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全書匯>工作>工作總結>思想工作總結>鄉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總結

鄉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總結

全書匯 人氣:5.18K

XX年是實施“xxx”規劃的最後一年,也是基本完成災後恢復重建任務的關鍵一年。我鎮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堅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xxxx”重要思想爲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刻領會xx同志在全國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經驗交流會上的講話精神,切實履行黨的xx大賦予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職責和使命,爲未成人健康成長營造了良好的思想、輿論及社會氛圍,現簡結如下:

鄉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總結

一、強化領導,健全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體系

(一)健全了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堅持聯席會議制度,每半年召開了一次工作會,每季度召開一次聯席會,充分發揮未成年人牽頭責任單位學校工作積極性,開展特色鮮明的活動。堅持以《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測評體系》爲依據開展工作。堅持社會監督制度,聘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社會義務監督員,公佈投訴舉報電話和信箱,充分調動廣大羣衆參與監督的積極性。做好創新案例的收集、上報工作,堅持工作資訊報送制度,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資訊的收集、編髮和報送工作,做好相關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二)完善考覈體系。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納入全鎮年度目標考覈內容,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專兼職隊伍建設,大力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評比表彰活動,將評比表彰規範化、制度化。

二、抓陣地建設,健全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網絡

(一)加強社區、農村未成年人活動場所建設。積極開展農村未成年人活動站建設試點。加大對未成年校外活動陣地建設、管理、利用的投入。建立有效的館(園)校外聯繫制度,把校外活動列入學校教育計劃;推動城市青少年宮、婦幼恢復中心主動走出去,定期開展活動。

(二)積極構建學校、家庭、社區“三結合”教育網絡。加強家長學校的科學化教育、規範化管理,開展示範家長學校評選。加強社區(村)未成年人教育隊伍建設,做好初中畢業生和輟學生的後續技能培訓和職業教育工作。積極探索中小學生課外活動模式,利用重大節日、紀念日、寒暑假期開展豐富多彩、寓教於樂的培育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三、突出重點,落實各項目標任務

(一)抓好校園文化建設。落實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和校長責任制,加強學校團、隊建設。積極改進中小學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模式,完善思想品德課新課程體系。積極探索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學生綜合素質和教育質量考覈評價體系,加強中小學生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切實加強對未成年人進行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幫助他們樹立遠大理想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繼續深化“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實踐活動,在全鎮推廣前階段試點學校的成功經驗。加強未成年人體育、衛生、藝術和國防教育,廣泛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舉辦未成年人喜聞樂見、深化活潑的活動,把傳授知識同陶冶情操相結合。繼續開展“xxxx”宣傳教育,長期引導廣大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榮辱觀,組織開展“美德少年”評選活動。

(二)持續推進文化環保工程。繼續抓好網吧經營信用等級評定工作,積極開展網吧及校園網專項治理工作,嚴格網絡遊戲的審查審批,積極推行網絡防沉迷系統。繼續加大對互聯網、手機低俗之風專項整治行動力度,強化運營接入服務商保護未成年身心健康的責任,加強行業自律。繼續開展“文明辦網、文明上網”活動。綜合運用教育、法律、行政和技術等多種手段,深入推進網絡、網吧、熒屏聲頻視頻、各類出版物、校園周邊環境淨化工作。持續開展“掃黃打非”活動,努力淨化未成人成長環境。加強農村文化市場執法隊伍建設,規範農村文化市場管理。大力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積極開展紅色旅遊,繁榮文藝創作,推薦一批優秀少兒文化產品,組織好各種形式的文藝演出。大力推進“鄉村少年宮”建設,拓展農村未成年人入校外活動陣地。

(三)加大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設宣傳力度。加大對《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測評體系》的宣傳。辦好電視少兒節目和《德陽日報》教育週報,用好黨政網關注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設連接平臺,強化公益廣告宣傳,運用好“英雄少年”先進典型,增強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輿論監督。

四、創新思路,深化和推廣共建共育機制

(一)深化“警校共育”。完善“警校共育”長效工作機制,抓好“六進”、“三見”、“七個特別”、“一三五”、“路隊制”等工作方法的鞏固和深化,繼續抓好“八個100%”工作目標的鞏固和發展。加強校園安全隱患排查及督查力度。

(二)總結推廣“區校共育”經驗。按照“有班子、有制度、有措施、有效果”的要求,充分發揮社區居委會、少工委、關工委的作用,構建由學校、社區共同參與的雙結合體系。組建來源多樣、專兼職結合的未成年人教育工作隊伍。加強社區(村)未成年人教育志願者服務隊伍建設。

(三)積極開展“醫校共育”。在中小學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服務中心,針對地震災區未成年人心理特點,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探索“醫校共育”,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實施青少年“心理陽光”工程。加大未成年學生公共衛生知識教育力度,積極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區的試點工作。

五、發揮“12355”青少年維權中心的作用,做好特殊未成年教育引導工作

(一)關愛留守兒童。建立農村留守兒童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形成部門聯動機制。關注農村留守流動兒童,開展“愛心媽媽”招募結對工作,開展“代理家長”、“親情電話”、“城鄉少年手拉手”、組建“留守小隊”等形式多樣的關愛活動。抓好農村寄宿制中小學建設、管理。在留守兒童集中的區域建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徵地,對留守兒童監護人進行家庭教育指導。

(二)關心農民工子女。逐步建立流入地與流出地的溝通協調機制,建立接納農民工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保障機制,對接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爲主的學校給予支援和指導。

(三)救助流浪兒童。建立流浪兒童救助保護機構,健全流浪兒童生活、教育、管理、返鄉和安置等保障制度。依法打擊強迫、誘騙、教唆未成年流浪行乞和違法犯罪的不法行爲,對乞討、流浪未成年及時進行救助。

(四)幫助孤殘兒童。建立社會福利院、殘疾人康復中心等救助機構。孤兒和殘疾兒童救助所需資金納入城鄉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事業發展資金,保障其基本生活不抵於當地平均生活水平。具備就讀能力的孤兒和殘疾兒童,及時就近入學,並受到必要的照顧。開展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幫扶工作,採取提供最低生活保障、特困救助、家庭寄養等方式進行救助。辦好特殊教育學校。

(五)教育邊緣兒童。構建有效的社會幫教網絡,對邊緣兒童進行心理治療和行爲矯正幫教工作。充分發揮“五老”志願者的作用,加強對邊緣兒童的司法救助和教育挽救工作。對有嚴重不良行爲的未成年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紀律和法制教育、領導技術教育和職業教育。

TAG標籤:#思想道德 #鄉鎮 #未成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