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全書匯>其他>導遊詞>江西導遊詞>2022江西備考導遊詞(精選16篇)

2022江西備考導遊詞(精選16篇)

全書匯 人氣:1.25W

2022江西備考導遊詞 篇1

各位遊客:大家好!

2022江西備考導遊詞(精選16篇)

歡迎大家來到我們南昌旅遊,今天我們參觀的景點是,她位於南昌南郊8公里處的梅湖定山橋畔青雲譜。是一紀念,紀念一位在中國美術史上承前啓後的大書畫家―八大山人。那裏的陳列室內有系統的展示了八大山人的書畫藝術和生平史料,並時常展出歷代畫壇高手的佳作。在園林裏,有以碑刻方式展示八大山人藝術精品的書畫碑廊,我們將置身於古色古香,人文氣息濃郁,曲徑幽幽,機具逸趣的,我想我們的八大山人紀念館之遊,將是一次愉快的旅行。

現在我們來到了八大山人紀念館,這是一處極具江南特色的園林建築。院內有數百年的古樟樹,苦櫧樹,羅漢松,青葉蒼幹,繁陰廣被,覆護着青磚灰瓦白牆紅柱的殿宇,顯得格外清靜。密葉篩過的天光灑在小徑上,明暗閃爍,野趣橫生。一灣荷池倒映着籠籠修竹,魚兒嬉戲,花影搖曳。園外清溪蜿蜒,微波盪漾,溪畔農田,農舍炊煙縷縷,環境非常優雅。八大山人紀念館成立於1959年10月,是國內第一座古代畫家紀念館。她的前身是青雲譜道院。現在我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青雲譜的概況。青雲譜道院的創立有着久遠的歷史文化背景。相傳早在2500年前,周靈王之子此開基煉丹,西漢末年,南昌郡尉梅福曾棄官隱釣於此,後人爲了紀念他建了“梅仙祠”。東晉始有道教淨明派,在此建“太極觀”。唐代時易名“太乙觀”,宋朝時爲“天寧觀”;直至清代時定名爲“青雲圃”,這時的“圃”爲苗圃的.“圃”,而現在的“譜”是家譜的“譜”。

遺址現存大門、二門建築,大門石額刻有“青雲圃”三個大字。

二門前後額分別刻有“淨明真境”,“衆秒之門”字樣,整個建築於1957年定爲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南昌積澱深厚,淨明道教產生形成於此。現在我們所見的建築基本上是明清建築。主要三大殿依次是關帝殿、呂祖殿、許祖殿(現已經改爲陳列室)。三殿前後之間有天井內院,種植古樹,形成前後四合院佈局,古樸幽雅,整個紀念館佔地約11000平方米。建築與園林透露出蒼莽野逸的情趣,不同於各地達觀顯貴的私家園林,在文史價值方面,具有十分典型的代表意義。

現在我們來到了陳列館,這裏陳列着八大山人生平事蹟和他的繪畫、書法作品,在欣賞他的書畫作品之前,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國的國粹之一,中國畫,又簡稱國畫。它在世界美術史上佔有獨特的地位。國畫根據其表現形式可分爲工筆畫和寫意畫。八大山人擅長水墨大寫意,是中國畫壇三百餘年來很有影響的人物。

八大山人,姓朱名耷(da),生於明天啓六年(1626年),卒於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享年80歲。是第十六子朱權的九世孫,世居南昌。他幼時,承襲儒學,受過良好的藝術薰陶,過着王孫貴族生活.(1644年),明朝滅亡,清政權建立,使當時只有19歲的八大山人承受着國破家亡的沉重打擊。擁有特權的貴族家庭破落了,美好理想破滅了,他從赫赫皇族論爲逃避殺身之禍的遺民一員,先是躲進深山老林,後剃髮爲僧,?依佛門,苦心修煉,成爲禪門之中的佼佼者.50多歲還俗.他一生隱於書畫,並將儒、釋道思想融通在其書畫藝術當中。集遺民、禪師、畫家於一身,以那奇情逸韻,拔立塵表的手筆,屹立於藝術之林,成爲一位承前啓後的藝術巨匠。八大山人作品幽深宏遠,寧靜純潔,超凡脫俗,渾然天成,形成了“八大”獨特風格。大家看,他畫的鳥,鼓腹聳背,白眼向人,寥寥數筆勾勒出的花草樹石,清新、自然,以最簡省的筆墨,表現大千世界豐富的氣象。再來看看他的題款,他將自己的身世遭遇,玩世不恭的態度表現在“八大山人”這四個字的連草書寫中,酷像“哭之”,“笑之”,寓意哭笑不得,啼笑皆非。

後人評八大畫“鬆、蓮、石”最佳,我們看他畫的荷花,長長的荷柄頂着片片荷葉,迎風搖曳,喻意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風範。再來看所畫松樹,虯枝蒼幹一氣呵成,筆簡意賅,筆墨無多,氣勢磅礴,姿態非凡。他的畫面中常常只有,一隻鳥,一拳石,一尾魚,簡潔凝鍊,留出許多空白,使其餘意豐富,供人們有開闊的想象空間。

八大山人書法成就也很高,他徹底摒棄了一切世俗功利觀念,而進入忘我之境。

他的字氣舒神斂八大山人爲清代初畫壇革新派“四大畫僧”之一,其人品、畫品啓迪着三百年來畫壇上、齊白石、潘天壽、張大千、李苦禪等一代又一代畫家,藝術生命力經久不衰。

走出陳列室,我們來到園林中,這裏有一座銅像―八大山人像。於1986年爲紀念他誕辰360週年而立,八大山人面目清秀卻又十分倔強,微笑着迎接大家的到來。兩棵古樟守護在他的身邊,與他朝夕相伴。在園林的東面建有一座八大山人書畫碑廊,將八大山人部分精美作品篆刻在石碑上,供大家欣賞、學習

八大山人紀念館自1959年開館以來,受到各級人民政府的支援,國內外賓客參觀後都讚不絕口。今天我們的八大山人紀念館之遊就要結束了,不知大家是否有了一個較完整地認識。目前八大山人紀念館成了我市與全國各地乃至全世界各地進行文化藝術交流的視窗,所以說八大山人藝術,不光屬於江西,中國,也正逐步走向世界。

最後,請大家對我的講解多提寶貴意見,也祝大家在我們南昌玩得愉快、盡興!謝謝大家!

2022江西備考導遊詞 篇2

三年後的一天,突然間電閃雷鳴,金蟲變成了一條龍犬,龍犬降聲是吉祥的兆頭,全宮上下都很高興,高辛帝就命名它爲盤瓠,盤瓠在軍營裏一天天的長大,經常跟士兵們出去巡營、打獵,學會了一身好本領,有一年邊疆的一個番王的頭來侵犯高辛帝,高辛帝的手下都招架不住了,便貼出皇榜,說有誰能取得番王的頭,就讓他在高辛帝的三個女兒中任選一個做老婆。

但皇榜貼出很多天了,都沒有人來揭榜,龍犬看見後,揭下皇榜去見高辛帝,高辛帝一時也沒有其它的辦法,只好派龍犬去試一下,龍犬就連夜飄洋過海去見番王,因龍犬的本領很大,自稱是來幫番王的,番王見到龍犬很高興,當天晚上就設宴招待龍犬,結果給龍犬灌了個大醉,龍犬就借個機會咬斷番王的頭帶回去叫高辛帝,高辛帝便遵守自己的諾言,讓三個女兒出來,任它選一個做老婆,龍犬選中的是三公主,可是皇后不同意,說你是狗我女兒是人,怎麼能跟你結婚呢?龍犬說:你給我七天時間,我就變成人形,跟你女兒結婚,但這七天內不能有任何一個人來偷看我。

當龍犬變到頭的時候就不能再變了,所以就成爲了狗頭人身了。之後還是與三公主結了婚,結婚後生下三子一女,龍犬本來是沒有姓的,就去請高辛帝賜姓於他的子女,大兒子去見高辛帝的時候,是用個盤子裝着去的,所以就賜他姓“盤”了;二兒子去見高辛帝的時候,是用一個竹藍裝着去的,高辛帝便賜他姓“藍”了;三兒子去的時候,恰好打雷,便賜他姓“雷”了,女兒長大之後招了個駙馬姓鍾,就隨夫姓鍾,丈夫是瑤族人的祖先,但是姓鐘的`有一部分又跟母親姓成爲了。因此, 就有了盤、藍、雷、鍾四姓同源一說。龍犬的大兒子叫藍光輝,即是現在藍姓人的直系祖先,又稱“藍大將軍”,他手下有五名英勇善戰的統領,分統五路兵馬。至今,每年的四月初九,藍姓畲民,必擡藍大將軍牌位挨家挨戶去巡寨,五路兵馬必與同行。

【黃龍巖】 朋友們,大家觀看了 祖騰圖和風情歌舞表演後,相信大家對我們漳溪風俗民情有了一定的瞭解,也有了濃厚的興趣。下面,我將帶大家參觀遊覽我們景區的重要的景點黃龍巖。關於黃龍巖,還有許多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現在就讓我給大家講一個極富神奇色彩的傳說故事吧,請大家邊走邊聽。相傳很久以前,漳溪一帶方圓幾十裏是非常富饒的魚米之鄉。百姓在這裏男耕女織,安居樂業。可是,有一年,管轄漳溪的土地神不慎得罪了南海龍王。龍王便不到這裏呼風喚雨。三伏天,數月滴水未下、河井榦枯、田地龜裂,百姓苦不堪言。土地神多次前往南海龍宮,懇求龍王降雨,龍王記恨不允。南海龍王的小兒子,是一條心地善良的小黃龍,他見父王爲了報私仇而不顧百姓死活,甚爲不滿,便悄悄溜出龍宮,騰雲駕霧來到漳溪上空呼風喚雨。頓時,天上電閃雷鳴,大雨傾盆而下,地下萬物復甦,黎明百姓無不歡欣。但南海龍王聞訊卻龍顏大怒,派出蝦兵傳訊,斷絕父子之情,不準小黃龍返回南海龍宮。土地嬸盛情挽留小黃龍在此居留,小黃龍也有留下造福一方百姓之意,便滿口答應。土地神非常高興,力邀降生在河源的百花仙子,一同在漳溪的一座風水寶山上開鑿了一個龍洞,建成一個舒適別緻的小龍宮,從此,小黃龍便安居在龍洞中,小黃龍在龍宮中不時地噴霧吐水,從地底吐出的水匯成了一個大水塘,長年供這裏的百姓飲用和灌溉,從此,漳溪一帶旱患徹底跟除,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百姓安康。

後人爲紀念小黃龍的功德,便將這座鑿有龍洞的山頭叫作“黃龍巖”,那口大水塘叫作“汶水塘”。說到汶水塘,這也是我們漳溪一“怪”。因爲這塘了出產的各種魚類,肉質特別鮮嫩,味道尤其鮮美。無論煎炒蒸燜,還是熱吃冷品,都毫無魚腥之味,清甜脆滑。凡外地遊客來漳溪必點此菜,吃後無不嘖嘖稱讚。人們戲說這是龍水餵養的結果。各位如若不信,可在參觀完黃龍洞後,再到我們餐廳品嚐一番。便知此言不假。朋友們,剛纔我們聽了關於黃龍巖的神奇傳說,想必大家對黃龍巖早已心馳神往,急欲一睹爲快了吧?現在,我們已來到了洞口,就要揭開它神祕的面紗了。

首先,請大家看看,洞口的幾處屋跡。據藍氏宗族記載這明朝洪武年間, 藍氏135世,也就是漳溪人開基祖先宗德公所建。也許朋友會問:這宗德公會爲何要在這麼險峻的山洞邊建房呢?據說就是因爲當年宗德公從平遠打獵來到這裏時,聽了小黃龍造福百姓的傳說,很受感動,經實地到黃龍巖考察後,認爲這裏確是龍穴寶地,便決定在此造房落居。到今六百年來,靠着“幽、深、奇、險”的天然溶洞庇護,後裔躲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兵災匪禍,在此安居樂業,繁榮昌盛,人口已達上萬人。因此,黃龍巖是我們漳溪名副其實的發祥地,是一塊真正的寶地。幾經遷變,如今當年的建築已片瓦無存,眼前的屋跡也已深埋地下150餘年,直到20__年黃龍巖開發才重見天日。現在大家往上看,這是龍口含珠,如果用銅錢擊中它,便會發出鐘聲,誰能擊中的話,求孩子的肯定會生男孩,求財求福也定有求必應。大家不妨試一試自己的運氣吧!好了,讓我們從這個龍的咽喉裏進入龍宮,來個龍宮探祕吧!進洞之前呢,我想給大家講一講進洞所要注意的安全問題,第一個就是按次序進洞,由於洞內比較窄,梯子也比較險,在裏面最好不要打鬧,以免發生事故,小朋友們要跟緊自己的爸爸媽媽或老師,千萬不要調皮,好不好。還有就是洞內的景色非常漂亮,大家可千萬不要只顧得看上面的美景,忘了腳下的安全了,這樣吧,我建議大家“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捉緊扶手下梯子。最後一個就是,因爲洞內空氣流通不比外面好,進洞以後,爲了你和他人的健康,請不要抽菸,好嗎?謝謝大家的合作。大家清楚了,我們就進去參觀了。

【龍宮探祕】洞內面積約爲3900平方米,共有久廳十八彎,可分爲羣獅堂、九龍廳、水簾洞、古井底、九重門、情侶閣、百仙宮、瑤池室和靈宵殿等,這個龍洞以“奇、深、險、幽”著稱。奇就奇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造作,使行得洞內的各式石筍、石花、石屏、石柱、石鐘乳,有的像獅,像龍、像人,千恣百態,景色奇絕。險就險在,整個溶洞,深達60米,從上到下,洞套洞、巖連巖、廳連廳。未開發前,誰也不敢進來,以前有地質隊、探險員下過,大家參觀時可要小心啊。由於洞大而深,與世隔絕,神祕莫測,特別幽靜,洞內冬暖夏涼,是靜心養神的好地方。各位朋友,這裏就是羣獅堂,大家看,那不是活脫脫的一隻雄獅嗎?“瑞獅迎賓”,這就是歡迎大家到龍宮來。朋友們,這是九龍廳,你看那是傳說中的小黃龍的龍身,那是龍頭,大家仔細地數數,有九條之多,傳說龍生九種,種.種不同。

神龍見首不見尾,有緣人才能見到龍身。大家請看,這些石幔、石鐘乳羣,多像花果山上的水簾洞,而水簾洞下面是一頭獅子,奇怪,獅子來水簾洞幹嘛呢?這裏是孫悟空的地盤瓠呀,原來孫悟空在花果山佔山爲王,而獅子也要佔山爲王,它不服孫悟空,所以來到水簾洞下挑戰來了,可是孫悟空和他的猴子猴孫們不見了,他們去了哪裏了呢,大家可以好好想一想,待會兒我會告訴大家的。各位朋友,請隨我到這個小廳來,右邊的是隻六牙白象,六牙白象是普賢菩薩的坐騎,代表着智慧,正上面一塊是朵靈芝,據考證,溶洞裏的這些石鐘乳一年才生零點一毫米,像這麼大一朵靈芝,非得要幾十億年不可,最上面的是隻飛天神龜,它正要趕去天宮看王母娘娘的蟠桃大盛會,那部份黃色燈光的像彌勒佛,張開大嘴,挺着圓肚,真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這是八音石,由石頭撞擊它可發出八種聲音。好了,朋友們,請大家跟着我往古井底走,60歲以上老人,12歲以下小孩以及有恐高症的朋友們就別去了,請這部分的朋友在這裏等10多分鐘,等我們從那邊上來後,一起過大廳往黃龍巖最精彩的部分出去。各位朋友,這裏是傳說中的士井底,原來有很深的水,下面有地下河,這地下水就是水黃龍噴吐的龍水匯成的,可現在水去了哪裏呢?傳說這是濟公的酒葫蘆,大家知道,濟公的酒葫蘆無論是裝酒還是裝水都永遠裝不滿的,我們這裏的水都給它裝去了,這只是傳說,而事實是這條地下水一直流到我們漳溪汶水塘裏去了,一是以前曾有人用一籮穀糠倒在這裏,第二天便在汶水塘裏漂了出來;二是六七十年代時地質隊來勘探的結論也是黃龍巖之水與汶水塘一脈相通。

我們從這裏要過了九重門上九重天,這是第一重門,你看上面象天空那樣空曠,有各式去彩在飄浮,這便是第一重天了。大家請聽,地下的流水聲就是暗河裏的水在流動。這一大叢乳白色的石角多象梅花鹿角,我們過了第二重門後來到第二重天,第二天雖小,但入第三重天的門較空曠,表示明天會更好,好了,我們進入第三重天又是天外有天,右邊那是第四重天,正上邊是第五重天,這裏上去有兩間廂房,又有石牀等,但暫未開發,所以還未開放;左邊上去是第六重天,這個石鐘乳像一隻大象,這個像八爪魚。請大家看,這像不像鯉魚躍龍門?那個相擁抱的是梁山伯與祝英臺在幽會,大家看,祝英臺依偎在梁山伯的懷裏,可是不好意思給大家看見了,不過也沒關係,二十一世紀了嘛,他們也算是與時俱進的了。

這上邊是第七重天。這個叫駝鷹爭食,上面的是隻駝鳥,而中間的是一隻老鷹,而下面的是一支千年人蔘,誰會先爭得這支人蔘呢?我們可以猜猜。現在,我們到了第八重天,這是情侶閣。那兩個像我們的男女青年在此相聚。大家請看,這成雙成對的小人兒就像是我們對歌節時的對對情侶。再看看,這是神鵰捕蛇,那是大鵬展翅,眼、嘴、鼻、翅俱全,還有送子觀音和耶穌。這個大冬瓜可能是世界之最。這些珍珠有上千只之多,他們是爲王母娘娘的蟠桃盛會準備的。我們來到石猴羣,原來孫悟空的猴了猴孫們都來了這裏了,它們正在這裏等候孫悟空偷來的蟠桃呢。這個廳最大,上邊像影劇院的天花板一樣的是第九重天,約有600多平方米,稱爲靈宵殿。是整個洞裏最精彩的部分。大家看,這個像將軍帽,傳說是我們藍氏祖先----藍大將軍的頭盔,放在天宮門口,一是爲了表彰他的卓__功,二是可以鎮邪。這一大羣的石乳多像玉米串,又象一串串的珍珠。

大家看邊這個像不像天鵝?這天鵝經常進來想在瑤池裏洗澡,被王母娘娘定在這裏不得動彈,下邊是個懶蛤蟆,看到天鵝總想吃天鵝肉,看來再等幾十億年也不可能吃到了。現在,我們到達瑤池室。傳說龍宮建成後,王母娘娘來視察時曾在這裏洗過澡,這水有仙氣。這是微型的萬里長城,我們知道深圳中華民俗文化村也有微型的萬里長城,但他們的是人工建的,而我們這裏的是天然而成。這裏是百仙宮,衆仙來參加王母娘娘的蟠桃盛會,可是孫悟空來天宮偷吃蟠桃,又偷仙丹,還把煉丹爐蓋打翻了,蓋子壓在百仙上面,火光沖天,衆仙都不知所措了。我們在九龍廳看到了的飛天神龜怎麼會倒臥在這裏呢?原來它來到天宮後,看到百仙宮火光沖天,想來看看熱鬧,沒想剛碰上了從百仙宮衝出來的孫悟空,一不小心被孫大聖一腳踢翻了,只能在此四腳朝一,永遠不得翻身。大家往上看,這裏還可以爬上40米,上面別有洞天,有衆多廳堂,各種景觀等下一期開發出來大家纔可以看到。大家在這個位置上可看到整個廳堂上面有上百個獨立的景觀,形態各異。像這樣大塊完整而雪白的天花板,同上面倒生出來的石花及衆多逼真的各式景觀在世界各地同類溶洞也屬罕見。朋友們,我們回首看整個天宮,燈火燦爛,金碧輝煌,一片繁華勝景,經過孫悟空的一陣大鬧,世界已經變了個樣,我們休息一下之後就出洞看看我們現在的新世界。

2022江西備考導遊詞 篇3

贛南圍屋構成了奇異的客家民居人文景觀。據萬幼楠考察研究:圍屋,顧名思義即圍起來的房屋。其外牆既是圍屋的承重外牆,也是整座圍屋的防衛圍牆。其大門門額多有如"磐安圍"、"燕翼圍"、"龍光圍"等題名。贛南圍屋產生於明末清初,尚存500餘座,主要分佈在龍南、定南、全南以及信豐、安遠、尋烏。大的佔地面積萬餘平方米,而最大的龍南慄園圍竟達37000平方米,小的五六十平方米。從平面上可分"口"和"國"字形成兩大類。其形制多是方圍,也有部分圓形、半圓形和不規則形的。結構形式則既有三合土、河卵石構築的,也有青磚、條石砌壘的。尚存最具代表性的圍屋有龍南關西的新圍、楊村的燕翼圍、桃江的龍光圍、安遠鎮崗的東生圍、定南鵝公的田心圍等。

贛南圍屋是古代集祠、家、堡於一體,具有鮮名防衛特徵的堅固民居。圍屋外牆厚1米(燕翼圍牆厚1.45米),高三四層,四角構築有朝外和往上凸出的多樣的碉堡。爲消滅死角,有的在碉堡上再抹角懸挑單體小碉堡。圍屋頂層設定排排槍眼炮孔。門牆特別加厚,門框皆用巨石製成,厚實的板門還包釘鐵皮。板門後多有設閘門,閘門後還設重便門。門頂還設漏以防火攻。除少數大圍外,一般只設一孔圍門。圍屋頂屋多爲戰備用,並取牆內側2/3牆體作環形夾牆走廊貫通一氣,方便佔時人員機動。圍屋內掘有水井,多闢有糧草貯藏間,有的還用蕨分,或用糯米粉、紅糖、蛋清拌和粉刷牆壁,久困缺糧,可剝下充飢。

贛南圍屋絕大多數是方形,四角(少數在對稱兩角)都構築強固的碉樓。外牆爲堅實的封閉體,遍佈槍炮眼口。外形森嚴冷峻,固若金湯。很明顯,它的形象與廣州墓明器“塢堡”和鄂州出土東吳“孫將軍門樓”十分酷似。

贛南圍屋不論小到一邊只有三開間的“貓櫃”到大至佔地11畝多的關西“新圍”,它同樣都具有堅固的防禦功能和宗族羣居的親和性,方圍四周都是簡單的圍屋,一般都有是兩三層,也有多至四層者,爲懸挑外廊結構。較大圍子內部還建有祖廳;更大的則是多層的套圍。圍子外牆多是河石、麻石、青石、青磚構築的堅固牆體,厚度甚有達兩米者。內部糧倉、水井、排污道等等一應俱全。

2022江西備考導遊詞 篇4

各位遊客,

我們現在由婺源縣城紫陽鎮乘車前往一個景點小橋流水人家——李坑。車程大概十來分鐘。現在我把李坑村落的形成給大家作個簡單的介紹。

李坑,是個李姓聚居的村落(木子李)。北宋大中祥符三年,也就是公元1020xx年,由一個叫李洞的人建村,距今有千年的歷史。村子原名“理田”:道理的理,田地的田。爲什麼叫理田呢?拒村子裏的老人說:他們現在的姓氏“木子李”是因爲遠祖在堯帝爲部落首領是任大理(掌管刑法的大官),所以以官職爲姓。同時,因遠祖唐末由北方遷到南方曾“佔得從田之籤”。李洞建村是不忘祖,取村名爲“理田”。到了近代人們漸漸以李姓居住於小溪兩岸。在婺源,溪流又被稱爲“坑”,便俗稱爲李坑。

各位遊客,這裏就是李坑村的“水口”。婺源人把村口稱爲水口,原因是這裏的村裏全是依山傍水而建,水從這裏流出村子。古時候,水口往往成爲一個村子莊的標誌。村中有人出遠門,家人必送到水口,千叮萬囑,揮淚灑別。在外多年的遊子重返家鄉,走着走着,一望見水口,便會激動不已,分外親切.

1、李翼高故居:這幢古名居建於清初,是一個名叫李翼高的木材商人的居所。因爲有錢財,他着意配置了精美的三雕(磚雕、石雕和木雕)裝飾房屋,讓人感到步入房屋就象進入雕刻的藝術畫廊。在房子翹角飛檐的門罩下,垂花柱式門枋上的磚雕十分精細,下枋上精雕細刻着古戲文圖幅、人物圖案各異,栩栩如生;垂花柱下端雕琢着荷花,象徵純潔和吉祥,這邊的蓮蓬,則是期望多子多孫。各位遊客,我們再來看看正門兩邊各有一個石墩。現在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兩個石墩的作用是什麼?——那是主人的下馬石。我們再來看看屋子裏的構造。由於主人的富裕,左右廂房的隔扇門窗上,木雕精緻、完善。,充分體現了婺源古代勞動人民的智能和技藝。整幢宅子上、下兩層,每層分爲三部分:前面的這間稱前堂,是小姐的房間。因爲小姐是不能隨便出閨房的,所以門窗上是鏤空的雕刻圖案,方便小姐從屋內往外看。正中間的這兩間稱正堂,是屋子的主人居住的。後面兩間稱後堂,那是兒子們的房間。當兒子長大成人後,娶妻生子就搬到正堂,父母則搬入後堂,所以後堂又稱爲高堂。

2、大夫第:這座“大夫第”建於清朝咸豐年間(公元1851-1861年),是一個五品奉直大夫李文進的官邸。李文進的大夫官銜並不是透過科舉考試取得的,他本是個在廣東經營茶葉的富商。太平軍起事後,清朝政府的正規軍根本沒有作戰能力,完全靠曾國藩的湘軍,國庫又沒有大量的錢財做軍餉,當時的徽州同知鼓勵商人捐錢作軍餉,捐得多就封官,李文進的官銜就是那時侯捐來的。從這幢房子的門面上來看,沿襲了婺源古民居的建造特點。大門爲石庫門枋,水磨青磚門面,大門上方砌築門罩。門罩上黛瓦鋪蓋,戧角飛檐,不僅能遮擋雨水,還能起美化的作用。飛檐下方,門枋上磚雕圖案細膩精美,極富裝飾趣味。石庫門柱礎上的石雕,是民間較爲常見的“獅子滾繡球”圖案,表達了主人期望生活充滿歡樂的心態。我們再仔細看看這石雕上面有一個小小的橫着雕刻的繁體“書”字,它代表了主人的心聲: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屋子的上方有一個天井,這是徽派建築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採光、通風。同時它還有一層含義,既是把人和天銜接起來——“天人合一“,也就是說不管任何生物都不能脫離大自然而獨立存在。同時,在徽州人的眼裏,水源就是財源,雨天,水不停地從天井向家裏流,四水歸堂,蘊涵着“財源滾滾而來”的意思。再看地上的下水道孔,也被鑿成銅錢樣式,古時候人們疏通下水道用的是什麼辦法呢?大家可以猜猜看。——是在下水道里養一隻千年烏龜。烏龜在下水道里爬來爬去,下水道就永遠暢通無阻。這座大夫第取名“春藹堂”,一則體現出家庭融樂的氣氛,二則飽含長輩對子孫後代的關愛之情。屋內的木構件上,同樣雕似着精美圖案,這些木雕有文武百官、八仙過海、琴棋書畫等內容,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主人對功名的渴望,希望自己的子孫後代能憑藉自己的真憑實學考取功名的美好心願。

各位遊客,房屋右側的這間跨院當地稱做“小姐繡樓”。看,樓上這座向河街挑出許多的亭閣式建築,小巧玲瓏、古樸典雅,原本用於觀景,但傳說也是小姐拋繡球的地方。這裏有一扇古代百葉窗,向上翻可以採光,向下翻小姐可以窺視樓底的過往人羣。小姐拋繡球的故事,在小說和戲劇情節中常有記載,因爲有些待字閨中的小姐,或者求婚者多,且又多有權貴,如何選擇左右爲難,或者因小姐的擇婚主張與父母意見不合,愛女也許早有意中人,於是便出現了拋繡球選女婿這種戲劇性的做法。小姐的繡球拋給誰,,一般是有目標的,也就是小姐一般已經選定了一個意中人,而不是隨隨便便亂拋的

3、申明亭:各位遊客,我們回過頭來看看我們剛剛經過的這個亭子,它是李坑村宗法制度的見證,取名“申明亭”,建於明朝末年。亭子的功能史書上記載得非常詳細:如果村中有人爲非作歹,就把他的惡行書寫出來,張貼在亭子中,以達到懲戒的效果。古時候村中的建設和管理主要是宗祠負責,因李坑過去的村規民約頗多,村民一般都能自覺遵守,但地方大,人口多,難免有爭議,家庭有糾紛,遇到這種情況,宗祠就鳴鑼在申明亭聚衆,村人均可參加評議,對誰是誰非進行公斷,排解糾紛,批評和懲辦違反村規民約的人。

4、通濟橋:各位遊客,我們現在來看看旁邊的這兩條溪流。這是李坑過去“十二景”之一的“兩澗流清”。其中一條溪流前方有兩個小石墩,這條就是公龍,有石墩爲龍角。這邊沒有石墩的是母龍,兩條龍在此橋處匯爲一條溪流,構成“雙龍戲珠”的美好寓意。按古時候風水村中兩水相激本來不利,但這裏用通濟橋鎖住,用申明亭鎮住,也就化解了。通濟橋跨度約5米,始建的年代已難以查考,不過最後一次維修是在250年前,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石拱橋。

5、李書麟故居:這幢民居是“八字門”,別具一格,並正對着一面照壁。照壁就是大門前這扇牆壁,又稱爲蕭牆。,一般是建在院子裏的。但在婺源,蕭牆都建在門外,因爲本地人以天爲院子,以門前山水爲院子,所以把蕭牆建於大門口。蕭牆的作用一般是辟邪、擋風及隔音,有的人家的照壁上書寫着‘福’字意味着“開門見福”。這幢民居建於清朝同治年間,門樓上的雕刻也很精細,進入房子內部後,大家可以發現這個條案與衆不同,特別長,有4米多長,這在婺源現有的古建築中可算是罕見的,此外,這幢房子原有三十六個戧角,四個天井,從這一點就可看出房子主人的富有。

6、魚塘屋:這是一所不知名的書齋,村子裏的人都叫它魚塘屋。從風格看是明朝建造的,一是前堂的地面用方磚鋪成,當地稱‘金磚鋪地’,不象清朝一般用青石板鋪地;二是採用木柱礎,不象後來的房屋一律採用石礎;三是隔扇很樸素,格心用橫直櫺子,沒有雕飾。連着它的是南宋武狀元李知誠故居的後花園,園內有一個石砌的魚池,用青石板將周圍圍住,繞池的小徑以塊石鋪墊。池內的魚就是婺源的四大特產之一的荷包紅鯉魚,池水與外面的溪流是相通的,活水。這邊是花壇,花壇中的這棵紫薇樹,相傳是李知誠親手栽種,算起來樹齡已有800多年了,當年茂盛是樹幹胸徑有0.4米,經一次雷擊後現雖只殘存半邊,但每年都回新枝萌發,紅花滿樹。旁邊那棵枯死的是桂花樹,樹幹上長滿靈芝,使人覺得這裏充滿了靈氣。

7、蕉泉:各位遊客,我們眼前的這眼泉水叫“蕉泉”。這眼泉水雖然流量不大,卻一年四季不會乾涸,泉水清澈涼洌,甘醇可口。二十多年前有一次大旱,河水斷流,蕉泉供應了全村人的用水,所以在李坑村人的眼裏這是他們的救命泉。這眼泉水是從石縫中流出來的,在這有帶還流傳一個神化故事。傳說,李坑村曾有一個叫李祈福的人,此人是張天師的徒弟,天性聰悟卻心術不正。相傳張天師養着幾條小龍,李祈福趁他不注意悄悄地偷走了一條,回家養在墨盒裏。張天師聞訊趕來索要,李祈福反問他龍是什麼顏色,張天師說是黃色的,李祈福說:我這裏有條黑龍,沒有你的黃龍。張天師無奈,就把這條龍送給了他。龍養在墨盒裏越來越大,終不是辦法,李祈福就想爲它找個好的生存之地。一日他來到這裏見這石壁上有水滲出,便拔劍直插進去,頓時縫中流出清澈泉水,他一興奮一拳砸在水中,石壁上凹出一個洞,他趁勢往地上一坐,坐出一個大陷坑,水不斷流入坑中,形成這個水池。李祈福把龍養在池中,長大以後不斷興風作浪,尾巴一掃把附近的這些房子的馬頭牆全剷平了。大家看,這一帶房子都沒有馬頭牆。李祈福聽到村民怨聲連連,於是把龍帶走了,最後把它放入浙江開化的一條江中,至今這條江仍叫烏龍江,而蕉泉也因爲曾養過龍,成爲古時候人們求雨必拜的地方。

這座宅子的內部擺設,在婺源屋內的擺設是很有講究的。我們看這中間是一個高高的馬頭座鐘,左右兩邊,一邊是花瓶,一邊是鏡子,它的寓意很深,即“左平右靜,終身平靜”。對於李坑的介紹就到這裏,接下來請大家自由欣賞,下午兩點半準時集中茶法下一個景區。

2022江西備考導遊詞 篇5

五指峯位於茨坪西南面六公里處,因峯巒像人手的五指而得合,海拔1438米。五指峯峯巒由東南向西北伸延,綿亙數十公里,氣 向西北伸延,綿亙數十公里,氣勢磅礴,巍峨峻險,至今杳無人跡,還是個“神祕世界”,人只能站在隔岸的“觀景臺”上遠望其巍峨的雄姿,是儲存完好的原始森林,現已列爲自然保護區。兩邊巨峯對峙,中間一條深谷,谷底爲龍慶河,即井岡山河。半山腰有個“天軍洞”,相傳爲當年太平天國軍駐地,與五指峯相望的還有“龍慶洞”。傳說此洞曾藏龍居仙,當年紅軍曾在此頂嚴寒、鬥冰雪,堅持了40多天游擊戰,故名“遊擊洞”。

景區內是一座天然的動植物園,這裏是短尾猴、木鹿、黃腹角雉等珍禽異獸出沒的地方。五指峯下的龍慶河,盛產石雞、石魚,河谷峭壁上盛產石耳等。五指峯還有一座瀑布,落差約二百米,如同千尺素絹半空懸掛,在幾公里以外就可眺見,並有流動感。五指峯瀑布是井岡山落差最大的瀑布。五指峯腳下有一羣巒湖,猶如一輪明月映照在茫茫雲海之中,爲主峯景區增添了迷人色彩。四季如春的氣候條件和風景如畫的高山流水,爲避暑和旅遊觀光提供了大然場所。值得一提的是,面額一百元人民幣的背景圖就是井岡山主峯五指峯。神遊於此處的遊客,往往會拿出一張百元大鈔,將畫面與完景對照一番,這也別有一番情趣。

2022江西備考導遊詞 篇6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爲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井岡山風景名勝區是以革命人文景觀爲主體與秀麗的自然風光相融合獨特類型的風景名勝區。茨坪是風景區的中心景區,是一塊四面青山環繞的山中盆地。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以下稱“陵園”)是中心景區新闢的主要革命人文景觀。它位於茨坪北面的北巖峯上。

北巖峯,山體猶如一座羅漢大佛像,坐北朝南,端坐神壇。陵園按“佛”型山體因山就勢興建,佔地面積400畝。陵園於1987年始建,同年10月建成並開放參觀遊覽。1997年10月,由鄧小平題字的“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落成剪綵。陵園整體建築包括陵園門庭、紀念堂、碑林、雕像園、紀念碑五大部分。

2022江西備考導遊詞 篇7

李坑,是一個以李姓爲主聚族而居的古村落,北宋大中祥符三年,也就是公元1020xx年,唐末皇帝唐宣宗的後裔孫李洞,自祁門浮溪新田遷居到此建村,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了。李坑村山環水繞、景色秀 麗、人傑地靈。自宋至清數百年間,先後走出了十八位進士和一個武狀元,出任七品以上文武官員的達三十二人,並有十七位飽讀經書、能文善詩的學士留下傳世著作二十九部,一大批徽商富賈卓有成就,堪輿大師、名醫名士更是享譽鄉里、遠近聞名。到清朝末年,李坑村發展達到鼎盛時期,村裏有總祠一座、支祠十二座、九百十七戶人家,人口達五千多人,被譽爲"婺東第一村"。今天的李坑村仍是一個有着二百六十多戶,一千多人口的行政自然村。

[至中書橋]現在我們來到了村中一座最古老的宋代廊橋一"中書橋"上,這座古橋建於北宋末年,橋長4米,寬2, 5米,高3米。橋面青石板鋪就,爲一 座單孔磚拱橋,這座古老的橋爲何取名"中書橋"呢?據《李坑宗譜》記載,宋大觀三年(公元1120xx年),李氏十一世祖李侃考中迸士後,官至中書舍人,在京城爲官多年後,"逐欲上疏歸養,適聞父喪奔歸,繼遭內艱,志隱不出"。是說李侃想回家養老,正好又遇到父親死了,便回家奔喪,之後就隱居在家不回朝廷了.回鄉後,見這裏行人挑擔來往於破舊不堪的木橋,有搖搖欲墜之感,便決定捐資修建了這座橋,橋落成後,村人爲感激他的恩德,便以李侃的官職稱之爲"中書橋"。八百多年過去了,雖飽經風雨有些破敗,卻依然屹立在村外的小溪上,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蹟。因此,也成爲李坑唯一的一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不遠處的那道石壩,村裏人叫它楊柳碣,傳說建造年代比"中書橋"更遠。

牌坊,是中國古代特有的一種建築形式。牌坊文化源遠流長。一般牌坊有二類、一類是旌表類,還有一類是標誌類,那麼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三間四柱三樓的牌樓,就是李坑村的標誌性建築,額坊上題有"李坑"二字。也許有些朋友會問,村名爲什麼叫"李坑"?其實李洞來此定居後,當時取名"理田",道理的"理",田地的"田"。據村裏老人說,他們的遠祖在堯帝時,擔任大理(執掌刑法的官)因公平正直深得堯帝信任,後歷經五朝,世代擔任大理之職,故以大理官職命族,由贏姓改爲理姓,後到商紂王時,理氏裔孫理徵,因直言紂王的殘暴無道而被處死,他兒子利貞與一名叫契和氏的女子僥倖逃脫。逃難中,靠吃"木子之果"(即李子)得以活命,爲不忘李子救命之恩,利貞遂改理姓爲今天的"木子" 李,李洞取村名爲"理田",意在不忘祖姓,永思祖德。到了元朝末年聚族而居的李姓人家,沿村中小溪兩岸居住,由於當地人習慣把小溪叫"坑",故而人們把理田俗稱爲"李坑",從那時起"理田"村名漸漸被淡忘,代之的是"李坑"的叫法,清末民初,村裏還留傳着這樣一種說法, 叫"李坑五百年"。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座八角樓閣,就是李坑的文昌閣,文昌閣屬於風水建築。過去,在古徽州的每一個村子水口處,人們爲了給村裏培植"文運",以求村人科舉高中,出官人仕,往往建起諸如文筆、文峯塔、文昌閣之類的風水建築。這座文昌閣裏面供奉的是文昌帝君,在中國道教文化中,他是各路神仙中主管文運的。

現在我們來到了李坑的內水口,也就是李坑村口。村口,是村莊的象徵,過去每當村裏有人出門遠行,家人總是戀戀不捨地送至村口,千叮萬囑,依依惜別。出外多年的遊子返鄉回家,只要見到村口 ,便會激動不已,格外親切。在村口種植樟樹,是徽州人的習慣,茂密的村口水口林,能保佑村民、美化村莊。因此村民們從種植樟樹、愛樟樹、敬樟樹到神化樟樹,把樟樹當作神來供奉。大家看樟樹底下搭建的這莊神龕,就是村裏人用來祭拜樟樹老爺的"樟神廟",村裏如果有小孩鬧病難養,家裏人就會用紅紙寫小孩的生辰八字貼在樟樹上,說是將小孩過寄給樟樹老爺,可治病消災保平安。到今天,村民們依然還是這樣做的,由於對樟樹的過份崇拜和信奉,民間衍生出一句這樣的順口溜叫"樟樹底下走一走能活九十九,樟樹底下摸一摸能活一百多",各位遊客朋友,不妨大家也來試試。

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眼前的這條小溪是由東向西流的,古徽州有句老話叫"東水西流,吃穿不愁"。當年李氏先祖選擇在這裏築屋建村,是不是也相信了這句風水術語,把對生活的美好願望,寄託在村址的選擇和佈局上呢?大家看!這些古老的徽派民居是不是很獨特?說到徽派民居,我想給大家作個簡要介紹,徽州民居建築形成於明朝中葉,由在蘇浙一帶經營鹽業的徽商吸取杭州、揚州一帶的建築形式加之徽州本地的"古風"溶合而來,其主要特點是,外部特徵:粉牆黛瓦馬頭牆;內部特徵:三間五架加天井;精華部分是"三絕"(磚雕、木雕、石雕)。你們看!風火牆兩頭的裝飾部分各不相同,一頭是"印鬥",俗稱"文頭",一頭翹首直刺蒼穹,形似雀尾,"叫鴟尾"(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鳥),俗稱"武頭"。一文一武,文武兼備,這裏給各位介紹一下徽派建築的一個小常識,就是徽派民居的大門都是開在"武頭"方向的,因爲人們相信,武能鎮妖避邪,保一家平安吉祥;而"文頭"其後,指望文振家聲。也許有些朋友要問,爲什麼在婺源的每個村莊,都能見到不少這樣建築氣派、雕刻精美、風格獨特的明清古建築呢?說到這一點,就不能不談到明清時期,雄居東南、稱霸中國商業舞臺三百年之久、十大商邦之首的徽商了.李坑是著名的徽商故里,歷史上曾涌現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商業俊才,他們"商賈四方",以自己的勤勞和才智,爲李坑續寫了最輝煌的一頁。下面請隨我一道,去參觀一下清乾隆嘉慶年間木商李瑞材的故居。

這座臨水而建的徽式建築, 就是徽商李瑞才故居。首先我們看到的是一座典型的徽式垂花門樓,小八字院門朝西而開,按當地風俗,門是不能朝西開的,因爲西有"百虎煞星",不吉利!不要緊,主人想出了一個補風水的極佳辦法,在八字門的頂端分別畫了兩件鎮宅之寶,一件是呂洞賓的除妖寶劍;一件是太上老君的驅邪"拂塵",有了這兩件神仙寶物也算是平安無忌了。

請看這座正門石庫門枋,最上方是磚瓦構築的拔檐式的門罩,門罩兩邊的飛檐翹角,顯得是那樣的威武昂揚;門罩下是以雕刻精美的磚雕形式裝飾的"並"字枋,下枋上精雕細刻了一組人物戲文圖,圖中人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兩邊垂花柱及上枋,均雕飾梅花萬字組合圖案,垂花柱頭,是兩朵象徵吉祥、和平的"荷花托"。這樣的構思,即增加了門前的裝飾效果,又將主人的"祈禱祝福"願望溶合在建築裝飾之中,門枋不僅僅是起裝飾作用的,更主要的是與內門廳一道,在雨天供主人進出大門時避雨之用。

走進屋內,首先我們看的是這滿屋子的各種木雕,有的雕着花、草、蟲、鳥;有的雕着神話傳說,歷史故事和舞臺戲文,還有的雕着包涵着"祈禱祝福"內容的各種裝飾性圖案和花紋。你們看!冬瓜樑上、雀替、天花,還有這廂門、槅扇門、槅扇窗、護淨.....件件木雕作品,工藝精湛,精美無比.我們再來看看這塊當今人稱作爲窗簾的"護淨","護淨"是徽派建築所獨有的護窗木構件,也是徽派木雕藝術表現的重點。因此"護淨"木雕最能反映徽派木雕藝術的水平。你們看,雖然這幅作品由於歷史的原因破損嚴重,

但從殘缺的部分看,仍能

看出它雕刻的精湛。請大

家仔細看,這處微小的槅窗

是用鏤空的方式雕刻的,並且

與廂房相通,主人爲什麼要把

它鏤通呢?難道不怕"隱私"外泄嗎?

這正是主人的聰明之處,借用"護

淨"雕刻,巧妙地把窺口與雕刻景

物自然地結合在一起,利用徽派建築

"明堂暗室"的光線差異(外明內暗)使外

看內困難,內看外則—目瞭然,就象

今天我們所使用的"貓眼"一樣。大家說

古人的智商是不是很高?

中堂上懸掛的這塊堂匾,取名"丁餘堂",可能有些遊客朋友還不知道這其中的意思,"丁"就是"人 丁"或"家人"的意思,"餘"就是"餘慶"指吉祥平安的意思,連在一起指家中人丁吉祥平安,也可以解釋成人丁興旺的意思。

[右側客廳前]這座設計古樸的門枋,是李瑞材家的客廳門枋,除了有極強的裝飾作用外,主人還刻意在其中隱含了一個字,大家猜猜看是什麼字?對!是一個"商"字,把"商"字寫在門口並不是向客人表明自己是商家身份,其中有更深層的用意。從這走出去,走出"商"字門,是不是可以理解爲"出門經商"的意思,這座正對着院門外的門枋,時時提醒着主人,不要貪戀家鄉的安逸生活,應當走出家門,走出大山,行商他鄉。這纔是主要的真正用意。參觀完徽商李瑞材故居,下面請隨我一起去下一個景點參觀。

大家看對面這座徽式小花樓是不是很漂亮?雖然已經破舊不堪,但我們仍還可以看到它精心設計、裝飾華麗、美觀氣派的樣子。你們看,美人靠挑出牆外,高懸於街路上;垂花木雕,十分的精美,垂花柱下吊着兩個精工細刻的花籃,整個花樓給人一種雍容華貴、高雅氣派的感覺。這座舊式花樓在我們當地叫"小姐樓",過去有錢人家的小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整日待守閨中,常依此觀景閒聊。據說當年主人還在這樓上結綵招婿,拋過繡球呢!小姐拋繡球的故事,在小說和戲劇情節中常有記載,因爲有些待字閨中的小姐,或者求婚者多,且又多有權貴,如何選擇左右爲難,或者因小姐的擇婚主張與父母意見不合,愛女也

許早有意中人,於是便

出現了拋繡球選女婿這

種戲劇性的做法。小姐

的繡球拋給誰,,一般

是有目標的,也就是小

姐一般已經選定了一個

意中人,而不是隨隨便

便亂拋的

這麼精美氣派的"小姐樓"當年究竟是誰

家的呢?告訴各位!這是清咸豐年間徽

州五品奉直大夫李文進的官宅--大夫第。

與其它徽式建築相比,這幢官宅無論在

規模上,還是內部結構方面都有些不同,

體現出官家的風格。從外形上看,與其

它民居風格無兩樣,但從規模看就顯得

特別宏大。你們看!這座石庫門枋屬於

典型的徽派建築風格,可單從門枋的裝

飾效果和規模看,就體現出官家的大氣。

還有這門前的三步臺階,按照明清時期

營造法規制,只有官家才允許在門前造

三步臺階,體現自己的身份。

這座“大夫第”建於清朝咸豐年間(公元1851-1861年)。李文進的大夫官銜並不是透過科舉考試取得的,他本是個在廣東經營茶葉的富商。太平軍起事後,清朝政府的正規軍根本沒有作戰能力,完全靠曾國藩的湘軍,國庫又沒有大量的錢財做軍餉,當時的徽州同知鼓勵商人捐錢作軍餉,捐得多就封官,李文進的官銜就是那時侯捐來的。

大家來看看這幅淺浮雕石刻圖,

圖的中心部位是一幅中國傳統

文化"獅子滾繡球"的圖案。最

上方是一筐書,書透過飄帶,

串着銅錢,連着四季如意結,

再連着一片黃金葉,這是什麼

意思呢?在中國古代建築文化

中,大家常常會看到一對獅子

的造型,其中有一隻雄獅腳踩

繡球,名爲"獅子滾繡球"。其

實,在中國的獅文化中,這隻繡

球,不是簡單的一隻球,而是被

稱作"寰宇",代表着封建社會以男

權爲主的權利和地位。最上方的書,

則告訴人們"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

高", 只有讀好書才能做官發財,因

此暗示"書中自有黃金屋"的道理。有

了這些,不就能夠四季如意了嗎?整幅

圖案表現一個主題,那就是"學而優

則仕"。現在我們進去參觀!

大夫第門口有兩道門,第二道門是幹什麼用的?請大家猜猜看!這第二道門稱"禮儀門",當地人叫它"中堂門",這是封建禮學思想和等級觀念反映在建築領域上的一種文化現象。這扇門平時不開的,只有當家中貴客臨門,身份地位高的或族中輩份極高的長輩登門以及家中辦紅白喜事時才開啟,平常按規矩男左女右,出人耳門。今天你們都是遠來的貴客,不妨也來試試,找找被"擡舉"的感覺。古代小姐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其中的二門只的就是這個門

老屋爲四進兩天井結構,分前後堂,前堂即爲"官廳",三開間:中天井、中堂對兩廂;右則是客館;二樓廊道圍着"天井"轉,因此叫"跑馬樓",後堂爲起居室,是主人居住的地方。

從這裏可以看到天空的部分叫"天井",它是徽派建築的重要建築形式。據說,這種建築形式是由中原的四合院演變而來。"天井"在民居建築中起到採光、通風的作用,使人的生活環境緊貼自然環境,達到 "天人合一"的有機結合。'"天井"還是一個接水口,我們當地人把天上落下的雨水視爲財水,既然落在自家屋上,就要做到"肥水不流外人 田",因此要讓它"四水歸堂"先到自家。當然落下的財水最終

還是要流出去的,這棟房屋地下建有完整的排水系統。你們

看!這塊石板上的銅錢花"水漏"就是用來排水的,這裏有一

個石板圓洞,大家猜猜看,知道這是幹什麼用的呢?這是放養

烏龜的,讓烏龜在下水道中爬行,以疏通下水道的。

現在大家擡起頭來往上看,環視四周,這"天井"周圍的墊木花板上,滿是精美的木雕作品,中間表現的是琴棋書畫;兩邊是八仙手中的寶物,叫"暗八仙";兩側中間雕刻的是各式博古圖案,尤其是那桌下碩大的老鼠,在夜深人靜的弈棋人腳下覓食,顯得特別引人注目。"肥鼠" 在很多地方被視爲"財神",家中的老鼠都如此肥大,可想家中一定是富有的了.

各位遊客,房屋右側的這間跨院當地稱做“小姐繡樓”。看,樓上這座向河街挑出許多的亭閣式建築,小巧玲瓏、古樸典雅,原本用於觀景,但傳說也是小姐拋繡球的地方。那裏面有一扇古代百葉窗,向上翻可以採光,向下翻小姐可以窺視樓底的過往人羣。

李文進的父親李登瀛是一位徽商。早年在廣東經營茶葉生意,父子倆知書達理,才學都很不錯,在生意上也春風得意,經營有方因此發了大財。因此爲李文進捐了個州同知,《徽州州同知》,五品奉直大夫的官銜,於是父子倆就決定在祖屋旁建一座"官宅",以顯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生意場上的得意,官場仕途的如意,使父子倆按奈不住心中的喜悅。當大夫第建成後,這份喜悅讓他們感到蓬壁生輝,滿堂春意濃濃,於是就在這中堂上掛起了一塊堂匾,叫"春藹堂",李登瀛不僅會做生意,還是一個出了名的孝子,而李文進則樂善好施、廣交朋友,朋友中不乏達官顯貴,這是當年婺源縣令、雲南石屏人丁蔭鑾送給李登瀛的一幅對子,"及時小雨敷桐葉,借得春蔭護海棠",.李文進捐官後李登瀛祖父、父親都被誥封奉直大夫、儒林郎。儘管這些顯貴達官們不斷地褒評、吹噓,李文進還是因爲兩個兒子吸食鴉片,加之一場親戚的官司落魄下來。"其情晚境艱窘,耄耋之年,無疾而終"。最後,兩個兒子將這幢大夫第以八百兩規銀賣給了大茶商、婺源茶葉公會會長、李坑人李鏡明。大夫第的參觀到此結束, 下面我們繼續往前參觀。

這座四角重檐式古亭,叫"申明亭"。在婺源鄉村,跨路而建的路亭到現在還比較常見,但以“申明”爲名的街亭就不多了,明朝洪武5年,朱元璋向天下發布詔告,全國各地建立旌善亭和申明亭,這是婺源儲存下來的唯一一座。過去,李坑村民每月初一和十五,晚飯過後都會自動聚集在申明亭這裏,批評和懲罰違反村規民約者。有資料記述,"凡民作奸犯科者,書其罪,揭於亭中,以寓懲罰之意"。不知大家發現沒有,"申明" 的"明"字,不是"日"字旁,耐是"目"字旁,是不是有人把"明"字寫錯了呢?不!這是刻意這樣寫的,它告誡村民,要睜大眼睛,看清醜惡,判明是非,這樣才能逞惡揚善,族睦民和。如果初一未來得及批判的,十五還是會把犯錯的人拎出來進行批判和懲罰.所以叫做"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

"申明亭"不僅是一座街亭,還可供搭臺唱戲,看戲是徽州人的傳統喜好。如果搭臺看戲,路就被堵住了,爲了方便行走,亭外開出一條青石板路。過去每逄大年正月初一至初六,就有人守候在此,禁止村中女人從亭中走過。這期間要進行舞獅,一直舞到大年初六,方纔允許女人從亭子透過。

這座建在村中心的石拱橋叫"通濟橋",就是"相通共濟"的意思。也有的人說是村裏的三兄弟永通公、滿通公和相通公共同捐資建了這座橋,故而叫"通濟橋"。這座橋建於明朝正德年間,後來永通公的後代於乾隆庚寅年〔1771年)又重修了這座橋,算起來這座橋最後一次重修,距今也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了。橋跨約5米,拱高約4米多,看上去古老而堅固,與身邊的申明亭和周圍的建築相映襯,就像一幅古老的水鄉村景圖。因此,這裏也就成了電視劇《孫成打酒》、《青花》和《夢迴青河》的外景拍攝地。橋的東面是兩溪匯合處,一條自東而來,一條自南而來。兩條小溪就像兩條舞動的小龍煞是可愛,村裏人稱這是"雙龍戲珠"。那麼這顆珠在哪兒呢?通濟橋橋拱是這顆珠的一半,還有一半在哪呢?對!在溪水中,倒映在水中的那座橋拱就是那另一半。還有一種說法這珠就是天上的月亮!

這兩條龍的龍頭就是這兩座石碣,大家仔細看,一條龍有角,一條龍無角,這是怎麼回事?在中國的龍文化中,有角龍稱"威龍"(也有人稱之爲公龍);無角龍稱"螭龍"(也有人稱之爲母龍),無角龍是平安吉祥的象徵。因此古徽州人常把無角龍作爲禱福的"草龍"圖。裝飾在家中的許多地方,爲的是祈求平安吉祥。

下面我們要參觀的景點是南宋武狀元李知誠的故居。在古徽州歷史上一共出了 28個狀元,其中有24個文狀元,4個 武狀元,李知誠是徽州歷史上第一個武狀元,也是我們婺源歷史上唯一的"狀元"。李知誠生於南宋紹興已末年(公元1134年),爲李坑李氏十四世孫,其祖上世代顯貴,父親李著在岳飛征討李誠途經婺源時,奉袓父李侃之命送牛酒糧餉相助。後經岳飛奏明朝廷,詔授堂賓,差統兩浙轉運使。岳飛遇害後,他憤而辭職歸家。

李知誠自小苦讀不倦,後因鄉里鬧虎患,就兼學武藝。時值金兵南侵,國家內憂外患,民不聊生,爲保國安民,經鄉友指戰火表學十八般武藝。鄉試中武舉人,乾道二年(公元1160年)他進京應試武進士,會試中武進士,後經孝宗皇帝親試,擢爲第一甲第一名,授忠翊郎,後改五經郎。丙申年推轉軍撫司事,在歷史上李知誠是一位武官文用的狀元。孝宗帝命他代表朝廷向地方宣揚朝廷旨意安撫百姓、巡察官吏、採訪民間利弊、伸民冤屈,以及措置營田等事務。

身懷絕藝的李知誠一心想效法岳飛抗金保國,然而軟弱無能的南宋朝廷卻一意與金議和,報國無門的李知誠只好怏怏辭官歸裏。李知誠回鄉後,在家開館授徒,以終天年。宋嘉泰壬戌五月廿四日卒於李坑,享年63歲。

這盞古式竹編的蠟燭燈叫"銅錘燈"。這種銅錘燈傳說

是李知誠自京城歸裏時(萬歲爺送的),李知誠把它

帶回了李坑。銅錘是一種古老的兵器。在隋末唐初時

,李氏先袓就用這種兵器拼殺疆場,所向披靡成爲中國

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武將。也許是這個原因,萬歲爺贈

與李知誠銅錘燈,就是希望他像先祖一樣,苦練武藝,

把武術發揚光大。所以李知誠回鄉後,在家開館授徒

,而銅錘燈巡遊活動也成爲李坑歷史上一項重要的民

間娛樂活動。每年的正月十三至十八日,我們李坑都

要舉行馱燈巡遊活動,由108盞燈沿村街巡遊,敲鑼

打鼓、放鞭炮,場面好不熱鬧。這項活動只限於李坑

,而這種銅錘燈也只有李坑纔有。我們李坑人說,這

是我們的驕傲!

這座老屋,村裏人都叫它"魚塘屋",當年是一所書齋,明朝末期建造。你們看堂前地面是用方磚鋪就的,這叫"金磚鋪地"。柱礎是木礎的,這在明代建築中是一種普遍現象,門和窗沒有雕飾,顯得很樸素。這是明代典型的桶窗門窗風格,窗外就是相傳李知誠的後花園。下面我們一起去後花園參觀一下。院子裏的這棵紫薇樹,相傳爲武狀元親手所植,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了。如今這棵只剩下半邊的紫薇樹,依然枝繁葉茂,每年夏季都綻放出紫色的花朵。滿樹的花朵,煞是好看,花期長達百日,紫薇樹還有一個特性,就是隻要人用手輕輕在樹杆上搔一下,枝頭就會微微顫抖, 所以又被稱爲“癢癢樹”。

2022江西備考導遊詞 篇8

歡迎大家來到這裏,下面我來爲大家介紹一下!

五指峯位於茨坪西南面六公里處,因峯巒像人手的五指而得合,海拔1438米。五指峯峯巒由東南向西北伸延,綿亙數十公里,氣 向西北伸延,綿亙數十公里,氣勢磅礴,巍峨峻險,至今杳無人跡,還是個“神祕世界”,人只能站在隔岸的“觀景臺”上遠望其巍峨的雄姿,是儲存完好的原始森林,現已列爲自然保護區。兩邊巨峯對峙,中間一條深谷,谷底爲龍慶河,即井岡山河。半山腰有個“天軍洞”,相傳爲當年太平天國軍駐地,與五指峯相望的還有“龍慶洞”。傳說此洞曾藏龍居仙,當年紅軍曾在此頂嚴寒、鬥冰雪,堅持了40多天游擊戰,故名“遊擊洞”。

景區內是一座天然的動植物園,這裏是短尾猴、木鹿、黃腹角雉等珍禽異獸出沒的地方。五指峯下的龍慶河,盛產石雞、石魚,河谷峭壁上盛產石耳等。五指峯還有一座瀑布,落差約二百米,如同千尺素絹半空懸掛,在幾公里以外就可眺見,並有流動感。五指峯瀑布是井岡山落差最大的瀑布。五指峯腳下有一羣巒湖,猶如一輪明月映照在茫茫雲海之中,爲主峯景區增添了迷人色彩。四季如春的氣候條件和風景如畫的高山流水,爲避暑和旅遊觀光提供了大然場所。值得一提的是,面額一百元人民幣的背景圖就是井岡山主峯五指峯。神遊於此處的遊客,往往會拿出一張百元大鈔,將畫面與完景對照一番,這也別有一番情趣。

五指峯下的龍慶河盛產“井岡三石”:石雞、石魚、石耳。整個保護區春季峯巒疊翠,鳥語花香;夏末蛙蟬齊鳴,悅耳動聽;秋日紅葉映日,層林盡染;冬天銀裝素裹,冰晶似玉。

2022江西備考導遊詞 篇9

各位團友,你們好!現在我們的汽車正行駛在廬山的北山登山公路上。我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廬山的概況。1949年新中國成立,建國伊始,政府就開始謀劃修築廬山登山公路。1952年7月組成廬山登山公路修建工程處,這年冬天,這條公路正式開工。第二年(1953年)8月1日,這條長36公里的登山公路便正式通車。後來,人們稱這條公路爲北山公路。北山公路盤山而進,有近四百處彎道,所以毛澤東在《登廬山》一詩中,有“躍上蔥蘢四百旋”之句,其實呀,這條公路的彎道只有399個彎,所以有人說,毛主席也是吹了一小點點牛的。這條公路廬山居民常稱之爲“毛澤東路線”

1970年10月,廬山南部登山公路開工,第二年7月1日通車,人們把這條路稱作南山公路。南山公路的修成,爲上廬山的國內外遊客,提供了更爲便捷的條件。以後,又有人在廬山修築數條纜車道與公路。

廬山位於中國江西省北部,東經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緯29度26分——29度41分,面積302平方公里,外圍保護地帶面積500平方公里。北瀕一瀉千里的長江,南襟煙波浩渺的鄱陽湖,大江、大湖、大山渾然一體,險峻與秀麗剛柔相濟,素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著名詩人李白便這樣讚美廬山:“予行天下,所遊山水甚富,俊偉詭特,鮮有能過之者,真天下之壯觀也。”

廬山是一座地壘式斷塊山,外險內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峯等多種地貌。主峯——大漢陽峯,海拔1474米;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峯便有171座。羣峯間散佈岡嶺26座,壑谷20條,巖洞16個,怪石22處。水流在河谷發育裂點,形成許多急流與瀑布,瀑布22處,溪澗18條,湖潭14處。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廬山奇特瑰麗的山水景觀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旅遊觀賞價值。

廬山生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6。6%。高等植物近3000種,昆蟲20__餘種,鳥類170餘種,獸類37種。山麓鄱陽湖候鳥保護區,是“鶴的王國”,有世界最大的白鶴羣,被譽爲中國的“第二座萬里長城”。

廬山地處中國亞熱帶東部季風區域,面江臨湖,山高谷深,具有鮮明的山地氣候特徵。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霧日191天,年平均相對溼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溫度16。9攝氏度,夏季極端最高溫度32攝氏度。良好的氣候和優美的自然環境,使廬山成爲世界著名的避暑勝地。

廬山地區早在六千年前,便有人類活動。長久以來,人們在這裏創造了內涵豐富、影響深遠的廬山文化。傳爲大禹時所作的《禹貢》及稍後的《山海經》,均有廬山古稱的記載。公元前126年,司馬遷“南登廬山”,並將“廬山”載入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史記》。東晉淘淵明、謝靈運、宗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陸續來到廬山,進行了傑出的文化藝術創作,使廬山成爲中國田園詩的誕生地、中國山水詩的策源地、中國山水畫的發祥地。此後,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黃庭堅、陸游、康有爲、陳三立、胡適、徐志摩、郭沫若等1500餘位詩人相繼登山,寫詩4000餘首,其中名篇佳作燦若珠璣。

廬山“道釋同尊”。公元四世紀,高僧慧遠在廬山建東林寺,首創觀像唸佛的淨土法門,開創中國化佛教,代表佛教中國化的大趨勢;禪師竺道生在廬山精舍,開創“頓悟說”。天師張道陵,一度在廬山修練;道教禪師之一的陸修靜,在廬山建簡寂觀,編撰藏道經1200卷,奠定了“道藏”基礎,並創立了道教靈寶派。從公元四世紀至十三世紀,廬山宗教興盛,寺廟、道觀一度多至500處。1942年,世界佛教聯合大會在廬山召開。本世紀初,二十餘國的基督教教會彙集廬山。至今,廬山仍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及教派的寺廟、道觀多座。

2022江西備考導遊詞 篇10

朋友們,你們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遊,你們可以叫我詹導。歡迎你們到龜峯遊玩。希望我的服務能讓您多一份歡樂,也希望你們玩得開心,玩得盡興。

龜峯景區位於弋陽縣城南部四,五公里處。我們穿過鎖春洞,只要坐幾分鐘的觀光電車就會到達景區。

大家請跟我來。大家看,這就是駝背迎賓龜。駝背迎賓龜在綠樹成蔭的樹林上特別像一隻巨大的烏龜在歡迎着每一位遊客。你瞧,它低着頭,駝着背,正在歡迎我們呢!

接下來,朋友們請跟我走,別走丟了。往前看,一位老人站立在叢林之上,身披一件長袍,下巴拖着長長的鬍鬚,威風凜凜的。這就是老人峯了。我們再往左邊瞧,老人似乎又變成一位武士,身披盔甲,佩帶鋼槍,全副武裝,像是要參加激烈的戰鬥。回過頭來往右看,武士又象是一位揹着沉重竹簍的村姑,慢慢地走在林間的小路上。最後往後看,村姑變成了一位國寶——大熊貓,它活靈活現的,憨態可掬,可愛極了。看到這裏,想必都知道這座山的名稱了吧。沒錯,這就是老人峯的四看奇景。

我們再往前走,現在來到三疊龜山下,遙遙遠望,看到三隻龜疊在一起。最下面的那隻龜叫大力龜,中間的那隻叫綠毛龜,最上面的就叫小胖龜了。相傳,這三隻龜跟着媽媽去遊玩,路過東海,龜媽媽就被東海龍王給抓去了。三隻小龜就爬到這座高峯上等媽媽,就這樣,等呀等呀,等了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年,烏龜們慢慢的就變成的石頭龜了。

好了,本次遊纜就到這裏了,請朋友們自由活動四十分鐘,但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能亂扔垃圾。

2、要注意安全。

3、不要破壞文物。

四十分鐘過後,我們在停車場集合。

2022江西備考導遊詞 篇11

永新縣位於江西省西南部,隸屬江西省吉安市,地處羅霄山脈中段,地理座標爲北緯26°47′—27°14′,東經113°50′—114°29′,縣境東與吉安縣毗鄰,東南部與泰和縣交界,南與井岡山市相連,西與蓮花縣和湖南省茶陵縣爲鄰,北與安福縣接壤。地形以山地、丘陵爲主,地勢南北高,中部低。境內有禾山這一旅遊景點。全縣使用的方言有贛語、客家語。

在井岡山斗爭和湘贛蘇區革命時期,永新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高舉革命旗幟,前仆後繼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爲中國革命事業做出了很大的犧牲和貢獻。在永新這塊紅色的土地上先後誕生了40多位共和國的將軍,在這塊紅土地上升起了一羣璀璨的將星。據資料統計,永新籍將軍人數名列全國第四位,是赫赫有名的將軍縣。

這批將軍大多數是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參加紅軍的,他們在幾十年的艱苦革命鬥爭中,爲人民的翻身、民族的解放而出生入死,英勇奮鬥,歷經血與火的考驗,從貧苦的農家子弟成長爲戰功卓著的人民軍隊的進階將領。在革命戰爭年代,他們有的馳騁於炮火紛飛的戰場,浴血拼殺,能攻善守,威震敵膽;有的運籌帷幄,多謀善斷,指揮千軍萬馬南征北戰;有的肩負特殊使命,戰鬥在敵人心臟,在極其艱險的條件下進行隨機應變、不屈不撓的鬥爭。他們或血灑疆場,多次負傷,或忘我工作,積勞成疾,爲新中國的勝利立下了不朽功勳,他們的業績將永遠彪炳史冊!共和國成立之後,他們又在各自重要的崗位上爲保衛新中國、爲人民軍隊的建設和國防現代化殫精竭慮,嘔心瀝血,無私地奉獻自己的光和熱。

在新時期中,一批永新籍的年輕軍人因在自己的崗位上所做的突出貢獻而脫穎而出,成爲新時代軍人的模範,躋身於將軍行列。 永新籍將軍可歌可泣的戰鬥經歷和動人故事,給後人留下了一筆可貴的精神財富。其中有身經百戰的曠伏兆將軍,解放家鄉的張國華將軍,周恩來的衛士長龍飛虎將軍,將軍書法家:李真,從三灣走出的將軍江燮元,一生傳奇的馬輝將軍,獨臂將軍左齊和戎馬一生的張至秀將軍等。

碧波崖位於江西省永新縣石橋鎮北嶺境內,距縣城禾川鎮10公里左右。溪水出自鹽石之巔,沿峪岩石東西彎,從懸崖上瀉下,形成碧波縹緲之勝景,因而得名。

碧波崖裏面有三處瀑布,幽幽曲徑,如入仙境,領略永新風光,山林本色。是一處假日郊遊的好去處。

據永新縣誌裏記載,碧波崖風景優美,古代文人騷客在碧波崖作詩文記遊者甚衆,有詩讚曰:“山色遂造天,驚濤一鳥旋。欲知泉落處,即在水源邊。峯夾波聲遠,巖峻日影懸。老僧深樹裏,破竹引涓涓。”有“洗心橋”、“化魚潭”、“一杯泉”、“鹿馱仙”、“仙人橋”、“拜月石”、“石棺”、“碧波庵”等人文景觀,還有相傳爲呂純陽所書石刻“雲中挺秀”。

三灣改編紀念館,位於永新縣三灣鄉三灣村,佔地面積1500平方米,建築面積2304平方米,館標系舒同題 寫。館內分四部分展出,第一部分爲“歷史轉折、始創新型人民軍隊”,第二部分爲“三灣改編、確定黨指揮槍原則”,第三部分爲“精神傳承、構築政治建軍格局”,第四部分爲“軍魂永駐、鑄就不朽紅色豐碑”,陳列面積2500平方米,全面再現了三灣改編的全部內容。該館20__年11月5日開始實行免費開放,是全國第一批實行免費開放的博物館之一。近年來,年平均觀衆量近30萬人次。

南華山被譽爲“南華天秀”,海拔1176米,相傳仙人匡智棲化其間。南華山呈東北至西南走向,山中有世界上最大的千年銀杏樹、南華瀑布、紅軍洞、天梯、鞋石、南華庵、仙客盆、洞口湖、中共東南臨時特委舊址等景點。

2022江西備考導遊詞 篇12

旅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旅行的導遊,我們今天將參觀客家民居。  

在這裏,我們先了解一下客家民居。客家人是古代從中原繁盛的地區遷到南方的。他們都居住在偏僻邊遠的山區,爲得是避免盜匪的騷擾和當地人的排擠,建造了這種房屋。大家誰我手指的方向看一下,這些營壘似的住宅就是客家民居。好,咱們下車吧!  

這種房屋用糯米飯和雞蛋清作粘合劑,在土中摻石灰,以竹片、木條做筋骨製造而成的。這樣夯築的牆厚1米,高達15米,多爲三至六層樓,一百至二百多建房屋佈局均勻,宏偉壯觀,像橘瓣一樣排列。大家來用手敲一敲這房屋,是不是非常堅硬?沒錯。普通房屋壽命一般在七十、八十年左右,這些客家民居有兩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歷史呢!經受過非常大的打擊卻還是安然無恙。

客家民居的結構是什麼樣的呢?每戶人家分到低層至高層各一間房,房屋用途驚人的統一:底層是廚房兼飯堂,二層當貯倉,三層以上做臥室。兩三百人聚居一樓,秩序井然,毫不混亂。  

今天咱們就參觀到這裏吧,明天再見!

2022江西備考導遊詞 篇13

大家早上好,吃完早餐,我們就乘車出去外省了,也就是去江西省婺源縣的李坑村和曉起村。首先我們去李坑村,是一個旅遊景點,車程大約一共3個小時,而且車是走山路的,所以導遊在吃早餐的時候叫我們大家慢慢吃,不要吃得太多,不然在山上面會很容易暈車的。

剛上車後,大家的狀態都十分精神,但過了兩個小時多後,大家都像一條條死蛇爛鱔一樣了,害得司機要把車停了下來。

休息了一下後,我們就繼續前往李坑村,可這次車程幾分鐘就到了。

到了李坑村的裏面,也有很多古建築都是“徽派建築”,因爲這裏原來是徽州的範圍,李坑村的特點是“小橋、流水、人家”,還有李坑村的特色水果——水井泡西瓜。李坑村處於“環山擁抱、滿田翠綠”的中間。

我們首先進入了李坑村的牌坊,牌坊後面有一條小溪,小溪的名字就叫做“李坑”,原來這裏的人都是姓“李”的,不知道我到底是不是李坑村人的後代。

這條小溪的水很清澈,清得可以看見水底下的“金荷包”魚在河裏面游來游去。河水上面的鴨子在嬉戲,水面上倒映着天上的白雲和河邊的綠樹。

然後我們就跟講解員走到一個樓閣外面,這個樓閣名叫 “星閣高隱”,據說這個村裏的讀書人去當官前都要來這裏。

進到樓閣裏面有很多古代名畫,但是這裏有人在炒臭豆腐,所以我們看一下就走了。

接着我們拐了一個彎來到村的街道上(剛纔去參觀農田),有非常多小橋,怪不得叫做“小橋、流水、人家”!

在一個“丁”字路口下邊有兩條小溪彙集在一起,成爲一條溪流。在兩條小溪的出水口都有各自的一條堤壩,兩條堤壩的前面有一座拱橋,拱橋和水裏的倒影合成了一個圓形,兩條溪流的出水口像龍頭一樣。這裏的人把它們叫做“雙龍戲珠”。

接着我們跟着講解員來到了一個商人的家裏,這間房子很大,但大門不能對着街道上,因爲在古代,如果沒有做官的話,家裏的大門是不能對着街道的。那時商人是沒有地位的,所以他家要建一個院子,大門就在院子裏面,再從院子的側門通向街道。

在裏面也有一些雕刻,是一些木雕,但這些木雕上的人頭都沒有了,因爲在以前的一個時候被挖掉的。

參觀完商人家後,我們就來到了一個當官人家裏,屋頂有一大塊長方形的天窗,長大約有4米,寬大約有2米,這種東西叫做“天井”。

然後我們就去爬山,在山上眺望李坑村。同時我們看到很多農作物:大冬瓜、茶葉、辣椒、黃瓜、絲瓜等。

下午我們又到了曉起村,這裏主要以樟樹爲主,到處都能聞到樟木味,這裏的木雕沒有被破壞掉,因爲這家的兄弟倆很聰明,把雕刻用一些泥土撲上,上面寫着“毛主席萬歲”五個字,這樣人們就不敢破壞這個雕刻了。

在返回黃山的途中,我們看見了農民伯伯在收割水稻,我們一下子衝了下去拿起一大堆稻穀,放進打禾機裏面,很快,這些稻穀都脫了出來。這樣又能幫助別人,又能覺得開心。

2022江西備考導遊詞 篇14

尊貴的各位客人,自從你剛踏下飛機,剛從你繁忙的工作中,抽空來到景德鎮的那一個時刻起,你就是這塊土地上最愛歡迎的客人,這裏由於你們的到來空氣變得更加明朗,景色變得更加迷人,由於你們的參與,我們的這次活動顯得分外的重要。我是本次旅遊團的導遊員,我姓王,從這一時刻起,我們就是真誠的朋友,我非常非常的希望我們的團隊在你我的真誠的交流中成爲一個非常難忘的旅行!

車已經啓動,景德鎮向我們撲面而來,一種氣息,一種深沉的文化,一種千年的江南古鎮獨有的魅力,一種大街小蒼處處散發的陶瓷資訊,我們在這裏將迎來短暫的兩個小時的旅行,作爲一個在地圖上都很難找到經緯度的這樣一個小城,在迎來了千年慶典後,這個江南的小城已經不在是個面積只有5247。9平方公里,人口152萬這樣一個數性的概念了,它更多的是一種展示瓷都風彩的一個平臺,一個視窗,一個讓全國,甚至世界都爲之驚歎的文化之都,陶瓷之城。景德鎮,是因爲公元10XX年,也就是宋景德年間燒製的陶瓷,作爲貢品,而得名。景德鎮漢稱新平,近代叫昌南。在發展了10XX年以後景德鎮已經成爲集現代文明與古老文化與一體的着名城體。說到古老,我們不得說我們的陶瓷,這是我們的驕傲。在景德鎮你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着名的陶瓷的精品在這裏都能夠得到展示,我們當然有自己爲之叫絕的特產,青花,青花玲瓏,粉彩,顏色釉,是我們的四大精品。瓷都人民是那樣的熱情,就象窗外的那條昌江,幾千年來見證着這裏的一幕一幕。昌江屬於江西五大水系中的饒河,他東流鄱陽湖,最後入注東海。昌江兩岸楊柳依依,微風襲人,邊上的一些歷史的沉澱物讓我們還可以依稀可見當年這裏的繁華,問問景德鎮的老一輩,也可以問問我們景德鎮陶瓷館的各位專家,他會告訴你們,這裏曾經有那麼多的柴窖,以前昌江5000平方米的上空紅光四見,代表着何止是一條昌江水系,寂靜的夜晚來臨,秋風還是那樣的瘋狂逼人,可是昌江一點都沒有沉睡,也沒有看見滾滾的昌江之水,因爲他真的不象長江那麼雄渾有力,也沒有濟南大明湖的那份幽靜,在這裏你可以感受得到的只是那紅紅的火光印稱着兩岸古樹昏鴉的叫聲。清晨,當太陽還沒來的及普光照射,兩岸已經熱鬧非凡,要知道這裏是重要的瓷器港口,以前這時沒有橋,沒有這麼方便的水陸交通網,沒有九景高速,沒有206國道,沒有方便的火車,更不要說現在的羅家機場,直飛上海、深圳、北京、廈門、武漢、鄭州6條航線。陶瓷是世界的,靠得就是大量的民工挑着離開昌江,離開景德鎮。我們非常感謝我們的先輩在爲景德鎮所作的一切一切的貢獻。有一位外國客人來到景德鎮是這樣說的,沒有昌江也就沒有陶瓷,我不知道他說得話到底能包含多少內容,至少我們應該這樣稱呼這條河,母親河,景德鎮的母親河,如今的昌江已經成爲景德鎮重要的水上運輸渠道,可以直通鄱陽湖,直入九江,透過長江水運,把我們這裏的一切一切告訴世界。看看江兩邊的高樓,再看一塊塊的綠化地,我不知道是不是景德鎮的母親河在變,還是我的心在變。

景德鎮,屬於亞熱帶氣候,他四季分明,冬冷夏熱,降水量豐富,就因爲此,森森覆蓋率達到60。2%,在全省的連續三年城市空氣質量評估中排名第一位,古老深厚的陶瓷文化,明朗清新的空氣,熱情善良的人民,這裏還缺少什麼?對了,我們的景觀到處可見,市中心的景德鎮的標誌,龍珠閣,座落在瓷都大道後面的陶瓷博物館,郊外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瑤裏。

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的行程顯得那樣的匆忙,其實我向你講述的只是我們這個江南小鎮的點點滴滴,我非常的遺憾。真誠的希望你們下次有機會再來,謝謝!

2022江西備考導遊詞 篇15

古樹高低屋,斜陽遠近山,林梢煙似帶,村外水如環。

曉起,是婺源文化生態旅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被評爲國家級農業生態示範村。

曉起是清代兩淮鹽務使江人鏡故里,位於婺源縣城東北45公里的江灣鎮境內,溪河交會處。據曉川《汪氏宗譜》記載:唐乾年間汪萬武始居,以逃亂至此天剛破曉啓明而取名"曉起",亦稱曉川。後洪姓亦在上游一公里處建村,也稱曉起。故曉起又有上下曉起之分。

羣山環繞、一水橫亙的上曉起,村屋居多系明清建築,風格各具特色。。其中"進士第"、"大夫第"、"榮祿第"等官宅氣派堂皇,前後天井,廳堂寬敞深進,大門口三級高階和門樓精美的磚雕圖案,炫耀着主人高貴的身份。而村頭青石護欄的古道、古亭以及樑柱間族人"高中(進士)捷報"依稀可辨的"江氏宗祠",也很容易讓人想象古村當年的顯赫與繁華。

兩溪匯合處的下曉起,村邊水口十幾棵數百年老樹和村小學後成片的古樟樹林,即使在古樹遍佈的婺源也不多見。村中也頗多明清古建,風格各具特色,村內小巷均鋪青石,曲曲折折,迴環如棋局。一些村屋門前設有瓜棚豆架,一派田園景象。此外還有雙井印月、濯臺煥影等景。

曉起的"三雕"藝術久享盛名。三雕即磚雕、石雕和木雕。清末茶商汪允璋、汪允珪兄弟建造的"繼序堂"、"禮耕堂"是曉起"三雕"藝術的代表之作。

曉起的名貴古樹觀賞園薈萃了千餘株古樟羣及全國罕見的大葉紅楠木樹和國家一級樹種江南紅豆杉。它們不僅是先人崇尚綠色、重視和保護環境的有力佐證,更爲今天的曉起增添了幾分靈氣。

古樸典雅的明清民居,曲折寧靜的街巷,青石鋪就的驛道,遮天蔽地的古樹,野碧風清的自然環境,天人合一的曉起堪稱中國最具韻味的古文化生態村。

曉起交通便捷,離縣城34公里,黃山100公里,景德鎮120公里,油路直通景區。大型停車場、酒樓、各式竹、木結構房屋等配套設施完善,可以同時接待400多人吃、住、遊、樂。

2022江西備考導遊詞 篇16

古樹高低屋,斜陽遠近山,林梢煙似帶,村外水如環。

曉起,是婺源文化生態旅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被評爲國家級農業生態示範村。

曉起是清代兩淮鹽務使江人鏡故里,位於婺源縣城東北45公里的江灣鎮境內,溪河交會處。據曉川《汪氏宗譜》記載:唐乾年間汪萬武始居,以逃亂至此天剛破曉啓明而取名"曉起",亦稱曉川。後洪姓亦在上游一公里處建村,也稱曉起。故曉起又有上下曉起之分。

羣山環繞、一水橫亙的上曉起,村屋居多系明清建築,風格各具特色。。其中"進士第"、"大夫第"、"榮祿第"等官宅氣派堂皇,前後天井,廳堂寬敞深進,大門口三級高階和門樓精美的磚雕圖案,炫耀着主人高貴的身份。而村頭青石護欄的古道、古亭以及樑柱間族人"高中(進士)捷報"依稀可辨的"江氏宗祠",也很容易讓人想象古村當年的顯赫與繁華。

兩溪匯合處的下曉起,村邊水口十幾棵數百年老樹和村小學後成片的古樟樹林,即使在古樹遍佈的婺源也不多見。村中也頗多明清古建,風格各具特色,村內小巷均鋪青石,曲曲折折,迴環如棋局。一些村屋門前設有瓜棚豆架,一派田園景象。此外還有雙井印月、濯臺煥影等景。

曉起的"三雕"藝術久享盛名。三雕即磚雕、石雕和木雕。清末茶商汪允璋、汪允珪兄弟建造的"繼序堂"、"禮耕堂"是曉起"三雕"藝術的代表之作。

曉起的名貴古樹觀賞園薈萃了千餘株古樟羣及全國罕見的大葉紅楠木樹和國家一級樹種江南紅豆杉。它們不僅是先人崇尚綠色、重視和保護環境的有力佐證,更爲今天的曉起增添了幾分靈氣。

古樸典雅的明清民居,曲折寧靜的街巷,青石鋪就的驛道,遮天蔽地的古樹,野碧風清的自然環境,天人合一的曉起堪稱中國最具韻味的古文化生態村。

曉起交通便捷,離縣城34公里,黃山100公里,景德鎮120公里,油路直通景區。大型停車場、酒樓、各式竹、木結構房屋等配套設施完善,可以同時接待400多人吃、住、遊、樂。

TAG標籤:#精選 #導遊詞 #江西 #備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