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全書匯>個人>心得體會>學習心得體會>小學端午節心得體會(精選25篇)

小學端午節心得體會(精選25篇)

全書匯 人氣:2.85W

小學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1

在我們的中國有着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端午節了。端午節又稱爲端陽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在人們還在過端午節。

小學端午節心得體會(精選25篇)

端午節源於紀念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相傳賽龍舟是爲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投入江中,是讓魚蝦吃飽了,不再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節的前幾天,爺爺就開始包糉子了。他準備了新鮮的糉葉,一大盆調好醬油的糯米,還有香噴噴的肉餡。爺爺先把糉葉折成漏斗形,抓了一些糯米,均勻地鋪在底下。然後夾了一塊肉餡,放在中間,接着又鋪上一層糯米,疊上糉葉的尾巴,把糉葉的頭折成尖角。最後,把繩子紮好,一個小巧玲瓏的糉子就包好了。爺爺把糉子放入鍋裏煮,一股香噴噴的味道撲鼻而來,我聞了直流口水,爺爺見了,馬上拿出一個糉子,解開繩子,遞給我,說:“好吃狗,吃吧。”我馬上大口大口地吃起來,還不忘評價:“真香啊!”

我們這裏不舉行賽龍舟,但我看見過賽龍舟,真是精彩啊。賽龍舟這裏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蓄勢待發,隨着一陣槍聲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離弦的箭向前射去。在場的觀衆們興奮喊道着加油加油,在爲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裏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划槳,水花到處飛濺。各條龍舟你追我趕的,最後,落後的一號終於追上了遙遙的二號第一個衝過了終點,觀衆們不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

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糉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

小學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2

時值晚春,繁密的枝葉已被春風吹成深綠,再過不久,便是屈原爲國捐軀的日子,人們爲了魚蝦不撕咬他的身體,向河裏投入大量包好的糯米,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紀念屈原成爲了中國的節日端午節。

南方人吃肉糉,在乳白的糯米糰裏放上一顆肥膩的肉塊,我倒不怎麼喜歡這種口味,油腥味掩去了糯米的清淡,失去了原有的滋味。

家鄉的甜糉味道清香,不加修飾,更易品出屈原澄澈真實的想法。晾乾的蘆葦包裹住清香的糯米,偶爾向其中塞入一顆甜棗,摺疊成錐體,綁上纖細的葦杆,載入鋥亮的瓷盤,鍋中沸水掀起一股股白浪,如龍王的怒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斜端瓷盤,大塊濃綠被這波濤淹沒,於是又拿起竈臺上的鍋蓋,輕輕釦下,叫他接受洗禮,散發香氣。

苦痛熾熱的煎熬總是漫長的,待火光熄滅方纔發現,葦杆不知何時變得色深柔軟,棕葉綠得油亮,頗有食慾。撈入盤中,鬆開棕葉之上的束縛,抄起筷子,夾住一端棕葉,慢悠悠地將白玉般的糯米自棕葉退下,忽然眼前一亮,在深綠的糉葉下,糯米光滑的身軀更顯潔白明亮。

放在盤中託在手上,輕捷地將它們擺在桌上,一家人圍坐在方桌几面,面前擺上載着白糖的小蝶,大人身旁附上一杯白酒,夾起糉子蘸少許糖,就着白酒的辣味兒拉起家常,平日工作的勞累一揮即散,彷彿回到古時田園的小家,食物簡潔卻真情四溢,總覺得這就是屈原先生嚮往的生活。滿嘴溢着甜味,嗯,端午的味道。

縱使時間老去,年代老去,我們老去,但有一樣東西永世繁盛,那就是祖國傳統的節日,先人的願望,我們的和諧,將永不散去,端午的味道,真情的味道,永遠都不會改變。

小學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3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如:春節、端午節……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傳統節日中的——端午節。

端午節傳統習俗是吃糉子。快到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着包糉子活動,大人們先把兩片竹葉疊在一起,然後放入糯米等各種調料,包成立體的三角形,再用細繩纏緊。

糉子的口味有很多,如:加糖的,肉餡的,還有加蛋黃的等等就連糉子的形狀也是各種各樣的,如:圓形,三角形……讓我看的眼花繚亂。

過了一會兒,媽媽把包好的糉子拿來蒸,過上半個鐘頭,媽媽把糉子放到桌上,我看到糉子像一個小胖娃娃,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糉子,撥開它的竹葉,我又看到裏面的糯米從肉色變到黃色,我情不自禁的嚐了一口,啊!好吃的無法形容……

忽然,我聽到外面傳來了一陣陣“嘿喲”,“嘿喲”的吶喊聲,我連忙從視窗望出去,只見湖裏的龍舟上一個人在擂鼓,還有八個人在劃漿,而且比賽隊員都整齊有規律地吶喊着,划動着,個個都生龍活虎,並且精神抖擻。看那一艘艘龍舟就像一支支發射出去的利箭一樣向前衝去。在岸上的啦啦隊員們也都大聲的喊着;“加油”,“加油!”龍舟聽到大家爲它喊“加油”似乎變得更快了。

啊!端午節既能吃上美味的糉子,又能看上精彩的賽龍舟比賽,真是趣味無窮啊!我真希望每天都是端午節那就好了!

小學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4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大家都要吃糉子,這是誰都知道的。當然,還不止這一個習俗,還有:賽龍舟、掛香包、採艾篙、喝雄黃酒等。

回想去年的端午節,真讓人難忘!

端午節那天,我們一家三口在家裏準備包糉子。那是我第一次包糉子,既好奇又興奮。看到媽媽拿出早就準備好的原料:有糉葉、糯米、紅棗等。這糉葉又大又長,綠綠的;這糯米又香又甜,白白的;這紅棗又大又圓,紅紅的。光看着這些東西就已經饞得我垂涎三尺。一切準備就緒後,爸爸開始包了,只見他流利地把糉葉捲成漏斗狀,然後把糯米和紅棗塞到糉葉裏,再把上面的葉子折下來,就成了個三角形狀的物體,最後用繩子纏好,一個糉子就做好了。

我看了就說:“這麼簡單索,讓我來包。”媽媽說讓她在一旁給我指導,我連忙搖搖頭說:“不用,不用,我已經會包了,你們就看我的吧!”我先學爸爸一樣把糉葉捲成漏斗狀,可這個卻難倒了我,怎麼樣也弄不好,等我把糯米和紅棗塞到糉葉裏,哪知這個糉葉不聽使喚,一下就蹦開了,糯米和紅棗頓時就灑了一地,我非常失望,生氣地說:“我不包了。”爸爸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剛纔是誰在那說簡單的嘛,怎麼這麼快就打退堂鼓了,遇到困難,就想要逃避。做一件事情,要認真地去做,剛開始做不好,這是正常的,只要你堅持下去,就一定有好結果。”聽到爸爸的話,我非常羞愧,臉像紅蘋果一樣紅。

我重新走到餐桌邊,坐下來後全神貫注地包起來,在媽媽的幫助下,我包的第一個糉子出爐了,看着它,心裏充滿了成就感。是呀!認認真真包的糉子就是漂亮!爸爸媽媽笑了,我也笑了。

去年的端午節,真讓人難忘呀!我不但學會了包糉子,還明白了不少道理。今年的端午節仍然期待。

小學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5

大家一定都知道,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吧?!到了那天,人們就會把早已準備好的糉子葉以及佐料拿出來,精心地包出一個個綠色的四角形糉子,人們再小心翼翼地剝開糉葉,無比美味地咬上一口,嘖嘖,那味,簡直妙不可言!五月初五,端午節這天,各地還要進行精彩的划龍舟大賽,人們邊狼吞虎嚥地啃着端午節的美味佳餚,邊盡情地吶喊着爲湖上賽龍舟的人們加油,喝彩……端午節是快樂的,那麼,端午節的起源是什麼呢?這可是關係到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呢!

屈原是我國古代戰國時期楚國的士大夫,一直以來都受到了當時皇帝的重用,最後卻被_臣所迫,被逼得走投無路,帶着對自己國家的愛忍痛奔到江邊,含着淚揹着石頭跳江輕生了。當楚王知道這個消息後,才醒悟過來,可爲時已晚,我們偉大的屈原,早已跳江幾個鐘頭了,連個屍體都撈不到。極度悲傷的人們害怕屈原的靈魂餓了,便將飯倒入江中,後來又害怕江中的魚蝦將飯菜吃掉,在外面包上葉子做成菱形的樣子,那樣,魚蝦就不敢偷吃了。

後人爲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將乘小舟打撈屍體和將做成菱形的飯糰轉變成了現在的賽龍舟和吃糉子。有的地方還要在那天給孩子的手和腳踝綁上色彩鮮豔的細線,據說那樣可以防止蛇咬,相當於端午節的護身符呢!

端午節,甜滋滋地咬着手上那香氣撲鼻的糉子,目不轉睛地盯着電視上精彩的賽龍舟,眼前猛然閃現出當年屈原滿臉悲痛跳入江中的樣子,一滴淚不覺滑落腮邊——屈原。

小學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6

大江東去浪淘盡,以發代筆留下千年壯舉。

汨羅江邊,殘陽如血。一個高大的背影臨風而立,礦野無邊,孤憐而沒落。驀地,他仰天長嘆“世人皆醉我獨醒”只是心醉醉的心碎。猶記,那一刻抱石投江,哀傷猶如隔世。屈原爲自己找到了歸宿,爲人民靈魂的覺醒與奮起現出了自己的生命!

倚望江水,耳畔彷彿傳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執着吶喊!當縱身跳起的那一瞬間——雷爲你而轟響、電爲你而狂閃、江爲你而咆哮……你沒有淚水,沒有拖泥帶水,只有狂風、閃電、風暴般堅強的意志!你欲用自己單薄的生體去抵擋與喚醒無邊的黑暗。但,失敗了。而在你身後仍然有無數同你一樣有着堅強意志的人,繼你只後他們無不時時刻刻爲着廣大人民利益去與黑暗勢力做着艱難的鬥爭。你手帶刑具,頸系長鏈,腳套鐐鏈,披散着頭髮,雖步行受限,擔心早已隨理想飛出九霄雲外,飛到百姓的身邊去了!你的感嘆激起了世人奮起向上的波濤,給後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人們並沒有忘記你,你的灑脫離去,給愛你的人留下了傷心與難過,他們將你去世的那一天叫做端午節,每年的那一天他們乘着龍舟用葉包上糯米煮好(糉子)撒到江裏給魚兒們吃,希望它們不要吞噬你的肉體。這個紀念活動一直流傳到了今天,我們依然在執行着這項“使命”。

漸漸地人們將吃糉子拋糉子形成一種習俗,每到這一天吃完拋完糉子,人們都要賽龍舟,這意味着人們生活好了,千百年來中國無數愛國人士的願望實現了,我們應該感到自豪和驕傲。可,回首在望,我們爲什麼要過端午節?爲了紀念屈原。我們爲什麼要紀念他?因爲他跳江了。他爲什麼要跳江呢?因爲他愛國,不希望看到國家的衰亡與百姓的痛苦,希望透過他這一跳喚起人們的無知。是啊!可現在的我們沒有戰爭、沒有壓迫,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那麼我們要怎樣去愛國呢?愛國是從心理髮出實踐於生活中的,不是一句口頭禪,也不是看電影。愛國並非只是“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還有更多的是生活中的小事:禮貌待人使我們國家成爲友誼之邦;團結奮進讓我們國家戰勝一個個大災難。你撿起一片垃圾,我不破壞一片綠蔭,這不都是熱愛我們供用的家園——祖國嗎?

端午節,在紀念屈原之後我們應當做點什麼?學習屈原的精神,我們更要“愛國、明理、誠信。”

小學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7

又是一年端午節,往常,過端午節時,都是吃別人包的糉子,今年,我要向鄭阿姨拜師學藝,自己包一次那令人垂涎欲滴的糉子。

我們先把糉子葉洗乾淨,把糉子葉冷凍起來,包糉子之前再把糉子葉拿出來用開水煮一煮,那翠綠的糉子葉在鍋裏翻滾着,不一會兒,糉子葉就煮好了!忘記說了煮糉葉之前要糯米和紅豆提前泡上兩個小時喲,這樣好熟!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了包糉子了。我們先把材料準備好,先把糉子葉的“屁股”剪掉,再拿兩張糉子葉,把它們錯開,窩成一個圓錐形,往裏面放材料,第一層是花生米,再在上面蓋上一層糯米,在放幾個大棗,再蓋一層糯米,在放點葡萄乾,紅豆。再往上面蓋一層糯米。在包糉子葉一蓋,再來個五花大綁一個糉子就OK了。可是,我不會“蓋帽”,於是阿姨有耐心的教起我來了,終於,在阿姨的的悉心教導下,使我這個莘莘學子滿頭大汗的第一個作品終於大功告成了!

我又按照這個方法包了幾個,透過這件事,我明白了只要你付出了,就一定有回報。

小學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8

早上我做完數學卷子後,爸爸媽媽帶我和兩個可愛的妹妹來到了大唐西市兒童遊樂場,我們在遊樂場裏玩了蹦蹦牀、海洋球等,很多好玩的,玩完海洋球以後,我準備出來的時候,撲騰,摔了一跤,因爲地是軟的,所以我當時就說了一聲“沒關係”爬起來又去玩了,有一個像池塘一樣的蹦蹦牀,一開始我還真以爲那是一個池塘,後來我一跳發現池塘裏的水沒有弄溼衣服,我一摸原來只是像池塘,其實是塑料玻璃,我還玩了打槍遊戲,子彈是海綿做的,有紫色和黃色兩種顏色,我打一個狗形狀的板子,只要打中狗,就會得一分,媽媽和清清妹妹負責撿子彈,撿的氣喘吁吁,我來按按鈕,楚楚妹妹來給我往槍裏放子彈,“砰”,一聲槍響,我把子彈按出去了,正好打在小狗的鼻子上,我得了一分,我們玩打槍玩了很長時間,是我覺得最有意思的遊戲,然後我還玩了用腳彈鋼琴,只有8個音,就是“1234567ì”這8個音,因爲音很少,談不了什麼曲子,我就在上面跳了跳、跑了跑。

最後我去玩了照相遊戲,站在腳印上,然後照相機就說一句英語,然後“啪啪、咔嚓”一下給你照一張照片,但這張照片是出不來的,這只是個遊戲而已,玩完這些後,我們去吃肯德基了點了很多很多好吃的,有:漢堡、薯條、雞塊、果汁、玉米棒,我吃的飽飽的,然後爸爸媽媽帶着我們去吃DQ冰淇淋,哇,真好吃呀,我吃的是:草莓香蕉的DQ冰淇淋,一個妹妹吃的是:奧利奧的DQ冰淇淋,還有一個妹妹吃的是:抹茶的DQ冰淇淋,吃完這些,我們就回家睡了一覺,起來以後媽媽說:“下午去姥姥、姥爺家”我們在姥姥、姥爺家吃完糉子、綠豆糕後,回家在電視上看了端午節的節目。

端午節好快樂喲!

小學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9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一大早奶奶去市場裏買了很多好吃的菜回來,給我包了我愛吃的白米糉。我去看了一下菜籃子,裏面還有黃魚、黃酒、黃鱔、黃瓜、鹹鴨蛋。聽媽媽說這就是五黃,今天是要吃這些東西的。但是我一看黃酒,我可不會喝這個,我還是喝我愛喝的果汁吧·!我幫奶奶把艾草放到了大門邊,奶奶說這個是可以用來驅邪避蟲的。在艾草旁邊有一個香袋,我記得每年端午節我都會得到一個香袋掛在脖子上。

我從書上看到說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日子,這一天很多地方的人們都要賽龍糉,可是我沒有機會去蔣村看划龍舟比賽,因爲今天爸爸要上班,沒時間帶我去。不過我可以在電視上觀看。我邀請了我的好朋友高暢一起來家裏吃糉子,在電視上看划龍舟,今天的端午節過得很開心!

小學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10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首兒歌寫的就是過端午節的情景。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端午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族等民族地區。相傳戰國時期,楚國三閭大夫屈原因爲愛國理想不能實現,而抱石投江自殺。人們爲了紀念他,就把他投江日農曆五月初五定爲端午節。賽龍舟、吃糉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據說,龍舟競渡是爲了撈救屈原,把糉子投進江河是爲了餵飽魚蛟蝦蟹,讓它們不去吃屈原的屍體。

在我們水鄉建湖,至今也保留着端午節吃糉子,插艾葉,戴香囊的習俗。每到端午節,奶奶都會從河邊採來新鮮的蘆葦葉,清洗乾淨,先放在水裏煮煮,同時把準備好的糯米浸泡後曬乾。一切都準備好後,奶奶就開始包糉子了。每次她都洗取兩三片葉子,左手捏住葉子的一頭,右手用三個手指捏住葉子的另一頭輕輕地往裏一卷,捲成一個圓錐體,接着在裏面放入糯米,最後用棉線把糉子捆結實。就這樣一個個糉子“寶寶“就誕生了!那些穿着綠衣的糉子在鍋裏煮着,還沒出鍋,空氣中就已飄蕩着葦葉的清香。每次我都會忍不住抓起一個就吃起來。

端午節前夕,奶奶還特意買來艾葉,掛在門上或櫃子上。媽媽便要替我佩戴五顏六色、香味四溢的香囊。

我愛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小學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11

一年一度端午至,又是龍舟飛渡時,我校學生已經將傳統節日作爲自己學習、生活中一項喜愛的活動,爲了引導學生更好地瞭解、喜愛傳統節日,進而提升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識,培養他們的民族自豪感,我校開展了形式多樣以"我們的節日?端午"爲主題的文化教育活動。

一、用心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追溯端午淵源,充分認識"端午節"的有關知識。

學校充分利用國旗下講話、黑板報、宣傳欄等多種方式進行了廣泛宣傳有關"端午節"的知識與資料,同時舉行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透過查閱圖書、互聯網以及向長輩和他人請教等多種途徑,蒐集有關端午節的由來,瞭解這一傳統節日的相關知識。

二、開展各種的活動,豐富"端午節"資料。

1、各班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中隊主題會。

端午節前夕,佈置學生透過書籍閱讀和上網查詢,瞭解端午節的相關知識,並在班會上進行交流學習。20__年6月12日下午,我校利用少先隊活動課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系列主題活動。爲了活動的順利開展,少先隊大隊部對活動進行了部署,分年級開展專題活動:一、二年級以禮貌的生活方式爲主題,宣傳普及衛生防病知識,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三、四年級以"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爲主題,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爭做有道德的人;五、六年級重點講解端午節的由來、習俗,誦讀着名愛國主義名篇佳作以及屈原和端午節的典故等端午節知識,共同紀念了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讓學生傳承愛國主義精神,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增強愛國主義情感。主題活動之後,有的中隊佈置了假期親子活動,讓學生在端午節當天向長輩學習糉子的各種製法。自己動手製作糉子,感受着民俗文化。有的中隊以"我們的節日端午"爲主題,畫一張手抄報……

2、網上學習,傳承傳統文化

此外,學校還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網上主題活動,動員學生參與由"中國禮貌網"開設的"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用心參加"我們的節日?端午"相關節日和愛國知識的網上學習,傳播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個人傳統文化素質。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增強愛國情感,提高禮貌素質,做名副其實的禮貌城市禮貌人。

3、倡導健康防疫,開展除塵活動。

古人把五月端午稱作"衛生月",廣插艾草,以免災去病,端午節成了我國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的大節日。我校結合當前痢疾的流行及我市開展爭創禮貌城市的契機,宣傳健康防疫知識,開展環境衛生教育、健康教育,淨化校園及生活環境,並組織學生到社區進行衛生清潔活動。

在本次活動中,我校充分利用"端午節"這一傳統節日對全體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讓學生走進偉人、瞭解歷史、感受偉人的愛國情懷,培養了學生的愛國熱情。

小學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12

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的。每當到了端午節,人們都要吃糉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艾草、香袋和在孩子的身上寫“王”字,這是爲什麼呢

我在網上查了一下。原來這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和一位楚國大夫知道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最後,他們抱着一塊大石頭跳江了。當地的老百姓知道後,就往裏面扔糉子,希望魚兒不吃屈原的身體,只吃他們扔的糉子。所以就有了吃糉子這個習俗。老百姓到了每年的端午節,都會比賽龍舟,贏了就上岸把糉子扔進江裏,所以就有了賽龍舟這個習俗。那在家門口掛艾草和菖蒲,還有掛香袋和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又是怎麼回事原來是因爲古時候沒有蚊香,花露水和紗窗,所以人們就在門口掛艾草、香袋,在孩子身上掛香包可以防止蚊子、蟲子來咬。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就是蟲子中的國王,蟲子都不能咬他

喝雄黃酒是爲了讓蛇不來咬,就又有這個習俗了。這時媽媽叫我吃糉子。糉子的餡有肉、蛋黃、豆沙、棗子等多種。剝開綠油油的糉葉,裏面就是香噴噴的糉子了!真像一個糉子精靈披着一件綠色的棉襖呢!我要開始吃糉子了,我一口咬下去,啊,糉子真好吃啊!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的心裏,使人陶醉了。我真喜歡糉子呀!可是當我一想起屈原便有一種辛酸。

這個端午節我知道了屈原爲了國家不惜犧牲自己,我也要想像屈原一樣,做一個愛國的人!將來未國家做貢獻的人!真是一個令我難忘的端午節呀!

小學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13

活動號召:屈原的傳說,爭舸的龍舟、帶着藥味的香囊,這些東西在記憶力已經埋沒很久了唯有端午節吃糉子這一風俗,一提起來就讓人覺得津津有味。現在端午節留給我們的除了糉子之外,也許最實際的就是那3天的節假日。所以我們想請大家一起動手做一個能帶來好運的香囊。

一、活動內容

1、現場製作香囊

2、現場進行文化知識的問答。

3、瞭解雄黃酒

4、現場問卷調查——端午節文化知多少

5、小小心理測試——你是哪種糉子

二、活動形式

時間上暫定

場地:公司食堂側門邊

1、製作香囊

民俗學家陳連山撰寫的《話說端午》裏提到:端午節的核心是驅邪除瘟,保持健康。香囊,指裝裹了具有辟邪作用的藥物或香料的袋子。同學們自己剪剪縫縫做出的簡單的具有各種形狀的香囊比起市場上的就很有意義,既可以送給老師同學表達自己深深的祝福,也可以增強動手能力,學學古人的手藝。自己動手DIY禮物特別有意義。然後選出比較優秀的作品給與獎勵。

材料:藥店配的香料(白芷、川芎、山奈、甘鬆、丁香公、沈香、艾葉、佩蘭、薄荷等)、乾花、稻穀殼、絲綿、五彩繩、針、線、剪刀、鉛華紙布料

分配:兩名工作人員在現場給與指導和幫助。爲了給大家創作靈感,我們會展出一些各地有代表性的香囊和吳越研究會會員自己做的香囊。

注意點:針線要注意妥善保管

2、現場知識問答

用回答問題的形式,增加大家對端午節文化的瞭解。

操作:現場兩名工作人員。同學們先抽取幾道問題,答對的有小小的禮品

3、瞭解雄黃酒

其實雄黃酒的概念我們大多數只出現在白蛇傳裏,白素貞喝了一點就現形了,所以可以給同學們一個小小的體驗。雄黃的主要化學成分是有毒的二硫化砷,加熱後經化學反應變成三氧化二砷,也就是砒霜,人飲用後會中毒。所以分給同學們雄黃酒,可噴在牀下、牆邊等角落,以避毒蟲。至於喝的話,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

4、現場問卷

有人說,中國的傳統節日之所以被現代人所淡忘,主要是由於它們的主題都是吃:元宵吃湯圓,中秋吃月餅,端午吃糉子,以至物質生活豐裕後,吃不再那麼重要,節日因此變淡。

三、活動可行性

1、首先指導香袋製作的同學自己花了大量的時間研究這方面的內容,準備了很多好看的小式樣教給大家。

2、端午節期間,市場上會有同步的產品上市,比如艾葉、香料、菖蒲等,到時採購就會比較容易。但我們還是準備好萬一買不到中藥配方的香料,就用有清香的乾花代替。

小學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14

我最喜愛吃糉子了,連看到家門前的竹葉都會想到糉子。

糉子的做法很簡單,先將竹葉洗乾淨然後曬乾,將竹葉折成漏斗的形狀,包上糯米、內餡,最後綁線的步驟最難,因爲只要一個不小心,糉子就會變成奇形怪狀。香菇口味是我最喜歡的,那種咬下去鮮嫩多汁熱呼呼軟又Q的口感和着油飯糉葉香還有媽媽的愛心,真的是世界第一美味!

端午節時爸爸常帶着我們全家去看龍舟比賽,邊吃糉子邊看龍舟的競逐:選手們動作整齊劃一,鼓手奮力擊鼓,奪旗手則伸長了手臂賣力的準備搶奪旗子。現場鑼鼓喧天,羣衆的加油聲如雷鳴般,轟隆轟隆的傳進我的耳裏;各種不同特色的攤位飄來令人的香味,我的脖子上還掛着剛剛買回來的香包,用手摸着它,滿足的呼吸空氣中濃濃的端午氣息。

“端午節”在每年農曆的五月五日,正是炎熱的夏天,各種病媒蟲蚊滋生,百病也開始流行,因此上古人民爲了驅邪躲避瘟疫,而有了端午節的划龍舟、喝雄黃酒、門口掛菖蒲及艾草、身配香包等風俗儀式,以祈求身心的健康平安。後來楚國詩人屈原於端午節投江自盡,演變爲紀念屈原的節日。想了想突然覺得有一點感傷及矛盾,因爲在這同時我們卻開開心心的吃着糉子,不過屈原在天之靈,應該也會爲我們快樂的過節感到高興吧!

咦?是糉子的味道耶!幫我準備好糉子了,那此篇文章就告一個段落囉!我要去吃糉子了。

小學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15

作爲傳統節日的端午,它留給我的美好印象源自兒童時代。

那時的鄉下,每逢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包糉子。糉子好吃,可包起來並非易事,每當媽媽開始着手包糉子時,我便不由自主湊了上去,先盯着她包糉子的姿勢,隨後便比葫蘆畫瓢,模仿起她來。

我先是用左手拿起糉葉並將其彎過來,捲成一圓錐形狀,再用右手向圓錐裏放米,待米放入一定量時,將其壓緊抹平後用棕葉覆蓋嚴緊,再用細線捆紮結實,這樣,一個狀如三角形的糉子就搞定了。雖說這包糉子的工藝並不算複雜,但你可別輕視了這不起眼的手頭功夫。如果我在遭遇媽媽多次數落之後,沒有屢敗屢試的膽識和勇氣,恐怕至今還不會包糉子呢。

包糉子時,如果在糯米中摻入一些大棗、紅豆、花生之類的東西,就可包出口味不同、各具特色的糉子來。媽媽包糉子時,最愛把紅棗摻入糯米以圖大吉大利。媽媽說,吃棗糉多的小孩,聰明伶俐,能早中狀元。因此,每年過端午節,我都沒少吃棗糉,雖說學習在年級不是數一數二,但從小學到初中成績從沒低於前十,這倒是真的。誰能說這其中沒有棗糉的功勞呢?

端午節這天,爸爸媽媽一大清早便起牀,他們除了要把房前屋後仔仔細細地打掃乾淨,還要準備上一頓與平時不同的早餐——煮糉子。

媽媽煮糉子時,還要在鍋裏放上雞蛋、鴨蛋,糉子煮好了。雞蛋、鴨蛋自然也就早熟了。大家吃過拌糖的糉子之後,還必須吃上煮熟的雞蛋、鴨蛋各一個。爸爸說,吃了端午節糉鍋裏煮的雞蛋,這個夏天就不會生瘡;而吃了糉鍋裏煮的鴨蛋,這個夏天頭就不會痛。

其實,端午節這天最忙的應該是我們這些小孩子。天不亮,我們就結伴先去村外的樹林裏找艾蒿,將其拔掉後,在太陽出來之前必須趕回家,然後在門楣、視窗等處,全都插掛上艾蒿。爺爺和奶奶都說這樣做可以驅魔祛鬼,保障家人平安。小孩子做這些事既要起早又要受累,但我們每個人都樂此不疲,並未感覺到累。

如今,又到端午節,坐在考場裏的我,不禁回想起童年時過端午的一幕幕情景來,彷彿那些事就發生在昨天。

小學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16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節終於到了,一家人摩拳擦掌忙活起包糉子。前一天早上,母親和奶奶把泡好的糯米拿出來,洗好糉子葉,準備開始包糉子。

我從來沒包過糉子,於是對母親說:“母親,我不會包糉子,你能不能教教我啊?”母親說:“行,包糉子挺好學的,但是剛開始包很困難,你得耐心點兒。首先,將兩片竹葉疊起來,摺疊成漏斗形狀。注意,卷的時候要儘量地緊,否則煮的時候會漏米。”我跟着母親做,把糉子葉疊成一個漏斗。

“然後放入糯米,但是不要放得太滿。如果喜歡吃紅糉子,可以在裏面放一兩顆小紅棗。”

“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點水,然後將餘下的糉子葉蓋在漏斗的大口上,現在糉子變成了一個三角錐形,再用剩下的糉子葉把糉子裹緊。最後用繩子或馬蘭葉把糉子綁緊。”這一步非常關鍵,說着簡單,做起來難。小小的糉子葉很“調皮”,就是不聽我的話,“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把糉子裹緊時,裏頭總是有米漏出來,氣得我哇哇大叫,最後在母親的指導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包好了一個糉子。儘管形狀看起來不是很美觀,但這是我包的最好的一個了。

下一步,開始煮糉子了。先把糉子整齊地擺在鍋裏,把鍋簾壓在糉子上面,再往鍋簾上放一盆水。最後把水順着鍋邊倒進去,大火煮40分鐘,香噴噴的糉子就出鍋了。

到了端午節這天早上,母親給我係上了五彩線,還囑咐我不要隨便折斷或丟棄,只能在端午節後第一場雨時才能扔掉。母親還告訴我了五彩線的來歷,它象徵着五色龍,可以降伏鬼怪,帶走一切疾病。我們還在門口插上艾草,掛上紙葫蘆,家裏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早上忙完這些以後,今天的主角——糉子,終於登場了!白白的糉子蘸上白糖,真是又香又甜,又軟又黏,好吃極了。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小學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17

端午節是我國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由於託班幼兒年齡較小,爲了能讓幼兒感受傳統節日的氛圍,讓幼兒初步瞭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關物品,結合我園的傳統節日教育的精神,我幼兒園組織開展了“共度端午,揚民族正氣”的主題活動,在大力宣傳端午傳統習俗和衛生常識中我們的幼兒過了一個“文明、和諧、安全、節儉”的端午節。本次活動透過家園合作取得良好效果。

一、環境佈置

主題牆:掛滿糉葉包成的小糉子、香包、彩蛋等使教室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二、教學活動

由於託班年齡較小的特點,我們透過故事、圖片的形式向幼兒介紹愛國者屈原以及糉子、香包等風俗的來歷。

我們的主要活動有以下幾個方面:

1、利用進餐前後及午睡前向孩子們講述了故事《端午節的傳說》《端午節的由來》《端午節的風俗》。

2、學兒歌。同樣利用進餐前後及午睡前的時間,教孩子們學唸了三首既通俗易懂又琅琅上口的兒歌《端午》,孩子們非常喜歡這首兒歌,在短時間內就將兒歌學會了。

3、裝飾製作《小糉子》並用它來裝飾環境。

4、製作彩蛋。在老師的精心組織下,孩子們在在蛋寶寶的身上利用彩紙剪、貼、畫出漂亮的圖案,從製作的的過程中可以看出,孩子們非常喜歡這次活動。

5、考慮到六一家長剛剛來園活動,因次本次慶端午就不邀請家長參加,把家長到園包糉子活動更改爲請家長將孩子在家包糉子、吃雞蛋等端午習俗用相機記錄下來,發給老師,然後在幼兒園交流分享。

6、孩子從家裏帶來端午的食品一起分享。

7、認識各種蛋、蛋製品。

三、家園互動

在活動期間家長都能夠積極配合工作,如帶來了糉葉、蛋袋子、彩蛋、艾葉等等。使我們的活動能夠順利進行。

我們開展這次活動主要目的可以讓幼兒從小了解國家傳統文化,樹立民族意識,培養我們的幼兒過一個“文明、和諧、安全、節儉”的端午節。

小學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18

20xx年6月x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爲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傳承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挖掘傳統節日的深厚文化內涵,xx社區在轄區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活動,現將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1、開展端午民俗文化活動

20xx年6月x日,與組織開展了民俗民風知識講座暨端午節主題班會活動,普及端午知識,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相關來歷、傳說故事和習俗活動,感受傳統節日折射出的濃郁文化氣息,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傳統美德教育。

2、開展關愛互助志願服務活動

20xx年6月x日下午,社區黨總支結合正在開展的全國文明城市複檢工作,積極組織社區居民和志願者開展社區環境衛生專項整治活動,營造舒適、整潔、和諧的節日環境。社區還組織志願者到孤兒、低保戶、貧困戶家裏,幫助他們打掃衛生、整理家務,與他們共度端午佳節,增進人際交往,弘揚社會新風,促進社會和諧。

xx社區將繼續以“我們的節日”爲契機,廣泛開展各項主題活動,大力普及傳統節日知識,積極倡導文明和諧、實用節儉的現代節日理念。

小學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19

今天是端午節,我非常興奮!早上,媽媽帶我去學包糉子。可是,到那裏時,包糉子活動剛剛結束。不過這沒有破壞我的興致,我和媽媽配合,玩了個貼鼻子的遊戲,我們玩得太棒了,得到了一個屬於端午節的獎品——香囊。我還用讚美小丑手藝的方法,贏得了兩個氣球——小狗和愛心。

回家後,我們就把從活動現場領來的糉子煮了當中飯。飯後,從禮品袋裏取出艾草掛在家門口,聽說端午節掛艾草有辟邪作用,更好的是蚊子非常怕艾草的味道。因爲有兩個新香囊,我送了一個給別人,好東西要和大家分享纔好。

這個端午節,我吃了糉子,掛了艾草,送了香囊,玩了遊戲,只差賽龍舟就非常完美了!

小學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20

與現在的端午節相比,總覺得孩提時過得有滋有味。

在艱難度日的那個年代,小孩子們總盼着節日的到來,睡夢裏也會編織出節日裏的那份豐盛和歡樂,因爲,大人們平常都會一分錢掰兩分用,只有節日裏,纔會捨得花錢扯布請人做衣,弄上平時吃不上的好飯好菜。

走在鄉間的路上,你只要看到婦女的頭上戴着一朵梔子花,馬上就會明白,端午到了。梔子醇厚的香氣是上蒼賜予端午節特有的香味,山野裏到處都是,瀰漫了整個天空,嫋嫋襲來,直浸心脾,全身都被這香氣盤活,身上的悶與沉消的無影無蹤。

聞到梔子花的香味,人們便開始按照風俗與程序幹起屬於端午的那份活。於是,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插上了菖蒲和艾蒿,爲了驅蛇,農夫還沿着屋牆撒下生石灰,……。女人們便開始浸糯米,等糯米完全溼透水浸脹後,加上臘肉或綠豆、豇豆等料理,用箬葉包出不同口味的糉子。箬葉的香味從鍋裏的溢出,爬上樹梢,站在屋頂,向正在歡天喜地的小孩們招手,把要快點回家嚐鮮吃糉的資訊傳遞給他們。在各處玩耍的小孩們聞到香味,垂涎欲滴,趕忙回家,在吵着要吃糉子的同時,順勢纏着母親給他們穿早已備好的新衣新鞋子,節日要新求美的想法得到滿足,孩子們又趕忙出戶湊到一塊,熱熱鬧鬧裏把把端午的節日氣氛慢慢推向高潮。

早晨,由於是梅雨季節的原故,三天兩頭地下雨,田間小路和山路十分泥濘,路邊的草都是溼漉漉。節日那天,爲了放神仙牛,讓牛在這天能吃到肥美的草,天邊剛泛魚白,父親便早早地起牀,趕着牛到遠山的山坳裏,把牛繩繞在牛的脖子上,不讓牛繩被山上的樹絆住,任牛在山裏盡情地吃草。接着,父親便迴轉到地裏,撥出新鮮的大蒜,特別是獨子大蒜,回家與母親一起洗好,放進鍋裏,與雞蛋、鹹鴨蛋一起煮。早起的一干兒女穿着新衣,早就盼着吃上難得吃到的珍饈,圍着鍋竈,任新鮮大蒜的味刺激味蕾,站在旁邊,等着蛋熟。

這時,父親從樓上瓢了半碗蔗糖,靜靜地坐在桌旁,吃起糉子,細品箬葉糉子的香味,像是感悟自己一生的得失,讓不經意的時間消失在年輪的罅隙裏,留下那模糊但還能辨出輪廓的時光背影,些許的悵惘,些許的蜜意,盡在脣齒盈滿開來。而我們卻沒有那麼多的顧慮和人生的蹉跎,全然不顧大人們爲了生活而艱難的景狀,只知圍着桌子,過節就要有好吃的,在雞蛋、大蒜、糉子之間找尋那份屬於兒趣的樂子。

節日是屬於男人和孩子們的,農家的女人在節日裏比平時更忙,端午最隆重的就是早餐,一起牀,家務就會讓她累的喘不過氣來。母親沒有時間去理會我們,煮蛋和大蒜、煮掛麪、煮糉子……一個勁地按照端午早餐的程序去做,在家務裏進行生命的跋涉,廝守與飄香搖曳的約定,做出屬於端午節裏那份獨特的韻味。而後纔是到地裏割薯藤、切薯藤、餵豬等之類的活,一直忙過中午,纔有歇腳的工夫。

端午送節是下聘了男女表年是否結婚的關鍵。對於談婚論嫁的女子來說,端午可一個重要的日子,不像現在,隨隨便便地折成錢找包一起付給女方家裏了事。男方送端午節的東西多不多,隆重不隆重,關係女方家的面子問題,因爲本房的至親當日都會端點心到女方家裏,看一看瞧一瞧,議論一翻,女方家拿男方家裏送來的桌子做酒席,擺開桌子,中午大吃一頓,一直到下半響,男方家送禮的人才會客套而去。女方家開始向本家至親派送兩提糉子和一把摺子扇,告知他們女兒的婚事已基本定局,現在等的就是男方家拿八字看日子迎娶過門了。

……過去的端午有回不盡的味道,成了兒時要長大過好日子的一個方向和標杆!

現在的端午,節日的元素正在悄無聲息地快速失去,再也找不到昔日的味道。隨着大都市生活的仿製和年青人的惰性,也許N年之後,鄉村的老人們逝去後,最後的堅守也會被沒有傳統元素的節味所代替,留給後輩的將是不名狀的節日。

傳統的節日,拯救還來得及嗎?不要因爲都市而喪失傳統,也不要因生活的改善而失去真實,保持原味的中國節味那纔是真。

小學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21

我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等等。而今天,我要向大家說說的是端午節。

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端年節,那一天,家家戶戶都包糉子,吃糉子,還會去看賽龍舟呢,十分熱鬧!

傳說端午節包糉子是爲了紀念我國的一位大詩人屈原。人們會將包好的糉子投入江中,是爲了以防魚吃掉屈原的屍體;賽龍舟也是爲了驅趕魚類。

午飯過後,媽媽、婆婆、阿姨一起搬着幾個凳子到外面,還搬了一大盆糯米和各色各樣的餡兒,有豆沙餡兒、紅豆餡、蜜棗餡等。說是包好了給鄰居家的老奶奶,老爺爺吃幾個,再分幾個給親朋好友吃,剩下的就自己吃。也是呢,懂得分享纔會更快樂!

“加油,加油!”這震耳欲聾的聲音到底是從哪裏傳出來的呢?原來啊,浦陽江上在賽龍舟啊。共有五支龍舟,參賽選手們緊張地準備着,只聽着一聲號令,這五支龍舟如離弦般地飛出去,槳手們都個個都身強力壯,並有節奏地划着般,當船槳接觸水面的一瞬間,江面就濺起了白色的浪花;鼓手站在船頭,用盡全身力氣敲着鼓,控制着船速度;舵手,站在船尾掌控着船的方向。江岸兩邊的觀衆人山人海,屏息凝神地關注着這場比賽,有些人還大聲吆喝起來:“加油!加油!要追上來了!”還有些小孩子都圍着江邊跑來跑去,別提有多高興了。因爲看到了如此熱鬧的`賽龍舟比賽,老人家的臉上也露出燦爛的笑容。

端午節,實在太有趣了,對了,我還得回家吃香噴噴的肉糉呢!

小學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22

端午節前兩天,我們昂立作文學校組織一個大型親子活動。我們每個人都興高采烈,非常興奮。

在活動開始前,我卻睡過了頭,差點錯過了整個活動。當我剛到達活動地點時,幸好活動纔剛剛開始。我一進去就找到位置,趕快坐下來。正聽老師講到: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是爲了紀念楚國大夫屈原。賽龍舟,飲雄黃酒,包糉子,懸艾葉菖蒲,懸鐘馗像,掛荷包,佩香囊等,都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

我聽完老師講完後,已經想躍躍欲試了。老師又講到:孩子們,座位後面是製作香囊的地方。請你們和家長一起製作香囊吧!老師話音剛落,爸爸小聲的對我說:“兒子,快過來。”我跑過去一看,哇!原來爸爸已經將香囊做好了。爸爸拿着他所製作的香囊,表現的很得意。我趕忙把頭伸過去,讓爸爸給我戴上。爸爸卻說:“現在不行,待會兒,活動開始了,再戴吧!”我問到:“什麼活動?”爸爸剛要說,老師卻打斷了。“請孩子們走到你們最愛的人面前,讓他們爲你佩戴香囊。”我又把頭伸了過去,爸爸這次給我戴上了香囊。戴完後,我的心裏充滿了幸福感。

下一個活動是爲自己的媽媽繫上藍絲帶。我心想:我媽媽的學生正在考試,所以她纔沒有到現場來。想着,我的臉上不禁流露出失望的表情。

下個活動是誦讀屈原的經典詩詞。當我們讀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老師說這兩句是《離騷》中的千古名句,被後人廣爲傳頌。

最後一個活動是“快樂尋寶”。老師說:“現在會有人給你發一張代金券,你們的任務就是找到更多的卡片,從而獲得獎品。快樂尋寶,現在開始!”我等老師說完後,就瘋狂地尋找卡片,可是我一張也沒有找到。最後,我懷着失望的心情回到了座位上。

這次大型親子活動,雖然我沒有獲得獎品,但卻令我印象深刻。這個端午節活動告訴了我要愛國愛民,忠貞不二。

小學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23

“濃濃端午情,悠悠艾草香”。今天我們奇趣作文班的同學來到了富蘭城堡歡慶端午節。

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屈原就是在這一天投身汨羅江的,當時的百姓就在那一天坐着船往河裏扔糉子,倒雄黃酒,據說是爲了不讓水裏的蛟龍、魚、蝦等傷害屈原的真身,後來這些就演變成了端午節的習俗。

我們瞭解了端午節的習俗,接下來就該製作和佩戴香囊了。

媽媽從成堆的香囊裏挑選一個綠色的香囊。綠色香囊象徵着學習、生活謹慎細緻,我想這綠色的香囊代表着媽媽對我的期望。媽媽精挑細選了艾葉、菖蒲、薄荷等香料,然後小心翼翼地把它們放在香囊裏面。我看了媽媽一眼,只見她目不轉睛的盯着香囊,非常熟練地把香料裝進了香囊,她的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香囊做好後,媽媽鄭重地把香囊戴到我的脖子上,並意味深長的望着我,眼裏滿是期望。

父母爲我們佩戴好香囊,接下來就是我們爲父母系上藍絲帶。藍絲帶代表着感恩、鼓勵、關愛。

我精心的挑選了一條藍絲帶,默默地走到媽媽的身邊,鄭重其事地把這條藍絲帶系在了媽媽的手腕上。“媽媽,感謝您一直以來對我的關懷。”我說。媽媽沒有說什麼,她的臉上露出了滿足、幸福的笑容,我分明看到了媽媽眼角里的熱淚。

繫上藍絲帶後,就到了我們最喜歡的環節——快樂尋寶。徐老師宣佈了一些規則,我們就如潮水般涌向了藏寶地。因爲同學們衝得太猛了,一個個像脫了僵的野馬,我落在了後面,但是我沒有放棄。我仔細尋找每一個地方,但最終還是一無所獲。

雖然這次活動我沒有尋找到寶貝,但是我學到了很多有關端午節的知識,這個端午節我過得非常快樂。

小學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24

去年的端午節。在老家,我舅舅參加了我們老家的賽龍舟。他是最後一名。他上龍舟之前,還給我們打了個招呼。賽龍舟開始了:舅舅將槳在水裏劃的水花四濺,也不顧頭上的汗,就拼命的劃。兩岸的人民震天動地地喊着:“加油!”龍舟在不斷的滑行。岸上的人們是人山人海啊!

到了比賽中間,大家喊累了,就靜靜地看着比賽,似乎無人在喊叫。但只有人在拍手。表弟們拍的手都紅的要死。到了比賽中間,舅舅在的那艘龍舟速度減了不少,大概留在最後衝刺。可我估計應該衝刺不了,因爲,龍舟只有劃纔可以遊動,不劃,就倒了下去。

比賽中間,也是很難劃的,只能奮力地劃。水花不斷地濺到了各位選手的衣服上,只剩下“咚咚咚咚鏘”的聲音了。我們都停止了拍掌,等着比賽的結尾,突然有兩條龍舟劃地飛快,我舅舅所在的那艘龍舟馬上在後面趕。兩岸的人們開始快活地喊叫起來了。又是震天動地,喊的耳朵都“聾”了。比賽馬上接近結尾,龍舟更是加快了速度,我舅舅所在的那艘龍舟,保持着第三名的速度。所有龍舟只奔目標,“咚鏘”“咚鏘”“咚咚鏘”的聲音敲響了。龍舟們到得了目標,我舅舅那艘龍舟是第三名,共有4艘龍舟,這個成績還是相當的不錯的。

小學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25

看龍舟,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即將到到來。賽龍舟,它不僅僅是一項體育運動,更展現了不怕苦、不怕累、團結一心、奮勇前進和永不言敗的精神。作爲黨員幹部,必須要有“賽龍舟”精神。

要有破除形式主義的實幹精神。賽龍舟緊張而刺激,賽出隊員風采的同時,總讓人覺得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便已定勝負。然而千里之行,始於跬步,對於參賽選手來說,一槳一槳成就他們的賽途。黨員幹部更應該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面對脫貧攻堅、疫情防控、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等諸多領域問題,要堅決摒棄“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裏算哪裏”的心態,牢固樹立“當官不爲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的精神追求。基層黨員幹部要樹牢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至上,紮紮實實做好爲羣衆幫難解困工作。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收官之年,要立足“兩不愁三保障”,解決人民羣衆之所需,苦幹實幹補齊發展短板確保真脫貧。

要有敢於擔當、勇往直前的精神。賽龍舟時千帆競渡、百舸爭流的景象甚是壯觀,也展現了參賽者你追我趕、永不服輸的拼搏精神。現在有些黨員幹部隨着參加工作時間的增加、工作環境的變化,幹事創業、奮發有爲的勁頭有所減弱,工作缺乏闖勁、拼勁精神,這是必須要堅決捨棄的思想。廣大黨員幹部要不忘初心,擼起袖子加油幹,面對各種困難、風險和挑戰,必須要有“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拼勁,要時刻保持昂揚的戰鬥力和精神氣兒,奮勇當先、不甘平庸,不斷挑戰自我、砥礪前行,爲打贏“三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懈奮鬥。

要團結大家,集中力量辦大事。“賽龍舟”精神的核心在於團隊合作。一個單位發展的好壞,靠的不是某個人的成績,而是得靠全體成員的齊心協力。作爲黨員幹部,就應牢固樹立團結意識,時刻以大局爲重,堅決做到一切行動聽指揮,不得自由發揮,只有團結一致、勠力同心,才能高質高效地完成工作。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團結一心,努力讓基層各項工作落實落細,讓中國這艘巨輪乘風破浪、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