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全書匯>其他>導遊詞>導遊詞精選>十三陵導遊詞十篇

十三陵導遊詞十篇

全書匯 人氣:1.11W

十三陵導遊詞 篇1

北京昌平縣境內,有一處明代帝王陵墓羣,即中外聞名的十三陵。在周圍40公里的範圍內,埋葬着明代13位帝王,23位皇后和衆多的嬪妃、太子、公主、從葬宮女等。

十三陵導遊詞十篇

(一)概況

明永樂五年(1407)朱棣的皇后徐氏去世。朱棣命禮部、工部及術士風鑑先生等人,在北京郊區尋找"吉壤"。先後曾指定潭柘寺、燕家臺、屠家營等處,朱棣均不滿意。後來江西術士廖均卿說,昌平北有吉壤,可做萬年壽域,名黃土山,山前有龍、虎二山,形成一個小平原。朱棣視察後很滿意,決定在此建造皇陵,改黃土山爲天壽山。永樂七年(1409)正式建陵,到永樂十一年竣工,即長陵。明代歷朝(除景泰帝外)皇帝陸續在此建陵。明制規定,陵墓每年大祭三次(清明、中元、冬至),小祭四次(正旦、孟冬、生辰、逝日)。每次謁陵耗費巨大。十三陵地面上建築曾幾度遭到破壞,最嚴重的一次是清兵入關。明末清太祖崛起於東北,威脅明朝安全。有人說清兵之所以強盛與他的祖墳風水有關。他們(金人)的祖墳在房山,如搗毀,清兵即滅。天啓皇帝於天啓二年(1622)派人毀房山金陵,並建關帝廟鎮之。清兵入關後,採取同樣的報復手段,破壞了明陵。清乾隆五十年,爲了攏絡漢人,曾下令修繕明陵。民國時期,1914年左右,當地豪紳爭奪產權,明陵又遭破壞。

1、陵墓區範圍

墓區原有一道40公里長的圍牆。紅色圍牆自南邊的大宮門起,依山而築,設有中山口、東山口、老君堂口、賢莊口、灰嶺口、錐子口、雁子口、德勝口、西山口、榨子口等十個關口,各口駐兵把守。現在紅牆已無,但從地名上看還能瞭解到當年的墓區範圍。

2、陵墓中軸線

(1)石牌坊

石牌坊是陵區最南端的建築。該坊五門六柱十一樓,高14米,寬2886米,建於嘉靖十九年(1540),是目前國內儲存最大、最早的石坊。夾杆石四面有浮雕,刻有八對獅子滾繡球、十六條生龍,造型生動。

(2)大宮門

大宮門是陵墓區的正門。門分三洞,旁連40公里圍牆。門前豎着"官員人等至此下馬"碑。門內有數千軍士守護,任何人不得闖入。當時規定"謀毀山陵者,以謀大逆論,不分首從,俱凌遲處死"。山陵內盜砍樹木者斬,家屬發往邊疆充軍。

(3)碑樓

該樓爲重檐頂四出陛、樓內馱巨碑,即長陵的神功聖德碑,高三丈(該碑正式建立於宣德十年,即公元1435年)。正面爲神功聖德碑文,3000餘字,明成祖長子仁宗朱高熾撰。碑陰是乾隆五十年(1785),清高宗的《哀明陵三十韻》,詳細地記錄了長、永、定、思幾座陵墓的殘破情況。碑東側是清政府修明陵的花費記錄,西側是嘉慶九年(1804)清仁宗論述明亡的原因。

(4)石象生

神路兩側有一組石雕羣,24獸,12人,共18對,36個。包括獅子、獬豸、駱駝、麒麟、馬、象各4匹,二臥二立。武臣、文臣、勳臣各4人。

(5)櫺星門

櫺星門俗稱龍鳳門,在此處有"天門"之意,門三道之間有短垣相隔。6根門柱形似華表,三門額坊中央雕有石刻火焰珠,故當地人又稱其爲火焰牌坊。櫺星門北有7孔漢白玉神橋一座,通往長陵陵門。

(二)埋葬帝后簡表

陵名埋葬年號廟號在位年代年數享年附葬皇后

長陵朱棣永樂成祖1403~14242265徐氏

獻陵朱高熾洪熙仁宗1425148張氏

景陵朱瞻基宣德宣宗1426~14351038孫氏

裕陵朱祁鎮正統天順英宗1436~1464(前後)2238錢、周氏

茂陵朱見深成化憲宗1465~14872341紀、王、邵氏

泰陵朱佑樘弘治孝宗1488~15051836張氏

康陵朱厚照正德武宗1506~15211631夏氏

永陵朱厚嘉靖世宗1522~15664560杜、陳、方氏

昭陵朱載隆慶穆宗1567~1572636李、陳、李氏

定陵朱翊鈞萬曆神宗1573~16204858王、王氏

慶陵朱常洛泰昌光宗16201月39郭、王、劉氏

德陵朱由校天啓熹宗1621~1627723張氏

思陵朱由檢崇禎思宗1628~16441735田、周氏

(三)長陵

長陵是十三陵中第一陵,佔地10公頃。墓主是明成祖永樂皇帝朱棣和皇后徐氏。

1、陵園平面佈局

陵墓有三進院落。第一進院落從陵門到恩門。陵門內東西側原有神廚、神庫各5間。東南角有碑亭一座,無碑文,建於嘉靖十五年(1536)。清順治皇帝見過陵墓後,於順治十六年(1659),在石碑正面用漢、滿兩種文字鐫刻其謁陵感受。碑陰是乾隆皇帝於1785年謁陵後鐫刻的謁明陵八韻。

第二進院落從恩門至內紅門。院內恩殿寬9間,深5間,重檐廡殿頂。殿內60根楠木柱,當中4根柱直徑都在1米以上。該殿是國內最好的楠木殿。殿中原有大佛龕,供成祖和徐皇后。殿兩側原有廊廡15間,現已無存。

第三進院落從內紅門至明樓。院內前部是二柱牌坊,依次爲石五供、明樓和寶城。明樓是每座陵墓的標幟,也是每座陵墓中軸線上的最高建築。樓頂爲重檐歇山式,建於方城之上,四出陛,額曰"長陵"。刻碑爲萬曆三十二年重立。原碑刻"太宗"(朱棣原來的廟號),後來世宗嘉靖皇帝於嘉靖七年改太宗爲成祖,未換石碑,只用木雕成祖之碑鑲之。萬曆三十二年(1604)雷擊起火,木雕被毀。大學士沈一貫奏請改新碑。明樓兩側連寶城,城內園丘即寶頂,週一百丈,下面即地宮。

十三陵導遊詞 篇2

現在大家已經來到了北京的遠郊昌平區,那即將進入的就是十三陵景區。利用這段時間,我來給大家講解一下十三陵的歷史背景和說明。

大宮門就是陵墓區的正門兒,也叫大紅門。門是南向的,分三洞,在這個門裏邊就是陵墓區。在門兩側都有刻着“官員人等至此下馬”的下馬碑,因爲當時規定這些人進入陵區都是要步行,否則可是要治罪的。而且這裏也是禁區,不是一般老百姓可以隨便進入的地方,嚴重的是要被斬首的。而進了這個門兒,也就走進了貫穿陵園南北,能夠直接通到長陵陵門的神道,明朝的神道,也是我國曆代修建的帝王陵中神道最長的,其實他的主要作用就是讓皇帝靈魂透過的地方,全長有7公里。

我們一邊走着,就可以看到前邊有一個碑亭。這個碑亭是重檐歇山頂的建築,裏邊有贔屓馱着巨碑,這個就是長陵的神功頌德碑,正式建立於1435年,正面就是永樂皇帝的長子朱高熾寫的頌德碑文,有3000多字,而背面則是在乾隆五十年撰寫的《哀明陵三十韻》,裏邊詳細記錄了陵墓的破損情況。碑身的東面是清政府修繕陵墓的花費,西側則是在嘉慶九年論述明王朝滅亡的原因。

過了碑亭,我們繼續沿着神道行走,會發現在神路兩側,都有很多石雕。其實這裏一共有36座石雕,叫做石像生。緊挨着碑亭後邊的是兩根石望柱,接下來就是獅子、獬豸、駱駝、大象、麒麟、馬,各有四匹,按照先臥後立的順序排列。然後是武臣、文臣和勳臣各有四人。修建這些,都是爲了體現帝王生前的儀仗和死後的尊嚴。所以體積都非常大,雕刻的都非常精細。而且這些也都象徵着皇帝在生前可以得到尊崇,到了死後也是同樣得到尊崇。,各方神聖和文武百官還是要爲我獨尊。

再往前走,就可以看到一座櫺星門,也叫龍鳳門,取天門之意。在這個三門六柱的門中央位置上,有三個火焰寶珠,所以這裏也被叫做火焰牌坊。

我們其實一直都是沿着神道來前進的,來回顧一下,先是石牌坊,然後到了大宮門,現在我們就要已經進入了長陵了。碑亭,石象生,過了龍鳳門,還有一段路程就可以到達長陵的陵門了。而我們所說的整個陵墓羣的中軸線其實也就是這條貫穿陵園南北,全長共7公里的神道。

北京十三陵的導遊詞

各位朋友,現在我爲大家介紹一下定陵,定陵是十三陵中唯一開啟地宮的陵,它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鈞和他的兩位皇孝端和孝靖的合葬陵,位於天壽山的大峪山前,建成於公元1590年。

朱翊鈞年號萬曆,意思是要做一萬年的皇帝,雖然沒有實現,但也創下了明朝皇帝的一項記錄,即在位年數最長的皇帝。萬曆皇帝10歲繼位,22歲就開始爲自己修陵,建地宮。整個工程歷時六年,耗銀八百多萬兩。他在位48年,幾乎不理朝政,終日沉緬於後宮,他好飲酒,經常酒醉殺人,死後葬在了定陵。

萬曆皇帝有兩個皇后,孝端皇后和孝靖皇后。孝靖皇后死時只是一個貴妃,按明朝規定,皇貴妃死後不能入地宮,於是葬在了其它地方。皇太子繼位後,追封孝靖爲皇太后。孝端皇后和萬曆皇帝去世後,有將孝靖皇后遷葬到地宮。所以地宮中葬有一帝二後。定陵的地下宮殿於1957年被開啟,出土文物3000餘件,舉世轟動。

目前,定陵已成爲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4A級景點,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旅遊者前來參觀

整個陵園原來由陵門、陵恩門、陵恩殿、明樓、寶城、寶頂及明樓前的左右配殿組成。歷經近400年的蒼桑,原來的陵恩門及陵恩殿已毀,僅存基座。由於定陵的明樓爲石質,不怕火燒、故至今儲存完好。現在我們先來看一看陵恩門及陵恩殿遺址。各位,現在我們所站的位置即爲定陵陵恩殿的遺址,現在還可以看到當年大殿的柱礎。陵恩殿是用於祭祀的大殿,原來大殿內供有皇帝和皇后的牌位。定陵的陵恩門及陵恩殿在清兵入關時曾被焚燬,後來乾隆皇帝爲了攏絡漢人,重新修繕十三陵,但大多縮小了規模。據說乾隆使用了偷樑換柱的方法,把十三陵原來的粗大木料等運往清西陵及清東陵,用小型木料重修十三陵,所以要縮小規制,至今民間仍流傳着“乾隆爺、心不公、拆大改小十三陵”的說法。

前面東西兩個配殿內是十三陵出土文物展,第一陳列室主要展出了皇帝棺槨中出土的文物,包括諡寶、諡冊、金冠、玉帶、金銀器皿、絲織品等。第二陳列室主要展出自兩位皇后的棺槨中出土的文物,隨葬品,包括鳳冠、頭飾、寶石及其它生前使用過的生活用品,現在各位可以免費參觀,請不要在展室內拍照,攝像,謝謝大家的合作,咱們十分鐘後在明樓前集合。

(在明樓下)

各位請看,這就是定陵的明樓,明樓是一個陵的標誌性建築,也是每個陵的最高建築,爲什麼定陵的明樓能儲存如此完好呢?剛纔我們已經說了,這座明樓看起來鬥、拱、樑、枋俱全,再加上油漆彩繪象是木結構的,但實際上完全是石制的,故不怕火燒,不怕日曬雨淋,所以儲存相當完好。明樓的兩側連接環繞着周長800米的圍牆,它叫寶城,在寶城的正中的高大土丘被稱爲寶頂,在寶頂下方即是地宮了。現在,請各位隨我上寶城,我給大家講一講定陵發掘的經過。各位朋友,請到這裏來,大家肯定很關心當年發掘定陵地宮的情況,這得從1955年說起。當時北京市委的幾位領導及我國著名的學者吳晗、郭沫若、沈雁冰等人聯合上書國務院,建議發掘明陵,以研究明史。經周總理的批示後,成立了發掘委員會,發掘隊長是年僅29歲的趙其昌。發掘工作於1956年5月正式開始。

各位請看!發掘隊首先從寶城西側了一條探溝。很遺憾,一無所獲。後來又挖了一條更長,更寬的探溝,當挖到7.5米的時候,發現了一塊小石碑,上刻“此石至金剛牆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的字樣。發掘隊按小石碑提供的線索,在正對明樓的中軸線上又挖了第三條探溝。於1957年5月在隧道的盡頭發現了金剛牆。拆開金剛牆進入與地宮的過渡的隧道券,當然大家興奮極了,一年的汗水和心血終於有了回報。突然,人們一片沉寂,怎麼了?原來呀,在大家面前赫然出現兩扇巨大的堅閉的漢白玉石門。每扇石門高有三米三,寬有一米八,有四噸重,門上有青銅門樑,用人力無法推開。更糟的是,人們發現在石門的背後還有一塊長條小石碑似的“頂門槓”,死死地頂在門後,怎麼辦?危難之處總會有人顯身手。忽然,有人說:“讓我來試試!”大家回頭一看,喲!一個小夥子從人羣中走出來。信不信由你,他只用了一根木條及一些鐵絲,不到5分鐘便開啟了大門,真神了!就這樣,這座沉睡了337年的地宮被開啟了,那麼到底那位年輕人是怎麼開啟地宮大門的,地宮內有什麼呢?好!現在我們就去揭開地宮祕密。

北京十三陵的導遊詞

明十三陵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北部天壽山下,因明代遷都北京後,有十三位皇帝埋葬於此,故稱十三陵。自明永樂七年(1409)開始建長陵,到清朝順治初年建思陵,在方圓80平方公里的陵區範圍內,共埋葬了明朝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此外還有衆多的嬪妃,太子,公主,叢葬宮女等。營建時間前後達200餘年,形成了體系完整,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陵寢建築羣,也是世界上儲存完整,埋葬皇帝較多的墓葬羣。

明成祖朱棣選定在北京營造皇陵,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政治方面。北京是朱棣經營多年的根據地,所以自從他登基起,就計劃者遷都北京,故而皇陵隨之建在北京,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其次,戰略方面。明朝初年,蒙古等的殘餘勢力逃到漠北,成爲明朝北方的一個長期威脅。若身處南京,未免有些鞭長莫及,難以達到控制北方局勢的目的。所以,朱棣遷都北京的同時在北京卜選陵址,是極具戰略意圖的舉措,這對明朝疆域的鞏固也的確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朱棣的決策影響可謂深遠。

永樂五年(公元l07年),永樂皇帝的皇后徐氏去世,朱棣命禮部,,工部及術士風水先生等人前往北京一帶開始選擇萬年吉壤”。先後曾指定潭柘寺,燕家臺,屠家營等處,朱棣都不滿意。後來在江西術士廖均卿的推薦下,選中了昌平這塊風水吉壤。整個陵區東,西,北三面羣山如拱似屏,南面龍山,虎山分列左右,構成天然門戶。陵區大宮門正好建在兩山之間,門裏是一片開闊的盆地。整個陵區以長陵位關鍵,以大宮門一一長陵一線爲中軸線。北面以天壽山爲鎮山,東面有蟒山,西面有虎峪,正和風水左青龍,右白虎的說法。再加陵區內溫榆河從西北蜿蜒流向東南,形成陵區的抱水,的確是一塊風水寶地”。

自永樂七年(公元l409年)正式在此建長陵,到1644年明王朝滅亡,明十三陵的營造工程,歷經了二百多年,從沒間斷。十三陵以時間先後,依次爲:長陵,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慶陵,德陵,思陵。除以上十三位皇帝外,陵內還葬有皇后23人,皇貴妃1人,及殉葬宮人數十人。另外還有7座妃墳園寢和1座太監墓。由於十三陵中的.第一個陵是長陵一一永樂帝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因此長陵的中軸線也就是自然成爲整個陵區的中軸線。

(今日十三陵)

1992年,在北京旅遊世界之最”的評定中,專家學者對十三陵的判定語爲世界上儲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羣”。20__年7月,明十三陵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明清皇家陵寢的擴展項目。《世界遺產名錄》對它的評價如下:明清皇家陵寢依照風水理論,精心選址,將數量衆多的建築物巧妙的安置於地下。它是人類改變自然的產物,體現了傳統的建築裝飾思想,闡釋了封建中國持續了400餘年的世界觀和權力觀。”

(石牌坊)

石牌坊位於神道最南端,建於嘉靖十九年(公元l540年),是陵區的標誌。石牌坊青白石料組裝雕琢而成。體量巨大,其結構爲五間六柱十一樓。其高14米,寬28.86米,是我國現存營造時間最早,建築等級最高的大型仿木結構的石牌坊。牌坊的夾杆石,四面有浮雕,刻有八對獅子滾繡球和十六條雲龍的圖案。

(大紅門)

大宮門是陵墓區的正門,俗稱大紅門”。門向南,分三洞,是陵區的總門戶。它位於虎山,龍山之間一高崗上,距石牌坊1.25千米。門口左右立下馬碑二方,正面刻有官員人等至此下馬”八個字。當時奉旨官員到這裏,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皆由步行進入陵區,否則以大不敬論罪。《大明律》還規定,陵區內一草一木都不得擅動,否則以謀毀山陵”論罪,且山嶺內盜砍樹木者斬,家屬發配從軍”。

(長陵神功聖德碑)

沿中軸線向北距大宮門0.6千米,就是長陵神功聖德碑碑亭。碑亭是重檐歇山式建築,正方形,四面劈門,高約三丈,建於宣德十年(1435年)。亭內是明成祖永樂帝朱棣的神功勝德碑。碑身正面刻的是明成祖長子一一仁宗朱高熾撰寫德神功勝德碑文,碑文有3000多字。碑的背面刻有的是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清高宗撰寫的《哀明陵三十韻》,詳細記述了長陵,水陵,定陵,思陵幾座陵墓的殘破狀況。碑東側刻有清政府修明陵的花費記錄。碑西側刻有嘉慶九年(公元1804年),清仁宗論述明亡國的教訓得失。長陵的神功勝德碑是十三陵唯一刻有碑文的陵碑,其他各陵碑都均沒有刻字。

碑亭四隅各立一座高10.81米的漢白玉華表。這四座華表爲墓前標誌,也是附屬碑亭的裝飾性建築。

大宮門後的大道叫神道,又稱陵道。神道縱貫陵園南北,全長7.3公里,向北直達長陵陵門。在碑亭北側,各有一列石雕羣,統稱石像生。在陵墓前設定石像生的儀制始於秦漢,以象徵死者生前儀衛。此後歷代君王沿用不絕,只是神獸形象和數量有所不同。

(石像生)

明十三陵的石像生沿用明孝陵的規制,但增加了4尊功臣像。長陵石像生以一對石望柱開始,其後800米的神道上排列有石獸12對,石人6對。石獸每種兩對,獅子,獬豸(xiezhi),駱駝,麒麟,馬,象,各四匹,兩臥兩立分左右排列在神道兩側。石獅的形象威武雄壯,凜然不可侵犯。陵前置獅子爲鎮物,用以驅區避邪;獬豸是傳說中象徵公平正義的神獸,它被認爲能辨曲直”,有觸不直者”的能力,在此也起着保護帝王的作用。駱駝爲沙漠之舟,象徵運輸。大象聰明溫和,力大無比,象徵祥瑞,且帝王生前儀仗也多用大象。麒麟,是傳說中的神獸,古人認爲如有麒麟出現,則是帝王有聖德,天下太平的象徵。在神道上設定麒麟有歌功頌德之意。石馬多被置於陵墓前,原因是皇帝生前儀仗中必有仗馬。石人6對,文臣,武臣,勳臣各四人,分別象徵帝王朝會中的各級官員,將軍和有功之臣。這些石聲像建於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

(櫺星門)

石聲像的北端是一座玲瓏別緻的櫺星門。古人認爲聖殿之有櫺星門,蓋尊聖門如天門也”。故用櫺星命名的門成爲一種象徵,比作天宮之門。此處櫺星門爲三開間,門上中間各飾有火焰珠寶,因此又俗稱火焰牌坊”,也叫龍風門。

十三陵導遊詞 篇3

明十三陵是中國明朝皇帝的墓葬羣,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的天壽山。總面積一百二十餘平方公里,距離北京約五十公里。 這裏自永樂七年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築,分別建在東、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體系完整、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陵寢建築羣。 明代術士認爲,這裏是“風水”勝境,絕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選爲營建皇陵的“萬年壽域”。

十三位皇帝陵墓分別爲:長陵(成祖)、獻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憲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慶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景區已開放景點有長陵、定陵、昭陵、神路。

明十三陵全年適宜,但是春秋天氣最佳,北京的春秋不冷不熱,氣候適中,是理想的旅遊季節,尤其是秋季天高氣爽,氣候宜人。

明朝遷都北京後13位皇帝長眠於此,依山而築,分別建在東、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氣勢磅礴的陵寢建築羣,逝者去,陵猶在。

十三陵導遊詞 篇4

定陵位於昭陵東北大峪山下,建築規模取法其祖父明世宗的永陵,規模稍次,是十三陵中第三大陵。其中埋葬着明代第十三代帝王萬曆帝朱翊鈞和孝瑞,孝敬兩位皇后。陵主萬曆帝朱翊鈞,廟號神宗,諡號顯皇帝。1572年至l620年在位,lO歲登基,在位48年,享年58歲。以萬曆十七年爲界,神宗朱翊鈞的一生可分爲兩個階段。前一段在內有皇太后李氏和大太監馮保管束,在外有首輔大臣張居正的主導,國家的各方面都有很大的發展。但自從這幾位對朱翊鈞有約束力的人先後去世,國家機器就幾乎停擺。也是在這個時候,農民起義風起雲涌,明朝從此開始走向滅亡的道路。從萬曆二十年至二十七年(1592—1599),在萬曆帝朱翊鈞的決斷下,靡費數百萬”,損失了衆多兵將,把企圖吞併朝鮮的,由豐臣秀吉率領的侵朝日軍趕出了朝鮮,從而鞏固了中朝的關係。

孝端皇后王氏,浙江餘姚人,永年伯王位的女兒。萬曆6年入宮,正坤寧宮42年,一生恬淡清和。萬曆48年(1620年)4月6日去世。諡號孝端皇后。孝靖皇后王氏,河北宣府人,父親錦衣衛百戶。萬曆年6年入宮,侍奉慈聖皇太后。被萬曆皇帝私幸生下皇子朱常洛。萬曆39年病勢,以貴妃禮葬在東井平岡底,光宗(朱常洛)繼位追諡母親爲皇太后,禮儀未行,光宗去世。熹宗(朱由校)繼位追諡奶奶爲孝靖太皇太后,遷葬定陵地宮。

萬曆十一年(公元1583年),年僅2l歲的萬曆皇帝,借祭陵之際,開始選擇自己的陵址。定陵始建於萬曆十二年(公元590年)。耗銀800萬兩。如今定陵地面建築大部分被毀,寶城,明樓,寶頂儲存尚好。定陵前的神宮聖德碑照例沒有字,所以被稱爲無字碑”。碑頂雕有云龍交盤,碑下端雕有海水紋圖案,碑座是一個昂首遠眺石璧璽,傳說是龍的九子之一。十三陵中,除長陵外,陵碑都沒有碑文,歷史學家認爲,十三陵的無子碑存在與明嘉靖帝有很大的關係。明初皇陵碑記都由嗣皇帝撰寫。南京孝陵的陵碑,其碑文由成祖朱棣親撰。北京長陵的陵碑其碑文由仁宗朱高熾親撰。十三陵陵區中,獻,景,裕,茂,泰,康六陵門前,原本沒有碑亭的設定,也就不存在嗣皇帝撰文的事。到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六陵碑亭及石碑相繼建成,理應由嘉靖帝撰文刻碑。但嘉靖帝迷戀酒色,又爲尋求成仙”而忙於煉丹,全然無暇顧及。因此六碑空空如也。永陵以後的各陵,因祖宗陵前碑上無字,嗣皇帝們也就樂得不寫了。加上明中葉後,皇帝多無成就,如不粉飾,則不能立碑;如加以粉飾,又有違祖訓,因此也就索性無字”了。

定陵的凌恩門和凌恩殿在清兵入關時遭到嚴重破壞。目前定陵內可見到的那兩座高石臺基,分別是凌恩門和凌恩殿的遺址。

凌恩殿也叫享殿,它是皇帝和隨從舉行祀禮大典的地方。凌恩門位於凌恩殿前。LING恩殿前原建築面闊七間,清兵入關後曾遭破壞。到乾隆年問,乾隆帝爲籠絡人心,進行了恢復性修整。就地取材將其縮爲面闊五間的殿宇。後又遭破壞,因此今天就只有遺址了。

明樓前左右兩側,各有一座展覽室。南側爲第一陳列室,主要陳列萬曆皇帝的隨葬品,北側爲第二陳列室,主要陳列兩位皇后的隨葬品。

明樓爲石結構建築,彩漆修飾,故它和寶城始終未遭嚴重破壞,以至成爲定陵地面上儲存最好的建築。在明樓的黃色琉璃瓦上,鑲有一塊高大的石榜,刻有陵號定陵”二字。明樓內的碑額上篆有大明”二字,明樓與寶城相連,寶城是一道用城磚壘起的圓形大牆,中間有一人工堆成的土丘,即皇陵的墳頭,稱爲寶頂。寶頂下就是地宮了。

定陵是十三陵中唯一挖掘了地宮的陵墓。

1955年10月,吳晗,郭沫若,範文讕,鄧拓,矛盾等人上書國務院建議開挖明陵,經中央批准後成立了長陵發掘委員會,趙其昌,白萬玉分別任正副隊長。1956年5月l9日,正式開挖定陵。首先在寶城城牆內側,正對牆外露出券門的位置開挖第一條深溝。挖掘中發現了定陵的隧道門”,其內藏有一塊石碣,上刻寶城券門內石碣一座,城土襯往裏一丈就是隧道棕繩,繩長三十四丈二尺,是金剛前皮”。由於種種原因,隧道門”沒有從外面開啟,因此這塊石碣也就是沒有被及時發現,而是在開啟地宮後,整理隧道門”時才被發現,致使錯過了開啟定陵的極好時機。1956年7月6日,爲減少挖掘的土方量和儘可能的少砍伐寶頂上的松柏古樹,按隧道指示的方向,定陵挖掘委員會的隊員們直接在明樓後,正對寶頂的方向,開挖第二條探溝,然而卻一無所獲。挖掘工作受阻。隨着探溝的拓寬,9月2日,民工欒世海發現了一塊小石碑,上面刻有此石至金剛牆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字樣。嚇鼐認爲這是開啟定陵地宮的鑰匙,故成爲挖掘定陵以來出土的第一件珍貴文物。之後不久,考古隊員們按小石碑指示的方向,在第二條探槽西側,與其垂直,隔開兩米處,對準寶頂的地下中心方位,開挖第三條探槽。終於l957年5月19曰,找到了金剛牆的封口,並於當年9月19日,拆開了金剛牆上封砌成圭”字型的城磚。l957年10月5日上午,趙其昌等人用鐵絲和木板將頂門的自來石”移開,就這樣開啟了這座沉睡了337年的地宮大門。經發掘證明,定陵地宮沒有暗箭傷人的機關,沒有活人殉葬,也沒有被盜。

十三陵導遊詞 篇5

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明十三陵坐落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總面積一百二十餘平方公里,距離天安門約五十公里。自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兩位太監。截止20xx年,已開放景點有長陵、定陵、昭陵、神路。

十三陵地處東、西、北三面環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區周圍羣山環抱,中部爲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這裏自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一位太監。

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築,分別建在東、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體系完整、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陵寢建築羣。明代術士認爲,這裏是"風水"勝境,絕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選爲營建皇陵的"萬年壽域"。該陵園建於1409~1644年,距今已有300~500多年曆史。陵區佔地面積達40平方公里,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規模最大、帝后陵寢最多的一處皇陵建築羣。明代時,於途中的沙河鎮北,建有七孔石造"朝宗橋"。在鎮東,則築有壯麗的"鞏華城"。該城原爲嘉靖皇帝祭陵時中途休息的行宮,現僅存遺址。

十三陵導遊詞 篇6

明十三陵,坐落於天壽山麓,距離北京約五十公里。陵區周圍羣山環抱,中部爲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築,分別建在東、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體系完整、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陵寢建築羣。十三陵建於1420xx年,距今已有300—600多年曆史。陵區佔地面積達40平方公里,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規模最大、帝后陵寢最多的一處皇陵建築羣。

明長陵,位於天壽山主峯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號永樂)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寢。在十三陵中建築規模*大,營建時間*早,地面建築也儲存得很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區內主要的旅遊景點之一。

長陵的陵宮建築,佔地約12萬平方米。其平面佈局呈前方後圓形狀。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後相連的三進院落組成。*進院落,前設陵門一座。其製爲單檐歇山頂的宮門式建築,面闊顯五間,檐下額枋、飛子、檐椽及單昂三踩式斗拱均系琉璃構件;其下闢有三個紅券門。陵門之前建有月臺,左右建有隨牆式角門(已拆除並封塞)。

十三陵院內,北面正中位置建有高大巍峨的祾恩殿。這座大殿在明清兩代,是用於供奉帝后神牌(牌位)和舉行上陵祭祀活動的地方。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顯皇帝朱翊鈞(年號萬曆)的陵墓。這裏還葬有他的兩個皇后。該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於長陵西南方,建於1584~1590年(萬曆十二年至萬曆十八年)。它是十三陵中*一座被髮掘了的陵墓。定陵地宮可供遊人參觀。新中國成立後,爲進行歷史科學研究,試掘了定陵。墓中有各種珍貴物品三千餘件。明定陵地面建築的總佈局呈前方後圓形,含有中國古代哲學觀念“天圓地方”的象徵意義。

定陵是十三陵中三座大陵園之一。地面建築共佔18萬平方米,前有寬闊院落三進,後有高大寶城一座。陵正門前方是三卒漢白玉石橋。過了橋是高大的碑亭。

地下玄宮由前、中、後、左、右五座高大寬敞的殿室聯結而成,總面積1195平方米。其中前殿和左、右配殿內沒有任何陳 設,中殿後部放有三個漢白玉石雕刻的寶座,每個寶座前設有一套黃色琉璃五供和一口青花雲龍大瓷缸,後殿內棺牀上放置皇 帝、皇后的棺槨,在其周圍還放有26支紅漆木箱,儀仗、銘旌及玉石等。地下玄宮出土了3000餘件珍貴文物。

神路是明十三陵的*個景點,由石牌坊,大紅門,碑樓,石像生,龍鳳門等組成。石牌坊爲陵區前的*座建築物,建於1540年(嘉靖十九年)。牌坊結構爲五楹、六柱、十一樓,全部用漢白玉雕砌,在額枋和柱石的上下,刻有龍、雲圖紋及麒麟、獅子等浮雕。

十三陵神道,即長陵神道,是長陵陵寢建築的前導部分。總長約7.3公里。明朝時由南而北,依次建有石牌坊、三空橋、大紅門、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櫺星門、南五空橋、七空橋、北五空橋等系列神道墓儀設施及橋涵建築。

從大紅門左右兩側延伸至龍山、虎山兩山之巔,然後再向東西兩側蜿蜒而去。大紅門處於高崗之上,中門正對天壽山主峯,左右又襯以龍山和虎山,氣勢非凡。

明昭陵,位於大峪山東麓,是明朝第十二帝穆宗莊皇帝朱載垕(年號隆慶)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寢。

昭陵是目前十三陵中*座大規模復原修葺的陵園,也是陵區正式開放的旅遊景點之一。昭陵陵園建築面積爲35000平方米,現存有完整的祾恩門、祾恩殿及其東西配殿,和方城、明樓、寶頂等。這裏埋葬有明朝第十二帝穆宗朱載垕和他的三位皇后。

銀山塔林引位於昌平區城北30公里處,是國務院公佈的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十三陵特區辦事處主要的風景名勝區。銀山,因秋去冬來,瑞雪紛飛,山岩銀裝素裹,冰雪層積而得名,又因山岩陡峭,巖壁色黑如鐵,稱爲“鐵壁”,合稱“銀山鐵壁”。爲明清時期“燕京八景”之一。

十三陵導遊詞 篇7

各位朋友,請往右側的窗外看,這是十三陵陵區的標誌性建築物——石牌坊,它是我國儲存至今的最大的石牌坊,共有五門六柱十一樓,建於公元1540年,至今已有四百六十多年曆史了。

現在請大家往前看,前方有一個大門,門開三洞,這便是明十三陵陵區的正門——大宮門。因其顏色爲紅色,故又稱之爲大紅門。在大宮門的左右各立有一座皇帝下馬碑,上書“人等至此下馬”,在古代皇帝到這來祭陵,至此也必須下馬。原來在大宮門的兩側連有40公里長的圍牆,設爲禁區,重兵把守。其實就是一座爲_皇帝而設的“紫禁城”。明朝規定,每年大祭三次,小祭四次。皇帝每次祭陵便在大宮門前下馬進入陵區。

在大宮門之後依次是碑亭、石象生、櫺星門,這條路被稱爲神路,下面我把神路上的建築向各位做一簡介。大家請看前面的碑亭,裏面是長陵的神功聖德碑。正面是碑文,列述永樂皇帝的功績,碑的背面是清乾隆皇帝寫的《哀明陵三十韻》,碑東側是清政府修明陵的花費記錄,西側是清朝嘉慶皇帝論述明亡的原因。

在碑亭之後便是整齊地排列於神路兩側的石像生,何爲石像生呢?其實就是些石人、石獸等,即爲象徵生命的石雕,它們將爲_的帝王們在另一個世界提供服務。十三陵的神路上有石獸24只,包括獅子、獬豸、駱駝、麒麟、馬和大象,每種獸4只,兩立兩臥。此外還有石人12個,即文臣、武將、勳臣各4人。

在神路的盡頭是櫺星門,俗稱龍鳳門,當地人又稱其爲火焰牌坊,此處意爲“天門”,即皇帝皇后等人的棺樽透過此門後,靈魂便升入了天堂。

十三陵導遊詞 篇8

(歷史沿革)

明十三陵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北部天壽山下,因明代遷都北京後,有十三位皇帝埋葬於此,故稱十三陵。自明永樂七年(1409)開始建長陵,到清朝順治初年建思陵,在方圓80平方公里的陵區範圍內,共埋葬了明朝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此外還有衆多的嬪妃,太子,公主,叢葬宮女等。營建時間前後達200餘年,形成了體系完整,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陵寢建築羣,也是世界上儲存完整,埋葬皇帝較多的墓葬羣。

明成祖朱棣選定在北京營造皇陵,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政治方面。北京是朱棣經營多年的根據地,所以自從他登基起,就計劃者遷都北京,故而皇陵隨之建在北京,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其次,戰略方面。明朝初年,蒙古等的殘餘勢力逃到漠北,成爲明朝北方的一個長期威脅。若身處南京,未免有些鞭長莫及,難以達到控制北方局勢的目的。所以,朱棣遷都北京的同時在北京卜選陵址,是極具戰略意圖的舉措,這對明朝疆域的鞏固也的確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朱棣的決策影響可謂深遠。

永樂五年(公元l07年),永樂皇帝的皇后徐氏去世,朱棣命禮部,,工部及術士風水先生等人前往北京一帶開始選擇萬年吉壤”。先後曾指定潭柘寺,燕家臺,屠家營等處,朱棣都不滿意。後來在江西術士廖均卿的推薦下,選中了昌平這塊風水吉壤。整個陵區東,西,北三面羣山如拱似屏,南面龍山,虎山分列左右,構成天然門戶。陵區大宮門正好建在兩山之間,門裏是一片開闊的盆地。整個陵區以長陵位關鍵,以大宮門一一長陵一線爲中軸線。北面以天壽山爲鎮山,東面有蟒山,西面有虎峪,正和風水左青龍,右白虎的說法。再加陵區內溫榆河從西北蜿蜒流向東南,形成陵區的抱水,的確是一塊風水寶地”。

自永樂七年(公元l409年)正式在此建長陵,到1644年明王朝滅亡,明十三陵的營造工程,歷經了二百多年,從沒間斷。十三陵以時間先後,依次爲:長陵,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慶陵,德陵,思陵。除以上十三位皇帝外,陵內還葬有皇后23人,皇貴妃1人,及殉葬宮人數十人。另外還有7座妃墳園寢和1座太監墓。由於十三陵中的第一個陵是長陵一一永樂帝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因此長陵的中軸線也就是自然成爲整個陵區的中軸線。

(今日十三陵)

1992年,在北京旅遊世界之最”的評定中,專家學者對十三陵的判定語爲世界上儲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羣”。X年7月,明十三陵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明清皇家陵寢的擴展項目。《世界遺產名錄》對它的評價如下:明清皇家陵寢依照風水理論,精心選址,將數量衆多的建築物巧妙的安置於地下。它是人類改變自然的產物,體現了傳統的建築裝飾思想,闡釋了封建中國持續了500餘年的世界觀和權力觀。”

(石牌坊)石牌坊位於神道最南端,建於嘉靖十九年(公元l540年),是陵區的標誌。石牌坊青白石料組裝雕琢而成。體量巨大,其結構爲五間六柱十一樓。其高14米,寬28.86米,是我國現存營造時間最早,建築等級最高的大型仿木結構的石牌坊。牌坊的夾杆石,四面有浮雕,刻有八對獅子滾繡球和十六條雲龍的圖案。

(大紅門)

大宮門是陵墓區的正門,俗稱大紅門”。門向南,分三洞,是陵區的總門戶。它位於虎山,龍山之間一高崗上,距石牌坊1.25千米。門口左右立下馬碑二方,正面刻有官員人等至此下馬”八個字。當時奉旨官員到這裏,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皆由步行進入陵區,否則以大不敬論罪。《大明律》還規定,陵區內一草一木都不得擅動,否則以謀毀山陵”論罪,且山嶺內盜砍樹木者斬,家屬發配從軍”。

(長陵神功聖德碑)

沿中軸線向北距大宮門0.6千米,就是長陵神功聖德碑碑亭。碑亭是重檐歇山式建築,正方形,四面劈門,高約三丈,建於宣德十年(1435年)。亭內是明成祖永樂帝朱棣的神功勝德碑。碑身正面刻的是明成祖長子一一仁宗朱高熾撰寫德神功勝德碑文,碑文有3000多字。碑的背面刻有的是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清高宗撰寫的《哀明陵三十韻》,詳細記述了長陵,水陵,定陵,思陵幾座陵墓的殘破狀況。碑東側刻有清政府修明陵的花費記錄。碑西側刻有嘉慶九年(公元1804年),清仁宗論述明亡國的教訓得失。長陵的神功勝德碑是十三陵唯一刻有碑文的陵碑,其他各陵碑都均沒有刻字。

碑亭四隅各立一座高10.81米的漢白玉華表。這四座華表爲墓前標誌,也是附屬碑亭的裝飾性建築。

大宮門後的大道叫神道,又稱陵道。神道縱貫陵園南北,全長7.3公里,向北直達長陵陵門。在碑亭北側,各有一列石雕羣,統稱石像生。在陵墓前設定石像生的儀制始於秦漢,以象徵死者生前儀衛。此後歷代君王沿用不絕,只是神獸形象和數量有所不同。

(石像生)

明十三陵的石像生沿用明孝陵的規制,但增加了4尊功臣像。長陵石像生以一對石望柱開始,其後800米的神道上排列有石獸12對,石人6對。石獸每種兩對,獅子,獬豸(xiezhi),駱駝,麒麟,馬,象,各四匹,兩臥兩立分左右排列在神道兩側。石獅的形象威武雄壯,凜然不可侵犯。陵前置獅子爲鎮物,用以驅區避邪;獬豸是傳說中象徵公平正義的神獸,它被認爲能辨曲直”,有觸不直者”的能力,在此也起着保護帝王的作用。駱駝爲沙漠之舟,象徵運輸。大象聰明溫和,力大無比,象徵祥瑞,且帝王生前儀仗也多用大象。麒麟,是傳說中的神獸,古人認爲如有麒麟出現,則是帝王有聖德,天下太平的象徵。在神道上設定麒麟有歌功頌德之意。石馬多被置於陵墓前,原因是皇帝生前儀仗中必有仗馬。石人6對,文臣,武臣,勳臣各四人,分別象徵帝王朝會中的各級官員,將軍和有功之臣。這些石聲像建於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

(櫺星門)

石聲像的北端是一座玲瓏別緻的櫺星門。古人認爲聖殿之有櫺星門,蓋尊聖門如天門也”。故用櫺星命名的門成爲一種象徵,比作天宮之門。此處櫺星門爲三開間,門上中間各飾有火焰珠寶,因此又俗稱火焰牌坊”,也叫龍風門。

十三陵導遊詞 篇9

各位,現在我們在定陵地宮的左配殿內,這座地宮是萬曆皇帝和他的兩位皇后,孝端和孝靖的寢宮,它位於寶頂下27米,完工於1590年,至今已有410多年的歷史了,地宮總面積爲1195平方米,分爲前、中、後、左、右五個大殿,這是地宮的左配殿,理論上是放置皇后棺槨的殿堂,但當開啟地下宮殿時,發掘者們發現皇后的棺槨並不在這裏,而且左配殿內是空的,這是怎麼回事兒呢?原來,這是根據明朝的祖制,即雖然地宮設左右配殿,但不用,而是把帝后的棺樽都放在後殿。各位請看,這個大石臺叫做棺牀,棺牀的正中有個長方形的孔穴,那是做什麼用的呢?這個小洞穴名叫"金井",是爲皇帝的"金井玉葬"之制而設。所謂"金井玉葬"就是要在棺牀上設"金井"並放置玉石,這是古代最進階別的葬制,只有帝后才能享用,普通人家即使是進階官員也不能享有這種級別的葬制。"金井"中放的是金子嗎?"玉葬"的玉是真的嗎?其實,金井中的"金子"只不過是一把黃土,在地宮建成後再把這把土放在預留的"井"內,即成"金井",取善始善終之意,美化帝后們都是善始善終之人。另外"金井"中的"金"爲土,而"井"象徵水,即有水有土,而有水就有了生命,有土就有了生命之根基,有了水土就有了江山社稷,故"金井"象徵皇帝在死後仍爲人主,雖死猶生。再說皇帝是龍,龍能上天,也能入地,能屈能伸,設"金井"是爲了接地氣,而井中必有水,若有水,真龍就能復生,重上九天,正是"金鱗豈爲池中物,一遇風動便化龍"。所以設"金井"又象徵皇帝能夠復活,再統天下。那麼玉石是真的嗎?怎麼說呢,那些玉石都是些璞,即未剖開之玉或含玉的石頭,剖開後可能極其普通,也可能價值連城,之所以在棺槨旁放此玉石,既有美好的象徵,又有實際的作用,既象徵高貴,又能起到防潮的效果,避免棺槨及屍體腐爛。那麼,皇帝和皇后的棺槨到底在什麼地方呢?我現在就帶大家去參觀。

(在地宮後殿)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地下宮殿最精華的部分,這裏是地宮的後殿,在開啟地宮時,人們發現帝后的棺槨都放在這裏,中間最大的棺槨是萬曆皇帝的,兩旁的是孝端和孝靖皇后的。兩側還陳放着26個紅漆木箱,裏面放的是陪葬品,當年經過整理,共出土3000多件出土文物,大概包括以下幾種物品,一是帝后生前用過的物品,如衣服、玉帶、冠冕及日用品等;二是帝后們生前喜愛的物品,如寶劍、裝飾物;三是奢侈品,如珍珠、玉石、金錠、銀錠等;四是冥器,如銀酒具、木桶、木馬等。開啟地宮時,由於地宮滲水,帝后的棺槨及裝隨葬品的木箱子已經腐爛,帝后的骨架還在,各位,現在我們看到的都是複製品。您也許要問,後來人們把原來的棺槨及帝后的骨架放在什麼地方啦?在博物館嗎?不幸的是我們再也看不到那些文物了,因爲地宮剛剛被髮掘就爆發了史無前例的革命,這地宮內的文物當然與文化有關,既然有關,某些東西就會成爲"革命的對象",於是倒黴的萬曆皇帝和皇后們被當成地主階級的代表,革命小將們爲將革命進行到底,競把帝后的棺槨擡出並扔掉,將帝后的屍骨付之一炬,多麼慘烈、滑稽又令人回味的一幕呀!倘若時間能夠倒流,我真希望小將們會說:"......曾經有萬曆皇帝的屍骨在我們面前,但我們沒有把它當成文物保護起來,讓它再也無法挽回,人世間最大的痛苦莫過於此,如果再給我們一次機會,我們會說:不能燒!一定要保護起來。如果要讓我們把這些文物儲存的時間加個年限的話,我希望是一萬年......"真的希望這樣的悲劇不要再發生了。好!下面請各位隨我到地宮的中殿參觀。

(在地宮的中殿,皇后的寶座旁,因爲萬曆皇帝的寶座旁地方窄,不利於講解)

各位!這是地宮的中殿,當年被開啟時,裏面有三座漢白玉的寶座,呈"品"字形陳列,現在爲了參觀方便,擺成了"三"字形,萬曆皇帝的寶座雕有云龍圖案,兩位皇后的寶座刻有翔鳳圖案,此外在每個寶座之前都有五個琉璃擺件,即一個香爐,一對燭臺及一對花瓶,稱爲"五供",是專門供奉那些_的人而設。此外還有一個雲龍大瓷缸,它是做什麼用的呢?養金魚的?不可能,也太浪漫了吧!防火的?要是放在木結構大殿內倒是可能,可這座地宮是地地道道的石制宮殿,不可能着火,那麼這些瓷缸是些聾子的耳朵——擺設?當然不是,它們就是人們所說的萬年燈,也叫長明燈,當年裏面裝滿香油,在關閉地宮大門前點燃整座地宮,燈火通明,亮如白晝,象徵大明江山,象徵長明之燈萬年不滅、萬世相傳,不過沒有氧氣怎能長明?所以開啟地宮之時,萬年燈已滅,缸內的油層表面也已經凝固。現在擺在這裏的是複製品,下面我們到前殿去參觀一下。

(在地宮的前殿門口,石門旁)

各位朋友,現在是揭開"如何開啟地宮之門"謎底的時候了,剛纔我們說過地宮的兩扇大石門被一個小夥子在五分鐘之內巧妙地開啟,還記得嗎?

首先請各位看一看我們眼前的大門,這就是當年那兩扇石門,怎麼樣,夠重吧?

門後的這塊長條石就是當時從門後頂住大石門的頂門石,又稱"自來石"。整座地宮中有七扇大門,每扇大門後都頂有一塊自來石,爲什麼叫它自來石呢?是因爲地面上有凹槽,在關門前自來石的下部放在地面凹槽內,斜靠在石門上,石門的背後也有預先根據自來石的高度及傾斜度而做好的凸槽,當關閉大門時,自來石就"自己""來"到了該到的位置,即大石門後的凸槽下,故稱其爲"自來石"。可想而知這自來石不僅從後面頂住石門,而且上有凸槽,下有凹槽,相當穩定。

那麼怎麼可能用5分鐘將厚重的石門開啟呢?俗話說:"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找個合適的工具是最重要的,在開啟地宮大門時使用的是什麼"神密武器"呢?這武器專業術語叫"拐釘鑰匙",怎麼樣?聽起來夠專業吧?其實那"拐釘鑰匙"就是一根綁着鐵絲的硬木條兒。不過話得這麼說:"不管木條鑰匙,還是鐵鑰匙,開啟大門就是好鑰匙",對吧?

下面,我給大家講一講開啟大石門的經過。原來"沒有不透風兒的牆,也沒有不留縫兒的門"開啟地宮的關鍵就在於兩扇大門之間有個縫隙,而且可以插入一根木條兒,工作的程序是這樣的:第一步,將硬木條插入門縫中,輕輕用力將石門後的自來石從門後的槽內頂起,並保持原位置;第二步,輕推兩扇石門,直到能將手伸入爲止;第三步,將綁在木條上的鐵絲做成一個長方形的套,從自來石的上部將其套住,這樣既保證推門時自來石不會從後面翻倒,損壞文物,又不影響進一步推開地宮大門;第四步,一邊進一步推開大門,一邊用力將被套住的自來石往側面拽動,目的是讓自來石的下端出凹槽,失去支點,以便開啟其中一扇大門;第五步,當大門開啟的程度可以鑽進一個人時,下面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現在大家知道了開啟地宮大門的方法了,也就知道了關閉地宮大門的方法,只要反其道而行之便是。

講到這裏大家可能還會有個疑問,你說的輕巧,那麼重的大門怎麼可能會被輕易地推開?其實,地宮的大門在設計上是很科學的,也就是說皇帝雖然不懂科學道理,但這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請看這兩扇石門,從門軸到門沿逐漸變薄,這就使得每一扇石門的重心都偏向門軸,各位還記得一個物理公式嗎?即:動力乘以動力臂等於阻力乘以阻力臂,即重心越是偏向門軸,動力臂就越長,動力臂越長,動力越小,所以人們用不大的力便可以將很重的門推開,怎麼樣?對設計者們的才智心服口服吧?

聽到這兒,有些朋友在興奮之餘多少會有些失望,爲什麼呢?因爲在開啟地宮時既沒有驚險電影裏所描寫的重重機關,防不勝防的暗器,也沒有傳說中的爲了防止營建皇陵者泄露皇陵的祕密而把施工者活埋或封閉在地宮墓穴中的事情,似乎失去了驚險刺激的味道,其實這也很好理解,因爲萬曆皇帝認爲大明江山氣數遠遠未盡,借他們十個膽子也沒有人敢挖皇陵,甚至想都沒人敢想,既是這樣,又何必設機關、暗器,殺死築陵者,而讓天下人恥笑,所以難免讓您有點失望。

好!地宮講解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的合作,現在請各位出——宮——。

十三陵導遊詞 篇10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明十三陵是明朝皇帝的墓葬羣,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的天壽山。總面積一百二十餘平方公里,距離北京約五十公里。這裏自永樂七年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築,分別建在東、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體系完整、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陵寢建築羣。明代術士認爲,這裏是“風水”勝境,絕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選爲營建皇陵的“萬年壽域”。

十三位皇帝陵墓分別爲:長陵(成祖)、獻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憲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慶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景區已開放景點有長陵、定陵、昭陵、神路。

明十三陵全年適宜,但是春秋天氣最佳,北京的春秋不冷不熱,氣候適中,是理想的旅遊季節,尤其是秋季天高氣爽,氣候宜人。

明朝遷都北京後13位皇帝長眠於此,依山而築,分別建在東、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氣勢磅礴的陵寢建築羣,逝者去,陵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