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全書匯>其他>導遊詞>陝西導遊詞>陝西特色景點導遊詞(精選5篇)

陝西特色景點導遊詞(精選5篇)

全書匯 人氣:1.3W

陝西特色景點導遊詞 篇1

這天我們將遊覽被譽爲“石作蓮花雲作臺”的華山。華山又稱太華山,位於西安城東120公里的華陰市以南。

陝西特色景點導遊詞(精選5篇)

華山古稱西嶽,是我國五嶽之一,因山峯自然排列若花狀,故得名華山。1992年12月會山被評爲全國風景名勝40佳之一。即使沒來有來過華山的朋友也會從一些搞笑的神話和掌故中瞭解到一些華山的狀況,如“自古華山一條路”、“華嶽仙掌”、“沉香劈山救母”、“華山論劍”,以及近代的智取華山等,這些美麗的神話傳說和故事體現了自古以來人們對華山的嚮往和崇拜。

華南山北瞰黃河,南依秦嶺,被稱爲“華山如立”,整個山體線條簡潔,形如刀削、斧劈,奇峯突兀,巍峨壯麗。被譽爲“天下奇險第一山”。

說到奇,是它由一塊巨大的完整的花崗岩構成。古人云,“山無石不奇,無純石不大奇”,“華山削成而四方,其廣十里,高五千仞,一石也”是謂之“大奇”。華山共有五座主峯,其中東、西、南三峯最高,三峯鼎峙聳立,“勢飛向雲外,影倒黃河裏”,有“天外三峯”之稱。提到險,其凌空架設的“長空棧道”,懸巖鐫刻的“全真巖”,三面臨空,上凸下凹的“鷂子翻身”以及在峭壁懸巖上開鑿的千尺童、百尺峽、老君犁溝、擦耳崖、蒼龍嶺等處都奇險異常。“自古華山一條路”。山中道路僅有南北一線,約10公里,逶迤曲折,艱險崎嶇,不少地方真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華山除了有壯麗的自然景觀之外,同時又有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澱,人文景觀比比皆是。僅山上山下及峪道沿途,題字、詩文、石刻就會使人流連忘返。

朋友們,我們此刻來到的就是玉泉院,據說因那裏的泉水與山頂的玉井相通,水質清洌甘美,故名“玉泉院”。它是攀登華山的必經之地。相傳爲隱士陳摶所建。院內殿宇亭臺、迴廊曲折,泉水淙淙,是遊賞勝地。玉泉院與我們一會將會見到的東道院、鎮嶽宮都是道教的活動場所,現共有殿宇53間。院中建築多是清代乾隆年間重新修建的。

各位朋友,我們此刻位於五峯之一就是北峯腳下,距華山谷口約10公里,那裏是華山山峪水流的源頭。請大家順着我手指的方向看那些樹,也許是許多人都會認識它,對,就是青柯樹。那裏青柯樹在此浮蒼點黛,故名“青柯坪”。

過青柯坪至迴心石。登山的道路由此交從平坦的石板路變爲在峭壁上開鑿的狹窄的石梯,眼看山路盤旋而上,許多意志薄弱的遊客來到那裏都會回心轉意望山興嘆無功而返。

朋友們,此刻我們已到達了北峯。經過了前面的三關,我想大家已經對華山的險有了必須的認識了吧。北峯雙名雲臺峯,海拔1550米,那裏山勢崢嶸,三面懸絕,巍然獨秀,有若雲狀,因恰似一座雲臺而得名。它的高度是最低的,卻有着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它扼守的四峯的要樞。我們面前的這個小亭叫“軍魂亭”,此名來源於景片《智取華山》。

此刻我們來到的是中峯。中峯又名玉女峯。傳說春秋時,華山隱士蕭史,善吹洞簫,優美的簫聲博得秦穆公的小女兒弄玉的愛慕,使她放下了奢華舒適的宮廷生活,隨簫史在此隱居,多年後二人修煉成仙乘鳳而去,山上許多名勝也因此得名。有玉女洗頭盆、捨身樹等。由於這則美麗的感情故事,華山在它博大、莊嚴、深沉之後又被賦於了一些浪漫與溫柔。

經中峯,我陪同大家去東峯參觀

東峯,又稱朝陽峯,峯頂有一個朝陽臺,在此是觀日出的最佳地方。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華山據傳是衆多神仙聚居的地方。道家仙境。傳說宋太祖趙匡胤與華山隱士陳摶老祖在一個孤峯,上有棋臺,那就是他們下棋的地方。陳摶又叫希夷先生,是一個有道行的仙人,二人經過商議,越匡胤以華山做籌碼。結果輸給了陳摶,按事先訂立的條件,華山自此成爲道家的道場且永有納糧。在東東峯的東崖上,有一天然圖案。大家看到了吧,像不像一隻巨掌?這隻巨掌20餘丈,五指參差不齊,中指直貫頂峯,每當日光照射,五指躍然如懸圖上。這就是所謂的“關中八景”之首的“華嶽仙掌”。據說在很久以前,華山和中條山相連,右足登開中條山,給黃河開出一條通道,此刻我們看到的就是河神的手指在託華山時留下的指印。

南峯又名落雁峯,是華山最高峯,海拔2160米,來到那裏如臨仙境。正如古詩所云“惟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擡頭紅日近,俯首白雲低”。那裏四周都是松林,雜以檜柏,迤邐數裏,濃陰密閉。此刻我們眼前看到的是險要之處就是第四險關“長空棧疲乏”。長空棧道懸空半壁,下臨深淵,是華山最險要處之一。沒有過人的膽量和堅定的意志,是不敢一遊的。峯頂有“太上泉”,池水青綠澄澈,常年不竭,俗稱“仰天池”。池崖上鐫刻甚多,多爲明清和近代詩人所題。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中描述的“華山論劍”大概也是發生在南峯。

我們此刻來到的是華山的精華部分。西峯,又稱蓮花峯,得名於峯頂翠雲廟前右側的那塊大石,其狀如蓮花,山峯奇撥峻峭,如刀切劍削,壁立千仞。此峯最高處有“摘星臺”,登臺俯瞰,秦川茫茫,藍天如洗,浩瀚無際,渭、洛二水如銀帶,北望黃河細如絲。唐代大詩人李白觀此景後曾寫下“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的美麗詩句。

此刻我們看到的巨石叫“斧劈石”。石身有一條0.66米寬的裂縫,關於這條裂縫也有一個感人的傳說。玉皇大帝的小女兒聖母與被玉帝打下凡世的金單璽相愛之後,結爲夫妻。二郎神楊戩大罵其妹三聖母私配凡夫,違反天條,於是將三聖母壓在華山西峯頂的巨石下方,之後三聖母生下一個兒子,取名沉香,沉香長大成人得知真相後,來到華山,戰勝楊戩,了壓在母親身上的巨石救出母親,全家得以全聚。這就是“劈山救母”神話發生的地方。

億萬年來鬼斧神工,造就了華山驚險壯麗的自然景觀,千百年來文人墨客的詠頌,使華山積累了豐富的文化內涵。能夠說,華山與華夏緊緊相連,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從關於華山的傳說、掌故中我們能夠看出,它不但博大、計策、典雅、深沉、嚴肅,而且幽默、詼諧,甚至還有一絲浪漫與溫柔,這不正我們中華民族的寫照嗎?

到那裏呢,華山的遊覽也接近尾聲了,期望我的講解能給大家留下完美的回憶!

陝西特色景點導遊詞 篇2

釣魚臺位於寶雞市東南40公里蟠潘河上,南依秦嶺,北望渭水,山清水秀,古柏疊翠,景色綺麗,歷史久遠,逝今中外頗享盛名的遊覽勝地,是省級風景名勝區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釣魚臺因西周名士姜子牙在此隱居十載,滋泉釣幹遇文王而聞名於世,史料典籍均有記載。唐貞觀年間:“太公兵家者流,始令蟠溪立廟。”並植柏四株,至今猶存。至清乾隆年間有廟宇17處,著名的有太公廟、文王廟、山門口、三清廟等,河東岸的釣臺遺蹟,河道中央的“璜石”,河西的望賢臺以及飛瀑流霞,浪聲莫測。釣魚臺建築風格典雅、自然景色迷人。近年來,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援下,釣魚臺風景區的開發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新規劃的景點爲釣魚臺將再添新姿。

現在河邊有一巨石寬2米,長2.5米,石面平闊,上書“釣魚臺”三字,石上有兩條平行光滑的凹印,傳說是姜太公跪在上面釣魚的痕跡。由這裏至西寶公路邊的一段土路,傳說是周王西伯邀請姜子牙時用繩拉車經過的道路,這裏還有唐建明修的姜太公廟和周文王廟,廟內有姜太公塑像,有周文王請姜太公連環壁畫。廟前有四棵古柏,傳爲太公手植,枝葉茂盛。三清殿、武吉祠等古建築羣各具風格。

沿坡道再上行,便到新建的釣魚臺水庫,壩高50米,蓄水45萬立方米,蔚爲壯觀,現闢爲水上樂園,可划船遊玩,釣魚臺融人文與自然景觀於一體,是一處極佳的旅遊勝地。

陝西特色景點導遊詞 篇3

又是一年春草綠,進入4月的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景色更加怡人。4月13日,記者走訪時發現,公園上空被各式色彩明豔的風箏裝扮得異彩紛呈,丹鳳門御道廣場上聚集了許多放風箏的市民,他們手法嫺熟、動作到位。

“這裏場地開闊,風力適中,最適合放風箏。再往北走,太液池邊花紅柳綠、風景如畫,旁邊還有籃球場、足球場及各式各樣的健身器材,全家老少都能來這裏遊玩鍛鍊。”市民張先生說,“雖然錯過了3月31日的那場中外風箏大師精彩對決,但趕上了踏青季活動,同樣讓人驚喜。”

據悉,除風箏會之外,“花滿大明宮”賞花季、“第四季小小考古家”、大型恐龍主題展及大華·1935文化交流季等活動將悉數上演,曲江大明宮遺址區正在以文化之手讓體育與健康完美融合,打造西安最具人氣、獨具特色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間。

放紙鳶 賞百花

大明宮裏感受春日詩意與爛漫

在本屆風箏會中,世界頂尖高手製作的風箏精彩亮相,有瑞典的DIY美元風箏、美國的自畫像風箏、中國澳門的大三巴牌坊巨型軟體風箏等讓人歎爲觀止。最具中國特色的金猴獻福、三調芭蕉扇、險渡通天河等風箏,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技術相結合,詮釋了風箏文化的無盡魅力。

春日的大明宮不僅是風箏的王國,更是花的海洋。公園裏嬌豔的桃花、粉嫩的櫻花、高潔的白玉蘭讓遊客目不暇接。而盛唐服飾展、宮廷樂舞“花語霓裳”、大唐情景互動表演“才子尋佳人”等主題演出,讓遊客領略到大唐盛世的旖旎風光。

值得一提的是,連續舉辦4年、風靡青少年羣體的“小小考古家”品牌活動,也將於近期揚帆起航。本屆活動不僅在比賽內容上融入全新的文化元素,還將在文化交流領域尋求更大的突破。

賞藝術 觀話劇

在大華·1935體驗先鋒文化藝術

近期,“國際女性視覺藝術展”於大華博物館拉開帷幕,吹響了大華·1935文化交流季的集結號。隨後,日本舞踏大師和慄由紀夫首次在大華·1935開班授課,引發業內關注。海龜先生樂隊帶來的復古搖滾樂演出,讓現場爆點頻頻……

此外,話劇《我不是李白》以首周破6萬的票房成績打響了“大華演出季”頭炮,百餘場精品話劇及演出華麗綻放小劇場集羣,掀起了“全民觀劇”的文化風潮。而“超級女聲”西安總決賽、顧忠山老師吉他大師班、“互聯網+”企業領袖論壇等活動也紛紛落戶大華·1935。

20_年,曲江大明宮遺址區用多元的文化因子釋放出文化富礦的新活力,作爲全省首個“羣衆文化示範基地”,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已成爲西安市重要的公共文化活動空間。今年年初,大華·1935被列入第三批市級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聚集區,西安市“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將其打造爲工業遺產文化旅遊聚集區。

如今,這片以文化之手打造的最美城市公共文化空間,已然成爲西安健康、體育、文化相融合的一張新名片,爲西安市民的品質生活貼上新標籤。

陝西特色景點導遊詞 篇4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歡迎大家參觀小雁塔。

小雁塔位於西安南郊的薦福寺內。它始建於公元720_年,擁有悠久的歷史。現在,它已經1300多歲了。唐代的時候,義淨法師從天竺取經回來後,唐中宗李顯與韋皇后決定給義淨法師建一座塔,存放那些取來的經書。

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小雁塔的面前。小雁塔原來有15層,高46米,在公元1556年,一場大地震把小雁塔的兩層塔尖震掉了,所以現在只剩下13層,高43。3米。從遠處看,小雁塔就像一個又瘦又高的錐子,它的塔身全都是用青磚建成的,南北各有一個門洞。

接下來,我們就從北門洞進去,看看裏面有什麼吧!看,小雁塔的每一層都是正方形的。內壁也都鋪滿了青磚,每一層之間都有青磚建的階梯和木頭做的扶手,可以讓人們攀登。在1300多年中,小雁塔有過一些破損。1965年,樑思成提出了“修舊如舊”的觀點,製造了一些與青磚類似的磚塊,用來修補小雁塔的破損之處。因此,小雁塔現在看起來還是很古樸,幾乎跟以前一樣。

小雁塔非常堅固,經歷了70多次地震也沒有倒塌。更神奇的是,公元1487年地震時,小雁塔中間裂了一條縫,但是幾年後,也就是公元1520_年的一次地震,又讓它身上的裂縫合在了一起。大家知道這是爲什麼嗎?因爲在建造小雁塔的時候,它的地基是一個像碗一樣的圓形,無論多大的地震都不會被擠壓變形。

本次講解到此結束,現在大家可以自由參觀。謝謝!

陝西特色景點導遊詞 篇5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

今天我將帶領大家遊覽唐代帝王陵墓之冠-乾陵。

那麼在到乾陵之前,我先將乾陵有關概況向大家作以介紹。乾陵位於陝西乾縣城北6公里處的梁山上。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座兩位皇帝(唐高宗李治和一代女皇武則天)的合葬陵墓,他們二人既是夫妻,又先後稱帝,甚至一度更換國號。這在中外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

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個兒子,母親是長孫皇后,因得到舅舅長孫無忌的幫助被選爲太子。公元649年即位,成爲唐朝第三代皇帝。因其體弱多病,實權操控在皇后武則天手中。高宗在位34年,公元683年病死於洛陽觀貞殿,葬於乾陵。

武則天,名瞾,祖籍山西文水,生於四川廣元。父親是個木材商,隨李淵起兵反隋。唐初,因功被封爲工部尚書。武則天從小隨父母四處奔走,增加了許多見識。14歲時,因才貌出衆被唐太宗召入宮中,封爲才人,賜名媚娘。因爲其與皇太子李治早有接觸,太宗死後,她到感業寺做起了尼姑。高宗即位不久,便將她從感業寺迎回宮中,封爲昭儀。武則天使用手段害死了蕭淑妃和王皇后,公元655年,被立爲皇后。從此,她開始參與朝政,從公元660年開始,朝廷大事幾乎全由武則天裁決,朝臣稱高宗和武則天爲二聖,實際上掌握最高權力的是武則天。高宗死後,武則天先後廢中宗、睿宗、於公元690年自稱聖神皇帝,改國號爲周,成爲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則天繼承了“貞觀之治”開啓了“開元盛世”,不愧爲封建社會傑出的女政治家。公元720xx年,她傳位於中宗李顯,不久因病死於洛陽上陽宮。臨終遺詔“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次年5月,與高宗合葬於乾陵。因李治尊號爲“大聖天皇”,武則天尊號爲”則天大聖皇后”。二人尊號中都有“天”。在《易經八卦》中,乾爲天。陵址又正好位於唐京都長安西北,即八卦之乾方,因此稱其陵園爲乾陵。乾陵是唐十八陵中儲存較爲完整的陵墓之一,也是唐代因山爲陵的典型。據考證,乾陵陵園是仿唐長安的模式而建,由宮城、內城和外廓城之分。墓室置於宮城中心。象徵皇權至高無上。內城四面各有一門,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由於時間久遠,乾陵的地面設施遺留至今的主要是陵墓石刻,這些石刻大都集中在朱雀門外。

各位遊客,我們現在就來到了司馬道。在古代,帝王生前的專用道路叫御道。帝王死後,專爲其修的道路稱爲“神道”,也叫司馬道。參觀的路上我已經給大家介紹過了,乾陵位於梁山上。梁山三峯聳立,以北峯爲最高,海拔1047.9米,呈圓錐形。南二峯兩峯東西對峙,峯頂各有土闕一座。如果從遠處眺望乾陵,您會驚奇的發現,乾陵恰似一位睡美人,悠閒而肅穆地躺臥於天地之間。高聳的北峯是她微微擡起的頭顱,端莊美麗,北峯上蒼翠欲滴的松柏是她秀美的長髮,舒展飄逸;司馬道是她的玉頸,筆直圓潤;南峯是她的胸脯,挺拔柔美;起伏的峯巒是她微突的腹部和舒展的雙腿,與朦朧縹緲之中伸向一望無際的遠方。只有這時,您纔會讚不絕口的感嘆這座源自山體造就的陵墓,竟是如此機巧

的與她的墓主人聯繫在一起,成爲這位女皇的絕妙象徵,真可謂巧奪天工,惟妙惟肖。

我們眼前這對石柱稱爲華表。這種建築起源於遠古,最初作爲路標,隨着時間的推移,演變爲皇家建築的特殊標誌。乾陵華表高8米,由圓石、仰盆蓮花頂座、八菱形柱身、覆蓋蓮花座、雙層方形基座五部分組成。蓮花冰清玉潔,是佛門“善”的象徵。唐代崇佛,又因蓮與鄰諧音,所以又象徵佛以慈悲爲懷,肩負普度衆生的大任。因此,華表上下皆刻有蓮花,其頂端的圓石,象徵着天降甘露,如意吉祥之意。這對華表巍然屹立於司馬道最前端是作爲陵墓的象徵,後統洋洋百餘件巨型石雕,襯托出乾陵莊嚴肅穆的神聖氣氛。

華表北面是一對栩栩如生的翼馬。他們目視遠方,肢體強健,昂首挺胸,兩側的翅膀好似一朵朵彩雲,有騰雲駕霧,空中飛奔之勢,富於浪漫神奇色彩,真可謂:天馬行空,獨往獨來。這兩匹翼馬都屬於波斯馬,外形雖相似,風格卻不同。西邊的翼馬輪廓爽朗,棱角分明。而東邊的流暢優美,圓潤柔和。翼馬又叫天馬,自古以來,人們就將它當作瑞獸看待,馬長翅膀是一種想象的獸類形象。接下來,我們看到的是這一對鴕鳥。腿長頸細,翩翩起舞,工匠們採用了高浮雕的手法,只用了淡淡的幾刀,就將鴕鳥的形象勾勒得活靈活現。鴕鳥歷經千餘年風雨侵蝕,苔蘚遍佈,斑痕點點,更顯得古樸粗獷,憨拙可愛。可能大家要問了:爲什麼這裏要放置鴕鳥呢?我們知道,中國自漢、唐以來,特別是唐朝,與西域諸國的友好交往相當頻繁,他們多次贈送鴕鳥到長安。這對石雕藝術品,是唐代中國與異域民族友好往來的歷史寫照。

鴕鳥之上,有五對石馬與牽馬之人,他們均採用了圓雕,而他們的設定既是皇宮儀仗隊伍的象徵,又是唐朝皇帝文治武功的象徵。接下來,我們看到十對護陵翁仲石人,高4米,重達數十噸,他們高大魁偉,頭戴冠,高額粗頸,寬袍大袖,雙手柱劍,並足恭立,目視前方,威嚴地守衛着陵園中的主人。

在朱雀門外的西闕樓前,是《述聖記碑》。這是安葬高宗李治時,武則天爲他立的功德碑。碑文由武則天撰寫,中宗李顯書,8000餘字,內容是歌頌高宗的文治武功,開帝王陵前立功德碑的先例。碑高6.3米,重89.6噸,由七塊巨石組成,因此也稱爲“七節碑”,象徵七曜,七曜是古人認爲構成世界的七種基本物質:日、月、金、木、水、火、土。七節碑寓意唐高宗的文治武功如日月星辰,普照天下,光耀千秋。 與《述聖記碑》遙遙相望的是《無字碑》。她高大雄偉,聞名於世。整個碑用一塊巨石雕成,高7.53米,寬2.1米,厚1.49米,重98.8噸,碑首刻8條蟠龍,碑身兩側各刻有冉冉騰飛的升龍圖一副,龍騰若翔,栩栩如生。龍首上有一振翅欲飛的金鳳凰,出神入化,形象逼真,令人歎爲觀止。碑座陽面正中刻有獅馬圖,雄獅昂首怒目,十分威嚴,駿馬屈蹄俯首溫順可愛。此碑初立時未刻一字,故名“無字碑”。關於它的由來,歷來說法很多:一說表示武則天功高德大,取《論語》“民無得而名焉”之意;一說:武則天雍容大度,立下此碑,供後人評說自己;一說:此碑乃中宗李顯所立,他既不滿武則天的獨斷專行,不願違背自己的心意去恭維她,又不願意以兒子的身份對自己的母親提出非議,故而立下此碑。這就給我們留下了一個未解之謎。宋金以後,開始有人在

“無字碑”上刻字,從此,無字碑成了有字碑。其中最珍貴的是用女真文字題寫,旁有漢字翻譯的《郎君行記》,女真文字早已絕跡,這段文字,爲我們研究女真族歷史文化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兩通石碑的北邊是61尊王賓石像,是武則天爲紀念參加高宗葬禮的少數民族首領和外國使臣下令刻立的。石像身穿緊袖衣,腰束寬帶,足蹬皮靴,背後刻有國名,姓名和官職。如今,石像頭部均被毀,背後的文字也磨滅不清,只有兩尊石像背後字跡比較清晰,從字跡分析,一人來自今天的阿富汗,另一人來自今天的伊朗。著名的歷史學家郭沫若曾詠詩曰:巋然沒字碑猶在,六十王賓立露天。

再往北就是梁山主峯-北峯。在北峯的半腰處,有一X形交叉小道,這就是乾陵地宮的出入口所在地。地宮隧道長63.1米,寬3.9米,全部用石條填砌,石條間用鐵水澆灌,異常堅固。據考證,乾陵是目前唯一沒有被盜過的唐代帝王陵墓,“地下寶藏無恙否?盛唐文物好探尋”據考古專家勘測,乾陵地宮中藏有大量的稀世珍寶,金銀珠玉,錦帛綢緞,典籍字畫,琳琅滿目,不勝枚舉。由於諸多原因,乾陵地宮至今尚不能發覺,有朝一日乾陵地宮開啓,幽宮裏儲存千年的稀世珍寶將重現天日,到那時將會出現世界的又一大奇蹟。

參觀完乾陵,我們再來了解一下它的陪葬墓。乾陵共有17座陪葬墓,比較著名的有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章懷太子墓等。永泰公主爲中宗李顯的第七個女兒,死時僅17歲,中宗李顯即位後,追封爲永泰公主,並與其丈夫武延基合葬於乾陵北原,陪葬乾陵。懿德太子爲中宗長

TAG標籤:#精選 #導遊詞 #陝西 #景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