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全書匯>工作>工作報告>調研報告>食品生產調研報告(精選4篇)

食品生產調研報告(精選4篇)

全書匯 人氣:3.09W

食品生產調研報告 篇1

這些年食品安全事件的頻發,不僅使“食品安全”成爲家喻戶曉的一個社會熱點詞彙,人人關注的焦點,同時,也引起社會各界人士對食品安全的重視,也極大提升了廣大人民羣衆對食品安全的防範意識。孩子是祖國的未來,現今的中小學生對食品安全是怎樣的一個認識呢?

食品生產調研報告(精選4篇)

縣食安委結合食品安全宣傳週活動的開展,組織監管工作人員展開了一次中學生食品安全知識調查。希望透過這次調查,可以掌握他們對食品安全的認知程度和影響因素,獲取學校相關教育情況,爲開展有針對性的食品安全科普宣傳和食品安全監管提供科學依據,也藉此提高同學們的食品安全意識。

一、調查結果及分析

20xx年6月,我縣有關監管工作人員對七裏營鎮中學100名高二學生進行了食品安全知識問卷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100份,收回100份,有效問卷100份。

根據統計問卷所反映的內容,主要有以下情況:

(二)該校高中部學生全部住校,仍有22%的學生選擇在校外小餐館或流動攤點吃飯,其中81%的覺得比食堂味道好,品種多,37%的是因爲學校食堂不衛生。

情況分析:學生絕大部分認爲學校食堂飯菜不好吃,卻很少有關注食品是否衛生、安全,說明消費安全意識不強。

(三)購買食品看廠家、品牌、產地的佔57%,看食品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佔92%;只有%的從來沒有買到過不安全的食品,7%的經常買到,79%的有過但很少;買到不安全的食品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佔,自認倒黴佔。

情況分析:大部分學生購買食品有基本常識,但買到不安全食品卻很少有人知道向相關部門舉報,大部分選擇自認倒黴,不知道維權,說明相關職能部門對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宣傳力度不夠。

(四)大部分學生擔心地溝油等非食用油流入餐桌、食品加工不清潔、食品中違規使用添加劑,少部分擔心散裝食品衛生及轉基因食品;大部分認爲我國當前食品安全問題較嚴重,呈惡化趨勢,需加強治理,認爲搞好食品安全靠行政主管部門加強監督、消費者需提高自身食品安全意識、對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企業嚴加懲罰各佔三分之一。

情況分析:大部分學生對散裝食品的質量比較疏忽,對轉基因食品不是太清楚,說明對散裝食品仍然缺乏足夠的辨別能力,81%的學生不知道QS是什麼,更不知道國家有對散裝速凍食品等十類食品必須加帖QS標誌的要求。對搞好食品安全問題大部分還是依靠政府監管,提高自身安全意識不強。

二、措施與建議

針對以上調查統計結果及分析,提出以下措施與建議:

(一)加強宣傳教育。“教育從娃娃抓起”,食品安全是關乎人人的重大基本民生問題,不僅成年人要學習食品安全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孩子們更要從小學習掌握一些食品安全基本知識。建議一方面在學校利用黑板報、校園廣播、趣味文體活動等形式宣傳食品相關法律法規、衛生知識、消費常識;另一方面,開設食品安全課堂,作爲學生的必修課,系統學習食品從種植、養殖、生產加工、流通到餐飲服務各環節簡單的食品安全知識及法律法規;再一方面,相關職能部門可以定期走上課堂,開展消費維權教育,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和維權意識,切實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遇到不安全食品向相關部門舉報,發現價格不合理可以向消費者協會舉報。

(二)加大檢查力度。相對來講學生消費安全意識比較薄弱,相關職能部門要盡職盡責,加強日常監管。一是對學校食堂及學校周邊的餐飲服務單位嚴格監管。從從業人員健康、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檔案、環境衛生、食品進貨檢驗和索票索證制度及執行情況、原料儲存、餐具清潔等各項內容進行重點檢查,嚴格監管。二是對校園裏面及周邊超市、小攤販嚴格監管。相關職能部門相互溝通配合,不斷整治規範學校周邊的食品攤販的經營,開展聯合執法,對學校周邊的食品商店、超市、餐飲店進行專項整治,對銷售假冒僞劣、過期變質的食品經營者依法進行查處,取締學校周邊的流動攤販,淨化校園及周邊消費環境,以確保學生飲食安全。

食品生產調研報告 篇2

一、基本情況

(一)市場供應貨源充足。今年,全市全年化肥總需求量120884噸,可供應總量121971噸。其中:氮肥需求量56095噸,可供應量60360噸;磷肥需求量22592,可供應量;鉀肥需求量9868,可供應量;複合肥需求量22329,可供應量21405。全市市場化肥可供應貨源充足。

(二)農資質量整體較好,監管力度不斷加強。在市政府的強力領導下,農委、質監、科技、供銷社等部門持續開展農資打假活動,聯合工商部門加強市場監管。一是在銷售旺季進行抽樣檢測,不斷增加抽樣的覆蓋率;二是要求零售商做好進貨、銷售臺賬,從正規渠道進貨,提供生產廠家的營業執照、產品證書、產品檢驗報告,保證產品三證齊全(農藥登記證號、生產許可證號、產品標準號)。

(五)價格波動幅度不大,總體平穩。

進入20xx年春季,農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非常理性,價格沒有出現大起大落,合理引導了市場;商家在採購中也沒有盲目跟風,避免尿素價格出現虛高。市場在有需求拉動時價格平穩上漲,預計在用肥結束後,價格纔出現回落。

二、存在問題

(一)市場供大於求,農資市場完全進入買方市場。由於農資生產行業管理缺乏前瞻性,管理制度沒有規範化,使得農資產業進入極爲容易,再加之改革開放初期農資行業有着較高利潤空間,大量行業外資本流入,從而使得農資生產企業數量劇增,形成產大於需。

(二)經營渠道紛雜,市場管理仍較薄弱。隨着農資市場的發展,原有的經營格局打破,初步形成了供銷社系統農資企業、生產廠家、農業“三站”、個體經商戶等多渠道經營格局。我市有各種類型農資經營企業和個體戶600多家,分佈面廣而散,市場管理難度大,一些過期、無效農資產品或達不到使用效果的劣質產品,常常透過各種渠道流入市場,坑農害農現象時有發生。

(三)競爭激烈,市場監管難度大。農資經營是投資大,利潤小的行業。生產企業之間爲了爭奪市場份額,大量賒貨,產品價格大起大落;商商之間的競爭使得產品價格一降再降,經銷商已無利可言,於是反過來又向生產廠家索要利潤,迫使廠家再次降價,從而進入一種惡性循環。同時,當某種農資產品暢銷,市場價格上漲時,假冒僞劣產品衝擊市場,當農民需要某種產品又沒有利潤時,又買不到,人爲造成市場混亂,市場管理難度增大。

(四)化肥儲備有待加強。20xx年,市供銷社與市發改委聯合出臺了《市市級救災化肥儲備辦法》,但我市農資還沒有建立完善的政府儲備,除供銷社企業每年冬季儲備外,其他企業都沒有儲備。近年來,隨着農資市場供求情況和農民購買習慣的改變,農資化肥儲備期相應拉長,儲備資金大幅度增大,造成資金週轉困難,儲備量減少,影響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

(五)農資經營品種比較單一,難以滿足農民需求。從我市農資經營企業看,目前大部分只經營化肥,包括氮肥、磷肥、鉀肥和複合肥等,品種較單一,特色農業生產需要的專用肥幾乎沒有,同時農藥和農膜供應相對較少。

食品生產調研報告 篇3

食品流通環節,尤其是城鄉結合部、農村及邊遠地區食品市場依然存在散、亂、差的狀況,也是假冒僞劣和過期食品容易出現的主要區域。目前,農村食品安全形勢不容樂觀。

一、農村食品市場現狀

(一)數量多,分佈散。食品流通環節是食品監管對象最多的一個環節。目前全區食品經營戶共有762家,分佈廣、散,在全區10個鄉鎮、266個行政村、17個居委會,2116個村民小組、118個居民小組。除了場鎮較爲集中之外,只要是村民聚居的地方就有食品經營戶,許多偏遠的村組都有小副食店(食雜店)。

(二)規模小、檔次低。我區食品流通環節主要以小副食店、小食雜店爲主,全區740家食品經營企業(戶),大型超市4家,佔;中型超市12家,佔;小賣部(食雜店)724家,佔。受條件限制,許多農村小賣部(食雜店)是家店不分,硬件設施和貯藏條件十分簡陋,店內食品陳列與相關硬性要求差距較大。

(三)投入少、流動大。小副食店(食雜店)入戶門檻較低,資金投入較少,利潤空間較低,經營戶流動性很大。有的農村學校周邊的食雜店就一個揹簍、一個箥箕搭成,違法成本很低,應對檢查採取游擊戰術,取締後死灰復燃速度很快。目前農村出現大量的流動貨郎,開着機動三輪拉着小食品或快捷食品(涼菜、滷肉)等穿梭於各個村落。

(四)意識弱、隱患多。大多數食品經營者文化素質較低,法制觀念十分淡薄,農村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不強,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意識和識別假冒僞劣的基本知識。如農村小食店將食品與其他商品混合存放,有的甚至將食品與農藥等農資商品陳放在一個櫃檯內;經營者進貨、消費者購買時只考慮價格不考慮質量問題,致使不合格食品、假冒僞劣食品趁機進入農村市場。

二、目前監管存在的問題

(一)檔案規範難。建立完整、規範的經營戶檔案是農村食品市場監管的基礎性工作。目前農村食品市場的經營戶檔案很不健全,無照經營的現象依然存在,原因是農村食品店經營的隨意性較大,一些店想開就開,說關就關,特別是一些家庭式經營戶和個體小攤販,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銷售。還有一些經營者是專門從事節日性或季節性生意,如中秋節前趕做月餅、夏季銷售雪糕冰棍、春節銷售年貨等。農村食品經營戶大多屬於小本經營,流動性大、隱蔽性強,爲逃避監管不主動甚至抵制到監管部門辦理相關證照。目前全區難以建立完整、規範的經營戶檔案,還存着一些監管盲區。

(二)日常監管難。一是量大面廣分佈散。目前農村食品經營戶數量較大,分佈比較散,有些位置十分偏遠,存在監管盲區。二是監管力量顯薄弱。相對繁重的監管任務,目前的監管執法力量顯得十分薄弱,特別是基層食品監管力量明顯不足夠。雖然目前在三個片區設有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所,區政府也明確各村(居)主任兼任當地的食品藥品協管員,但基層所監管執法人員少,村(居)主任本身日常事務很重,加之又無額外的專項保障經費,無法真正調動食品協管員的積極性,導致日常巡查難以真正到位。三是業務知識欠精通。食品藥品體制改革後,工商、質監、商務的食品(含酒類)的監管職能劃轉到食品藥監部門,但劃轉的專業執法人員卻很少,整個食品監管隊伍有效監管的業務能力和水平還很欠缺。四是執法裝備待強配。目前開展食品日常巡查,基本還停留在眼看這個階段,大多是看食品是否存在過期、食品包裝是否規範、食品包裝有無破損等,懷疑食品可能存在問題缺乏有效手段,就連基本的快速檢測設備也沒有配備,全區食品檢驗監測和風險評估能力十分欠缺。

(三)違法查處難。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食品安全出現違法形爲,處罰的最低標準爲20xx元。大多數農村食品經營戶經營規模一般較小,經營成本很低,資金投入少,一些經營戶經濟狀況差。大多數小食雜店全部貨值也沒有20xx元,在實際的行政執法中,處罰標準往往難以執行到位。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實行分片巡查,完善監管檔案。針對目前監管執法人員與監管對象極度不對稱的情況,擬定計劃分鄉鎮、分村社爲片區開展全面巡查,做好檔案登記,完善監管檔案,對無證經營或證件過期的經營進行重點標註,並定期進行回訪,確保監管無死角,無盲區。同時將監管對象按鄉鎮、村(居)歸類,與所在鄉鎮、村(居)銜接溝通,共享檔案資料,如有新增或註銷的,及時進行更新和溝通。

(二)實施分類監管,確保監管實效。按照日常農村食品市場巡查和案件查處情況,對食品經營主體建立a、b、c、d四類信用等級檔案,重點加大對信用等級較低的經營戶進行巡查監管:

a類,守信經營者,每季度巡查不少於2次;

b類,警示經營者,每月巡查不少於1次;

c類,失信經營者,每月巡查不少於4次;

d類,嚴重失信經營者,應依法查處取締。

同時按照食品種類、羣衆消費量、食品安全危害程度等特點,分爲一類、二類、三類食品,加大對重點食品的經營加大巡查力度。

一類食品每月巡查不少於1次,如糧油、嬰幼兒奶粉、乳製品、滷肉、學校周邊小食品等;

二類食品每半年巡查不少於3次,如調味品、酒類、米麪製品、乾貨、等;

三類食品全年巡查不少於3次,如包裝成品食品、膨化類食品等。透過實施分類監管,突出高危食品和重點食品的巡查和監管頻次,把有限的監管力量用到重點的監管對象上,提高日常巡查和執法監管效率。

(四)加強部門協作,完善監管體系。建立完善農村食品市場的監管體系,加大與農業、畜牧、衛生、教育、公安等部門和鄉鎮的協作配合,實現部門聯動,針對農村食品市場開展聯合整治行動,完善食品安全監管資訊通報機制,實現資訊互通,資源共享。充分發揮鄉鎮食安辦、村組食品安全協管員和社會義務監督員的作用,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上下聯動的農村食品市場的監管體系。

食品安全監管責任重大,農村市場食品安全監管更是難上加難。希望能透過監管部門和協作配合,努力改善全區農村食品市場散、亂、差的狀況,讓老百姓買得放心、吃得安心。

食品生產調研報告 篇4

一.調查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現狀:

目前我國食品安全面臨的挑戰和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1.食品製造過程中使用劣質的原材料,添加有毒的添加劑和過量使用食品添加劑;

2.食品加工過程中使用劣質的原料;

3.家禽類產品的安全狀況也不容樂觀,抗生素,激素和其它有害物質殘留在禽、畜、水產品體內等;

4.農產品類商品目前出現問題也日漸增多,蔬菜類和瓜果類有殘留過量的農藥和染色劑;

目前我國接連不斷髮生的惡性食品安全事件引發了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高度關注和重視,也促使政府重新審視此類問題,並已上升到國家公共安全的這一高度問題,加大了對食品安全衛生的監管力度。

食品安全是關係到人民羣衆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乎到國家經濟是否健康發展、國家安定和社會發展與穩定的重大問題。

二.原因分析:

是什麼原因導致國家食品安全的事件頻頻發生?食品安全問題發生的原因何在?當今權利機構/社會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進行改進?

1.相關權利機構對食品安全的監管和獎懲機制並不健全,監管力度薄弱和政府制約乏力;

2.企業道德缺失是其主要原因;

3.我國目前企業沒有真正形成規模化,組織化,企業自身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加上從業人員自身素質不高,導致企業爲了求生存自保,在利益的驅使下,不惜挺而走險降低生產成本,出現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現象而引發食品安全問題行爲;

4.人們對食品安全意識相對薄弱;科普知識沒有真正推廣開來,尤其是貧苦落後地區更是成爲假/次食品的重災區;

綜上所述,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不是單一的問題,它是整個社會的整合程度低,社會文化失調和社會道德意識規範薄弱的結果,任何單單個體和團體都無法承載起這一重任,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從制度加強和創新/科普/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四方面入手,協調解決這一問題。

三.解決方案:

1.國家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所建立的法律和法規不健全,沒有一套很好監管食品安全生產的環節制度,即便出了問題也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所以我們要建立一個統一,權威和高效的食品安全監管機構,逐步實現權、責、利相統一的現代食品安全控制體系。

2.從思想道德教育方面,企業道德缺失是很多人缺乏信仰和信用,所以我們要加大對食品安全行業的自律和信用機制建設,建立食品流通行業的信用標準,建立和健全食品安全生產,食品企業經營質量檔案和食品安全監管信用評審檔案。

3.強化食品安全法法律和法規制度,賦予食品監管部門更充分的權利,加大對黑心商販的懲處力度,讓其造假的成本遠遠高於收益,進而使造假者望而卻步。實時對商品進行追蹤,從源頭抓起,一旦出現問題立即能反查到生產商和加工商,輔以嚴厲地懲戒措施。在這種體系之下,不存在任何陰暗角落,造假商販沒有了生存空間,屆時食品安全問題定會大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