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全書匯>個人>心得體會>學習心得體會>優秀教師學習名師心得體會(精選5篇)

優秀教師學習名師心得體會(精選5篇)

全書匯 人氣:9.23K

優秀教師學習名師心得體會 篇1

透過對《以名師爲師》的學習,讓我在領略名師風采的同時,深刻感受到了名師對學生、對教育行業的愛;感受到了他們身上所凝聚的知識力量;感受到了他們對學生身心發展無微不至的關懷。我爲身邊擁有這麼多業務精、工作能力強、有遠見卓識的同行而感到自豪。在21世紀要做一名合格的老師,尤其是要做一名優秀的老師,這段路還很漫長。在專業上要有所追求,要堅持不懈地腳踏實地地學習,不斷鑽研,才能成爲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現談談我的體會。

優秀教師學習名師心得體會(精選5篇)

首先,教師要無悔於自己的選擇,教師的工作是神聖的,也是艱苦的,教書育人需要感悟、時間、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這種付出是需要以強烈地使命感爲基礎的,是要以強烈的責任心做代價的。一個熱愛教育事業的人,是要甘於辛勞,甘於付出,甘於無怨,無悔於自己的選擇。

其次,教師要熱愛自己的學生。作爲教師,應該關愛自己的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使他們身心全面健康地發展。這種熱愛,應該是溫暖的,是充滿情感的。 愛使教師與學生在相互依存中取得心靈的溝通,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分擔挫折的煩惱。透過學習,我懂得了怎樣去愛學生。“愛”是一門藝術,能愛是一個層面,善愛則是另一個層面。作爲教師,今後我要努力做到能愛、善愛,去關愛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微小的“閃光點”,要愛他們具有極大的可塑性,要愛他們成長過程中孕育出來的一串串的成果。

再次,教師要學無止境。學習對於一個教師的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要審時度勢,把握時代發展的脈博,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實現自身的持續發展。結合自己所教學科,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這些名師從走上講臺的那一天起,一刻也沒有放鬆過學習。正是由於有厚實而廣博的知識基礎,他們才能在教學中深入淺出,揮灑自如。

總之,向名師學習,學習名師對事業執着的精神,愛學生的品格,學無止境的精神,我們只有向他們學習,再加上自己努力去做,自己才能成爲一名合格的甚至優秀的教師,才能成爲名師。

優秀教師學習名師心得體會篇3

身爲一名小學數學老師,我一直希望在我的教學中能讓孩子不再畏懼數學,而且從心裏喜歡它。藉助學校開展的學名師活動,我自學了黃愛華老師的《數的大小比較》一課,感受深刻,可以用三個字來概括:“趣、實、活。”

(一)“趣”——課上得有趣,才能使兒童精神飽滿,興趣盎然,全神貫注,積極參與。

黃老師說:“數學應該是現實的,是生活化的,是兒童樂於做的。”遊戲、競賽能極大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不能僅停留在追求數學課表面的“熱熱鬧鬧”,爲“遊戲”而“遊戲”。我認爲本節課之所以“打動”人的,給人“終身難忘”的,是“數學知識”與“遊戲競賽”的完美結合,有“遊戲”扣人心絃的形式,更有“比較數大小方法”的“內化”。如:老師非常注重讓學生在比賽過程中學生的交流都是“有感而發”,學生的“感受”恰恰是“比較數大小方法”的“內化”。每個場次比賽完,教師讓學生記下比賽“結果”,“數學”地思考。整場比賽後讓組織學生交流、“比較數大小”的方法和體會。數學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遊戲是爲了更爲高效地、生動活潑地讓學生“掌握”和“內化”數學知識。

(二)“實”——上課要讓學生實實在在學好基礎知識,練好基本功。加強雙基是我國傳統的精華,在任何時期都不能丟。

在黃愛華老師這節課中,我驚歎於他恰到好處的設計,精彩的點撥,教學過程中更注重細節化。其實這裏面的環節中細節的處理達到了一種爐火純青的境界。這種細節化的設計結果上升到高的教育境界,才能使教學精彩、實在而又使人折服。在這節課中黃老師精心預設了五個重要的細節

第一,當引出課題時,引導學生自覺地用“數學的眼光”發現並主動提出研究的問題。

第二,在第一輪遊戲抽出千位上的數字之前,適時介入引發學生的熱烈討論。

第三,當學生抽出的數字是6時,教師將卡片倒過來提問:如果我把6換成9呢?

第四,當比賽的結果揭曉時,教師要求學生把比賽的結果記錄下來。

第五,建議學生把決定兩數大小的關鍵數字用圓圈圈起來。

上面五個重要的細節把教學整一條主線連起來,每一個地方都經過精心的設計,教師在教學設計時着眼每一個細小的地方,努力在細微之處見真章。這樣,整一節就體現出一個“實”,我認爲這是一個成功的教師所必須特有的一部分習慣。因此,只有教學中注重細節,巧妙地設計細節,才能上出一節成功的課。

(三)“活”----課堂氣氛活,學生思維纔會活。這樣的數學教學過程是一個閃耀着智慧的過程

黃老師的課堂與學生的對話,是平等的、真誠的、創造的,它能使富有理性之美的數學教學閃耀着人文的光芒。我們的課堂師生對話的過程是一個充滿了不確定性的過程,需要教師和學生運用智慧去面對很多事先無法預料的新問題,需要教師與學生全身心的投入,是一種持續的智力操作。在黃老師的課堂中,黃老師如一位大哥哥,又如一位溫和的智者在和孩子們真誠地交流着彼此對數學的理解。

總之聽黃老師的課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一節數學課看似幾個簡單問題,實則是把抽象的數字與具體的操作有效地連接起來,是學生有效的數學學習和代數思想的滲透。“趣、實、活”互相聯繫,相輔相成。透過一系列的數學思考過程,呈現在大家面前的是教師以其別樣的智慧激活着學生靈動的思考,教師所追求的“引導學生進入真正的思考的創造境界。”這種創新的、富有生命活力的課堂正是我需要學習的。

優秀教師學習名師心得體會 篇2

身爲一名小學數學老師,我一直希望在我的教學中能讓孩子不再畏懼數學,而且從心裏喜歡它。藉助學校開展的學名師活動,我自學了黃愛華老師的《數的大小比較》一課,感受深刻,可以用三個字來概括:“趣、實、活。”

(一)“趣”——課上得有趣,才能使兒童精神飽滿,興趣盎然,全神貫注,積極參與。

黃老師說:“數學應該是現實的,是生活化的,是兒童樂於做的。”遊戲、競賽能極大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不能僅停留在追求數學課表面的“熱熱鬧鬧”,爲“遊戲”而“遊戲”。我認爲本節課之所以“打動”人的,給人“終身難忘”的,是“數學知識”與“遊戲競賽”的完美結合,有“遊戲”扣人心絃的形式,更有“比較數大小方法”的“內化”。如:老師非常注重讓學生在比賽過程中學生的交流都是“有感而發”,學生的“感受”恰恰是“比較數大小方法”的“內化”。每個場次比賽完,教師讓學生記下比賽“結果”,“數學”地思考。整場比賽後讓組織學生交流、“比較數大小”的方法和體會。數學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遊戲是爲了更爲高效地、生動活潑地讓學生“掌握”和“內化”數學知識。

(二)“實”——上課要讓學生實實在在學好基礎知識,練好基本功。加強雙基是我國傳統的精華,在任何時期都不能丟。

在黃愛華老師這節課中,我驚歎於他恰到好處的設計,精彩的點撥,教學過程中更注重細節化。其實這裏面的環節中細節的處理達到了一種爐火純青的境界。這種細節化的設計結果上升到高的教育境界,才能使教學精彩、實在而又使人折服。在這節課中黃老師精心預設了五個重要的細節

第一,當引出課題時,引導學生自覺地用“數學的眼光”發現並主動提出研究的問題。

第二,在第一輪遊戲抽出千位上的數字之前,適時介入引發學生的熱烈討論。

第三,當學生抽出的數字是6時,教師將卡片倒過來提問:如果我把6換成9呢?

第四,當比賽的結果揭曉時,教師要求學生把比賽的結果記錄下來。

第五,建議學生把決定兩數大小的關鍵數字用圓圈圈起來。

上面五個重要的細節把教學整一條主線連起來,每一個地方都經過精心的設計,教師在教學設計時着眼每一個細小的地方,努力在細微之處見真章。這樣,整一節就體現出一個“實”,我認爲這是一個成功的教師所必須特有的一部分習慣。因此,只有教學中注重細節,巧妙地設計細節,才能上出一節成功的課。

(三)“活”----課堂氣氛活,學生思維纔會活。這樣的數學教學過程是一個閃耀着智慧的過程

黃老師的課堂與學生的對話,是平等的、真誠的、創造的,它能使富有理性之美的數學教學閃耀着人文的光芒。我們的課堂師生對話的過程是一個充滿了不確定性的過程,需要教師和學生運用智慧去面對很多事先無法預料的新問題,需要教師與學生全身心的投入,是一種持續的智力操作。在黃老師的課堂中,黃老師如一位大哥哥,又如一位溫和的智者在和孩子們真誠地交流着彼此對數學的理解。

總之聽黃老師的課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一節數學課看似幾個簡單問題,實則是把抽象的數字與具體的操作有效地連接起來,是學生有效的數學學習和代數思想的滲透。“趣、實、活”互相聯繫,相輔相成。透過一系列的數學思考過程,呈現在大家面前的是教師以其別樣的智慧激活着學生靈動的思考,教師所追求的“引導學生進入真正的思考的創造境界。”這種創新的、富有生命活力的課堂正是我需要學習的。

優秀教師學習名師心得體會 篇3

在2月9、10日兩天的寒假政治理論學習,使我更深刻地認識到作爲一名教師,解放思想、不斷學習、更新知識、與時俱進的重要性。隨着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師?這將是我今後必須思考和麪對的問題。因爲,合格教師不是終身的,昨天的合格教師,今天不一定合格。自己只有不斷學習,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理論知識,纔始終是一名合格的教師。

一、更新觀念,終身學習

學習政治理論,提高思想素質。要深刻領會各級黨委政府的有關方針政策,深刻把握重要思想和精神實質,深刻理解各種理論品質,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質。

學習專業知識,提升專業素質。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應用期日趨縮短,知識創新日趨鮮明,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吸取新資訊、新知識、新理念,不斷充實自己,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做到博學多才,與時俱進,學生纔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對所教學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勇於探索,與時俱進

時代的日新月異就是對教師的挑戰,因此,教師要勇於擯棄舊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銳地瞭解新思想,認真地研究新理論,主動地、迫切地學習新知識,開拓進取,更新觀念,始終站在時代的潮頭,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三、愛崗敬業,加強師德修養。

由於教師的職業,是育人、塑造心靈的事業,因此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甚至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時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養,透過言傳身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滲透爲人的道理,幫助學生塑造健康人格,爲他們今後美滿人生鑄造堅實的基石。

四、立足本職,做好工作

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要無怨無悔!爲了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水平不斷提高,要堅持經常學習時事政治、專業理論等;要多聽課,虛心請教。

五、用愛感染學生

“愛是教育的基礎,是老師教育的源泉,有愛便有一切。”要想成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首先要愛學生;其次,愛就不能放棄,假如你放棄一位學生,對整個社會來說,只有千分之幾,對一個班來說只有百分之幾,可是對一個家庭來說卻是百分之百,對一個家庭來說是百分之百的毀滅,所以,我們每天面對的是一個個有着鮮活生活,一個個正在茁壯成長的孩子,我們要把他當作一個能動的人,給他們一個自由的空間,尊重平等地對待他們、關心他們,和他們成爲無話不說的好朋友。我們不能整天只活在抱怨中,有的抱怨學生基礎差,有的抱怨學校條件差等。如吳一凡教師說的,當你不能改變環境,你就適應環境;當你不能改變別人,你就改變自己;當你不能改變事情,你就改變看法。愛,是教育的源泉,是教育的核心。2019年的教育工作,我一直努力走進孩子們的世界,去感受他們的學習與生活,瞭解他們的優點與不足,用真摯的情、濃濃的愛去感染每一個孩子,呵護他們健康成長。

教育是一個長期的又是環環相扣的過程,一個環節出現缺陷就會影響其它環節,從而影響學生的正常成長。因此,教師要立足當今,放眼未來,以苦爲樂,甘於寂寞,充當人梯,爲家長負責,爲學生負責,爲社會負責,爲我們偉大祖國的千秋大業負責。

總之,這次寒假學習培訓,體現了學校領導對我們教師的關心,也體現了學校對教學工作的不斷改進與完善。經過這次培訓,大大激發了新老教師的工作熱情,我相信每位教師都從中學習了許多寶貴的經驗,我也不例外,我會更加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向經驗豐富的老師不斷學習。

優秀教師學習名師心得體會 篇4

她始終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堅守貧困地區40多年,把全部身心投入深度貧困山區教育扶貧主戰場,尤其爲解決貧困山區女孩教育問題,克服種.種困難,建成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

她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立德樹人作爲立校之本,把理想信念作爲育人之基,用紅色教育樹人鑄魂,讓1600多名貧困山區女學生圓夢大學。

她敬業奉獻,長期拖着病體忘我工作,在與時間賽跑和病魔的抗爭中,以實際行動兌現“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的諾言;

她無私無我,給予福利院孤兒和貧困山區女孩母親般的呵護,把自己的工資、獎金和社會各界捐款100多萬元全部投入教育事業,託舉起了貧困山區孩子“知識改變命運”的希望和夢想。

張桂梅,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麗江華坪女子高中黨支部書記、校長,華坪縣兒童福利院院長。

在女子高中,張桂梅和學生一起住宿舍,每天五點多起牀,十二點後才休息。她是校長,是保安,每天檢查水電安全、熄燈與否,趕走路上的蛇,拿着小喇叭催促學生起牀吃飯做操,是嚴厲的批評者,也是和困難學生抱頭痛哭的師長,十多年如一日。

辦學11年來走過11萬公里的家訪,她走進一千三百多名學生家裏。

都是何等艱辛的山路啊!都是些怎樣困難的家庭啊!包車司機都不願去,爬山常常幾個小時,坐摩托車曾顛斷兩根肋骨,早出晚歸兩頭黑,她握住家長黝黑皸裂的手,擦去她們臉上的淚水,“命令”隨行者捐出隨身的錢,脫下外套塞給人家,自己凍成傷寒……

張桂梅說,女高不是普通的學校,是黨委政府和山區貧困羣衆的橋樑。

這十多年來,她把1600多名女孩子送入大學改變命運,這背後是她作爲校長“超人”般的意志和付出。

今年63歲的張桂梅出生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1972年跟着姐姐來到雲南參與“三線建設”。

20世紀80年代後期,她認識了自己的愛人,從中甸到大理追隨他當了老師,伉儷雙飛令人羨慕。不料1995年,丈夫查出患了胃癌晚期,她花光所有積蓄,依然沒能挽留住丈夫的生命。

爲了緩解悲痛,張桂梅決定離開傷心地,申請調動工作,最終選擇了從未去過的華坪縣任教。

到華坪後,張桂梅很快發現,這裏的教育環境和她以前所在的大理相差不少。

有的家長帶着一大包角票交學費;有的孩子只吃飯、捨不得吃菜;有的女孩兒從課堂上消失了,回家嫁人……張桂梅看在眼裏,疼在心裏。

記者:您有什麼辦法讓她們繼續讀呢?

張桂梅:讓村幹部跟家裏溝通,這個孩子我一定要領走,一定讓她讀書。不要你一分錢,我自己出錢。

記者:您掙的錢不是沒完沒了的?

張桂梅:是有數的,那我就自己少消費一點。我這個班50多個人,起碼我不讓我教這個班的孩子因爲交不起書費輟學,我拼老命,一邊教書一邊往回找孩子。

20__年,華坪兒童之家(福利院)成立,捐助方指定讓身爲教師的張桂梅兼任院長。

“兒童之家”收養的孩子中有一部分是被遺棄在福利院門口的健康女嬰,無兒無女的張桂梅成了她們的“媽媽”,兒童之家和民族中學的經歷讓張桂梅萌生了一個想法,籌建一所免費女子高中。

然而,這並不容易,對於大山裏的貧困家庭來說,在經濟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家長往往是兒子優先,犧牲女兒的前途。

張桂梅不僅要扭轉家長的觀念,還要籌集辦學所需要的經費。華坪縣的教育經費本就緊張,專門辦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在旁人看來是太過瘋狂的想法。從20__年起,張桂梅就開始爲這個近乎瘋狂的夢想四處奔走。

張桂梅:我當時很傻,我想這個事情是好事,只要我提出來你肯定會支援。認識的不認識的,我跟你要你都會給一點。

記者:去哪兒要?

張桂梅:滿大城市去要,就像乞丐一樣。那時我是一個優秀教師了,我把所有報道還有證件帶齊了,揹着孤兒院最小的孩子到城市裏面,我拿着我的證明就跟你說,我想辦一所學校,你能不能支援我五塊十塊兩塊都行?

記者:人家給您的迴應是什麼?

張桂梅:騙子,好手好腳你不幹活,普通話還會說,戴個眼鏡你出來騙錢花。

從20__年到20__年,張桂梅每年利用寒暑假到外地籌款,但總共只籌措到一萬元,遠遠不夠開辦一所學校需要的資金。張桂梅一度萌生了放棄的想法。

從20__年到20__年,張桂梅每年利用寒暑假到外地籌款,但總共只籌措到一萬元,遠遠不夠開辦一所學校需要的資金。張桂梅一度萌生了放棄的想法。

然而,天無絕人之路,20__年張桂梅當選黨的xx大代表,到北京開會時,一位細心的記者發現,張桂梅穿的牛仔褲居然破了兩個洞,她開始瞭解張桂梅的故事。

“張桂梅和她的女子高中夢”在全國傳開,來自全國的支援讓張桂梅的女子高中夢有了變成現實的可能。麗江市和華坪縣各拿出100萬元,幫助張桂梅辦校。

20__年8月,華坪女子進階中學建成,9月正式開學,教師工資和辦學經費均由縣財政保障,學校建設由教育局負責。張桂梅擔任校長,並吸引來了其他16名教職員工。

華坪女子進階中學首屆共招收女生100名,絕大多數是少數民族,因爲入學分數沒有門檻,學生普遍基礎較差,成績始終提不上去。

爲了輔導好這些夜晚苦讀的高三學子,張桂梅專門安排了各科老師輪崗答疑,她自己也會全程陪同,時不時提醒學生們注意眼睛、彆着涼了,遇到一些新的題型,她會拿出手機,幫學生搜尋解題思路。

張桂梅:我到山裏面去家訪,她的爺爺奶奶說,孫女讀高中了,我們可以放心地死了,想想知識在山裏人心裏分量是什麼?回學校我就把老師集中起來,我說你們幹就幹,不幹,你們辭職走人。好不容易人家把孩子給我們了,給我教出來最少二本。

這個當時看起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讓不少教師打了退堂鼓,加之學校條件簡陋,建校才半年,17名教師中就有9名提出辭職,只剩下8個老師。

華坪女高的教學工作近乎癱瘓,眼看學校快要辦不下去,縣裏計劃將學生分流到其他高中繼續就讀,並承諾依舊全免費。

心灰意冷的張桂梅整理資料準備交接,但老師們的資料讓她眼前一亮,剩下的8個人裏有6名黨員。

張桂梅:我把這6個黨員找來,我說如果在抗日戰爭年代,這個陣地上剩一個黨員,這個陣地都不會丟掉。我們剩6個黨員,我們能把這塊扶貧的陣地給黨丟掉?我說咱們開始重溫入黨誓詞。我們沒有錢,就在二樓畫了一個黨旗,把誓詞寫在了上面。我們宣誓,沒宣誓完,全哭了。

紅色教育在這裏生根。從那之後,每天早上5點多起牀,夜裏12點後休息,3分鐘之內從教室趕到食堂,吃飯不超過十分鐘。在女高,每件事都被張桂梅嚴格限制在規定時間內。

20__年,華坪女高第一屆畢業生參加高考本科上線69人,綜合上線率達100%,張桂梅交出的成績單打消了人們的疑慮。

從20__年起,華坪女高連續9年高考綜合上線率100%,一本上線率從首屆的4.26%上升到20__年的40.67%,排名全市第一。

張桂梅:我們付出的不是一般老師付出的,男老師結婚,儀式辦完了馬上就回來上課。女老師做腫瘤手術,我說你請假吧,她說醫生說能穿衣服我就回來了,我不請。孩子們拼命刷題,人家說刷題對孩子不好,我們沒辦法只有這個辦法,看着孩子那個樣子我們也難過,這就叫拼了。我不這麼幹,我的學生就上不了浙大,我的學生可以考到浙大、廈大、川大、武大。

記者:那您要付出什麼?

張桂梅:我付出的幾乎是生命,我們這幾乎是用命換來的。

華坪女高佳績頻出之時,張桂梅的身體卻每況愈下,她患上了肺氣腫、肺纖維化、小腦萎縮等10餘種疾病。

盯完課間操,張桂梅終於可以歇一小會兒了,她回到辦公室,吸一吸氧,吃口早餐,再把兜裏的藥吃了。

6年前,因爲胳膊疼得擡不起來,張桂梅停止了授課,轉當後勤。她是校長,也是保安。每天檢查水電安全,熄燈與否,趕走路上的蛇,拿着小喇叭,催促學生起牀吃飯做操。

每年寒暑假她都堅持到貧困山區做家訪,把知識改變命運文化擺脫貧困的理念帶進大山。

張桂梅:也不是不想有自己的生活,只是做着做着把時間做沒了,就把自己的生活忘了。當我走進華坪、走進民中、走進孤兒院這羣孩子當中,實際上我也就走進了貧窮,當時我沒有思想準備,只是說幹一兩年吧,結果沒想到自己一陷進去就沒拔出來。當聽着學生大學畢業在爲社會作貢獻的時候,我們就覺得值了,不管怎麼着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是少,她們後面過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夠了,這對我是最大的安慰。

出名後的張桂梅,自己花錢一如既往能省則省,每天還是乘坐助手的兩輪電瓶車穿過街巷,來往於女中與福利院之間;到醫院看病,仍像過去一樣排隊等候,但如果是孩子病了,她會千方百計“找關係”請最好的醫生診治。

“現在我最大的願望,是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和孩子們在一起,能看到明年女高所有的畢業生都能考上一流的大學,有進清華、進北大的!”向記者說這話時,張桂梅顯得很平靜、快樂。

從1997年發現腫瘤到如今18種疾病纏身,張桂梅沒有退縮、放棄,只有堅守、進取。對自己漠不關心地“冷”,對孩子滿腔熱枕地“暖”。張桂梅20多年紮根華坪孜孜以求的無聲行動,感染、激勵着周圍越來越多的普通人。在人們心目中,她就是華坪精神最鮮活的代言人。

榜樣是最實在的引導,楷模是最新美的氣象。

女子高中黨員教師勾學華,結婚當天還站在三尺講臺上,一直上完當天所有的課,他才匆匆換上禮服趕去散場的婚禮現場;

杜朝仙原先是昆明一所高薪私立學校的老師,一次偶然的機會聽了張桂梅的事蹟,她毅然辭職慕名來到華坪女子高中;

當年因覺得學校管理嚴苛,帶頭辭職離校的陳建華,9個月後又回到學校……

在張桂梅的言傳身教帶動下,全校老師凝心聚力團結一致,努力辦學教學。

優秀教師學習名師心得體會 篇5

透過參加學校組織的政治學習,使我更深刻地認識到作爲一名教師,解放思想、不斷學習、更新知識、與時俱進的重要性。隨着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師?這將是我今後必須思考和麪對的問題。因爲,合格教師不是終身的,昨天的合格教師,今天不一定合格。自己只有不斷學習,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理論知識,纔始終是一名合格的教師。

學習政治理論,提高思想素質。要深刻領會黨中央和各級黨委、有關方針政策,深刻把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xx大”的精神實質,深刻理解共產主義理論與生俱來的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質。

學習專業知識,提升專業素質。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應用期日趨縮短,知識創新日趨鮮明,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吸取新資訊、新知識、新理念,不斷充實自己,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做到博學多才,與時俱進,學生纔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對所教學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時代的日新月異就是對教師的挑戰,因此,教師要勇於擯棄舊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銳地瞭解新思想,認真地研究新理論,主動地、迫切地學習新知識,開拓進取,更新觀念,始終站在時代的潮頭,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由於教師的職業,是育人、塑造心靈的事業,因此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甚至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時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養,透過言傳身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滲透爲人的道理,幫助學生塑造健康人格,爲他們今後美滿人生鑄造堅實的基石。

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要無怨無悔!爲了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水平不斷提高,要堅持經常學習時事政治、專業理論等;要多聽課,虛心請教。

教育是一個長期的又是環環相扣的過程,一個環節出現缺陷就會影響其它環節,從而影響學生的正常成長。因此,教師要立足當今,放眼未來,以苦爲樂,甘於寂寞,充當人梯,爲家長負責,爲學生負責,爲社會負責,爲我們偉大祖國的千秋大業負責。

事業,因此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甚至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時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養,透過言傳身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滲透爲人的道理,幫助學生塑造健康人格,爲他們今後美滿人生鑄造堅實的基石。

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要無怨無悔!爲了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水平不斷提高,要堅持經常學習時事政治、專業理論等;要多聽課,虛心請教。

教育是一個長期的又是環環相扣的過程,一個環節出現缺陷就會影響其它環節,從而影響學生的正常成長。因此,教師要立足當今,放眼未來,以苦爲樂,甘於寂寞,充當人梯,爲家長負責,爲學生負責,爲社會負責,爲我們偉大祖國的千秋大業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