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全書匯>工作>彙報體會>經驗材料>淺談紀律教育示例

淺談紀律教育示例

全書匯 人氣:1.69W

著名的教育家馬卡連柯說:“紀律是集體的外貌、集體的聲音、集體的靈魂和集體的信念。”他告訴我們,紀律對集體是多麼的重要!然而,對於班主任來說,是知其重要,而不知如何教育。是的,在一個班級裏,總有那麼幾個行爲放蕩、自由散漫,而又蠻橫無禮的學生,他們每天惹事生非耗費了班主任的大量精力,也牽制了班主任去開展集體建設更有價值的工作。面對這種情況,很多班主任都會想到用“禁令”來維持紀律,用“威嚴”去壓制學生,然而,事情卻往往是事與願違,令班主任慨嘆“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這是爲什麼?

淺談紀律教育示例

俗話說:“法越嚴,計越深”,如果班主任靠“禁令”來鞏固所謂的班級紀律,會有兩種情況出現:第一是管得越緊,學生也越會想出更巧妙的辦法來對付。結果由此養成學生的一種極壞的品質——弄虛作假,喪失真誠,成爲一羣“虛僞”者。第二是“禁令”果真把學生“管”起來了——學生們整日毫無生氣、低眉順眼、唯唯諾諾,成了一羣無思想無個性無創新思維的“馴良”之輩。懂得教育的人都明白,這兩種結果都不是教育的目的,是教育的失敗!那應該怎麼辦?下面就本人的經驗談談如何對學生進行紀律教育的方法。

一、對於紀律鬆懈的學生,不要老是想着如何向他們提出警告,如何給他們“一點顏色瞧瞧”,而要想方設法希望學生自己想到:“教師們是從不遲到的,他們都遵守時間;教師們上課總是精神抖擻的,從不萎靡不振的……因爲紀律教育中班主任的榜樣作用,本身就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沒有這種榜樣作用,還有什麼資格嚴格要求學生呢?

上學期,班裏的小堅同學開學時總是以種種藉口上課遲到,來到學校了還在小賣部裏拖拖拉拉不肯上教室,因此,我給了他一個任務:記錄老師的到教室的遲早情況。由於當老師監督員的“官”,他高興之餘也很積極去做,一週之後,我叫他向我彙報情況,他讚歎地說:“老師你真守時,從沒有遲到過!”我立刻抓住教育時機:“老師能做到的,相信你也能做到!要不,我們來個比賽,一學期下來,看誰沒有遲到過,好嗎?”他爽快地答應了。結果,期末時,我們都沒有遲到過。

二、批評學生時,要注意說話藝術,要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並非在責備我,而是在替我着想。這不僅僅是談話的藝術問題,更是我們工作的出發點。爲什麼我們的談話常常會引起學生的反感、頂撞?原因是我們常常擺出一副教育者的架子提示學生:“我是教師,你必須聽從我的教育,按我的要求去做。”這其實是濫用了“教育的權威”,把教育變成了“教訓”。

有一個學生,上課時在偷偷吃香口糖,爲了不中斷講課,我當時沒有 立刻制止他,而下課後,我找他談話時我遞給他一份《小學生守則》,嚴厲地對他說:“認真看一遍守則,告訴我,你剛纔有沒有違反紀律?”當他面露悔色時,我隨即又改換了一種語氣說:“我並不是在生你的氣,我只是想和你好好談一談。要知道,學校的紀律都是爲使你們將來走上社會後能很好地和他人相處而制定的,假如在緊張工作時,或在氣氛嚴肅的會議期間,你也習慣性地若無其事地吃東西,人們會怎麼評價你?好好想想吧!”也許是我這種從替學生切身利益考慮的教育方法,使學生樂於接受,從此那位學生再也沒有有同類的違紀事例發生。

三、學生有違 紀現象時,不要給學生判“死刑”,要以教育爲目的,把學生看成是一個可造之才,給予其機會與信心,最終落實到把紀律教育轉化爲學生的自覺紀律。因爲從哲學的角度分析,人與事物一樣,都是具有“質變”與“量變”的過程,看待人應從發展的眼光,希冀的目光;從心理學角度看,人都有複雜的心理變化過程,但信念是一個人前進的源動力,如果你給學生判了“死刑”,他的心已死,一切要求進步的內外因素都已經消失,最終只能成爲“階下囚”。

曾經有一個學期,我實施了“誰有嚴重違紀的,一票否決,期末不能評獎”的制度,因此,這個“死條例”制度在班中起了半個學期的作用,天生活潑好動的學生們終於熬不住了,已經在我的“威嚴”下收斂了不少的頑皮王小聲還是與同學打架,被氣怒了的我給了他“一票否決”。本以爲這樣“殺雞能儆猴了”,但我想錯了,打那之後,小聲的違紀事件接踵而來,我煩惱不已憤怒至極,最後找他來質問:“你到底要犯多少次錯誤才收手?”他直言道:“領獎已無望,犯一件錯事與犯一百件錯事都沒有區別。”他的話點醒了我,原來是我的“一票否決”所至!於是,我在班中出臺了一條新規定:做三件好事可以與一次違紀相牴觸,做一件好事可以加五分。也就是說“一票否決”不是“死刑”了,做好事有獎勵了。沒想到這一招“將功贖罪”與鼓勵辦法還真靈,不出一星期,班中的好人好事層出不窮,有人問我:“你給學生施了什麼法?”而最令我想不到的,幾星期後,小聲做好事五件,那難道不是教育的成功嗎?

許多教師都不無憂慮地慨嘆: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了!也許事實確是如此,因爲社會在不斷變化,人的思想也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不斷地變化,所以老師的教育方法、手段、觀念也應不斷更新。而我相信,只要教師們能憑着一顆奉獻之心,定能與時俱進,桃李滿天下!

TAG標籤:#紀律 #教育 #示例 #淺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