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全書匯>個人>心得體會>學習心得體會>2023學習時代楷模事蹟心得體會(通用27篇)

2023學習時代楷模事蹟心得體會(通用27篇)

全書匯 人氣:2.76W

2023學習時代楷模事蹟心得體會 篇1

近日,收到上級單位通知,要求深入開展向彭士祿同志學習活動。看到這姓名,突然覺得眼熟,原來他是澎湃之子。

2023學習時代楷模事蹟心得體會(通用27篇)

澎湃被捕之後,爲了營救特科人員專門使用剛剛從法國商人那裏購買的勃朗寧手槍,都是最進階的。由於行動匆忙,缺乏使用此手槍的經驗,他們沒有把槍身上的保護脂擦掉,所以手槍打不響。營救失敗後,蔣介石大爲震驚,便下令殺掉彭湃等人,一次“粗心”的營救終究沒有成功,彭湃等人慘遭殺害。

澎湃的犧牲對於家庭來說是巨大的災難,年少的彭士祿兩次被關進監獄,多次和死神擦肩而過。或許是那次“粗心”營救的遺憾和歉意,在重慶八路軍辦事處,周恩來見到彭士祿後十分激動,緊握着他的手說:“終於見到你了,你父親是我的好朋友,你要繼承你父親的遺志,好好學習,努力工作。”

在幾十年之後,彭士祿兩次爲新中國掀起“核巨浪”,爲國家和人民創造了卓越不朽的功勳!他是我國著名的核動力專家,中國核動力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近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追授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彭士祿同志“時代楷模”榮譽稱號,並向社會宣傳發布其先進事蹟。

可以猜想,彭士祿從父親的犧牲感悟到,安全工作實在是太重要了,容不得一點馬虎,來不得半點虛假。他在長期從事核動力研究工作時,時刻保持如履薄冰的敬畏,試想稍微出現一點差錯,核潛艇、核電站將會怎樣?

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放射性物質泄漏事故,35年過去了,可陰影仍籠罩在人們頭上。以該事故原型創造的歌曲《faded》,歌詞裏出現了很多次“Whereare younow(你現在身在何方)”,呈現出“尋找式”的迷茫感。在革命戰爭年代,稍微疏忽就會出現同志犧牲。和平年代研究和應用核能,更需要講究安全,否則將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

彭士祿曾在自述中寫道:“幾十位‘母親’給我的愛撫,感染了我熱愛百姓的本能。父母親把家產無私分配給了農民,直至不惜生命。我雖姓‘彭’,但心中永遠姓‘百家姓’。”彭士祿於20__年3月逝世,父子兩在天堂相見,相信彭士祿可以拍着胸脯對父親說:“爸,我沒有疏忽,一切安全!”

2023學習時代楷模事蹟心得體會 篇2

兒子上小學時,曾以“我的父親”爲題寫作文——“我很少能看到我的爸爸。因爲每天早晨我起牀的時候,爸爸已經去上班了。我晚上睡覺的時候,爸爸還沒有回來。”

一年裏,肖文儒至少200天都在各地救援現場。在他的辦公室裏,放着一隻打包好的行李箱,“應急救援任務耽誤不得,我必須保持隨時出發的狀態。”

參與應急救援38年,他難得主動休兩次假,一次是腰椎間盤突出,還有一次是做心臟支架手術。“要規律作息,減輕壓力!”手術後,醫生再三叮囑。

20__年6月,四川茂縣突發山體垮塌。時任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礦山救援指揮中心總工程師的肖文儒,火速趕赴現場。長時間疲勞加暴曬,他的血壓已經升高,感到頭暈目眩。“你的身體還能扛得住嗎?”從電視上看到他憔悴的樣子,姐姐撥通了他的電話。但他就着涼水吃了幾片藥,還是硬撐了下來。

肖文儒的手機裏存滿了救援現場的照片,心裏始終惦記着羣衆的安危。

今年7月,河南遭遇特大暴雨災害,肖文儒帶隊趕赴新鄉,連軸轉了12天。“爲了羣衆安全,付出再多都值得。”吃過那麼多苦,只說這一句話,卻讓人看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他心中的分量。

“把職務看‘淡’,把事情做精,把人字寫‘大’,這就是肖文儒。”談起老同事,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中心二級巡視員孫國建說。

2023學習時代楷模事蹟心得體會 篇3

20__年3月22日,中國核潛艇第一任總設計師、核動力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彭士祿在京逝世,享年96歲。作爲核工業戰線的一名員工,透過視頻直播平臺觀看“時代楷模彭士祿先進事蹟報告會”。

淨化思想,鑑明初心

上世紀二十年代,出身工商地主家庭的彭湃,衝破階級的“枷鎖”,成爲“中國農民運動的第一個戰士”。1929年,彭湃在上海被捕,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高唱《國際歌》,慷慨赴死。而作爲彭湃二子的彭士祿,在經歷了千難萬險後終於回到黨組織的懷抱,在黨組織的培養支援下,成爲了第一任核潛艇總設計師,中國核動力領域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彭湃烈士與彭士祿生於不同的時代,但卻都將自己的理想與國家的前途命運緊緊的聯繫在一起。彭湃拋棄了榮華富貴的生活,走上革命的道路;和平年代,彭士祿根據國家需要,隱姓埋名數十載,爲國家能夠挺起脊樑甘於奉獻一生。彭氏父子的生平事蹟,完美傳承了紅色家風。同時他們的革命精神、獻身精神,以及不畏萬難的鬥志,在這物慾橫流,人心浮躁的時代,爲年青一代的我們敲響了警鐘,提醒我們當前社會的穩定繁榮來之不易,這是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改革開放帶來的經濟高速發展,不應成爲消極懶惰的藉口,我們要做紅色家風的繼承者,淨化不良思想,作爲一名年輕的共產黨員,感受頗深,進一步鑑明了新一代共產黨人的初心;作爲新時代的核工業人,唯有持續發揚老一輩核工業人艱苦奮鬥,用於奉獻的精神,立足崗位幹實事,方能對得起自己肩上的職責。

透過先進事蹟報告會,讓我對這位低調的核潛艇之父產生了更爲強烈的求知慾,系統學習了“彭士祿傳”一書,彭老的生平事蹟,爲了國家利益,選擇了改行;爲了國家的利益,在一窮二白的條件下開展潛艇核動力裝置的開發;爲了國家利益,不斷攻關改進,掌握了核動力裝置的基本原理及各系統、各專業間的內在關係,成爲了核動力領域的開拓者與奠基人。國家強則民強,國家盛則民安。愛國,應作爲當代青年最基礎的政治品質,只有深愛我們的國家,才能自覺做到國家利益高於一切。

精益求精,勇攀高峯

尖端科學講究精細嚴謹,但彭士祿偏偏“大膽”。當某個技術上的問題意見不一致,甚至經常發生激烈的爭論。他就對研究人員說“不要吵,做實驗,用實驗結果說話。根據實驗結果,我來簽字,我負責!”

作爲一名現場科研技術研究人員,更應該向彭老學習勇於擔當的精神,面對制約生產的卡脖子問題,要善於分析各類數據,以實驗數據爲依據,發現制約生產問題的關鍵因素,大膽的提出解決措施。同時要有一個虔誠的態度,面對決策中的失誤,要有勇於承認的勇氣,及時完善改進,利用團隊的力量解決將問題徹底解決;同時在科研工作中,既要做到穩中有細,又要做到大膽創新,在前汲取前人工作經驗的同時,發揚敢爲人先的創新精神,將先進的技術引進應用於科研攻關當中,勇挑最重的擔子,敢啃最硬的骨頭,把對核事業的堅守和信念轉化爲果敢行動敢於負責的力量。

賡續紅色基因 建功新時代

學習他勇於創新、擔當使命的務實作風,勇挑最重的擔子,敢啃最硬的骨頭,在關鍵時刻和危急關頭豁得出、頂得上,是名副其實的“彭大膽”“彭拍板”,把對核事業的堅守和信念轉化爲果敢行動敢於負責的力量。作爲新一代核工業人的我們,爲把內蒙古建設成高質量的天然鈾大基地,要賡續紅色基因,紮根於祖國的北疆荒漠戈壁,爲核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2023學習時代楷模事蹟心得體會 篇4

在剛剛迎來110歲“生日”的華南農業大學,被芳草和綠蔭圍繞點綴的昭陽湖,是不少華農人最難忘的校園記憶。佇立着老校長盧永根雕像的院士廣場,就坐落在昭陽湖畔。雕像上銘刻着的“堅持實事求是,提倡獨立思考;不趕浪頭,不隨風倒;有三分事實,作三分結論”,是這位永葆初心、矢志奮鬥的“布衣院士”一生最真實的寫照。

1949年8月9日,盧永根在香港加入了中共地下黨,他知道加入共產黨將意味着個人的一切包括生命都屬於黨、屬於人民,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他這樣想了,也這樣做了。盧永根在水稻遺傳資源、水稻半矮生性、雄性不育性、雜種不育性與親和性等方面的遺傳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進展。即便年過古稀之時,盧永根還是經常跋山涉水,不辭辛勞,前往山野之間,進行實地考察。20__年3月,盧永根院士及夫人徐雪賓將畢生積蓄880萬餘元全部捐贈給華南農業大學,成立“盧永根·徐雪賓教育基金”用於扶持農業教育事業。他讓我們看到了一位偉大的共產黨員的純粹和崇高,他挺起了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樑,他揚起了一面永不褪色的光輝旗幟。

我們每一名黨員幹部都要以盧永根同志爲榜樣,將“盧永根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勤奮學習,艱苦奮鬥,勇於開創,敢於擔當,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以聞雞起舞、日夜兼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和奮鬥姿態,繼往開來、守正創新,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先鋒模範作用,將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實現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之中,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鬥之中,用專業知識和本領服務國家和人民,爲實現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奮力推動鄉村振興事業不斷邁上新臺階。

2023學習時代楷模事蹟心得體會 篇5

“劉永坦院士心懷‘國之大者’,數十年如一日進行科技探索與攻關,爲祖國海防事業保駕護航,他的事蹟和精神值得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學習、傳承!”

“劉永坦院士用一生詮釋了一名紅色戰略科學家的初心和堅守,是全體哈工大人做人的標杆、學習的楷模、奮鬥的航標,同時也充分證明,中國大地上完全能夠源源不斷培養造就大批優秀人才、培養出大師。”哈爾濱工業大學黨委書記熊四皓表示,面向新百年,哈工大建校100週年賀信精神爲引領,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記“國之大者”,繼承和發揚以劉永坦院士爲代表的老一輩哈工大人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秀品質,加快推進人才培養、隊伍建設、科學研究、內部治理四項重點領域改革,堅持紮根東北、愛國奉獻、艱苦創業,不斷改革創新、奮發作爲、追求卓越,爲各類人才搭建幹事創業的平臺,培育更多傑出人才、打造更多國之重器。

2023學習時代楷模事蹟心得體會 篇6

十一年前,一場家庭變故讓張桂梅從大理來到麗江山區;原張桂梅本只想忘卻愛人過世的悲傷,她卻看到了山區貧困孩子一張張渴望知識的純真面龐。愛的本能讓這位女教師在山區紮下了根。爲了改善孩子們的生活、學習狀況,她節衣縮食,每天的生活費不超過3元,省下的每一分錢都用在學生身上。日積月累,張桂梅先後捐出了40多萬元。令她引以爲豪的是,她的學生沒有任何一個因貧窮而輟學。20__年,雲南省政府獎勵的30萬元,她全部捐獻給了一座山區小學用來改建校舍。20__年起,她義務擔任麗江華坪縣"兒童之家"的院長,成爲了54名孤兒的母親。爲了孩子們,她全身心投入教學,將病痛置之度外;她把學生送進中考考場後纔去醫院--醫生從她腹腔切出一個超過2公斤的腫瘤。她把生命獻給了這片貧瘠的土地,除了孩子們,她別無所求--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綠洲。感人事蹟記住窮困1975年底,張桂梅初中畢業隨姐姐從東北牡丹江來到雲南中甸林業局支邊。

她先後在林場、黨校任團支部書記、政治教員,又到局機關當文書、團支書、婦女主任。1983年調到子弟學校當中學教師後,她就深深地愛上了"釋道、解惑"這一神聖的工作。但是,在教學實踐中,自己的學問與當好一名稱職教師距離不小。1988年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麗江教育學院中文系。三年緊張、快樂的學生生活,不僅使她在學識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一位英俊的白族小夥子。1990年,一對戀人在大理市喜洲一中喜結良緣,開始了美滿的婚後生活。可是,萬萬沒有想到,幸福屬於張桂梅的時間卻是那麼的短暫!丈夫患上了癌症。她爲了給丈夫治病,不僅花光了自己的積蓄,能借錢的地方她都去借了,在這段日子裏,張桂梅深深地體會了借錢的艱難、領會了沒錢的困難,也嚐盡了求醫的艱辛!深深懂得了,一個人困難的時候,是多麼地需要有人能伸出援助之手!1995年2月24日,是張桂梅悲痛欲絕的日子──中年喪夫!隨後的一年多,她觸景生情,見物思人,精神晃忽,幾乎崩潰。爲了解脫,她終於做出了離開喜洲的決定。她選擇了無親無故,比喜洲邊遠偏僻的華坪,去踐行自己的諾言:"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

2023學習時代楷模事蹟心得體會 篇7

在孫景坤的家鄉,遼寧省丹東市金山鎮山城村召開學習孫景坤英雄事蹟座談會。村民於淑梅說:“孫景坤老人是我們村的榜樣,我一定要把老英雄的事蹟講給兒孫聽。”

“孫景坤同志身上體現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我們要以實際行動向兩位老英雄學習。”河南省平輿縣人武部政委曹英華說。

日前,地處太行山上黨革命老區的海軍航空大學某場站開展了“學習英雄孫景坤、徐振明先進事蹟專題黨團日”活動,四級軍士長趙冬亮說:“學習兩位前輩的事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他們不變的初心和崇高的風範。”學習了兩位同志的事蹟,武警警官學院學員十四大隊新學員表示,要傳承紅色基因,始終保持優良作風。

重慶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思想政治和權益維護處處長李春國說,將以學習宣傳孫景坤、徐振明同志事蹟爲契機,推動形成關心國防、尊崇軍人的社會風尚。

2023學習時代楷模事蹟心得體會 篇8

女高校長張桂梅:大山女孩的明燈

許多年前,一次家訪途中的偶遇,讓張桂梅至今無法忘懷。

一個女孩坐在山坡上,憂愁地望着遠方,身旁放着籮筐和鐮刀。她上前詢問得知,女孩才十三四歲,父母爲了3萬元彩禮,要她輟學嫁人。

張桂梅暗自發願:要改變大山女孩的命運,讓她們透過讀書走出大山。20__年,她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免費女子高中——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進階中學。12年來,已有1800多名大山女孩從這裏考上大學。

她像一盞明燈,燃燒自己,照亮大山女孩的夢。

低進高出,1800多名女孩命運改寫

今年的大學錄取通知書,來得比往年稍晚一些。8月底,學生們報喜的短信把張桂梅的手機震得嗡嗡作響,但她卻悶悶不樂了好幾天。

這一屆,華坪女高159名學生參加高考,150人達到本科線,本科上線率爲94.3%,其中一本上線人數70餘人。“如果沒有疫情影響,姑娘們能考得更好。”張桂梅心有不甘。其實,這個成績真的很不錯了。

因爲,華坪女高招收的學生大多來自貧困山區,不少學生基礎差,甚至中考分數遠低於當地高中的最低錄取線。低分進、高分出,高考成績常年位居麗江市前茅,華坪女高創造了大山裏的教育奇蹟。

12年來,1800多名女孩從這裏考上大學,改變了人生軌跡。

27歲的陳法羽是其中之一。20__年,家境貧寒的陳法羽中考分數沒過線,自費讀高中一年要好幾千元。“當時我妹妹也在上學,家裏拿不出這麼多錢。”陳法羽說,實在沒辦法,她只能放棄讀書,回家種地。

後來聽說華坪有一所女子高中,專門招收家庭貧困的女孩,不收任何費用,陳法羽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趕快跑來報名。在女高學習三年之後,陳法羽順利考入雲南警官學院,如今已成爲麗江市的一名警察。

回憶高中三年,陳法羽難忘校長的嚴厲與堅守。不管颳風下雨,張桂梅每天清晨都會陪着學生晨練;白天,幾乎每節課她都會親自查課;晚上,她和學生一起住在宿舍,直到夜裏12點後查完宿舍才入睡。

“沒有張老師的嘔心瀝血,就沒有我們的命運轉變。”陳法羽說。

2023學習時代楷模事蹟心得體會 篇10

爲大力宣傳學習孫景坤同志的先進事蹟,弘揚孫景坤同志的崇高精神,近日,振興分局永昌派出所開展向孫景坤同志學習的主題會議活動,全體民警向孫景坤老英雄致敬,學習他“堅持初心,無私奉獻”的英雄事蹟。

活動上,全體民警、輔警深刻學習孫景坤同志的英雄事蹟,並充分認識此次主題教育活動的重要意義,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上級公安機關的決策部署上來,積極學習借鑑孫景坤同志的優秀做法,努力探索適合本轄區的工作模式,堅持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着力解決人民羣衆反映強烈的突出治安問題。以此開展自查自糾,撰寫個人心得體會,深入查找自身存在的問題,切實將工作落到實處,嚴格遵守各項紀律,增強規矩意識和責任擔當,全面提升業務工作能力,學習孫景坤老英雄同志甘於奉獻的精神品質,學習他甘於清貧、艱苦奮鬥的高尚情操,在任何時候都不居功自傲,不向組織提要求,有再多的困難也都要自己克服,始終保持了共產黨人的清廉本色。

會後,全體民警、輔警紛紛表示,要以此次學習孫景坤同志活動主題爲契機,堅決貫徹“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不斷堅定信心,不斷強化履職盡責能力,紮實做好本職工作,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確保轄區治安秩序和諧穩定。

2023學習時代楷模事蹟心得體會 篇11

日前,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宣傳發布盧永根的先進事蹟,追授他“時代楷模”稱號。盧永根,用光輝的一生生動詮釋了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應有的樣子。身爲教師,他傾囊相授,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身爲學者,他紮根稻田,致力水稻遺傳育種研究;身爲黨員,他無私奉獻,將畢生積蓄和遺體都無償捐獻給了科研和教育事業。

從“布衣院士”盧永根到深藏功與名的老兵張富清,從“環衛天使”李萌到“吃虧”書記李連成,他們的身上閃耀着同樣的光輝,傳遞着同樣的力量。

向榜樣看齊,要以人爲鏡。榜樣是一個標杆、一面鏡子,以榜樣爲鏡,能夠反映出榜樣的優秀品質,正視自己的不足。廣大黨員幹部要從榜樣的身上看到身爲優秀黨員的標準,明白正確的是非得失,堅定個人的理想信念,增強自己的使命擔當,從榜樣身上受到的感染鼓舞轉化爲幹事創業的動力。

向榜樣看齊,要以德爲鄰。孔子說:“德不孤,必有鄰。”每一個先進榜樣身上都有着相似的精神品質。他們公而忘私,所以在其他人避之不及時勇敢站出來挑起重擔;他們堅定執着,所以能將平凡的工作做到極致,克服常人看來不可能做到的挑戰;他們乾淨忠誠,所以能始終不忘爲人民服務的初心,牢記爲黨和國家奮鬥終身的使命。廣大黨員幹部要學習榜樣身上的優秀精神品質,激發心底的道德情懷,釋放強大的正能量。

向榜樣看齊,要以史爲鑑。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爲中心”的思想,既來源於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指導,又植根於中國數千年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澱。在歷史的長河中,涌現了無窮無盡的先賢人物,誕生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廣大黨員幹部要回望歷史、銘記歷史、見賢思齊、珍惜當下,更好的把握和創造未來。

2023學習時代楷模事蹟心得體會 篇12

8月3日,中宣部在中央電視臺向全社會公開發布“時代楷模”張超和張楠的先進事蹟。

張超生前是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一級飛行員。入伍12年來,他始終懷揣“強軍夢”“飛行夢”“艦載夢”,精飛苦練不停歇,履職盡責不懈怠,超越自我不止步,多次參加重大演習演練和軍事行動,磨礪成長爲優秀的航母艦載戰鬥機飛行員.今年4月在執行任務中,他不幸以身殉職,年僅29歲,被批准爲革命烈士。

張楠生前是武警山東省總隊臨沂市支隊直屬大隊一中隊班長。他自覺接受沂蒙精神滋養薰陶,始終恪守“當兵就要當好兵”的錚錚誓言,時刻以衝鋒的姿態頑強拼搏、積極進取,先後圓滿完成多項重大任務。去年7月在擔負我駐索馬里大使館安全警衛任務中,他遭遇恐怖襲擊壯烈犧牲,被批准爲革命烈士。

2023學習時代楷模事蹟心得體會 篇13

紮根黑土地,他帶領團隊從零起步、艱難探索40年,爲中國的萬里海疆修築了一道“海上長城”。9月29日,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被授予“時代楷模”稱號。他的事蹟經媒體報道後在社會中引起熱烈反響。“時代楷模、薪火相傳”“這纔是我們應該追的星”……網友紛紛留言點贊。

40年裏,劉永坦的團隊從最初的6人發展到30多人,成爲新體制雷達領域老中青齊全的人才梯隊,建立起一支雷達科研“鐵軍”。從理論原始創新、到建立雷達站、再到實現裝備,這支“雷達鐵軍”追求卓越,始終堅持把重要的事幹到極致。

爲了國家的需要,他們在荒無人煙的試驗場埋頭苦幹,一待就是幾個月。爲了國家的需要,他們在環境惡劣的廢棄民房裏揮汗如雨,常常通宵達旦。40年裏,劉永坦院士帶領他的團隊,初心不改、使命必達,硬是把冷板凳坐熱,爲中國鑄起了一道“海防長城”。

2023學習時代楷模事蹟心得體會 篇14

盧永根自始至終堅守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勤儉節約,蠟炬成灰淚始幹,爲熱愛的祖國奉獻了一生。黨員幹部應該學習盧永根院士身上這股頑強不屈,腳踏實地的苦幹精神,才能更好的爲人民服務。

黨員幹部要學習盧永根院士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的精神。盧永根院士上高山、下峽谷、披荊棘、踏草叢,爲老百姓解決溫飽問題,是共產黨員的楷模。黨員幹部要牢記自己的初心與使命,踏實肯幹,不畏艱難困苦,不搞形式主義,堅持羣衆路線,一步一個腳印地深入到老百姓家中,深入他們的心中,真心實意的爲老百姓着想,解決與落實他們的難題與訴求,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爲人民服務的宗旨,踐行一個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使命。

黨員幹部要學習盧永根院士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工作作風。盧永根院士將自己的畢生積蓄都捐贈給了華南農業大學,他沒有選擇用這筆錢改善自己的生活,一切從簡的他反而將自己的積蓄都貢獻給了教育事業。黨員幹部要嚴格執行中央的八項規定,不利用職務之便大吃大喝,收受高檔禮品,要做到兩袖清風,不向老百姓吃拿卡要,杜絕沒有好處就不辦事的陋習,不在老百姓面前端架子,作威作福,向老百姓展現一個共產黨員的良好形象。

黨員幹部要學習盧永根院士蠟炬成灰淚始乾的奉獻精神。盧永根院士不僅將自己畢生的積蓄都捐贈給了教育事業,還決定將自己去世後的遺體捐獻給醫學科研與醫學教育事業,他爲祖國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做出了偉大的貢獻。黨員幹部要堅守自己作爲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使命,腳踏實地,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認真履職,以集體利益爲重,做好犧牲個人利益的思想覺悟,爲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2023學習時代楷模事蹟心得體會 篇15

1936年12月,劉永坦出生在南京一個書香門第。1937年發生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出生剛剛一年的劉永坦就隨家人開始了十餘年的逃難生涯。 “永坦”不僅是家人對他人生平安順遂最好的祝願,更是對國家命運最深的企盼。1953年,劉永坦懷着投身祖國工業化事業的決心,考入哈工大。劉永坦靠着一種遠超常人的求知、求真精神和努力,在讀書期間就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1958年,回到哈工大參與組建無線電工程系。這年夏天,他走上大學講臺,正式成爲哈工大的青年教師和科技工作者,成爲了哈工大“八百壯士”羣體的一員。1965年春,參加了科技攻關第一戰。遺憾的是,他還沒有來得及完成人生第一項研製任務,就於1970年插隊落戶到黑龍江省五常縣。1973年,他重回學校。1979年,他作爲改革開放後第一批公派留學生,被派往英國深造,也正是在這裏,劉永坦的心中萌生出這樣的宏願——開創中國的新體制雷達之路。

2023學習時代楷模事蹟心得體會 篇16

劉永坦院士是踐行科學家精神的傑出典範,是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先鋒榜樣,也是哈工大“八百壯士”精神的典型代表。韓傑才表示,面向新徵程,立足兩個大局,心懷“國之大者”,爲國分憂、爲國解難、爲國盡責,以劉永坦院士爲榜樣,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科學家精神,矢志打造更多國之重器、培養更多傑出人才。全校上下將始終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幹在一起,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奮勇爭先、建功立業,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流大學建設的新業績,爲黨和人民爭取更大光榮。

哈爾濱工業大學電信學院教授李楊是在劉永坦院士的指導和培養下成長起來的青年人才,多次作爲宣講團成員面向師生講授劉永坦院士的事蹟,每一次都有新的感悟。“作爲我們身邊的榜樣,他身上折射出的家國情懷和科學精神,始終激勵着我們在打造國之重器、培養傑出人才的工作中追求卓越。跨越百年,身處新時代的我們,將堅守初心,接續奮鬥。”

2023學習時代楷模事蹟心得體會 篇17

8月3日電中央宣傳部3日在中央電視臺向全社會公開發布“時代楷模”張超和張楠的先進事蹟。

張超生前是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一級飛行員。入伍12年來,他始終懷揣“強軍夢”“飛行夢”“艦載夢”,精飛苦練不停歇,履職盡責不懈怠,超越自我不止步,多次參加重大演習演練和軍事行動,磨礪成長爲優秀的航母艦載戰鬥機飛行員。今年4月在執行任務中,他不幸以身殉職,年僅29歲,被批准爲革命烈士。張楠生前是武警山東省總隊臨沂市支隊直屬大隊一中隊班長。他自覺接受沂蒙精神滋養薰陶,始終恪守“當兵就要當好兵”的錚錚誓言,時刻以衝鋒的姿態頑強拼搏、積極進取,先後圓滿完成多項重大任務。去年7月在擔負我駐索馬里大使館安全警衛任務中,他遭遇恐怖襲擊壯烈犧牲,被批准爲革命烈士。

近一段時間,張超和張楠的先進事蹟經媒體宣傳報道後,在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廣大幹部羣衆和部隊官兵認爲,張超和張楠身上生動體現了從軍報國、聽黨指揮的堅定信念,矢志強軍、精武強能的使命擔當,不畏犧牲、衝鋒在前的英雄氣概,崇德向善、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不愧爲“四有”新一代革命軍人的優秀代表。

2023學習時代楷模事蹟心得體會 篇18

眼下正值春耕時節,忙碌了一天的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竹塘鄉蒿枝壩村的村民,放下農具便匆匆擠進村裏的“科技小院”,向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請教種植冬季馬鈴薯、油菜、林下三七的技術要領。

“要選擇合格的脫毒馬鈴薯種薯”“拱棚可防霜避雨避病,減少農藥施用量80%”……面對村民們的各種問題,朱有勇耐心解答着,還叮囑團隊人員去田間給農戶示範操作。

這座被稱作“科技小院”的普通農家院落,是去年10月份朱有勇院士團隊進村幫扶後駐紮的“根據地”。院士、專家們從這裏開始,一步步解決村民種什麼、怎麼種的問題。科學的指導、全程的服務使貧窮閉塞的蒿枝壩及其周邊村寨不再“孤立無援”。

朱有勇告訴我們,自從20__年中國工程院開始定點結對幫扶瀾滄縣,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村民們的錢包鼓了起來,種植、養殖產業壯大了起來,日子逐漸好了起來。

結爲親家 定點精準幫扶

瀾滄縣貧困面廣、貧困人數多,是全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20__年,中國工程院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的號召,開始結對幫扶瀾滄縣。

定點結對幫扶工作開展以來,中國工程院院長賙濟等院士先後到瀾滄調研。去年11月,中國工程院“雲南院士專家行”工作組也來到瀾滄。院士們深入各鄉鎮、村、企業,用科技的力量把脈問診瀾滄脫貧攻堅工作,助推當地產業發展。同時,中國工程院還選派兩名幹部到瀾滄縣掛職副縣長和副鄉長,協助全縣做好示範基地建設和項目實施工作。

此外,院士們還相繼在雲南農業大學、瀾滄縣成立專家扶貧工作站和雲南瀾滄院士專家諮詢服務站。“兩站”着力推動“政產學研用”結合,促進院士、專家科技成果在雲南的推廣與轉化,爲雲南省的科學發展提供戰略諮詢;依託雲南農業大學的資源優勢,組織院士專家有效開展脫貧攻堅專項行動;實施產業扶貧和教育扶貧,打造精準扶貧示範區。

確定脫貧目標後,“把脈”產業發展就成了第一要務。接到任務後,朱有勇院士二話不說,帶着團隊迅速趕往瀾滄開始調研。

2023學習時代楷模事蹟心得體會 篇19

觀看視頻,幾度哽咽,王紅旭老師捨己救人的精神讓我們震撼,爲了救起兩名落水兒童,犧牲了自己年輕的生命,3歲的兒子還在岸邊等爸爸帶他回家,父母還在等着您回家,可6月1日這一天,王紅旭老師家人永難遺忘的一天,因爲您和大家一起挽救回了兩個生命,拯救了兩個家庭,可您再也沒有回來。

看視頻聽講述,這一天就在這天,本該陪3歲孩子開開心心過節的王紅旭老師,因救兩名落水兒童不幸遇難。事發地點在重慶大渡口萬發碼頭長江段,一對兄妹(一人六歲,一人五歲)意外落水。在此危急關頭,重慶育才小學的王紅旭老師飛奔入水,行動十分果斷,沒有一絲猶豫。最終兩個孩子被救了起來,範文參考網TOP100範文排行但體力不支的王老師卻被湍急的江水捲走,永遠地離開了他深愛的人間。

意外無情,人間有愛。

當發現兩名兒童意外落水後,周圍的羣衆迅速自發開展了救援行動。大家手拉手,築起了一道守護生命的“人牆”。

而在“人牆”最外延的正是王紅旭老師。大家緊緊拉住彼此的手,在滾滾江水中站穩。接着,從王紅旭老師手中傳遞出一個女孩,人牆立刻接力,大家一個一個地傳遞着生命,將女孩託舉到安全地帶。接着,王紅旭老師又救起了那個男孩。兩個孩子脫離了危險,然而人羣還沒來得及慶祝,王紅旭老師就因體力不支被江水捲走。

救援工作一直持續到6月2日下午,在距離落水點三十多米的江中,救援人員發現了王紅旭老師,但他已經沒有生命特徵了。

事發現場的人回憶說,如果王紅旭老師放棄救小男孩,他一定能活下來,但他一直沒有放棄救人。

王紅旭老師母親回憶起當時的場景不禁痛哭失聲,心得體會範文她說,在最後關頭,他自己都快沒有體力了的時候,他還不忘把兩個孩子往岸上推。

這已經不是王紅旭第一次救人了,早在上大學時,他就曾經救過落水者。

在大家眼中,他是一個熱心助人、有活力的好老師,工作負責認真,待人友善。當他離去的噩耗傳回學校時,全校師生都陷入了悲痛中。

6月3日,晚上八點,王紅旭的告別儀式在重慶市大渡口區寶山堂殯儀館舉行。數千名羣衆自發前來悼念,人們靜默地送別着這位捨己救人的英雄。

“捨身有義古渡英傑救幼童,江水無情育才園丁鑄大愛”,低垂着的輓聯讓悼念廳氛圍更加肅穆。在江邊,也有羣衆悼念,獻花寄託哀思。同時,重慶市委宣傳部、重慶市文明辦追授王紅旭爲“重慶好人”。

據瞭解,王紅旭老師是家中獨子,還有個剛滿三歲的孩子。

他救起了別人的孩子,但他也是自己父母的孩子、他也有自己的孩子啊!他的父母妻兒要怎樣面對這幕慘劇?我們實在難以想象,他的家人正在遭受着多大的痛苦,要花多長時間才能走出悲痛。

我們無意去責怪任何人,這是一場誰都不希望發生的悲劇。

但是在悲痛之餘,仍要提醒大家,特別是在暑假即將來臨的當下,身爲家長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識,讓孩子遠離危險,防止意外。

2023學習時代楷模事蹟心得體會 篇20

先進典型共產黨員盧永根的事蹟,感人肺腑,他道德情操高尚,影響着身邊的每一個人。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盧永根院士,作爲一名共產黨員、時代楷模,他一生致力於水稻的遺傳育種研究;87歲,將幾乎畢生積蓄880萬元捐贈給教育事業;89歲,將遺體無償捐獻給醫學事業;永葆初心,矢志不渝,真正詮釋了我們的入黨誓言,爲共產主義奮鬥終身,代表着老一輩共產黨員無私奉獻的精神。

在他的辦公桌上的一個筆記本扉頁,寫着用來自勉的四個“一點”:多幹一點、少拿一點、腰板硬一點、說話響一點。這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求真務實、廉潔自律的精神。

作爲基層黨員,我們要學習這種求真務實的精神,要把爲人民服務作爲人生的最大追求、把爲黨的事業而奮鬥作爲人生最高目標。所以,我們要堅持講實話、出實招、辦實事、務實效,以民爲本,執政爲民,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作爲一名共產黨員必須做到的。

作爲基層黨員,我們更要學習他的“少拿一點”,正是這種廉潔自律精神,他一輩子出行坐公交,吃飯在食堂,家中的擺設,還停留在20世紀80年代,即使當了校長,他也堅持不坐進口名牌小車,在住房、電話等待遇上不搞特殊。雖然我們現在生活條件改善了、工作環境更好了,但艱苦奮鬥的精神不能丟,而仍要一如既往遵循勤儉節約、艱苦創業的原則,切實反對鋪張浪費和大手大腳,自覺抵制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自覺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優良作風,始終做到發奮圖強、勇於擔當、不懈奮鬥。

2023學習時代楷模事蹟心得體會 篇21

廣西百色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一位北京師範大學畢業的碩士生,畢業後本應有更好選擇的她選擇了回到家鄉做駐村扶貧工作,就是這麼一個年僅30歲的基層幹部,在回駐村的路上遭遇山洪,不幸遇難。在印象中最深的是她所說的一句話:不獲全勝,絕不收兵。正是這麼一份“堅守、執着、勇敢”的初心,令所有人都銘記住她的名字,也正是她用生命詮釋了初心如磐、使命如山。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是對本心的篤定、對本源的堅守、對本初的執着;始終,即自始至終、善始善終,就是對初心的矢志不移、對信仰的忠貞不渝、對使命的堅韌不拔。黃文秀的初心和使命是建設家鄉、報答鄉親。而作爲一名基層選調生,我的初心便是服務羣衆,紮根基層,不悔青春。黃文秀是百色本地人,當年得到教育扶貧資助就讀於百色祈福高中,研究生畢業以後沒有想着要留在大城市,而是毅然回到了家鄉。百色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黃文秀積極響應到基層建功立業的號召,投身到扶貧工作第一線。她堅持以村爲家,把扶貧工作當成事業,駐村以後把幾乎所有個人物品都搬到了村裏。即便面臨工作、家庭、生活的壓力,她總是面帶微笑、樂觀開朗、積極向上,作爲駐村書記的她是我們基層選調生的楷模,作爲大姐姐的她是我們這些弟弟妹妹們的榜樣。

牢記使命,方能致遠。使命,是對信念的堅守、對理想的詮釋、對責任的擔當。牢記使命,擔當實幹,敢於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不斷地奮鬥努力,才能實現遠大理想。黃文秀牢記脫貧攻堅的使命,爲了全面掌握百坭村的致貧原因和現狀,她堅持用土辦法,對村內的貧困戶開展遍訪工作,認真查擺問題並聽取民情民意。任第一書記的一年多來,黃文秀團結村“兩委”幹部,透過考察學習、請專家指導、挨家挨戶宣傳、黨員帶頭示範等方式,帶領羣衆摸索並發展了適合本村的產業——種植砂糖橘、八角、杉木等。這些產業,如今已成爲百坭村的支柱產業和羣衆脫貧致富的主要來源。她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知重負重,成績斐然。而作爲一名基層選調生,黃文秀的使命我們也將繼續承擔,像黃文秀一樣,努力成爲紮根基層、奉獻青春的工作者,用點點滴滴的實踐築夢自己腳下的沃土,用青春的汗水奮鬥出鄉村的新變化。

初心如磐,使命如山。初心賦予激情和動力,使命激發責任和擔當。黃文秀始終把初心銘記在心、使命擔當在肩,不畏萬險,不懼萬難。在基層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面對困難的我們要向黃文秀一樣,要學會以苦爲樂,磨練意志,積累經驗,充實自己。作爲基層的“排頭兵”、羣衆的“服務員”,我們要想富而美,必須上趕爭!應該爲夢想而努力拼搏。爲了堅守今天,開創明天,敢想,敢拼,敢闖,敢幹,永不放棄,決不言苦。

2023學習時代楷模事蹟心得體會 篇22

華坪縣民族中學女教師張桂梅,是1996年8月從大理市調到華坪任教的。當時,她放棄了進條件最好的華坪一中的機會,而選擇了中心中學(當時中心中學因沒有教室而實行一個學校兩個分點教學的辦法,初一、二年級12個班在原七中校址、初三年級8個班在原六中校址)。到中心中學後,她承擔了4個畢業班的政治教學工作,畢業班的女生工作,還協助學校搞文藝工作。在工作中,她盡職盡責,奉獻了所有的精力。

由於課時有限,她只有找別人休息的時間給學生補課、考試等。每天早晨7點她第一個走進教室,晚上10點最後一個離開教室。星期六、星期天,當人們都在休息娛樂時,卻正是張老師工作最緊張的時候。她所任教班級的教室有的在前院,有的在後院,相隔100多米,每天早上、晚上她總是前後跑動着輔導,堅持一年如一日。在抓好教學工作的同時,她還用中午、下午、晚上,總之,抓住所有時機或全體或個別給學生補課、談心。同時,積極組織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97年8月,民中分設成立,當時正在住院做手術的張老師得知民中學生最窮,生源素質最差,經費最緊張,又看到民中校舍最破陋、設備最差時,她又主動要求調到民中工作。誰都知道,在學校工作中,班主任工作是最重要的一環。除了抓學生的學習外,學生的日常生活、思想動向都得班主任親自抓,一個班級、一個學校的班風、校風的好壞多取決於班主任工作的認真細緻與否。張老師調到民中後,就主動承擔了畢業班15班的班主任工作表該班語文、政治兩個學科的教學工作,同時,還承擔了學校婦女工作、語文教研組研討工作及一些校務工作。

2023學習時代楷模事蹟心得體會 篇23

1948年1月,新婚僅5天的孫景坤參軍入伍,成爲東北人民解放軍的一名戰士。臨走前,他留給妻子一句話:“只有打了勝仗,咱老百姓才能過上好日子!”

我們很難想象,在一個充斥硝煙與戰火的年代,一個人要憑藉怎樣的信念,依靠多大的勇氣,才能選擇離開家人,保家衛國,奔赴戰場,那一個隨時可能灰飛煙滅的地方。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40軍119師357團3營7連戰士孫景坤隨部隊從海南戰場撤回後,集結安東,待命過江。老家山城村就在眼前,營長勸他回家看看,他總是拒絕:“在外邊打了3年仗,咋能不想家?都有家,都想家,我不能回。”

轉眼間,竟也過去3年了,3年間孫景坤參加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和解放長沙、解放海南島戰役……我們自古有“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孫景坤也是如此。也許,3年裏,他也會在無數個漆黑夜晚,偷偷揣着兜裏的照片,擡頭望月,想念遠方的家人。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孫景坤參加多少次戰役已經記不清了,但他永遠也不會忘記的是,1952年秋季戰術反擊作戰中守衛上甘嶺161高地的戰鬥。

10月27日,擔任副排長的孫景坤接到營長命令,帶領9名戰士增援161高地。此時在161高地上的戰友,已死死駐守了超過12個小時。

161高地三面處於敵人的火力控制之下,火力密度前所未見,天上飛機轟炸,地上衆炮齊發,增援部隊想要登上高地補給彈藥和兵力,必須衝破敵人10幾條道封鎖線,簡直難如上青天。

當時的孫景坤就想,8批人上去都沒上去,全犧牲了,今天中午我能上去嗎?“那不管怎麼樣,當戰士的哪能討價還價?讓上咱就必須得上!”破釜沉舟的孫景坤一行人就這樣出發了。

2023學習時代楷模事蹟心得體會 篇24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共產黨堅持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向貧困宣戰,取得了顯著成就。當前,脫貧攻堅已到了決戰決勝、全面收官的關鍵階段。可以說每一名黨員幹部在脫貧工作面前都應責無旁貸,都要盡一份力,都要拿出勇氣,拿出擔當,爲脫貧攻堅做出貢獻。

有這樣一位院士,他叫朱有勇,20__年退休後,退而不休,發揮餘熱,來到家鄉雲南最貧困的地區——瀾滄縣扶貧。瀾滄當地主要是拉祜族,這裏貧困面廣、貧困人數多,是脫貧攻堅主戰場,他把“家”安在田間地頭,用5年時間身體力行,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傳授給1500個村民,並讓村子擺脫了貧窮。11月29日央視新聞聯播播發了題爲《“農民院士”朱有勇:用科技改變貧窮》的報道,聽了他的事蹟,令人非常感動,值得每名黨員幹部、特別是年輕黨員幹部學習反思,並實踐之、篤行之。

他始終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積極投身脫貧攻堅事業,主動來到深度貧困的“民族直過區”承擔扶貧任務,帶領村民發展特色產業,改變了當地貧困落後的面貌。

他致力於農業科學研究,取得多項重大科研成果,立足農村實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創辦院士科技扶貧指導班,爲雲南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培養了1000餘位科技致富帶頭人。

他情繫三農,紮根邊疆,掛鉤聯繫瀾滄拉祜族自治縣以來,深入村村寨寨,跑遍田間地頭,與少數民族羣衆同吃同住同勞動,受到各族羣衆真心愛戴和社會各界高度讚揚,被親切地稱呼爲“農民院士”。

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全國模範教師”等榮譽稱號。

新時代的年輕黨員幹部和大學生要像朱有勇等老一輩人才學習,學習他們崇高的愛國精神、堅定的理想信念、無私的奉獻精神、踏實的工作作風、堅定的人民立場、真摯的愛民情懷,把視線投向國家發展的航程,把汗水灑在艱苦創業的舞臺,把青春寫在中國大地上,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積極擁抱新時代、奮進新時代、珍惜大有可爲的新時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持之以恆奮鬥,讓青春在爲祖國、爲人民、爲民族、爲人類的奉獻中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2023學習時代楷模事蹟心得體會 篇25

孫景坤同志的先進事蹟被廣泛宣傳報道後,在全社會引起熱烈反響。廣大幹部羣衆和部隊官兵認爲,孫景坤、徐振明同志是中國人民志願軍老戰士的傑出代表,是永葆革命本色的抗美援朝老英雄。要尊崇英雄,關愛楷模,學習抗美援朝老英雄的崇高精神風範,立足本職奮鬥,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披荊斬棘、奮勇前進,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創造新的歷史偉業。

長春中醫藥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於瑤說:“徐振明同志轉業後選擇爲楊靖宇將軍守陵,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信仰和忠誠。”吉林省教育廳思政處幹部張天一說,作爲徐振明同志的家鄉人,要深入開展向徐振明同志學習的活動。

吉林省白山軍分區政治部原副主任畢緒增說:“作爲一名退休幹部,要以孫景坤老人爲榜樣,不忘初心,發揮餘熱。”“孫景坤同志甘於奉獻、甘於清貧、艱苦奮鬥,始終保持了共產黨人的本色。”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王建波表示。

2023學習時代楷模事蹟心得體會 篇26

在全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之際,中央宣傳部15日在北京向全社會宣傳發布盧永根的先進事蹟,追授他“時代楷模”稱號。(11月16日 人民網)

盧永根是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中科院院士,著名水稻遺傳學家。20__年8月,因病在廣州逝世。他信念堅定、忠誠如山,入黨70年來,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對黨和國家忠誠不渝、矢志奮鬥,與共和國同成長、共奮進,是一名永葆初心的優秀共產黨員。他獻身科研、勇挑重擔,畢生致力於水稻遺傳育種研究,爲國家農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他立德樹人、鞠躬盡瘁,培養了一大批高水平現代農業專家;他艱苦樸素、無私奉獻,始終堅持共產黨員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將積蓄880多萬元捐贈出來設立教育基金,將遺體捐獻給醫學研究和醫療教育事業,是一位情操高尚的道德模範。

在盧永根的辦公桌上的一個筆記本扉頁,寫着用來自勉的四個“一點”:多幹一點、少拿一點、腰板硬一點、說話響一點。這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求真務實、廉潔自律的精神。作爲基層黨員,我們要學習這種求真務實的精神,要把爲人民服務作爲人生的最大追求、把爲黨的事業而奮鬥作爲人生最高目標。所以,我們要堅持講實話、出實招、辦實事、務實效,以民爲本,執政爲民,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作爲一名共產黨員必須做到的。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正所謂,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從政者,只有“多幹一點”,才能產生良好的示範作用、積極的感召效應;領導者,倘能“少拿一點”,既關乎人格風格,又關乎威信威望。道理明擺着,羣衆的眼睛是雪亮的。當領導的,能夠真正做到“多幹一點”“少拿一點”,羣衆都會看在眼裏,自然服在心裏。這樣的領導幹部,腰桿才“硬”得起來,說話才“響”得起來,威望才“高”得起來。

盧永根說:“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爲祖國故,兩者皆可拋。我希望能像一束小火花,點燃你們心中的愛國主義火焰。”“發乎於心,踐之於行”。盧永根院士將畢生積蓄捐獻給教育事業,對黨忠誠、不忘初心、報答黨恩,恪守崇高的人生追求,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值得廣大黨員幹部認真學習。

2023學習時代楷模事蹟心得體會 篇27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力量是石,可以敲出星星之火;這力量是火,可以點燃熄滅的燈;這力量是燈,可以照亮夜行的路;這力量是路,可以帶領我們走向黎明。今天我要說的榜樣就是黃文秀同志。

黃文秀,北京師範大學法學碩士,她是20__年廣西優秀定向選調生,曾任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泥村第一書記。今年6月16日,一場突如其來的山洪,讓她30歲的生命,永遠定格在扶貧路上了。黃文秀身上閃耀着爲理想而奮鬥的光芒,她用短暫而美好的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

她的人生選擇。作家路遙在《人生》中曾說過,人生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往往只有幾步,尤其是在人年輕時。是的,青年人的選擇對於一個人的人生有至關重要的意義,黃文秀的選擇是我們青年人學習的典範。黃文秀畢業後,面對繁華都市的多種選擇,她仍然堅持內心最初的想法,放棄繁華都市的工作機會,毅然選擇回到自己的家鄉,投身於扶貧事業中。在她風華正茂的年紀,她選擇泥濘,告別繁華;在她青春正盛的歲月,她選擇紮根基層,反哺家鄉。這種飲水思源,不忘初心的選擇,是我們每一位青年人的榜樣。

她的工作態度。懷着建設家鄉的初心,黃文秀踏上了駐村扶貧之路,面對羣衆的不信任,不理解,她沒有放棄。她每天走訪入戶學習方言,積極向羣衆靠近,整天飛奔于田間地坎、各家各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付之於行,她用真誠開啟百姓的心扉,用行動贏得百姓的信任。黃文秀白天遍防貧困戶,分析致貧原因,晚上研究扶貧政策,制定脫貧方案。作爲駐村第一書記,“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錚錚誓言,貫穿於她整個扶貧道路。正是這種“說了算,定了辦,只要不死一直幹”的精神、不達目的不罷休的信念,讓黃文秀始終把責任扛在肩上,把困難踩在腳下,全心全意的爲老百姓服務。

她的人生追求。黃文秀曾說:“做人要有價值,不能光爲自己活,還要爲民族、爲國家活!”她始終將個人的成長之路與祖國的建設發展之路緊密結合起來,將個人追求同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緊密聯繫起來,把“小我”容於“大我”之中,她的一生短暫卻璀璨。不忘初心,勇於擔當,甘於奉獻,爲自己認定的事業甘於奉獻自己的一切,這便是黃文秀的人生追求。

TAG標籤:#學習 #通用 #心得體會 #事蹟 #楷模 #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