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全書匯>工作>彙報體會>情況彙報>教體局教育發展情況彙報大綱

教體局教育發展情況彙報大綱

全書匯 人氣:2.48W

我縣教育的落後局面,是多年來問題的積累、積澱造成的。振興教育不能急於求成,對汝南教育目前現狀應多鼓勵、多支援,不要求全責備。要加快汝南教育的發展、解決制約汝南教育發展的困難和問題,需要縣委、縣政府從政策、環境、資金和信心方面給予支援。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把汝南教育發展好、建設好,信心源於縣委、縣政府的政策支援,源於縣直職能部門和鄉鎮黨委、政府的環境支援。只要我們撲下身子,紮實工作,從基礎抓起,逐步積累,6年之內我們一定能達到爭先進的目標。

教體局教育發展情況彙報大綱

一、發展目標:

圍繞“一年調整、三年突破、六年爭先”的發展目標,確定了“抓班子、帶隊伍、整合資源、提高質量”的總體思路。透過抓班子,實現初中、小學校長全員競爭上崗。帶隊伍,激活高中、初中、小學教師隊伍。抓調整,結合新城區建設和農村中小學佈局調整,高中、初中向縣城聚集,小學向鄉鎮聚集,新增教育資源向縣城聚集。3年內在新城區建設1所普通高中、1—2所初中、2—3所小學;在中心集鎮規劃和孝初中等10所示範性初中;小學實現合理佈局,推進城鄉師資均衡和教育質量大幅提高。

縣委、縣政府要把教育擺上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制定《加快汝南教育發展的決定》或《汝南教育發展中長期規劃》,成立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牽頭,教育、發改、人事、編辦、財政、監察等部門組成的教育工作議事組織,定期召開會議,解決教育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

二、建立教師正常補充、人員流動機制

縣政要協調教育、人事、編辦、財政有關部門制定措施,促進教師合理流動。

1、激活教師隊伍。立足當前,着眼長遠,用2—3年的時間,整合我縣教師隊伍結構。把汝南高中、汝南二高不適應高中教學的教師充實到初中任教;把不適應初中教學的教師充實到小學任教。從外地普通高中在職教師中招聘39名35歲左右的骨幹教師,充實到我縣高中教師隊伍(其中汝南高中21名,汝南二高14名,雙語學校4名)。縣解決編制和工資,津貼、補貼和安家費由學校自己解決。短期內能快速提高我縣高中師資水平和教育質量,提高高考升學率,提升教育形象,擴大教育影響,激活全縣教師隊伍。

2、推行校長競爭上崗制度。今後中小學正、副校長崗位空缺一律實行競爭上崗。採取自薦、資格審查、競職演講、答辯、民主測評、組織考察、任命等方式,在全縣教育系統內公開選撥,聘期三年。對新聘的中小學校及中心校正副校長實行任期目標責任制,完成任期目標的,繼續聘任;完不成任期目標的,不再聘任;對不勝任工作的隨時解聘。

3、增加縣教研室的力量。隨着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實施,教學研究和教育科研必須同步。高中教育是我縣教育的視窗,提高高中教學質量,更應加強對高中的教學研究、教改實驗、教研活動、教學評估等方面的指導。目前我縣教研室只有一名高中物理和一名高中英語教研員,其它學科教研員均爲空缺,根本無法開展正常的教研活動,需要在招聘高中教師時招聘補充7名高中教研員,加強高中教學指導。

4、加大對教育的投入。縣財政每年要安排專項資金,獎勵在高、中招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學校和教師,高招獎金每年60萬元,中招獎金每年20萬元。全縣要每兩年評選10名有突出貢獻教師,每人獎勵XX0元;每兩年評選10名優秀中小學校長,每人獎勵10000元;每年評選高中、初中、小學學科帶頭人、優秀骨幹教師、優秀青年教師、師德標兵各30名,每人分別獎勵5000元、3000元、XX元。

5、精簡鄉鎮中心校超編人員。將各鄉(鎮)中心校人員分流,充實到教學第一線,這項工作正在進行。已把三個撤併鄉(鎮)中兩個條件成熟的中心校合併。

三、加快中小學佈局調整,整合優化教育資源

學校佈局調整是全縣教育發展的大事,要與新城區的發展方向、服務於新城區的建設相結合,要與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相結合,要與教育教學的實際相結合,要與解決中小學教師缺編實際相結合。目前我縣農村中小學點多面廣,學校規模小、辦學效益差。部分學校生源不足,建制不全,教師缺編嚴重。存在初中歷史、地理、政治等學科由主科教師兼任,小學英語、美術、音樂課程基本沒開,甚至教師包班現象。縣政府解決800——1000名教師編制,縣財政有困難,唯一的途徑是進行教育資源整合,調整學校佈局。而我縣農村中小學佈局調整工作雖已開展十餘年,但基本沒有實質性進展。原因是存在各方面重視不夠、政策不明確、缺少上下左右聯動機制、工作沒有連續性、規劃不慎重、不願觸及矛盾、人爲因素多、資金沒有保障等問題。要改變這一現狀,需要縣委、縣政府政策支援。

1、農村初中。按照教育部要求“高中向縣城集中,初中向中心鎮集中,小學向鄉鎮所在地集中”的原則,結合城市建設規劃和人口增長趨勢,科學調整農村學校佈局,積極穩妥地推進師資均衡,逐步吸引農村中小學生到縣城就讀。用2—3年的時間,把部分鄉(鎮)存在的二所或三所初中逐漸合併成一所,按年級分校區就讀。既可解決兩校或三校爭生源、農村初中教師缺編和學科不配套的問題,又能騰出初中校舍辦農村寄宿制小學。隨着城市規劃調整,三門閘、三裏店初中也要擴大辦學規模,更名爲汝南縣第幾中學,部分農村初中學生也可以向縣城新區學校集中。

2、農村小學。根據汝政辦[2010]43號檔案“2010年撤併54所小學、2010年撤併44所小學、保留農村全日制完全小學152所、建設寄宿制小學38所”的要求, 2010年前各鄉鎮根據本鄉鎮實際撤併2—3所在校學生不足200人的小學,2011年前完成98所小學撤併任務。高年級學生向由初中騰出所辦的寄宿制小學或向縣城新城區新建小學集中,只保留部分低年級教學點。可以解決農村小學教師缺編、學科不配套、課程開不齊的問題。

3、新城區和農村初中視窗學校建設。隨着城市規劃調整、新城區建設速度加快、城市人口的增長和農村中小學校資源整合,將會有大量的農村學生到縣城就讀。根據新城區開發建設,科學規劃學校佈局,預留學校建設用地。住宅小區和新建中小學校要同步規劃、同時建設、同時交付使用。2011年前要新建一所高中(搬遷汝南二高)、1—2所初中、2—3所小學;2015年前力爭再新建一所普通高中、兩所初中、三所小學。全縣普通高中達到4所、職教中心一所、新城區初中5—6所、小學5—6所、民辦幼兒園2所,把大量的農村中小學生吸引到縣城上學。在中心鄉(鎮)規劃縣一中、縣三中、和孝初中、老君廟初中、留盆初中、梁祝初中、金鋪初中、三門閘初中、王崗初中、官莊初中10所學校爲示範性初中,既可優化農村教育資源,又可實現視窗引領、示範帶動。

4、調整縣城學校佈局。搬遷二高,將在校學生生源不足卻擁有134名教師的汝寧鎮一中、二中與縣三中合併到二高,恢復汝南縣第二初級中學。老君廟高中、馬鄉職高、縣城撤併學校和其他被撤併學校校產透過多種形式予以盤活,盤活資金用於新學校建設。

5、大力發展民辦幼兒教育。辦好縣直幼兒園,以引導、示範全縣學前教育。將學前教育推向社會,鼓勵幼兒園吸收社會資金合作辦學,同時加強對民辦幼兒園的規範管理,不斷改善辦學條件。

四、加快縣職業教育中心建設

統籌縣域職業教育資源,調整職業學校佈局,將馬鄉職業高中(汝南縣第一職業中專)、老君廟高中、縣衛校、縣農機校、農廣校、中華會計函授學校及其它公辦職業教育培訓機構的資源整合,在實驗中學原址建立120班規模、在校生6000人、總投資8000萬元的汝南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學校建設分三期完成:一期工程投資3000萬元,完成40班規模、可容納XX名學生所必需的教學、生活用房;二期工程投資3000萬元,完成40班規模、可容納XX名學生所必需的教學、生活用房,並添置部分專業實訓設備;三期工程投資XX萬元,完成校區所有規劃項目及實訓設備投資,全部建120班規模的示範性職業學校。

五、扶持和鼓勵社會力量辦學

根據我縣目前狀況,依靠縣財政在新城區辦學有困難。縣委、縣政府要加大對民辦學校的獎勵和扶持力度,設立民辦教育發展專項資金,用於獎勵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及爲促進民辦教育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人事和教育部門要制定相關政策,允許教師在公辦與民辦學校之間按程序合理流動。根據需要委派公辦學校校長、骨幹教師到民辦學校工作,不辦理人事關係,基礎工資仍由財政發放,獎金福利由所在民辦學校承擔,期滿後可返回公辦學校工作。民辦學校教師在職稱評定、評優、評先等方面享有與同級同類公辦學校教師同等待遇。大力扶持民辦學校做大、做強,爲汝南教育和新城區建設提供更多樣、更優質、更具特色的教育資源。

六、規範對學校檢查和收費行爲

目前縣直職能部門對學校的亂檢查、亂收費、亂罰款現象嚴重,要從嚴懲處對教育和學校的“三亂”行爲。各部門、各單位到中小學進行各種檢查活動應統籌安排,每年進行一次綜合性檢查,事先通知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統一做好安排,避免重複檢查和多頭檢查。除治安、消防、安全、食品衛生等違法、違紀案件以外,不準到學校檢查、罰款、收費。經批准的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原則上“只糾錯、不罰款”,監督學校及時整改。

七、具體工作日程安排

在抓好教育教學常規工作的同時,重點抓好以下重點工作

2010年11月 完成三個撤併鄉鎮中心校合併工作。完成17個鄉(鎮)中心校超編人員分流工作。制定中小學校校園管理等9項管理制度,規範工作程序。

2010年12月 召開農村小學佈局調整動員會,啓動農村小學撤併工作。

2010年2月 引進普通高中骨幹教師。

2010年3月 農村小學整合、撤併。

2010年5月 招聘初中、小學教師220名左右(其中初中教師60名左右)。

2010年6月 做好高招、中招工作。

2010年7月 將部分鄉(鎮)存在的二所或三所初中合併爲一所初中,讓學生按年級、分校區就讀。

2010年8月 初中、小學校長競爭上崗。

TAG標籤:#大綱 #情況彙報 #教體局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