還是會遭到一些不解。甚至有次被人放狗出來追咬。小腦萎縮的她本來就不能很好的保持平衡,自然跑不過惡狗。一番撕咬後,看着被狗撕破的褲腿和流血的腳,想着自己的委屈,她坐在地上放聲大哭。還有一次,在人羣中募捐,被以爲是騙子,被人在大庭廣衆之下把口水吐到臉上。張桂梅爲了心中那份對黨的教育事業的忠誠,默默承受着。

辦校10年來,身患重症的張桂梅,與學生同吃、同住,陪伴學生學習。她親自走訪了1527名學生的家庭,還把捐給她治病的錢、獎金和工資,共100多萬元捐獻出來修建鄉村校舍。

女子高中的高考成績始終保持全市第一名。從這裏畢業的八屆學生, 全部進入大學的殿堂, 實現了飛越大山的夢想。

參加工作以來,她就像一臺不知疲倦的永動機,用初心和信仰,書寫着一名共產黨員一輩子對黨忠誠、一輩子爲民奉獻、一輩子堅忍執着、一輩子於己克儉的大愛情懷。她總是以自己的思想、人格、情感、行爲和學識起到先鋒引領作用。以共產主義信仰爲辦學教育模式,改革創新鍛造了麗江教育史上的奇蹟,展示了銳意改革、敢打敢拼的光輝形象。

作爲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張桂梅同志始終把教書育人、立德樹人作爲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奮鬥目標,矢志不渝、執着追求,爲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奉獻了自己的一切。她心繫困難羣衆,投身教育扶貧,建成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她堅持樹人先樹魂,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思想政治建設和理想信念教育作爲立校之本,用紅色教育爲師生鑄魂塑形。

她長期拖着病體,堅守工作崗位,以實際行動兌現自己“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的諾言;她始終艱苦樸素、甘守清貧,卻把自己的工資、獎金和社會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萬元全部投入教育事業。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心得體會2023年 篇17

劉永坦,男,漢族,1936年12月生,江蘇南京人,中共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雷達與信號處理技術專家、我國對海探測新體制雷達理論和技術奠基人。他胸懷祖國、服務人民,始終致力於我國對海遠程預警技術研究和裝備發展,爲祖國築牢“海防長城”;他追求真理、勇攀高峯,率先在國內開展新體制雷達研究,帶領團隊成功建成了我國首部具有全天時、全天候、遠距離探測功能的對海新體制雷達;他學爲人師、行爲世範,堅守學術道德和科研倫理,甘爲人梯、獎掖後學,把爲學、爲事、爲人統一起來,培養了一大批科技領軍人才。榮獲20__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__年被評爲“最美奮鬥者”,20__年被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入選“3個100傑出人物”。

劉永坦院士紮根龍江60載,一生只做一件事,一輩子推動國家對海探測領域前瞻佈局,帶出了一支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雷達鐵軍”,鑄就了捍衛國家領土主權的海防重器,使我國成爲了世界上極少數擁有新體制遠距離雷達這一核心技術的國家,爲我國建設海洋強國作出了卓著貢獻。這位皓首雄心的老黨員,用一個甲子的無悔堅守,向深愛的黨、祖國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彰顯了深厚的龍江情懷和家國精神。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心得體會2023年 篇18

女高校長張桂梅:大山女孩的明燈

許多年前,一次家訪途中的偶遇,讓張桂梅至今無法忘懷。

一個女孩坐在山坡上,憂愁地望着遠方,身旁放着籮筐和鐮刀。她上前詢問得知,女孩才十三四歲,父母爲了3萬元彩禮,要她輟學嫁人。

張桂梅暗自發願:要改變大山女孩的命運,讓她們透過讀書走出大山。20__年,她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免費女子高中——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進階中學。12年來,已有1800多名大山女孩從這裏考上大學。

她像一盞明燈,燃燒自己,照亮大山女孩的夢。

低進高出,1800多名女孩命運改寫

今年的大學錄取通知書,來得比往年稍晚一些。8月底,學生們報喜的短信把張桂梅的手機震得嗡嗡作響,但她卻悶悶不樂了好幾天。

這一屆,華坪女高159名學生參加高考,150人達到本科線,本科上線率爲94.3%,其中一本上線人數70餘人。“如果沒有疫情影響,姑娘們能考得更好。”張桂梅心有不甘。其實,這個成績真的很不錯了。

因爲,華坪女高招收的學生大多來自貧困山區,不少學生基礎差,甚至中考分數遠低於當地高中的最低錄取線。低分進、高分出,高考成績常年位居麗江市前茅,華坪女高創造了大山裏的教育奇蹟。

12年來,1800多名女孩從這裏考上大學,改變了人生軌跡。

27歲的陳法羽是其中之一。20__年,家境貧寒的陳法羽中考分數沒過線,自費讀高中一年要好幾千元。“當時我妹妹也在上學,家裏拿不出這麼多錢。”陳法羽說,實在沒辦法,她只能放棄讀書,回家種地。

後來聽說華坪有一所女子高中,專門招收家庭貧困的女孩,不收任何費用,陳法羽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趕快跑來報名。在女高學習三年之後,陳法羽順利考入雲南警官學院,如今已成爲麗江市的一名警察。

回憶高中三年,陳法羽難忘校長的嚴厲與堅守。不管颳風下雨,張桂梅每天清晨都會陪着學生晨練;白天,幾乎每節課她都會親自查課;晚上,她和學生一起住在宿舍,直到夜裏12點後查完宿舍才入睡。

“沒有張老師的嘔心瀝血,就沒有我們的命運轉變。”陳法羽說。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心得體會2023年 篇19

20__年6月1日,在重慶大渡口萬發碼頭長江段,面對兩名兒童(一人五歲,範文參考網一人六歲)意外落水,重慶育才小學王紅旭老師丟下自己3歲的孩子,奮不顧身跳進長江進行施救。很快水裏的異常也引起路邊羣衆的汪意,大家齊心協力一起幫忙救人。大家透過手牽手的接力方式,成功協助王紅旭老師把兩名兒童從水中救起,經檢查,兩名兒童生命都沒有大礙,可是王紅旭老師因爲救起1名女童並將其遞給共同施救的同伴,轉身繼續營救另1名被衝入江中的男童過程中,迴游途中體力嚴重不支,瞬間被捲入江中,不幸罹難,生命永遠定格在了35歲。

王紅旭同志出身教育世家,一家三代均爲老師。在教學工作中注重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和強健體魄,他始終把學生放在第一位,關心關愛學生,及時爲學生排憂解難,是學生的良師益友,深受學生喜愛。20__年以來帶領校田徑隊取得優異成績深受學生和同事的好評。王紅旭老師一腔赤誠愛黨愛教,以生命託舉生命、以大我彰顯大愛的事蹟感人至深。透過對王紅旭老師先進事蹟的學習,我被王紅旭老師在危難時刻捨己救人、用生命託舉生命的大愛精神深深感動着。王紅旭老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英勇壯舉詮釋了“四有”好老師的深刻內涵,讓我們深刻的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輝、

作爲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我要以王紅旭老師爲榜樣,將王洪旭老師留給世間的“愛”謹記心間,將這份“愛”傳承,並用這份“愛”溫暖我教育的每一位學子,王洪旭老師雖然隨着冰冷的江水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但是他愛的火焰將永遠不滅,照亮教育系統每一位老師前行的路,工作總結範文引導中華大地每一位莘莘學子不斷前行。我亦將立足本職工作,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不平凡的教育事業。提升自身政治素養和師德素養,以實際行動,心懷大我,無私奉獻,做德才兼備的新時代好老師。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心得體會2023年 篇20

廣西百色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一位北京師範大學畢業的碩士生,畢業後本應有更好選擇的她選擇了回到家鄉做駐村扶貧工作,就是這麼一個年僅30歲的基層幹部,在回駐村的路上遭遇山洪,不幸遇難。在印象中最深的是她所說的一句話:不獲全勝,絕不收兵。正是這麼一份“堅守、執着、勇敢”的初心,令所有人都銘記住她的名字,也正是她用生命詮釋了初心如磐、使命如山。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是對本心的篤定、對本源的堅守、對本初的執着;始終,即自始至終、善始善終,就是對初心的矢志不移、對信仰的忠貞不渝、對使命的堅韌不拔。黃文秀的初心和使命是建設家鄉、報答鄉親。而作爲一名基層選調生,我的初心便是服務羣衆,紮根基層,不悔青春。黃文秀是百色本地人,當年得到教育扶貧資助就讀於百色祈福高中,研究生畢業以後沒有想着要留在大城市,而是毅然回到了家鄉。百色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黃文秀積極響應到基層建功立業的號召,投身到扶貧工作第一線。她堅持以村爲家,把扶貧工作當成事業,駐村以後把幾乎所有個人物品都搬到了村裏。即便面臨工作、家庭、生活的壓力,她總是面帶微笑、樂觀開朗、積極向上,作爲駐村書記的她是我們基層選調生的楷模,作爲大姐姐的她是我們這些弟弟妹妹們的榜樣。

牢記使命,方能致遠。使命,是對信念的堅守、對理想的詮釋、對責任的擔當。牢記使命,擔當實幹,敢於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不斷地奮鬥努力,才能實現遠大理想。黃文秀牢記脫貧攻堅的使命,爲了全面掌握百坭村的致貧原因和現狀,她堅持用土辦法,對村內的貧困戶開展遍訪工作,認真查擺問題並聽取民情民意。任第一書記的一年多來,黃文秀團結村“兩委”幹部,透過考察學習、請專家指導、挨家挨戶宣傳、黨員帶頭示範等方式,帶領羣衆摸索並發展了適合本村的產業——種植砂糖橘、八角、杉木等。這些產業,如今已成爲百坭村的支柱產業和羣衆脫貧致富的主要來源。她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知重負重,成績斐然。而作爲一名基層選調生,黃文秀的使命我們也將繼續承擔,像黃文秀一樣,努力成爲紮根基層、奉獻青春的工作者,用點點滴滴的實踐築夢自己腳下的沃土,用青春的汗水奮鬥出鄉村的新變化。

初心如磐,使命如山。初心賦予激情和動力,使命激發責任和擔當。黃文秀始終把初心銘記在心、使命擔當在肩,不畏萬險,不懼萬難。在基層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面對困難的我們要向黃文秀一樣,要學會以苦爲樂,磨練意志,積累經驗,充實自己。作爲基層的“排頭兵”、羣衆的“服務員”,我們要想富而美,必須上趕爭!應該爲夢想而努力拼搏。爲了堅守今天,開創明天,敢想,敢拼,敢闖,敢幹,永不放棄,決不言苦。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心得體會2023年 篇21

“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

盧永根,中科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盧永根院士一生都在追隨着中國共產黨,而今罹患重症,仍無私地將畢生積蓄880多萬元無償捐獻給教育事業,當作是最後的貢獻,這是一名老科學家用自己無言的行動感動着大家。

寧可自己多苦一點,也要支援教育和扶貧。家徒四壁,傢俱老舊,與學生同在飯堂排隊打飯,把一葷一素二兩飯吃得乾乾淨淨,也總會善意提醒那些浪費飯菜的學生:“多少棵水稻才能長成一碗米飯?”自己艱苦地生活,卻把省下來的錢慷慨地獻給教育和扶貧。

多幹一點;少拿一點;腰板硬一點;說話響一點。曾經盧永根院士身爲華南農學院院長,待遇上不搞特殊;身邊的人想走後門,被盧院士罵了回去;學校發展落後,缺乏資金,但不惜重金用於發展多學科和重獎人才----爲表彰辛朝安教授團隊對獸藥開發的貢獻,他破天荒撥出10萬元高額獎勵;爲讓優秀學者劉耀光安心回國,他多方籌措經費,爲其建立專門實驗室;博士生劉向東到香港大學做研究,他主動借1500元,還把自己出國用的兩個行李箱與一套新西服送給學生。

淡泊明志地做科研,一心一意地跟黨走。盧永根院士祖籍廣東花都,1930年生於香港,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受派遣回到廣州。他說:“爲什麼要放棄安逸生活回內地?主要是侵華戰爭的現實教育了我。我要爲祖國復興效力。”爲祖國復興效力,一句話,盧永根院士踐行了一生。帶着學生翻山越嶺找稻種,即便已經是七十多歲也親自去;在病房建成了臨時黨支部,一個月開一次會,即便已經躺在病牀上也堅持過組織生活。盧永根院士曾說:“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爲祖國故,兩者皆可拋。我希望能像一束小火花,點燃你們心中的愛國主義火焰。”用一生去踐行愛國主義,盧永根院士怎麼會點不燃大家心中的安國主義火焰?

忠心爲黨,一心愛國,在盧永根院士身上,我看到了一名真正的中國共產黨黨員。人的一生要追求的到底是什麼?盧永根院士也用其一生無言的行動給了我們答案。

“騎在人民頭上的,人民把他摔倒;給人民作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讓我們一起永遠地記住這位可親可敬的盧永根院士。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心得體會2023年 篇22

1948年1月,新婚僅5天的孫景坤參軍入伍,成爲東北人民解放軍的一名戰士。臨走前,他留給妻子一句話:“只有打了勝仗,咱老百姓才能過上好日子!”

我們很難想象,在一個充斥硝煙與戰火的年代,一個人要憑藉怎樣的信念,依靠多大的勇氣,才能選擇離開家人,保家衛國,奔赴戰場,那一個隨時可能灰飛煙滅的地方。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40軍119師357團3營7連戰士孫景坤隨部隊從海南戰場撤回後,集結安東,待命過江。老家山城村就在眼前,營長勸他回家看看,他總是拒絕:“在外邊打了3年仗,咋能不想家?都有家,都想家,我不能回。”

轉眼間,竟也過去3年了,3年間孫景坤參加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和解放長沙、解放海南島戰役……我們自古有“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孫景坤也是如此。也許,3年裏,他也會在無數個漆黑夜晚,偷偷揣着兜裏的照片,擡頭望月,想念遠方的家人。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孫景坤參加多少次戰役已經記不清了,但他永遠也不會忘記的是,1952年秋季戰術反擊作戰中守衛上甘嶺161高地的戰鬥。

10月27日,擔任副排長的孫景坤接到營長命令,帶領9名戰士增援161高地。此時在161高地上的戰友,已死死駐守了超過12個小時。

161高地三面處於敵人的火力控制之下,火力密度前所未見,天上飛機轟炸,地上衆炮齊發,增援部隊想要登上高地補給彈藥和兵力,必須衝破敵人10幾條道封鎖線,簡直難如上青天。

當時的孫景坤就想,8批人上去都沒上去,全犧牲了,今天中午我能上去嗎?“那不管怎麼樣,當戰士的哪能討價還價?讓上咱就必須得上!”破釜沉舟的孫景坤一行人就這樣出發了。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心得體會2023年 篇23

有這麼一位黨員,他出生於香港,20歲不到在香港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去美國留過學,放棄原本在美國的大好前途,毅然回國投身於祖國的水稻事業;他積累的財富可以讓他的生活安逸,可他省吃儉用,將積蓄都捐獻給了中國的教育事業。他就是“時代楷模”,中科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盧永根。

盧永根常把法國科學家巴斯德的名言掛在嘴邊:“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改革開放後,盧永根以公派訪問學者的身份赴美國學習。在美國的親朋都勸盧永根留在美國發展,但盧永根沒有被勸服,他堅守着初心,堅定着不曾動搖的信念。“我是中國人,祖國需要我”,盧永根這樣回絕親朋的好意。

盧永根始終把個人理想融入到黨和國家的偉大事業。1952年盧永根成爲華南農學院的首批學生,師從著名農業科學家、教育家丁穎先生。他跟隨丁穎先生的步伐,繼承丁老生前收集的7000多份野生稻種,經過不斷的找尋,逐步擴充到1萬多份水稻種質資源,成爲我國水稻種質資源收集、保護、研究和利用的重要寶庫之一。既使70多歲,盧永根依然親自帶着學生穿梭在祖國的崇山峻嶺中,蒐集資料,找尋野生稻種,走不動了就讓學生們擡着去找尋。

盧永根不但投身於水稻的研究,還積極爲國家培養優秀的技術人員。盧永根廣納英才,唯纔是用,在華南農業大學校長的任職期間把抓緊人才放在第一要務。在過往人才的選拔中,職稱的評定需要論資排輩,費時費力,年輕人才很難有上升空間。針對這個情況,盧永根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破格晉升了一批年富力強,能力突出的年輕人,爲華南農業大學儲備了一批中堅力量。他還透過書信方式,聯繫了很多國內外優秀的教授、名家,讓他們投身於祖國的農業事業。他爲祖國的農業事業積累了大批人才,成爲中華民族復興路上的助推劑。

近年來,年事已高的盧永根長期臥病在牀,無法參加黨支部活動。爲了能正常參加黨支部活動,盧永根向黨組織申請,在醫院病房裏成立一個特殊的臨時黨支部。在開展學習十九大報告的專題組織生活會上,雖然盧永根身體虛弱,但他依然全程參與學習和討論,更新黨的知識,履行黨員義務。

擁有70年黨齡的盧永根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典型代表,雖然他已離開了我們,但他一心向黨,一生愛國,一身正氣,一生恭儉的情懷和情操,是我們每位共產黨人需要學習和弘揚的。我們共產黨人要堅守初心和使命,在新時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實踐中砥礪前行。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心得體會2023年 篇24

盧永根,一名中國共產黨員、知識分子、科技工作者,他用無私奉獻的一生,呈現給我們的是高尚的“捨得觀”和“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人生境界。他是新時代共產黨人的楷模,19歲加入中國共產黨,年輕時期的學習和革命經歷,是他相信教育事業是至關重要。他在華南農業大學教書期間,爲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稱得上種得桃李滿天下的美譽。新時代,盧永根院士用責任擔當、無私奉獻和對事業的無盡熱愛書寫了一曲時代楷模之歌。今天,我們以盧永根院士爲榜樣,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學習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責任擔當精神。自從他加入中國共產黨後,更加積極地發揚着共產黨人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無私奉獻的優良傳統,時時踐行着一名老共產黨員的入黨誓言,時時在實踐活動中體現着一名老共產黨人的人責任與擔當,如今,雖然他因年事已高又身患重病長期住院,但他學習的熱情依然不減,及時瞭解掌握黨和國家重要方針政策,按照要求學習黨的檔案與材料,在思想上始終與黨中央的重要方針政策保持一致。

學習他獻身科教,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他始終把黨的教育事業放在首位,不拘一格降人才,他頂住壓力,破格晉升優秀的中青年科研人員,爲教育科研事業開啟了一扇大門,爲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他具有與時俱進,勇於創新的精神,他提出水稻“特異親和基因”的新學術觀點以及應用“特異親和基因”克服秈粳亞種間不育性的設想,被認爲是對栽培稻雜種不育性和親和性比較完整和系統的新認識,對水稻育種實踐具有指導意義。

學習他專注於本職工作,熱愛事業的幹勁精神。他是科技教育事業的先進代表,是教書育人的模範,他起早摸黑、任勞任怨、激情工作,儘管身患重度糖尿病和疲勞性冠心病已有多年,但他從沒有把自己當病人看待,始終堅持在教學、科研、生產第一線,始終衝在脫貧攻堅的第一線,把畢生精力投入到太行山區生態建設和科技富民事業之中,用自己的模範行動彰顯了共產黨員的優秀品格。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心得體會2023年 篇25

“劉永坦院士既是成就卓著的雷達技術帥才,又是善於教書育人的優秀教師,四十年如一日帶領團隊攻堅克難,用心凝聚了一支專注海防科技創新的‘雷達鐵軍’,爲國家培養了一大批科技英才,耄耋之年仍奔波在教學、科研一線。”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校區通信工程系教工黨支部書記劉愛軍表示,作爲一線教師和基層黨支部書記,一定要傳承好劉永坦院士的艱苦奮鬥、家國情懷精神,以“時代楷模”爲榜樣,爲威海校區的發展貢獻力量。

哈爾濱工業大學電信學院電子工程系20__級碩士研究生於川淼認真觀看了央視“時代楷模”發佈儀式,深刻感受到了劉永坦院士深懷愛國之心、砥礪報國之志的科學家精神,進一步堅定了將來以所學專業知識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決心,“作爲哈工大學子,我將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珍惜大好的學習時光,努力練就過硬本領,以奮鬥放飛青春夢想,爲建設科技強國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青春力量”。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心得體會2023年 篇26

近日,中宣部追授原中科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盧永根同志“時代楷模”稱號,號召幹部羣衆特別是廣大知識分子向他學習。“時代楷模”節目播出後,在基層廣大幹部職工中引起強烈反響。

盧永根一生從事稻種.種質資源收集、保護與創新利用以及水稻遺傳學和細胞生物學等基礎性研究工作, 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他曾協助中國科學院院士丁穎開展中國水稻品種的光溫生態研究,丁穎去世後,盧永根主持總結該項工作並參加撰寫《中國水稻品種的光溫生態》,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在水稻遺傳資源、水稻半矮生性、雄性不育性、雜種不育性與親和性等方面的遺傳研究,取得了很大進展;他提出水稻“特異親和基因”的新學術觀點以及應用“特異親和基因”克服秈粳亞種間不育性的設想,被業界認爲是對栽培稻雜種不育性和親和性比較完整和系統的新認識,在理論上有所創新,對水稻育種實踐具有指導意義。

榜樣是無聲的力量。盧先生的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我們看在眼裏、刻在心裏。在工作中,我們不再怕辛苦,不再區分分內分外工作,不再糾結於個人得失,不再看重個人榮譽,不再患得患失,只要是有利於學院發展、有利於學科發展、有利於人才培養的事情,我們總是會想盡辦法完成,想盡辦法做好。我們不再追求物質享受,而是追求精神的富足;我們遇到困難不再彷徨,而是勇往直前;我們取得成績,不再飄然自得,而是淡然處之。

安於清貧,是盧院士一生的寫照;不忘初心,是盧院士終生的信仰。回望盧永根的奮鬥歷程,他愛國、愛校、愛民,堅定地繼承和發揚了“丁穎精神”,一心追求和實現作爲一名共產黨員、一名科學家的崇高境界和遠大理想。他早已把科教工作當作畢生的事業,傾注了全部熱情和心血,勇攀高峯而不慕虛名。作爲一名當代大學生,我們要學習他始終把自己的命運同國家的需要聯繫在一起,學習他始終不忘初心,爲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奮鬥中書寫人生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