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全書匯>其他>導遊詞>福建導遊詞>福建省的大金湖導遊詞(精選15篇)

福建省的大金湖導遊詞(精選15篇)

全書匯 人氣:1.51W

福建省的大金湖導遊詞 篇1

大金湖位於福建省西北部,屬三明市泰寧縣。大金湖地質公園以丹霞地貌景觀爲主體, 同時還有花崗岩地貌景觀和人文景觀等點綴其中。

福建省的大金湖導遊詞(精選15篇)

丹霞地貌空間分佈:北起龍湖鎮的天成巖往西南經上清溪、泰寧城關至讀書山、記子頂,後南轉至貓兒山、龍王巖、八仙崖(大牙頂)至龍安鄉,依次分佈有上清溪、金湖、龍王巖、八仙岩四個紅色盆地。

平面上構成近似“人”形的分佈格局,北東長34公里,南北長29公里,總面積215.2km2,地勢總體由東北往西南逐漸升高,以記子頂、龍王巖、大牙頂一線爲大金湖丹霞地貌最高地帶,其中以八仙崖(大牙頂)爲最高峯,海拔高度爲907.6m,該地帶也是峯、柱地貌發育最好最典型的地區,也是景點最集中地帶。

在丹霞地貌的西南側還有花崗岩地貌景觀,中部有人文景觀。

地質公園總體上可劃分爲5個風景區(即上清溪風景區、泰寧古城遊覽區、金湖風景區、龍王巖--八仙崖風景區、金鐃山風景區)、11個景區、13個景羣、160個景點。

福建大金湖旅遊區包含了金湖、上清溪、狀元巖、羅漢山、泰寧古城五大景區,於20__年2月11日成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的“泰寧世界地質公園”的核心組成部分,成爲繼武夷山“雙世遺”之後又一個入主世界級別的福建旅遊景區。

而且,大金湖是同時擁有五塊國家級牌子的旅遊景區,包括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森林公園。

福建省的大金湖導遊詞 篇2

泰寧大金湖,位於福建省西北部,屬三明市泰寧縣,因景區所在地盛產黃金而得名。大金湖旅遊區包含了金湖、上清溪、狀元巖、羅漢山、泰寧古城五大景區,於20__年2月11日,成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的“泰寧世界地質公園”的核心組成部分,成爲繼武夷山“雙世遺”之後,又一個入主世界級別的福建旅遊景區。是國內外少有的千姿百態丹霞地貌與浩瀚湖水相結合的,獨具特色和魅力的風景名勝區。

金湖景區堪稱湖山極品,素有“天下第一湖山”之美譽。浩瀚幽深的湖泊與千姿百態的丹霞奇觀完美結合,陽剛與陰柔相濟,豪放與婉約互補,構成了景象萬千的水上丹霞奇觀。天公造化,萬物顯靈。這裏匯聚了衆多天然大佛,個個形態逼真、盡顯靈趣,其間還有衆多金龜、聖象、麒麟等佛家靈物相伴左右,更有“仙”、“壽”等天書真跡遺落丹崖,與靈驗異常的“甘露寺”相輔相成,世界佛教高僧無不爲之驚歎。據傳,雲遊金湖,有緣之人可在祥雲之間感受湖山的靈氣,在水上天佛的佑護下時來運轉。

【天跡水簾】

請看,屹立在我們眼前的這兩座紅色山岩,左邊叫赤石峯,右邊叫馗雷峯。兩峯對峙,中間夾有一條白水際瀑布,飛流而下。這瀑布高約20米,寬約10米,是金湖最大的瀑布。在陽光的照射下,這瀑布猶如串串明亮的珠簾,似乎從天而降,我們稱之爲“天跡水簾”。靠近這水簾,百米之內便能聽到轟雷般的響聲,感受到騰騰霧氣。

在地質學上,天跡水簾是處在不同的地層接觸面上。上層爲沉積岩,相對較鬆軟;下層爲火山岩,巖性較堅硬。經水流侵蝕切割,上層較鬆軟的岩層被剝蝕,下層較堅硬的火山岩便形成了懸崖,水流從懸崖上傾瀉而下,從而形成了景色壯麗的白水際瀑布。

【野趣源】

關於野趣源,當地有這麼一句順口溜:野趣源,忘憂園,日月崖上藏孝巖,茂林修竹風情寨,半壁歡樂半壁愁。何爲“半壁歡樂半壁愁”呢?走過前面這座情侶橋,再越過上面的滑瀑,馬上就能夠知道。

現在我們來到野趣源。這裏環境幽雅、空氣清新、林木蔥鬱、四季如春、野趣無窮,故名“野趣源”。在溪岸邊的竹林裏,既有情趣盎然的民俗風情寨,又有活潑可愛的珍稀動物供遊人觀賞;周圍還建有鴛鴦閣、休閒屋、吊繩牀、藤鞦韆、劃小船、射竹箭等娛樂休閒設施,特別適合開展野炊、露營等休閒旅遊活動。這就是“半壁歡樂”的由來。至於何爲“半壁愁”呢?請看,眼前這塊千瘡百孔的巖壁,它叫“日月崖”,“日、月”合起來即一個“明”字。據說這日月崖是明末愛國舉人、反清復明志士邱嘉彩隱居的地方。當他看到反清復明實在無望時,就把全部的田產贈給侄子,然後帶着母親和妻子來到這裏隱居。之所以選擇這個絕壁巖穴作爲隱居之地:一是因爲這個巖穴,懸在半空中,體現了他“上不頂你清朝一方天空,下不踏你清朝一方土地”的氣節。二是因爲對面巖壁上有很多的洞穴,一個接一個,蘊涵着“大明江山千瘡百孔,遺民無立足之地”的意思。據

說,後來大清國曾多次召他爲官,他就是不去;而且在他的詩畫裏,幾乎每一首詩都含有“日、月”二字,以示懷念明朝;每一幅畫都含有蜈蚣和蚯蚓,藉以諷刺清朝。當時人們被邱嘉彩的這種“愚忠迂腐”行爲所感動,稱他爲“國之孝臣,母之孝子”,後人也就把此巖穴稱爲“孝巖”。不過,至於當時邱嘉彩一家人是如何到那懸崖絕壁上去生活,至今仍然還是一個謎。

【醴泉巖】

白水際西北側是醴泉巖,巖中有一座禪寺。在醴泉巖左側的石壁上有一條裂縫,一股清泉從約70米高的空中直瀉而下,一年四季長流不絕,水質清甜,稱爲醴泉,醴泉巖也因此得名。

醴泉禪寺始建於南宋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毀於元代兵亂,明代重建,後來又毀於“__”期間,1982年在原有的基礎上依巖重修。這裏有兩重山門,第一重橫書“醴泉禪寺”,第二重橫書“巢雲古剎”。門上還有兩幅對聯,一幅“天灑巖澗雨,洞波風壁水”,另一幅“石隱天開面,泉流月有聲”,都寫得非常真實生動。寺廟建在這高約30米、寬15米、深18米的大巖穴中,正殿爲單檐歇山式,兩層木構建築,不施片瓦,冬暖夏涼。巖前翠鬆茂盛,環境幽雅。

清朝的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遊盡江南的山山水水,留下了不少有趣的故事,傳說他也到過泰寧。有一天,乾隆皇帝來到醴泉巖,見這裏清靜幽雅,便想歇一會兒。由於旅途勞累,他一躺下便睡着了。雖然乾隆皇帝打扮得與普通老百姓一樣,但他有龍虎之相,寺裏高僧一看就斷定他是當今皇上,便召集衆和尚一齊跪到地上,高呼“吾皇萬歲”。乾隆醒來,還裝糊塗,問他們:“哪來的萬歲?”高僧說:“聖上內着龍衣,身有龍相,啓齒金口,一定是萬歲。”乾隆皇帝只好認了。當日,高僧設宴招待乾隆,席間有一道泰寧地方菜,乾隆覺得色香味俱佳,便問菜名。高僧回答說:“白玉金鑲角,紅嘴綠鸚哥。”乾隆聽了很高興,馬上封他爲護國禪師,並賞賜一件猩紅袈裟。回京後,乾隆叫宮廷廚師做這道菜,沒有一個人做得出來,只好派人來討教。這道菜就是普通的菠菜炒油豆腐。

福建省的大金湖導遊詞 篇3

各位遊客朋友,我們現在來到的是泰寧大金湖,它位於福建省西北部,屬三明市泰寧縣,因景區所在地盛產黃金而得名。大金湖旅遊區包含了金湖、上清溪、狀元巖、羅漢山、泰寧古城五大景區,於20__年成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的“泰寧世界地質公園”的核心組成部分,是國內外少有的千姿百態丹霞地貌與浩瀚湖水相結合的、獨具特色和魅力的風景名勝區。大金湖堪稱湖山極品,素有“天下第一湖山”之美譽。浩瀚幽深的湖泊與千姿百態的丹霞奇觀完美結合,陽剛與陰柔相濟,豪放與婉約互補,構成了景象萬千的水上丹霞奇觀。天公造化,萬物顯靈。這裏還匯聚了衆多天然大佛,個個形態逼真、盡顯靈趣,其間還有衆多金龜、聖象、麒麟等佛家靈物相伴左右,更有“仙”“壽”等天書真跡遺落丹崖,與靈驗異常的甘露寺相輔相成,世界佛教高僧無不爲之驚歎。凡此種.種,爲大金湖贏得四塊國家級牌子——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地質公園和國家森林公園。

各位遊客朋友,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大金湖的水面了。大金湖其實是金溪新湖的簡稱,金溪是閩江上游富屯溪的一大支流。1980年夏,政府在金溪的盧庵灘興建一座裝機容量十萬千瓦的池潭水電站。大壩高78米,長253米,金溪水被堵截後上遊形成了一個全長60餘千米、湖面3400萬平方米、庫容8.7億立方米的人工湖。丹山和碧水是大金湖風景區構成的兩大要素。同時又有一百多處名勝古蹟遍佈其中,被中外遊客譽爲“黃金之湖”。

大家請看,屹立在我們眼前的這兩座紅色山岩,左邊叫赤石峯,右邊叫馗雷峯。兩峯對峙,中間夾有一條白水渫瀑布,飛流而下。這瀑布?約20米,寬約10米,是金湖最大的瀑布。在陽光的照射下,這瀑布猶如串串明亮的珠簾,似乎從天而降,我們稱之爲“天跡水簾”。在地質學上,天跡水簾是處在不同的地層接觸面上。上層爲沉積岩,相對較鬆軟;下層爲火山岩,巖性較堅硬。經水流侵蝕切割,上層較鬆軟的岩層被剝蝕,下層較堅硬的火山岩便形成了懸崖,水流從懸崖上傾瀉而下,從而形成了景色壯麗的白水潦瀑布。

現在看到的是甘露巖寺,在山門碑刻上,題有宋朝進士鄒恕寫的一首詩:“蘭若半空中,雲山第幾重;瀑流千丈練,鶴宿五棵松。曉雨禪房黑,霜林木葉紅;懸崖回首望,歸思過前峯。”表現了甘露巖寺的建築特色和四周的秋季景色。其中的“蘭若”,就是寺廟。甘露巖寺建築奇特。甘露巖是一個天然的內窄外敞的洞穴,?約80米,深30米。洞的上下爲礫岩,中層爲砂岩,寺內岩層濾淨,滲出的泉水清甜甘洌如甘露,人稱龍泉,寺廟因此被稱爲甘露巖寺。宋紹興十六年(公元1146年),了凝和尚依附巖壁建造了這座寺廟。這個洞穴上部寬30多米,下部寬卻只有10多米,呈倒三角形,古人把這地理上的劣勢變爲建築上的優勢,以獨木擎天解決巖勢上寬下窄的難題。一根柱子落地,上面建起了四幢樓閣,整個重檐歇山式的層樓疊閣,包括上殿、蜃閣、觀音閣、南安閣等建築,都依靠一柱支撐,頂部無需片瓦,造型別具一格。這個寺廟的全部建築都是木質的,用T形拱頭相連接,沒有用一根鐵釘。

各位遊客朋友,前方的“水上一線天”,是金湖景區很有代表性的景點之一。巖危壁峭,合掌雙峯相互擠軋,湖水上漲浸過山腰,形成深綠色的狹長水巷,只容一隻小船擦崖而過。峭壁聳立間突出的五道石棱,人稱五馬落槽。峭壁上長滿各類花草,其中有石蘭‘、吊蘭和還魂草等,還有兩股飛泉由上而下直瀉深潭。

再往前就來到了金湖最爲壯闊的水面——十里平湖。這裏羣山環抱,島嶼星羅棋佈,水動山浮,令人心曠神怡,遐思萬千!十里平湖南北長8千米,東西寬3千米,水深60多米,在這裏,山水雲天共一色。這十里平湖的景色,不同天氣有不同的氣象景觀:晴天,風和日麗,波光粼粼;雨天,波濤洶涌,山色悽迷。還有山霧、日出、晚霞、星月,變幻出許多迷人的景象。無論什麼時候看,這裏都是一幅充滿詩意的山水畫。

大家看正前方連綿起伏的羣山,像不像一尊神態安詳的水上臥佛?我們稱之爲“平湖臥佛”。在臥佛的頭部,那座高聳的山峯又好像是一尊悠然自得、仰天大笑的千面羅漢。隨着移步換景,它又變成了一隻昂首曲背、目視遠方的金貓,所以又稱“金貓觀湖”。而在湖畔那座孤立高聳的丹霞峯柱,是不是又像一位威風瘭瘭的古代將軍?他就是赫赫有名的“紅臉關公”。他像一個守護神,守護着金湖這個水上大佛寺。

福建省的大金湖導遊詞 篇4

曾經欣賞過九曲十八彎武夷美景,到過八角寨的險山峻嶺,但印象最深的還是福建泰寧的大金湖。大金湖以丹霞地貌景觀爲主體,同時還有花崗岩地貌景觀和人文景觀等點綴其中。今天,我們一共要去其中的兩個景點。

到了那,映入我眼簾的是水平如鏡的、一望無際的大金湖,旁邊連山疊翠,彷彿是一副美麗動人的水墨畫,令人深深得陶醉。

我們旅遊的第一個景點是瀑布。那裏的水,清澈無比,沉澱在水底的泥沙絲毫不使水變得渾濁,湖裏面的東西看得清清楚楚;那裏的瀑布,壯觀無比,哪把是站在數十米遠,也能感覺到,瀑布拍擊水底濺出來的水花;那裏的巖,既美麗有蒼老。

有的岩石紅黑相間,這裏一條那裏一條,上面再帶點綠色的樹林,像是一對天生的組合。有的岩石蒼老無比,在它滿臉碎痕的臉上,顯示出了它走過的歲月,讓人十分敬佩。瀑布一泄而下,疑是銀河落九天,令人讚歎不已。

我們旅遊的第二個景點是甘露寺。聽說,那裏有鐘乳石,它掛在石壁上,它還能滴下露水,滴到露水的人來年都會很幸福,心想事成。我也慕名而來,來看看這鐘乳石。我們走了彎彎曲曲的石路之後,我們終於找到了鐘乳石,它座落在懸空寺上,寺廟紅白相間,鐘乳石是綠色的,還帶點白,十分漂亮。

在滴露水的鐘乳石下面有個瓶子,裏面有很多硬幣。我走到鐘乳石下面,擡頭仰望它,突然間就有一滴滴到了我頭上。我想:這鐘乳石似乎太歡迎我了吧!

剛來就滴到我頭上了,我肯定很幸運。我正準備走開,又有一滴滴到了我頭上了,我想:它是想讓我別走,我開心地和它說了拜拜。下山的時候,我還吃到了烤魚,真是先苦後甜呀!因爲我上山的時候滿頭大汗,有苦又累,腳很酸,而且嘴巴很渴。可下山的"甜"讓我很是滿意。

就這樣,我懷着愉快的心情離開了大金湖!

福建省的大金湖導遊詞 篇5

各位來賓,大家好!

歡迎來到“丹霞天蹤,碧水靈趣”的大金湖旅遊觀光!這裏蘊藏着一座堪稱“天蹤靈佛寺。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張,名世忠,大家叫我小張好了。是金湖旅行社(景區)的導遊員;開船的師傅姓李,今天將由我和李師傅爲大家服務,請大家多提寶貴意見。今天的遊程大約需要4個多小時,中午我們將在水上餐廳用餐。在遊覽過程中請大家注意安全和環境衛生。在此,我先感謝大家的合作,同時預祝今天的“水上佛國”之旅能給大家帶來吉祥和快樂!  大金湖位於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脈南麓的泰寧縣境內,距三明市區176公里,於1994年1月被列爲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__年成爲我國首批AAAA級旅遊區。20__年12月,被國務院批准爲國家地質公園。該景區面積達13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26平方公里。大金湖是金溪新湖的簡稱,金溪是閩江上游富屯溪的一大支流。1980年夏,政府在金溪的盧庵灘興建一座裝機容量十萬千瓦的池潭水電站。大壩高78米,長253米,金溪水被堵截後上遊形成了一個全長60餘公里、 湖面五萬多畝、庫容 8 .7億立方米的人工湖。丹山和碧水是大金湖風景構成的兩大要素:山的雄奇俊逸,水的清麗幽雅;陽剛與陰柔相濟,豪放與婉約互補;丹崖突進湖心,碧水深入山腹;山水相映成趣,浩瀚博大與幽深迷離同在;瑰偉曠達與旖旎險窄共存,是國內外少有的風景名勝區,千姿百態的丹霞地貌與浩瀚湖水相結合,獨具特色和魅力,大金湖碧波澄淨,羣峯競秀、林木蔥鬱、石筍兀立、流泵飛瀑、水環山繞。其中白水際瀑布、大赤壁、公子峯、水上一線天、幽谷迷津、虎頭巖、貓兒山以及素負盛名的甘露寺、醴泉古剎、尚書墓等100處名勝古蹟置之碧水丹山之中,形成一處別具一格的遊覽區,因此,金湖又被中外遊客譽爲“黃金之湖”。每年4月至10月爲遊湖最佳季節,湖上備有大小遊艇,可盡覽金湖全景。

該景區有着良好的區位優勢,距福建省鐵路主幹線、鷹廈線樞紐站--邵武僅76公里,隨着京福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大金湖的旅遊資源開發將會更加突飛猛進!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大金湖將以她迷人的魅力吸引着越來越多海內外遊客前來旅遊觀光,到那時,大金湖帶給我們的將是更加絢麗多彩的世界!  大金湖因景區所在地盛產黃金而得名。經過億萬年的天地造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裏塑造出許多栩栩如生的天然大佛:如來佛祖,慈眉善目;印身佛影,指點迷津;水上觀音,靈光顯現;伽藍菩薩,雄姿煥發;千面羅漢,修身養性;平湖臥佛,怡然自得;菩提達摩,坐禪說法;開心彌勒,教化衆生。正所謂“一水藏天蹤,千山現佛影”。可以說,整個大金湖就是一座“山水顯靈,吉祥匯聚”的水上佛國世界!多少年來,數不盡的善男信女,八方遊客,在這裏真切感受到衆多天然大佛的慈祥佑護,許多美好的心願才得以實現。我相信,大家都是有福之人,希望今天的金湖之旅能給您帶來明天的錦繡前程!  大家請看,屹立在我們眼前的這兩座紅色山岩,左邊叫赤石峯,右邊叫馗雷峯。兩峯對峙,中間夾有一條瀑布飛流而下。這瀑布高約10米,寬約8米,是金湖最大的瀑布。在陽光的照射下,這瀑布猶如一串串明亮的珠簾,似乎從天而降,我們稱之爲“天跡水簾”。靠近這水簾,百米之內便能聽到轟雷般的響聲,感受到騰騰霧氣!而且還會使您產生一種“我欲凌風而去”的感覺。大家看到了嗎?在水簾的左側,有一小巧觀音,手持淨瓶,雲水一身。大家不妨在此做一下深呼吸,感受一下山野的清新空氣和水氣中的負氧離子,帶上水簾觀音的吉祥祝福,開始我們今天的“水上佛國”之旅。  隨着遊船緩緩往前行進,我們現在來到甘露寺碼頭。從這裏上岸步行到甘露寺,大約需要10分鐘。提起甘露寺,人們自然而然會聯想起三國時期劉備招親的那個甘露寺。那甘露寺在江蘇鎮江的北固山,離我們這兒有千里之遙!而金湖的甘露寺,始建於宋紹興20__年(公元1146年),距今已有850多年的歷史了。由於在甘露寺的巖穴上方有塊鐘乳石,形狀像龍頭,一年四季間隔滴泉,水質清甜似甘露,故名“甘露寺”。

大家請看,左邊這塊紅色的岩石像一口碩大無比的“鍾”,而右邊那塊岩石像一面獨步天下的巨“鼓”,甘露寺便在這鐘鼓石之間,所以當地有這麼一個說法叫“右鼓左鍾,廟(妙)在其中”。在佛教寺廟中,都有專設鐘鼓樓。而在金湖的甘露寺,則是大自然天造地設的天鍾天鼓。正所謂“暮鼓晨鐘驚醒世間名利客,輕聲佛號喚回苦海迷夢人”。  金湖的景觀大都有移步換景的特點。看!剛纔的“天鍾”,現在則成了佛祖釋迦牟尼的巨大頭像。只見他慈眉善目,眺望遠方,預示着“如來警示,光明在前”。在如來佛祖面前,卓然挺立着三株千年古鬆,好象上天賜予的三柱高香,在此替世人進行着亙古不變的朝拜。

走在曲徑通幽的石板路上,會發現有塊石壁,刻有巨大的一個“淨”字。從石縫中流有一股清泉,涓涓細流注入到池中,這池名叫“淨手池”。俗話說“寺廟門前必洗手,抽籤許願方可靈”。在這周圍有片竹林,竹身呈四方形,秋天才長筍,有道是“摸摸四方竹,可得四方財”。

登上十幾級臺階,我們來到甘露寺山門。這裏有塊石碑,刻的是南宋狀元鄒應龍長子,進士出身的鄒恕寫的一首詩“蘭若半空中,雲山第幾重;瀑流千丈練,鶴宿五株鬆;曉鍾禪房黑,霜林木葉紅;懸崖回首望,歸思過前峯。”這首詩讚美了甘露寺的建築風格和四周秋季景色。蘭若,就是梵語中家廟的意思。如今,千百年過去了,山水依舊,香火依然旺盛,詩中提到的古楓還在,只是那古鬆少了幾棵,真可謂“古剎千年歷滄桑,甘露依舊潤遊人”。  走進別具一格的山門,眼前豁然開朗。[擡頭仰望,一座造型別致的寺廟展現在我們眼前,這就是甘露寺。只見它建在下窄上寬,呈倒三角形的巨大巖穴中,採取了“一柱插地,不假片瓦”的獨具匠心設計,用“T”形斗拱相連接。據考證,十二世紀時,日本高僧重源法師三次入閩,前來甘露寺考察,回國後建起了舉世聞名的奈良東大佛殿。  現在請大家擡頭仰望,在甘露寺上方,有塊黑紅相間的巖壁,極像應身佛的身影。只見他左手持佛珠,右手小指微翹,惟妙惟肖!這就是“印身佛影”。在佛教經典中,只有當一座寺廟的佛性達到最高境界時,纔有可能出現這種“印身佛”的景象。儘管這種境界千古難尋,然而在靈氣匯聚的甘露寺裏,有緣之人卻可以看到佛祖的印身,感悟到佛祖的存在!  支撐甘露寺那根粗大的柱子,叫“如意柱”。據說男抱得志,女抱得子,小孩抱了聰明可愛,老人抱了健康長壽。不過,各位若要“如意”的話,還得踏踏實實地登上這101級臺階,只有一步一個腳印,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參觀完甘露寺,回到碼頭,我們將乘坐16號遊船繼續遊覽

唐朝詩人劉禹錫在《陋室銘》中曾說到“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句話在金湖得到最真實、生動的體現。

大家請看,前方的大赤壁上赫然印着一個巨大無比的“仙”字,活靈活現,儼然還是隸書體。在它的對面,有座形同壽桃的丹崖,崖面上也隱現着巨大草書的“壽”字!真乃真“仙”高“壽”,仙壽對應,這是大自然的神來之筆,沒有任何人工的痕跡。可見上天對大金湖的垂愛,在此已表露無疑!  我們現在來到金湖最具代表性的景點——水上一線天。衆所周知,我國有“名山三百,支山三千”,這些名山都有陸上一線天,不足爲奇。可是,你可曾聽說或領略過金湖水上一線天那別具一格的風景嗎?那麼前方被譽爲“世上少有,國內罕見”的水上一線天,將會使您飽覽到這獨一無二的稀世奇景。“古竅何年壁,中間別有天”,這是古人所言。“舟行勝似穿三峽,水上還看一線天”,這是遊人所說。大自然的天公造物之奇、山水顯靈之趣,在這裏得到最集中、最神奇的體現。

隨着遊船緩緩駛進峽谷,遠看似乎進不去,近看卻可以進去,有種“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景”的感覺。這一景指的就是“水上觀音”。  大家請擡頭仰望,有塊巨大的岩石勾勒出一幅觀音菩薩臨水而立的側身像,上面滴下來的串串水珠,似乎是從淨瓶裏灑下的甘露。這景象宛如大慈大悲的救世菩薩降臨人間。據佛經記載,觀音菩薩能救苦救難,普渡衆生。幾千年來,觀音以她善良、真誠、慈悲爲懷的精神在中國老百姓當中廣爲流傳。可以說是“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

船到盡頭豁然開朗,有一圓形深潭,可容納幾艘遊船掉頭。擡頭仰望,四周懸崖峭壁,中間只有一塊天,頓生“坐井觀天”之感,我們成“井底之蛙”了。懸崖上有兩條小瀑布繞一圓石傾瀉而下,宛如“二龍戲珠”。這四周的懸崖峭壁由五塊岩石構成,多像五隻大象正圍繞觀音虔誠朝拜,我們稱之爲“五象朝聖”。在右邊的巖壁上,還有一隻巨大的金龜頭朝上,正趴在那裏,似乎在神情專注地聆聽觀音菩薩的教誨,這種絕妙的境界,令不少遊人歎爲觀止!  正所謂“金湖水上一線天,甘露遍灑灑滿天。觀音引入天外天,遊人如坐井中天。二龍戲珠水沖天,五象朝聖欲昇天。金龜上岸頭朝天,水中倒影一線天。”  現在我們來到金湖最開闊的湖面——十里平湖。這裏羣山環抱,島嶼星羅棋佈,水動山浮,令人心曠神怡。

大家請看,正前方連綿起伏的羣山彷彿是一尊神態安祥的水上臥佛,我們稱之爲“平湖臥佛”。在臥佛的頭部,那座高聳的山峯又像是一尊悠然自得、仰天大笑的“千面羅漢”,他法力無邊,時常愛變幻出不同的形態來逗遊客開心。看,現在他又變成了一隻昂首曲背、目視遠方的金貓,所以又稱“金貓觀湖”。  大家請看,湖畔有座孤立高聳的丹霞峯柱,它的外形很像一尊威風凜凜的古代將軍。他像誰呢?對了!他就像赫赫有名的“紅臉關公”。中國有句古話,叫“文拜孔子,武拜關公”關公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雖然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然而他那種“對國以忠、待人以義、處事以仁、作戰以勇”的精神,已成爲中華民族的象徵。這位名垂千古的英雄,不僅被歷代皇帝所推崇,更被民間尊奉爲驅邪避惡的保護神。有這麼一幅對聯生動形象地描繪了他在儒、釋、道三教中的地位:“儒稱聖,釋稱佛,道稱天尊,漢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佛教中把關羽稱爲“伽藍菩薩”。相傳關羽在“大意失荊洲,兵敗走麥城”之後,被孫權所擒殺。孫權將其首級獻與曹操,誰知曹操反刻沉香木爲軀,厚葬於洛陽,而其身軀,孫權也只好以王侯之禮葬於當陽,所以有“頭定洛陽,身困當陽”之說。關羽死後,因其陰魂不散,託夢給湖北當陽玉泉寺的普淨大師,大叫“還我頭來,還我頭來!”,大師點化說,你當年過五關斬六將,這些人的頭找誰要去?關羽頓然醒悟,便皈依佛門,成了寺廟裏的守護神,也就是“伽藍神”。關平成了其左脅侍,周倉成了其右脅侍。如今關羽成了我們金湖水上天然大佛寺的守護神,相信在他的佑護下,我們即將結束的金湖之旅定能吉星高照,一帆風順。

各位朋友,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今天的“水上佛國”之旅就要結束了,在此,我衷心感謝各位對我工作的支援和理解,同時更希望大家對我的講解多提寶貴意見,相信我們有緣再次相聚大金湖。最後,衷心祝願大家帶上金湖山水的靈氣和吉祥的祝福,從此平步青雲,事業有成,閤家幸福!謝謝!

福建省的大金湖導遊詞 篇6

在到達永定土樓之前,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永定土樓。永定土樓,位於福建省龍巖市,是世界上神奇的山區民居建築。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土樓分爲方形和圓形兩種。永定客家土樓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各個時期的建築藝術、建築風格都積澱了獨具特色的模式和內涵。在永定2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佈着2萬多座土樓,其中有三層以上的大型建築近5000座,圓樓360多座。這些立面多姿、造型各異、高大雄偉的方圓土樓,以自然村落爲單位,錯落有致、和諧協調地與藍天大地、青山綠水融爲一體,組合成氣勢磅礴、壯麗非凡的土樓羣體,形成讓人“消魂奪魄”的奇特景觀。到站了,請大家下車。大家請看,眼前這座高大的土樓名叫“振成樓”。請大家跟着我進來。請看,振成樓建築風格及大門、內牆、祖堂、花牆等所用的顏色,大膽採用了西方建築美學所強調的多樣統一原則,達到了極高的審美境界,堪稱中西合璧的生土民居建築的傑作。振成樓是福建省龍巖市永定縣湖坑鎮洪坑村的林氏家族十九代林在亭的後裔興建的。現在,我給大家講講林氏家族創業史。菸草工業的興起成就了林氏家族的財富積累。

林在亭因當時家境貧窮,生有三子,長子名德山、次子名仲山、三子名仁山。太平天國時期爲避戰亂,率三子至永定撫市親友家刻苦學藝――打煙刀。

早在北宋年間,我國由菲律賓引進菸草,時稱瑞草,後從南雄地區引進永定縣,又稱南雄煙,那時菸草就成爲該區經濟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林氏三兄弟當時看準菸草走俏個國的時機,抓住機遇,回家鄉洪坑自行經營,以3個銀元起家,辦起了第一家煙刀廠,字號“日升”。三兄弟團結奮鬥、艱苦創業,以質量、信譽爲宗旨,因經營有方,3年中先後在鄰村創辦起10數個廠家。老大負責在各廠檢驗質量,老二負責外採,老三負責推銷。由於煙刀的工藝獨特、價廉物美,產品走俏全國。三兄弟在廣州、上海等城市設點推銷,經過多年的艱苦奮鬥,終於成了大富翁。

三兄弟致富後,四處修橋、築路、建涼亭、辦學校,爲鄉鄰做了不少公益事業。1923年民國總統黎元洪贈匾“里黨觀型”印緣於此。

福建省的大金湖導遊詞 篇7

大家好,我叫劉怡辰,大家可以叫我“劉導”,歡迎各位女士和先生來武夷山遊玩,你們肯定會對這裏流連忘返,永遠記住這美麗的風景。總之,你們會非常愛這裏的。

首先,我們要到著名的景點——九曲十八彎划船。‘請注意’,我們已經進入了九曲。你們看,那是‘烏紗帽’,那個山包圓圓的,多麼像一頂古代官員戴的烏紗帽嗎?那片山腰上的竹林不正像鑲在烏紗帽上的美玉嗎?”

“你們瞧!那兩塊黑乎乎的石頭,是有名的烏龜石。它們多像兩隻烏龜,小龜歪歪斜斜的趴在大龜身上,一上一下地浮在水中。傳說在幾十年前,觀音在這裏講經,這兩隻烏龜偷偷地跑出龍宮來偷聽,由於聽得入了神,誤了回龍宮的時辰,就變成了石頭。”

接着,竹筏漂到了一處陡峭的石壁邊,我說:“石壁上洞穴裏的木頭就是有名的武夷船棺。如果你擡頭望着那刀劈般光滑的石壁,就會看到上面有幾個黑乎乎的洞穴,其中有一個洞穴的裏面向外露出了一截粗大的棺木板,它們就是千年武夷山的船棺了!這些木棺在現代把它取下來當然也很不容易,何況古代科學那麼不發達,船棺就更不容易被放在那麼高,那麼陡峭的山上了。並且還經過了大自然千年的風吹雨打,烈日炎炎的太陽暴曬,它們這些武夷船棺也不會腐爛,武夷山船棺舉世聞名就說的這一點。”

我講的就這麼多啦,請各位遊客自由觀光三小時,三小時後到這裏集合。注意,這裏比較危險,請大家注意安全,不要讓孩子到水邊來玩兒,一定要看好您的孩子。

福建省的大金湖導遊詞 篇8

大家好,很高興今天能有機會和大家一起參觀安平橋。

安平橋是國家第一批公佈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位於晉江市的安海鎮,安海古稱安平,因此,此橋又稱:“安平橋”,由於橋長有五華里(即二公里半)人們便稱它爲“五里橋”;位於安海鎮西畔,俗稱“西橋”。

整座橋上面的東、西、中部分別置有五座“憩享”,以供人休息,並配有菩薩像。兩翼水中築有對稱方形石塔四座,圓形翠堵婆塔一座,塔身雕刻佛祖,面相豐滿慈善。中亭二尊護橋將軍,軀高1.59至1.68米,頭戴盔,身着甲,手執劍,雕刻形象威武,這都是宋代石雕藝術的精華。

當時主持建橋的趙令衿築成天下長橋而高興地寫下一首詩:

爲問安平道,驅本夜已分;

人家無犬吠,門巷有爐薰;

月照新耕地,山收不斷鄉;

梅花迎我笑,書報小東君;

有“安平橋”原有篆書豐碑,已廢。據清人龔顯增《亦囪脞牘》載:“丁丑由安平趨漳郡,道出西橋,見篆書豐碑,幾立橋上……碑題‘安平橋’篆書三字,字徑二尺,配搭勻整,氣象,旁款一行,正書雲‘右迪功郎南安縣尉陳大方立’,刊者劉長嶽,大方紹興末任南安縣尉。”

“安平橋這一偉大的橋樑工程是繼聞名天下的海內第一橋的洛陽橋(又名萬安橋),以工程之艱鉅,爲世界首創的“筏型基礎”,而產生泉州府地之建橋熱,成爲泉州“橋樑甲天下”。安平橋則以長度上被歷代所讚譽,以“臥龍“、“巨虹”的壯麗稱號,聞名海內外。在明代被泉州人稱爲“學問最通”陳紫峯,有一天集諸文人周遊安平橋,正遇聚雨,他們都在橋上閒聊長橋勝景,隨即作對聯:“暴雨驟傾萬斛珍珠浮水面,長虹多掛一條金帶束天腰。”

在橋頭還有一座磚塔和觀音堂,塔高達22米,爲五層六角形空心建築,南宋時所創建。爲什麼在南宋,晉江的一鎮有這麼多資財創建這麼偉大的橋樑工程,據有關史料記載:“安海鎮”於府南六十里,古名“灣海”,宋初始改爲“安”、曰“安海市”,西曰“新市”,東曰“舊市”。海泊至,州遣吏攫稅於此,號“石開津”,又據明代編號的《安海志》稱,古時安海人善於漂洋過海發展海上貿易,宋元時期,商則襟帶江湖,足跡遍天下,南海明珠,越裳翡翠,無所不有,文身之地,雕題之國,無所不到……這都說明宋時安海海外通商之繁榮景況,安平橋之興更是當時海外交通發達,社會經濟繁榮的實物標誌。同時也看出泉州勞動人民的建築智慧。

當代詩人郭沫若干年間特來安平橋參觀,留下律詩一首。

五里橋成陸上橋,鄭藩舊邸蹤全消;

英雄氣魄垂千古,勞動精神漾九霄;

不信君?真夢醋,愛看明儼偶題糕;

復臺得意誰能識,開闢荊榛第一條!

由於時代久遠,海港的變遷,海上的橋變成陸上的橋,如今國家撥出專款重修,恢復舊貌,我們一到長虹般的長橋,總要漫步觀賞,爲興建泉州長橋功勞而讚歎!

福建省的大金湖導遊詞 篇9

各位親愛的來賓,大家好!歡迎來到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閩西連城冠豸山觀光旅遊。我是__旅行社的導遊__。

位於連城的客家第一名山”冠豸山,猶如一位不施粉黛的村姑,天生麗質,清純可人。這裏景區面積123平方公里,由冠豸山,石門湖,竹安寨,旗石寨,九龍潭等五個景區組成,集山清,水秀,谷幽於一體。相傳冠豸山的開發始於宋朝,有八閩名勝”美稱。因與武夷山同處於一條山脈,都是丹霞地貌,山勢雄奇,而享北夷南豸,丹霞雙絕”美譽。今天遊覽的主要景點是石門湖和冠豸山。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就乘船遊覽石門湖景區。大家請看石門湖景區雖小但卻不失浩渺,清幽、秀麗、亭亭玉立,猶如少女般的柔情,就像這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生命之門,它不是抽象的符號,它是直觀的形象,是大自然鬼斧神工構築出石門湖陰柔的羞澀風景,讓人看過後一股敬意油然而生,它象徵着母性的偉大和生命的崇高。好,各位團友,下了船,翻過鯉魚背,我們便來到冠豸山景點最集中、最壯觀的長壽巒。大家現在看到山谷中這奇特的擎天一柱就是著名的生命之根,它高56米,它與我們前面所看到的生命之門被人們譽爲陽剛天下第一,陰柔舉世無雙”。

好,大家隨我過一線天,我們來到的是冠豸山的前山。請大家往上看,這座山的主峯兩邊緊挨着兩座山,而三座山峯連在一起像古代的一種官帽。它叫獬豸冠”,也就是宋代以前執法官的官帽,在古代也泛指執法官,咱們現在的執法官可不戴這種帽子哦!元曲名家關漢卿的《玉鏡臺》中就有這麼一名臺詞生前不懼獬豸冠,死來圖畫麒麟像”,說的就是執法官。各位來賓知道什麼叫獬豸”嗎?相傳它是古代的獨角神獸,能辨是非曲直,若見人爭鬥,就會用角去觸理虧的一方。後來由於方言的原因,咱們閩西人民把ZHI”念成是ZHAI”,久而久之就成冠豸”這個詞,這也就是這座山名的由來了,古往今來,人們把冠豸山視爲剛正不阿的神山,也是人們追求建立公正廉明社會的象徵。這裏水處(閩江,汀江,九龍江)三江上游,第一景觀便是這冠豸山,加上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又被譽爲閩西第一關”,上游第一關。

朋友們,一座山,如果沒有文化浸染,也就只是一塊沒有生命的石頭。而冠豸山是有生命的,不僅在於它集生命之門”、生命之根”於一體,而且還因爲它是一座散發着濃郁的文化氣息的山。與天下名山相比,鍾靈毓秀的冠豸山不以山勢巍峨稱雄,不以香火鼎盛聞名,卻以書院衆多而自豪。數百年的書聲薰陶,滋潤了冠豸山的傲然風骨。書院的興盛,文人墨客的紛沓而至,在山間留存一批珍貴的歷代摩崖石刻和題匾,以及一篇篇歌詠冠豸山水的詩賦文章。最爲珍貴的是,東山草堂內珍藏的兩塊題匾:一塊是民族英雄林則徐手書的橫匾江左風流”,另一塊是大才子紀曉嵐留下的追步東山”墨寶。冠豸山人文鼎盛,出過20多名進士,堪稱連城文化的搖籃。

各位朋友,相信不久的將來,隨着贛龍鐵路,漳龍高速,龍巖冠豸山機場的開通,會加快閩西旅遊前進的步伐,真誠地歡迎各位再到閩西,再到冠豸山。

福建省的大金湖導遊詞 篇10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我們現在已經到了福建省內最大的寺廟——泉州開元寺。開元寺佔地面積78000平方米。它規模宏大,構築壯觀,景色優美,曾與洛陽白馬寺、杭州靈隱寺、北京廣濟寺齊名。開元寺初名蓮花寺,後改爲興教寺”、龍興寺”。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9年)唐玄宗下令全國各州建一座開元寺,遂改現名。

人們常說自古名山僧佔多”,其實是冤枉了出家人。與世無爭的僧人隱身在高山峻嶺之上,本意是修心養性,卻常成爲德高望重的高僧,因而山以僧名,聞名遐邇。而泉州開元寺就座落在平平無奇的鯉城區西街,與凡世的隔絕只靠山門前這堵象徵性的屏障一紫雲屏,這無形中縮短了塵世與佛門的距離。缺少名山大川的陪襯,卻多了善男信女的親近,這就是泉州開元寺的獨特之處。

泉州開元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福建省十佳”風景區,或許大家想知道,開元寺何以能夠聞名海內外呢?那就讓我們一起慢慢領略、細細品味吧。

眼前這座別緻的建築就是開元寺的山門,也叫天王殿。它建於唐武則天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前後已經過幾次火災燒燬與重建,現存建築是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修建的。大家先請看這石柱:上下端略細,中部較粗,呈梭子狀,學名梭柱,據考證爲唐朝的石柱風格,年代已十分久遠了。石柱上還懸掛有一木製對聯此地方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這是南宋大理學家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師所寫的。它是泉州這個具有濃厚宗教文化色彩的古城風貌的真實寫照。分坐在天王殿兩旁的是按佛教密宗規制所配置的密跡金剛與梵王。它們怒目挺胸,狀極威嚴,與一般寺廟所雕塑的四大金剛有較大差別,有人謔稱它們爲哼哈二將”。

跨過山門就到了拜亭。站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到拔地而起的東西塔和寬敞明亮的東西兩廊對稱地排列在兩旁,而我們所在的位置就在開元寺的中軸線上。佛教傳入我國巳有一千多年曆史,並在中國落地開花,與中國文化融爲一體。開元寺的佈局就突出了我國古建築的南面爲尊和中軸線爲主的特點。

拜亭前的這個大石庭,是個凡草不生”的拜庭,供古今官民朝拜和活動。每逢農曆二十六日,這裏人山人海,梵唄聲聲,一派泉南佛國景象。石庭兩邊分列着八棵200至800歲的大榕樹,陰翳蔽日,盤根錯節,增添了開元寺靜寂、莊嚴的氣氛。樹下排列着11座唐、宋、明時期不同形式的古經幢、小舍利塔,以及兩隻贔屓。庭中還置立着一座3米多高的石雕焚帛爐,蓋鈕雕蹲狻猊,爐身周雕幡龍、祥雲、蓮瓣、蔓草等紋飾,形制優美,雕工精妙。焚帛爐稍後兩側,還有兩座南宋紹興十五年(公元1145年)泉州南廂柳三娘捐建的印度萃堵波的方形石塔,塔上刻有薩錘太子捨身飼虎的故事,是印度教在南宋時留下的痕跡。

在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築,就是眼前這座大雄寶殿。因傳說建殿之時有紫雲蓋地,所以又叫紫雲大殿。大殿上方這塊巨匾寫有桑蓮法界”四個魏碑風格的大亨,以應桑開白蓮之說。早在唐朝初期,泉州已盛產絲綢。這片地原是大財主黃守恭的桑樹園,後來捐給匡護大師建寺。關於這件事,有一個很動人的傳說:一天,黃守恭夢見有一個僧人向他募地建寺,他說等桑樹開白蓮花後就獻地結緣。幾天後,滿園桑樹果然都開出白蓮花,黃守恭深被無邊佛法所感動,果然把這片桑樹園捐獻出來。其實,黃守恭本爲樂善好施之人,桑開白蓮之說乃是人們敬慕佛祖,附會而成,但這一神奇的傳說卻爲泉州人民所津津樂道,世代相傳,因而開元寺也得了桑蓮法界”的美稱。

大雄寶殿始建於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先後經過唐、南宋、元、明幾次受災與重建,現存建築物是明代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遺物。大殿通高20米,面寬九間,進深六間,面積達1387.75平方米,大殿出拱深遠,外觀雄渾,儲存唐朝宏模鉅製、巍峨壯觀的建築風格。

大殿正中供奉的是御賜佛像毗盧遮那佛,漢譯大日如來,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抵。其兩旁是五代王審邽修大殿時增塑的四尊大佛,依次爲東方香積世界阿閦佛,南方歡喜世界是寶生佛,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北方蓮花世界成就佛,合稱五方佛,也叫五智如來。這五尊大佛金光閃爍,衣紋清晰,神容慈祥,法相莊嚴,雙手分別作說法、施與、接引、禪定等相,工藝精巧,令人歎絕。五方佛的脅侍有文殊、普賢、阿難、迦葉以及觀音、勢至、韋馱、關羽、梵王、帝釋等諸天菩薩、護法神將共10尊。在大殿後正中供奉着密宗六觀音的首座聖觀音以及善才、龍女和兩翼神態各異的十八羅漢。開元寺歷代住持皈宗不一:有法相宗、律宗、淨土宗、密宗、禪宗等宗派,而大殿卻能保持這種罕見的規制,這既值得誇耀,也是值得研究的。

大雄寶殿還有一個百柱殿”的雅稱。全殿原計劃設立柱子一百根,後來因爲需要放置佛像和騰出給佛教徒朝拜的地方,便加長了珩樑,減少了立柱,成爲86根柱子的百柱殿”。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右參政、按察使曾櫻與總兵鄭芝龍重修開元寺紫雲大殿時,將其中木柱全部換成石柱。百柱殿的柱子形式豐富多彩,有宋、元、明各時期的海棠花式柱、圓柱、方柱。楞梭柱、蟠龍柱等。尤其是殿後廊檐間那對16角形輝綠岩石柱,雕刻着古代印度和錫蘭流傳的古印度教大神克里希那的故事和花卉圖案24幅,引起中外學者的極大興趣。它與殿前月臺須彌座束腰處的72幅輝綠岩獅身人面像和獅子浮雕,同爲修殿時從已毀的元代主印教寺移來的。它們是宋元時期泉州海外交通繁榮發達,中外文化友好交流的歷史見證。

在五方佛前石柱和珩樑接合次,有兩排相向的24尊體態豐腴、紋飾華麗、色彩斑斕,雙翼舒展的天女,梵文頻伽”(即妙音鳥)。據佛經說:此鳥發聲微妙,仙音優雅,連歌神緊那羅都不及她。他們原是佛的侍者,而能工巧匠們把她們的下半身嵌人柱榫裏,翼脅之下爪足外露,上半身向前伸出,昂首挺胸,短衣半袒,櫻洛圈脛胚,雙臂伸展,腕着馴鐲,手棒文房四寶,瓜果點心,絲竹管絃,翩翩若仙。他們不但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而且用以代替斗拱,依託粗大的珩樑,減少其過大的跨度,極爲巧妙地將宗教、藝術與建築融合起來,令人稱絕。

百柱殿的後側西邊,是據說開過白蓮花的千年老桑樹,即桑蓬古蹟”。看到它老態龍鍾的樣子,大家都相信它已有一千多歲高齡了,對其是否開過白蓮花大多不去追究了。不過,在老桑樹下,立有一塊古老的石碑,言之鑿鑿,似乎確有其事。在1925年的一次雷雨中,老桑樹被雷電一劈爲三,其中一技墜落在地上,於是僧人們將其用一塊花崗岩托起,並鐫一對聯此對生蓮垂拱二年,支令勿壞以全其天,老桑樹果然奇蹟般地活了下來,而且枝繁葉茂,青春煥發。前幾年,大風將樹於從託石上吹落地,末等人們再次扶植,它已落地生根了。如今,三樹同根”的老桑樹猶如一朵盛開的花朵,向着北、東、南三個方向延伸開去,一年四季,郁郁青青。

大殿後面的甘露戒壇,建在中軸線的第二臺階上。據說唐朝時候,此地常降甘露,一個叫行昭的和尚於是在這裏挖了一口甘露井。北來天津三年(公元1019年)在井上建壇,遂稱甘露戒壇。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08年)敦炤和尚認爲戒壇不符合規範,又按《南山圖經》改建爲五級,其間高低寬窄都有嚴格的限制。後經元、明多次重修,現存建築是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重建的四重檐八角攢尖式結構。壇頂正中藻井採用如意斗拱,交疊上收,如蜘蛛結網,似回紋織錦,結構複雜而精巧。壇之四周立柱斗拱和鋪作間24尊飛天樂伎”,身系五彩飄帶,手持琵琶、二絃、洞蕭、響板,輕歌曼舞,翩翩若飛。它們與百柱殿的頻伽一樣,既是建築藝術的瑰寶,也是研究南音與南戲十分寶貴的形象資料。

藻井下分五級。壇臺的最上層供奉明代的盧舍那佛木雕坐像,其所坐蓮花臺座有一千葉蓮花瓣,每片蓮葉上各刻一尊6釐米大小的佛像,十分精妙。盧舍那四周各層侍立着金剛鉤、金剛索、金剛鈴、金剛鎖四菩薩,還有釋迦牟尼、阿彌陀佛、寒山、拾得、千手觀音的及韋馱天將等24尊菩薩神像。其中尤以八大金剛塑像爲最佳。它們怒目結髮,赤足袒胸,顯得無比威嚴。環繞壇座的束腰處還有護三皈、護五戒的各種神王牌64個。戒壇是佛教徒受戒的地方,這種神祕肅穆的氛圍,正可使人敬畏不迭,諸念俱滅,一心皈依。據說這種戒壇在全國已寥若晨星了。常言道物以稀爲貴,大家也算有眼福了。

戒壇之後,就是有百寶樓”之稱的藏經閣。這裏原來是法堂,是元代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僧錄劉鑑義建造的。元、明時期已經過多次重修,至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圓瑛和尚改建爲水泥仿木結構的二層樓閣。樓下現爲寺僧唸經禮佛處,上層收藏各種版本經書3700多卷。五代時的開閩王王審知身居王位,獨霸閩疆,純屬機緣偶然,因此他當了閩王后,就與佛結緣,起大信心,立大誓願,皈心受持,以求心理平衡。他先後舍錢百萬緡造大殿等建築,並蒐集一萬兩黃金白銀,研細爲泥,請開元寺義英法師寫了兩部金銀《大藏經》,現二樓還儲存有殘頁。另外還有元朝如照法師刺血寫成的《法華經》以及泰米爾文的貝葉經。它們是我國珍貴的佛學典籍。除此之外,藏經閣還儲存有從盛唐至民國的歷代文物。其中各代玉、銅、瓷、木質的大小佛像、菩薩、羅漢、天王、神將等32尊。明代大書法家張瑞圖及現代高僧弘一法師等名家的字跡和木板楹聯也珍藏在這裏。一樓大廳裏還收藏有12口南宋以來的方鍾,其中特別有價值的是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鹿港郊公置”的鐵鐘,鐘上鑄有與泉州通商的鹿港郊46家商號的銘文,是研究臺泉州經濟史的很有價值的資料。

在中軸線的兩邊,還有一些建築羣:東有由迦藍祠改建的檀樾祠,紀念施主黃守恭。黃氏四安(南安、惠安、同安、安溪)後裔及海外紫雲家族無不以此爲榮。有俗稱小開元寺”的準提禪林,原供奉天台宗的準提菩薩;西有尊勝院,現已開闢一部分爲弘一法師紀念館,有水陸禪寺,以供寺僧棲息。

聳立在拜庭兩側廣場中,相距約200米的八角五層樓閣式仿木結構石塔就是泉州東西塔,它是開元寺的重要文物。它以塔身的雄偉、形制的奇妙,建築的神工和雕鏤的精美而揚譽海宇,吸引着自宋至今的無數中外學者和遊人前來遊覽、觀瞻、揣摩和研究。

東塔名鎮國塔”,鹹通六年(公元865年)由倡建者文偁禪師建成五層木塔。前後經過幾次毀壞與重修,易木爲磚。至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本洪法師才易磚爲石,後由法權法師,天錫法師繼造,前後經十年才完工。東塔通高48.24米,塔平面分迴廊、外壁、塔內迴廊和塔心八角柱四部分。塔爲框架式的結構。正中的塔心柱直貫於各層,是全塔的支撐。各層塔心柱上的八個轉角處均架有石樑,搭連於2米厚的塔壁和倚柱,頂柱的護鬥出華拱層層托出,縮小石樑跨度。石樑與粱託如同斧鑿,榫眼接合,使塔心與塔壁的應力連結相依形成一體,大大加強了塔身的牢固性。塔壁使用加工雕琢的花崗岩,以縱橫交錯的方法疊砌,計算精確,築工縝密。穩固的基礎,配置着符合力學原理的堅實塔心,使這座重達一萬多噸的建築物雖經歷700多年風霜雨露而巍然不動。公元1604年的八級地震,也無法動搖動它的根基。石塔不但堅固無比,而且造型精緻。塔檐呈彎弧狀向外伸展,檐角高翹,使塔身有凌空欲飛的態勢,顯得輕盈。每一層各設四個門和四個龕,逐層互換。這樣既平均分散重力,又可使塔的外型更加生動和美觀。每層塔檐角各系銅鐸一枚,微風吹動之時,鐸1聲叮咚,悅耳怡人。塔頂有八條大鐵鏈,連結八個翹角與剎頂,顯得氣勢磅礴,紫氣飄搖。每一層塔壁上還刻有十六幅浮雕,分別刻有人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和佛乘,共計80幅栩翎如生的人物雕像。刀工細膩,線條流暢,巧奪天工。東塔已於1997年人選全國四大名塔郵票,可稱得上:石塔之王。

西塔名仁壽塔。五代樑貞明三年(公元917年)王審知由福州泛海運木來泉州建此塔,初名無量壽塔”。北來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奏請賜名仁壽塔”,前後經毀壞與重修多次,易木爲磚,至宋紹定元年至嘉熙元年(公元1228--1237年)由自證法師易磚爲石,先於東塔十年建成。西塔通高44.06米,略低於東塔,其規模與東塔幾乎完全相同。唯男性有須觀音及猴行者浮雕引起遊客與學者的廣泛興趣。

泉州開元寺石塔是我國古代石構建築瑰寶。從石塔的建築規模、形制和技藝等方面來看,都可以說得上精妙絕倫。它充分體現了宋代勞動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偉大的創造性。它不但在中國石塔中堪稱佼佼者,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它既是中世紀泉州海外交通鼎盛時期社會空前繁榮的象徵,也是泉州歷史文化名城特有的標誌。現在,東西塔影雕作品已成爲我市最高層領導人饋贈佳賓的珍貴禮品。因此可以說,東西塔已成爲泉州的象徵。既是泉州人民的驕傲,也是海外僑胞所憧憬的鄉影。即使是沒有到過泉州的人也常在說:做人要站着像東西塔,躺着像洛陽橋”,可見東西塔在他們心目中的份量。

大凡名剎,必有名僧。歷代僧人,或以佛學著作稱勝,或以詩詞文章聞名,或弘道揚名,或入世獻身,代有高僧:唐朝開山祖匡護大師,五代唯識大師,律宗釋弘則,淨土宗釋楚勤,南禪釋文展,橋成造化的釋義波,禪宗第一住持釋妙恩,溫陵禪師釋戒環,藹益大師釋智旭,爲文似柳、爲詩似陶的釋大圭,更有唸佛不忘救國、救國不忘唸佛”、集佛學、書法、金石、音樂、繪畫、詩文於一身的現代律宗高僧弘一法師。

開元寺的得道高僧,也有不少出國弘法。如清朝順治年間的木庵禪師,漂洋過海,揚名東瀛,成爲日本黃檗宗的第二世傳人;新中國成立後的轉逢老和尚,足跡遍及印尼、尼泊爾、緬甸、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現任住待道元法師也曾應邀前往巴西弘法,禪風遠播。

佛國名傳久,桑蓮獨擅聲”,泉州開元寺以其悠久的歷史,神奇的傳說,獨特的規制,巧妙的建築、珍貴的文物、優美的藝術和卓越的聲譽,正吸引着成千上萬的僧民信衆和十方遊客前來禮朝膜拜,旅遊觀光。

女士們,先生們,參觀完泉州開元寺,您是否有不虛此行的感覺呢?您是否對泉州這個宗教歷史博物館有更深的瞭解呢?但願主城泉州豐富的人文景觀與美麗的自然風光能在您心中留下美好的回憶。

福建省的大金湖導遊詞 篇11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我們現在已經到了福建省內最大的寺廟――泉州開元寺。開元寺佔地面積78000平方米。它規模宏大,構築壯觀,景色優美,曾與洛陽白馬寺、杭州靈隱寺、北京廣濟寺齊名。開元寺初名“蓮花寺“,後改爲“興教寺”、“龍興寺”。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9年)唐玄宗下令全國各州建一座開元寺,遂改現名。

人們常說“自古名山僧佔多”,其實是冤枉了出家人。與世無爭的僧人隱身在高山峻嶺之上,本意是修心養性,卻常成爲德高望重的高僧,因而山以僧名,聞名遐邇。而泉州開元寺就座落在平平無奇的鯉城區西街,與凡世的隔絕只靠山門前這堵象徵性的屏障一紫雲屏,這無形中縮短了塵世與佛門的距離。缺少名山大川的陪襯,卻多了善男信女的親近,這就是泉州開元寺的獨特之處。

泉州開元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福建省“十佳”風景區,或許大家想知道,開元寺何以能夠聞名海內外呢?那就讓我們一起慢慢領略、細細品味吧。

眼前這座別緻的建築就是開元寺的山門,也叫天王殿。它建於唐武則天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前後已經過幾次火災燒燬與重建,現存建築是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修建的。大家先請看這石柱:上下端略細,中部較粗,呈梭子狀,學名梭柱,據考證爲唐朝的石柱風格,年代已十分久遠了。石柱上還懸掛有一木製對聯“此地方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這是南宋大理學家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師所寫的。它是泉州這個具有濃厚宗教文化色彩的古城風貌的真實寫照。分坐在天王殿兩旁的是按佛教密宗規制所配置的密跡金剛與梵王。它們怒目挺胸,狀極威嚴,與一般寺廟所雕塑的四大金剛有較大差別,有人謔稱它們爲“哼哈二將”。

跨過山門就到了拜亭。站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到拔地而起的東西塔和寬敞明亮的東西兩廊對稱地排列在兩旁,而我們所在的位置就在開元寺的中軸線上。佛教傳入我國巳有一千多年曆史,並在中國落地開花,與中國文化融爲一體。開元寺的佈局就突出了我國古建築的南面爲尊和中軸線爲主的特點。

拜亭前的這個大石庭,是個“凡草不生”的拜庭,供古今官民朝拜和活動。每逢農曆二十六日,這裏人山人海,梵唄聲聲,一派泉南佛國景象。石庭兩邊分列着八棵200至800歲的大榕樹,陰翳蔽日,盤根錯節,增添了開元寺靜寂、莊嚴的氣氛。樹下排列着11座唐、宋、明時期不同形式的古經幢、小舍利塔,以及兩隻。庭中還置立着一座3米多高的石雕焚帛爐,蓋鈕雕蹲狻猊,爐身周雕幡龍、祥雲、蓮瓣、蔓草等紋飾,形制優美,雕工精妙。焚帛爐稍後兩側,還有兩座南宋紹興十五年(公元1145年)泉州南廂柳三娘捐建的印度萃堵波的方形石塔,塔上刻有薩錘太子捨身飼虎的故事,是印度教在南宋時留下的痕跡。

在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築,就是眼前這座大雄寶殿。因傳說建殿之時有紫雲蓋地,所以又叫紫雲大殿。大殿上方這塊巨匾寫有“桑蓮法界”四個魏碑風格的大亨,以應桑開白蓮之說。早在唐朝初期,泉州已盛產絲綢。這片地原是大財主黃守恭的桑樹園,後來捐給匡護大師建寺。關於這件事,有一個很動人的傳說:一天,黃守恭夢見有一個僧人向他募地建寺,他說等桑樹開白蓮花後就獻地結緣。幾天後,滿園桑樹果然都開出白蓮花,黃守恭深被無邊佛法所感動,果然把這片桑樹園捐獻出來。其實,黃守恭本爲樂善好施之人,桑開白蓮之說乃是人們敬慕佛祖,附會而成,但這一神奇的傳說卻爲泉州人民所津津樂道,世代相傳,因而開元寺也得了“桑蓮法界”的美稱。

大雄寶殿始建於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先後經過唐、南宋、元、明幾次受災與重建,現存建築物是明代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遺物。大殿通高20米,面寬九間,進深六間,面積達1387.75平方米,大殿出拱深遠,外觀雄渾,儲存唐朝宏模鉅製、巍峨壯觀的建築風格。

大殿正中供奉的是御賜佛像毗盧遮那佛,漢譯大日如來,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抵。其兩旁是五代王審?修大殿時增塑的四尊大佛,依次爲東方香積世界阿?佛,南方歡喜世界是寶生佛,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北方蓮花世界成就佛,合稱五方佛,也叫五智如來。這五尊大佛金光閃爍,衣紋清晰,神容慈祥,法相莊嚴,雙手分別作說法、施與、接引、禪定等相,工藝精巧,令人歎絕。五方佛的脅侍有文殊、普賢、阿難、迦葉以及觀音、勢至、韋馱、關羽、梵王、帝釋等諸天菩薩、護法神將共10尊。在大殿後正中供奉着密宗六觀音的首座聖觀音以及善才、龍女和兩翼神態各異的十八羅漢。開元寺歷代住持皈宗不一:有法相宗、律宗、淨土宗、密宗、禪宗等宗派,而大殿卻能保持這種罕見的規制,這既值得誇耀,也是值得研究的。

大雄寶殿還有一個“百柱殿”的雅稱。全殿原計劃設立柱子一百根,後來因爲需要放置佛像和騰出給佛教徒朝拜的地方,便加長了珩樑,減少了立柱,成爲86根柱子的“百柱殿”。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右參政、按察使曾櫻與總兵鄭芝龍重修開元寺紫雲大殿時,將其中木柱全部換成石柱。

福建省的大金湖導遊詞 篇12

開元寺位於正定常勝街西側,原名淨觀寺,始建於東魏興和二年(540),隋開皇十年(591)改名解慧寺。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奉沼改今名。至清後期,因年久失修,寺院廢毀,殿堂塌落,僅存鐘樓和須彌塔。

鐘樓爲磚木結構的二層樓閣式建築,平面呈正方形。面闊、進深各三間,建築面積135平方米。單檐歇山頂,上布青瓦,通高14米。其大木結構、柱網、斗拱都展示了唐代建築藝術風格。甚至上層木構件還有相當部分保持了唐代原貌。這是我省現存年代最早的一座木結構鐘樓,也是北方時代較早的一座。1988年列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落架重修。鐘樓上掛銅鐘一口,高2.9米,口徑1.56米,厚15釐米,造型古樸,爲唐代遺物。

須彌塔,俗稱磚塔、方塔,坐落於鐘樓西側。塔身建在高約1.5米的正方形磚砌臺基上,塔平面爲正方形,密檐九級,舉高39.5米,塔身第一層較高,下部砌石陡板一週,各面兩端均浮雕一尊雄勁有力的力士像。石腰線以上全部由青磚砌築。正面闢石券門,門框刻以花瓶、花卉圖案,門循浮雕二龍戲珠。門楣上端鑲嵌長方形石匾,上面鐫刻“須彌峭立”四個楷書大宇。每層磚砌迭澀檐,四角懸掛風鋒。塔身寬度自第二層開始收縮,外觀清秀挺拔,簡樸大方,頗似西安唐代小雁塔,是疊澀出檐塔的典型作品。

塔內第二層上部原作木鬥八藻井,惜已毀壞。今塔內呈空筒式,內壁垂直,上下貫通。第二層以上的八層,雖然各設一方形小窗,但無臺階攀登。

剎座、仰蓮、覆鉢均系磚砌,四周置銅境,光亮奪目。其上,系金屬質剎杆、寶殊。寶珠多達四枚,顯得格外挺拔關於須彌塔建造時代,地方誌記載不詳,未足憑信。根據現存實物並結合歷史記載推斷,此塔可能始建於唐貞觀十年(公元636年),唐乾寧五年(公元898年)重建。後雖經歷代維修但依然保持唐代建築特點。

福建省的大金湖導遊詞 篇13

大家好!歡迎你們到武夷山來旅遊,我是你們的小導遊,你們可以叫我小鄭。今天就由我帶大家去遊覽武夷山。

好,現在我們來到了武夷山景區的起點三姑鎮。大家看到了了對面山上的三塊岩石了吧,它們像三位靜靜佇立的姑娘,所以這裏被稱作三姑鎮。那旁邊的山峯因爲有這麼雄偉的一塊岩石高踞在山頂,被叫作大王峯,它可是武夷山的三十六峯之首喲。在這裏我們停車二十分鐘,大家可以下車去遊覽、拍照一下。

上車啦,大家坐好了。接下來我們去九曲溪漂流,去領會下武夷山綠水青山的魅力。

九曲溪是武夷山的核心景區,十里溪流,九曲河灣,著名的玉女峯就在河邊。請大家穿好救生衣,坐上竹筏,一路上聽從筏工的指揮,不要隨意起立,切實注意安全,保證漂流不出一點意外。

這地方叫星村,是我們漂流的起點。這次漂流大約需要一個多小時,十里九曲溪,水清、潭深、灘急,灣多。水中,美麗的軍魚成羣;兩岸,奇峯和怪石林立;擡頭,懸崖上還有古時懸棺可見。筏上,大家可以細聽筏工有關兩岸風景及傳說的講說。我先到玉女峯下的漂流碼頭等着你們,祝大家好好地領略九曲漂流的樂趣。

大家好!剛纔漂流中你們一定看到過左邊有一座山峯由一整塊岩石組成,平整的岩石一幅幅傾斜直插到底,筏工會給你們說起它叫曬布巖。我們現在就去它旁邊的天遊峯遊覽。

天遊峯地勢高聳,常有云霧出沒變幻。山路陡峭崎嶇,澗深巖險,人們只有小心翼翼地沿着石階,手攀鐵鏈才能上到山頂。站在峯頂,九曲溪迴環曲折從腳下流過。涼風習習,白雲近人;碧水青山,盡在眼前,此時真讓人有遊天遊,天上游的感覺。天遊峯腳下還有云窩、茶洞等景點。雲窩是個幽深的狹谷,懸崖峭壁圍繞着。人在谷中,如在井底,四周澗水叮咚,清泉飛懸;山石洞壑,雲生霧聚,人們故而叫它爲雲窩。幽谷深處,茶樹行行,綠竹青青,石壁上洞穴橫生,山澗中池水清冽。那是著名的茶洞景點,也是傳說中仙女生活的地方呢。大家一定要進去好好看看。

天遊峯左邊是桃源洞景區,那裏有老子大石像,壽桃石,三清觀,大家從天遊峯頂下到那裏,沿山谷出來就是九曲溪了我會先到那裏等你們。路上大家一定要注意腳下,安全第一!過兩個小時,一定要在溪邊來集合。好了,現在就去天上游吧。

感謝大家準時到這裏集合。我告訴大家,宋朝的朱熹先生在天遊峯下、九曲溪邊結廬講學,生活了四十多年,使武夷山成了當時全國的文化中心。現在這裏建了他的紀念館,我們順路過去看看。

好,今天的遊程就要結束了,希望大家今晚好好休息,有空也可以去逛逛三姑鎮,買點自己中意的茶葉、根雕、桔子等土特產。明天我們去看看有名的巖茶大紅袍茶樹和一線天、水濓洞等地方。

謝謝大家!明天見。

福建省的大金湖導遊詞 篇14

朋友,眼前看到的這股清泉,穿石而過,形成九口一串的天然水井。一井汲水,九井波動,饒有情趣,這就是所謂的九星泉。大家擡頭看,上面有一塊岩石,巖因泉名,又叫九井巖。

我們沿着九井巖前的山路繼續前行,但見石關、石垣橫立,這就是南宋時崇安五夫名人劉衡、劉甫父子屯兵的地方,故名劉官寨。劉官寨北面石壁皚皚,長數十米,名爲白崖。宋代崇安高士趙泌漣兄弟曾隱居此處。白崖南面,與三仰峯相連的俗稱長嶺,爲古時候崇安、邵武的交通要道。南面田廬當中有一個洞,猶如世外桃源,唐末扣冰和尚曾隱居洞中。

朋友們,請大家擡頭看,在白崖附近有一座山峯,四周松竹蒼翠,環境清麗,像一朵盛開的蓮花,故名蓮花峯。上面一排排巖洞,就是武夷山紅層地貌中典型的層面巖洞。巖洞中有一個蓮花寺,山高路險,崎嶇難行,很少有人能爬上去。

繼續往前走,前面這座山叫做龍峯巖。龍峯巖是武夷山北部最大的一座峯巒。這塊巨石如舌頭上翹,叫做龍舌。路窄難行,懸崖峭壁,大家要走好。龍舌上面是龍頭,翻上龍頭,就走到龍脊,這裏古木參天,修竹青翠。小路的盡頭是幾間就崖疊架的房子,幽雅別緻,這是神仙居住的好地方。在座的是否有人願意留下來修煉成仙?

從龍峯巖往西走幾里路,有一座隱藏在綠樹叢中的山岩,名叫碧石巖。巖上有一座建築精巧的寺院,很破舊,但門額上“碧石精舍”四個字,仍清晰可見。

朋友,今天我們在武夷山北部的遊覽就全部結束了,謝謝大家的配合!

福建省的大金湖導遊詞 篇15

各位遊客,你們好!歡迎大家到武夷山來旅遊,我是你們今天的導遊,我姓歐陽,如果你們對我感到滿意。大家就親熱叫我歐導吧!我們今天的行程安排是遊山玩水,也就是上午遊山下午玩水。

武夷山是世界雙文化遺產(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 ,俗話說: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及武夷一小丘。你們真的很榮幸能夠一睹武夷山的風采。我們現在走過(的是)朱熹園,我們在登天遊峯前先熱熱身——爬一個鬼斧神工的小一線天,走進去的朋友要麼打着手電筒,要麼盯着頭上的那根光線走,一定要扶着旁邊前進。裏面兩頭寬中間窄,要小注意安全哦。還有如果有蝙蝠大便落在你們身上,千萬別驚慌,那可是福氣哦。怎麼樣,過了一線天,驚險刺激吧?還有你們一個個都能過一線天,那說明你們都是國標身材,不用減肥哦。 (介紹小一線天,文字精妙,成熟老練。)

現在各位就踩在(了)武夷山最高最陡最特色最險的山峯——天遊峯的腳下,你們向上望去好像大石頭上有許許多多高高低曲曲折折的臺階,那鐵鏈扶梯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那臺階都是石頭砌成的,每個臺階橫向只能站兩三個人,一共有八百多級,有興趣的朋友,不妨邊登邊數,呆會看看誰數的數字最精確。到了半山腰了,我們回頭向下望一望:綠色的植被——樹木花草還有莊稼,像不像一塊塊地毯?還有你們看到的溪,就是赫赫有名的九曲溪。看,那九曲溪蜿蜒盤旋又如一面綢緞鏡子; 那一塊塊茶園可真像人的腳印啊!我們再向前看,擡頭看上面密密麻麻的人真像一羣在擡骨頭。本來只要一個小時的路程,就因爲人多,兩個小時後我們纔到了山頂,大家辛苦了,請問有沒有人數出多少個臺階?對,的的確確是826級。大家向西看那就是三教峯,向東望那便是大王峯。往下面看整個武夷山的山水盡收眼底。難怪徐霞客說:此峯固應第一也。天遊峯的遊覽到此結束,請大家歇息一下,下一站就是劃竹排。 (按行程順序介紹天遊峯,抓住特點,或側重情景與感受,或側重歷史,猶如官方解說詞,惟妙惟肖。)

現在我們到了九曲溪上游,這神采奕奕的九曲溪就是武夷山的靈魂,它由西向東折爲九曲,故稱:九曲溪。它的流域面積爲5平方公里,全程9.5公里,平均寬爲7米,每一曲都有不同的景緻。所謂的人在畫中游不僅指灕江也指九曲溪,呆會兒我們會看到清秀的玉女峯,雄偉大王峯以及矮胖的鐵板峯。它們還流傳着一段動人的民間故事:相傳在很早以前,天上的玉皇大帝的女兒下凡遊玩,在她路過武夷山時,被這兒的風景迷住了,於是,她就偷偷留在人間,並愛上了勤勞的小夥子,可是這些事讓鐵板怪知道了,他就從中作梗,將此事告發玉帝,玉帝大怒,便下令捉拿玉女,玉女不從,玉帝無奈只好將他們點化成石,分隔在九曲溪兩岸,鐵板怪也被變成大石頭,插在他們中間,害他們兩個只好彼此相望。下面你們就坐竹排慢慢欣賞兩岸美景,這裏的每一塊石頭都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每一座山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每一件古物都不解的謎;哪怕每一棵茶樹都有一首美妙的歌兒 (精尋九曲溪的典型場景,結合相關資料並以優美的傳說畫龍點睛,令人印象深刻。)

很高興,我們就結束了這一天的遊山玩水,希望你們會牢記今天快樂的旅行。 (用典型的導遊式語言來做結尾告別,與全文的語言風格相協調。

TAG標籤:#大金湖 #精選 #福建省 #導遊詞 #